周惠敏回到自己房間,打開抽屜,里面滿是磁帶和信紙,都是自己和阿明勾搭的證據。
不過阿明上一封信還沒回自己,而且回復也越來越敷衍,好像在趕時間一樣。
他是不是有女朋友了?
他這個年紀,這個長相,這個成就,而且還有過戀愛經驗,有女朋友也很正常吧。
小阿敏抱著長腿,心情有些郁郁。
這時外面媽媽喊了一聲:“哎呦,差點忘了,今天幫鬼伯收了一個內地的包裹,還沒給他呢。”
“哪兒呢,我看看。”
周惠敏過去拿了起來,雖然地址并不是北大,而是魔都的一個地方,但筆記確定是阿明無疑。
哼,你給他寫信倒是勤快,我看到的就好幾次,可人家才是你的筆友啊。
阿敏酸溜溜地想,其實她早就知道鬼伯識字了,當初根本就是騙自己的,不過并不知道鬼伯跟阿明具體的關系,只當阿明是鬼伯在內地親戚的后代。
“媽媽,我幫鬼伯送過去吧。”
“哎呀,這么晚了,明天也一樣的。”
“沒關系的,反正我也不困!”說完,阿敏就風風火火跑了出去,站在兩棟樓之間,恰好看到周圍沖天而起的煙花,絢爛的像是青春期的女孩一樣美好。
柳斌也不知道鬼伯跟魏明是什么關系,雖然他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但太大膽了,他可不敢說,也從不打聽,道上的規矩他懂。
把《新報》交給老鬼后,他又換了身衣服,準備去麥記上夜班了。
麥記全天營業,全年營業,柳斌上這個春節夜班,雖然事兒不多,但工資能拿雙倍,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鬼叔我走啦。”
“嗯,好好干,爭取早日當上店長。”
他一走,鬼伯立即看起了那篇文章,只看標題他就知道這是說的孫子那部,之前通信時他就知道這個名字了。
至于作者蔡省三,也來頭不小,他曾是小蔣的親信,果黨戰敗撤走后還堅持留下來打游擊。
打游擊?你們能是對手!
果然,很快就被俘虜了,然后送到了捋順,跟溥儀等人是“校友”。
75年最后一批特赦他去了香港,并定居,前段時間沈最去香港,兩人還一起吃過下午茶呢。
所以他能看到《人間正道是滄桑》也是因為沈最,《收獲》就是沈最寄給他的。
在他們那個圈子里,沈最宣傳這部最積極,功德林優秀畢業生被他騷擾了一個遍,如果這部能被允許出版,且沒有被批判,那他也想寫點什么,賺點稿費,誰還沒個作家夢呢。
而且自己肚子里有太多太多故事,哪怕在功德林他也沒閑著,為了能多聽八卦,他寧愿多干活,在勞動中跟校友打聽八卦,挖掘故事。
在之前他甚至敢在戴老板背后跟胡蝶八卦她和張少帥是不是有過一段,胡蝶轉頭就告訴了戴老板,把他一頓臭罵。
這種八卦精神值得肯定,不過要說文筆,蔡省三也不差。
為了自己養活自己,定居香港的蔡省三開始為多家香港媒體撰稿,還在中立報紙《新報》開辟專欄,每天寫時事評述,文章同時在香港、臺北、舊金山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見報,堅持了五年時光。
因為在果黨干過,也在大陸生活過,并踐行“不為任何人操縱,只屬于真理”的格言,并且一生都在堅持中華民族大義,為祖國統一奔走,蔡省三的文章很有影響力,兩邊的高層經常會看到。
看過沈最寄來雜志上的這篇不完整的,蔡省三想著第二天的專欄還不知道寫啥,干脆就著這部發表了一些感想。
“近日讀了半部好書《人間正道是滄桑》,并非本書一半好一半壞,只是才寫了半部,姑且稱之半部好書吧。
“這部書的作者魏明近年來在大陸聲名鵲起,寫,寫劇本,編歌作曲,被譽為青年人的楷模,多次被官媒贊譽,弱冠之年,成績已經斐然。
“哪怕孤懸海外,筆者也曾不止一次聽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作品,上一次聽到他的名字還是因為那首《同一首歌》,感覺香港同行可以學習一下。
“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創作上的大才,不過大陸十億人口,誕生一兩個天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聽聞那里還有特異功能人士呢。
“而這部因為還沒有完全看完,僅從目前看到的內容對一部進行評價總結是不客觀的,所以今天不談,只說這部被允許發表,且成為時下熱點,并沒有因替果黨將士張目而被刁難,殊為可貴。
“我在島上也有一些朋友,總之是看不到這種氣象的,甚至不久前,有神州詩社溫瑞安及方娥,僅僅因為家中幾本藏書而被投入獄中…”
這件事蔡省三之前就曾在專欄點評過,溫瑞安就是那個寫神奇四…不,四大名捕的武俠家,也是二十多歲的年紀。
他父親曾是葉帥部下,后來下南洋定居馬來西亞,溫瑞安從小就通讀父親的那些俠義藏書,甚至還粗通拳腳,理論與實踐并行。
后來溫瑞安去臺灣讀大學,正式開始武俠創作,年紀輕輕就成立神州出版社,之后又以“復興中華文化,發揚民族精神”為宗旨,創辦了“神州詩社”。
去年就因為被從詩社中搜出了《明報月刊》、偉人詩詞、巴金、曹禺、沈從文等人的作品,以及部分云南白藥,溫瑞安惹上了牢獄之災,關了幾個月后又被逐出臺灣。
蔡省三以魏明新作為契機,開始抨擊臺灣愈發嚴酷且不自信的文化政策。
這就是人在香港的好處,幾年前大陸那種情況蔡省三可以痛批,現在內地做的比臺灣好,他也可以不用看誰臉色地抨擊臺灣,肯定大陸的進步。
文章最后蔡省三又回到魏明本身,“雖然《人間正道是滄桑》還未看全,但曾有幸讀過其人的中短篇集《動物兇猛》,寫盡牛馬羊驢,頗為靈性有趣,生猛又柔情,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希望島內也能多出幾位這樣的少年俊才,共同復興中華。”
最后還給上了一段價值。
老鬼看完后滿意點頭,不愧是我魏森豪的長孫!
同時他又有些心癢難耐,讓蔡省三說的,他都想看這部了,說是以自己和大哥為原型,也不知道寫成什么樣了。
正所謂瞌睡有人送枕頭。
咚咚咚 “鬼伯你睡了沒有,有你的包裹,大陸來的。”
老鬼立即開門:“阿敏啊,沒睡呢,多謝你了。”
他想去拿包裹,阿敏躲了一下:“我幫你拆吧。”
“我明天再拆,你早點回去睡覺。”老鬼一奪,拿來吧你。
阿敏嘟嘟嘴:“鬼伯,我睡不著。”
“睡不著你看報紙啊,”老鬼當即把剛剛看過的《新報》甩給她,“拿去看吧。”
阿敏正要反駁,不過一掃而過,好像從報紙上看到了“魏明”兩個字,還沒來得及細看,門已經關了。
“哼。”周惠敏拿著報紙回了自己家,翻了好一陣,才鎖定了蔡省三的那篇報道。
以前這種時政類專欄她是從來不看的,但這次卻看的津津有味,舍不得看完,只因上面有筆友的名字,原來香港文人都在關注他,他的影響力比自己想的還大。
驕傲和開心之后又是郁悶:“發了新也不跟自己說一聲,是覺得我不學無術咩,哎呀,好想看怎么辦。”
這話有些違心了,那些內地故事她看起來還是有隔閡的,倒是另一位內地作家魏狂人的《古今大戰秦俑情》她看的飛起。
另一邊,老鬼拆開包裹,首先看到的是《收獲》,一翻目錄,果然有那篇,再去看信。
魏明先是說了一下覺園二號宅的事。
老費幫他跑了跑相關部門,果然如他之前預料的那樣,僅憑這一紙地契,想要把房子拿到他手上并沒有那么容易,還需要姑奶奶的親筆授權書,最好還需要美國那邊的華人組織證明她的身份。
當然,如果她能親自回國一趟,這些就都是旁枝末節的小事了。
但她會回來嗎?
老鬼搖搖頭,再給她寫封信說說這事吧。
接著魏明又解釋了沈最的事,包括他去年從戰犯到起義將領的身份轉換,以及去香港探親。
來香港探親這事兒已經不需要魏明解惑了,老鬼后來在新聞上看到了相關報道,還知道果黨特務也對沈最出手了,好在沈最經受住了考驗。
但魏明在信里說沈最如今享受副部待遇,這就讓老魏有些難受了。
我們家平安學習那么好,能力那么強,現在都還在努力沖擊副廳呢,他這就副部了?!
老鬼不禁又想起了他那個在臺灣的大哥魏沐春,如果49年的時候自己能把他拉過來,至少也是正部起步吧。
當然,也可能熬不過60年代,如今他都七十好幾的人了,在臺灣有錢有權又有閑,日子別提有多滋潤了。
把魏明的信收起來,老鬼開始伴著外面的煙花聲響專心看起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本以為看書能夠助眠,沒想到越看越精神,不愧是我孫子,寫得好,寫的妙啊!
江立民身上或許可以看到很多民國名人的影子和事跡,但最像的肯定還是魏森豪。
而書中的江立中也讓老鬼再次思念起他那個相愛相殺的兄長。
和書中不同的是,他們的父親過世的早,魏沐春比他大十幾歲,姐姐也大他十歲,算是長兄如父,長姐如母。
蔡省三的文章在臺灣和美國都能看到,不知道大哥大姐是否會看到,并對這樣一部仿佛在講自己家族故事的產生好奇呢?
老鬼從沒向大哥透露過自己有這么一個有出息的孫子,他只知道解放和平安。
臺北,北投別墅區。
這里位于臺北的北部,風景宜人,是著名的溫泉圣地。
大書法家于右任住在這里,張學良的禁足之地也在這一帶,還有很多南渡的文人雅士選擇住在這里,寄情山水嘛。
魏沐春退休之后同樣選擇生活在這里,一個人帶著三個妻子和若干下人住在一處鳥語花香,仿佛景區的別墅內。
別墅里并沒有太明顯的節日氣氛,稍顯冷清,也就后院溫泉池還是熱的。
魏沐春泡著溫泉,旁邊是最年輕,但也有50歲的第三任妻子林妮在幫他念。
林妮手上捧著的是《收獲》,念的正是《人間正道是滄桑》,而且都已經念到結尾處了,顯然比老鬼看到的更早。
“沒了?”魏沐春問。
林妮遺憾地搖搖頭:“下一期要等兩個月了。”
魏沐春悵然若失,雖然講的那段歷史他曾親歷過,走向怎樣,結果如何,他一清二楚,但的魅力就在于,即便你知道結果和經過,依然能被人物和轉折抓住心弦。
尤其男主之一的江立中還是以自己為原型。
隨后林妮服侍魏沐春擦拭身體,回到臥室準備休息。
臺灣現在還有納妾制度,要到85年才能廢除,林妮本質上就是小妾,但無論魏沐春還是兩個姐姐對她都不錯,不僅讓她,也讓她的整個家族跟著飛升。
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她沒有一個孩子。
床旁邊有個小書架,林妮把《收獲》放了回去,上面還能看到發表了《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花城》,以及魏明的《動物兇猛》文集。
雖然是除夕夜,但因為家里沒有孩子,而且魏家閉門謝客,所以別墅里非常安靜,魏沐春睡覺也早。
不過林妮相信,等明天翎翎來了情況肯定會大不一樣的。
魏沐春早早睡下,寄希望于能在夢中回到溝子屯,看到兒時父親帶他下水摸魚的小河,教他練功的梅花樁,以及跟著爺爺學藥理的藥王廟。
而此時真正的溝子屯,魏家正熱鬧著呢。
魏明魏紅一回家,老魏就放起了鞭炮。
然后開始吃大飯,魏明聽齊德龍說他媽還在做大飯,就讓他把父母還有齊東強帶了過來。
他可太好奇了,齊東強算是被他這只蝴蝶翅膀扇出來的一條命,前世可沒這么一檔子事,也沒這個孩子。
大家一起聽著廣播度過了除夕,廣播上的祖國局勢越來越好,過去的一年里魏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老魏都快混成首都人了,交朋友往來無白丁,就他淘換的那些東西,他自己沒概念,但魏明清楚,巔峰時期起碼值一個億是沒問題的。
而平安叔成為剛剛成立的方正公司的太上皇,事業也走上了快車道。
還有小紅,不僅高分考上北大數學系,而且還成為魔方社社長,第一次當了個官,人人尊稱一聲“紅姐”。
哪怕喜子和樂樂在過去的一年也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在表演和音樂上立穩了腳跟。
魏明更不用多說,憋了一年的長篇摧枯拉朽般給國內文壇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
無論評論界還是讀者群體都引發了劇烈討論,只要后續兩部不拉跨,顯然是一部可以寫進文學史的重量級作品了。
感情生活也很精彩,先后跟南龔樰北朱霖確定了關系,能得到這么兩個美麗大姐姐他很開心,如果能繼續維持現狀,那就更好了。
為了慶祝這大豐收的1980,老魏把之前魏明送他的茅臺也拿了出來,敞開了喝。
“可修你剛做完手術,就不要喝了,多吃菜。”老魏道。
齊可修剛拿起的空酒杯里突然蓄滿了淚水,這日子可太艱難了!
他剛要哭,老魏又拿起一瓶茅臺放到范春花那里:“這瓶拿回去,等可修身體恢復了再慢慢喝。”
齊可修的眼淚一下子收了回去:“大哥,我以茶代酒祝你在燕京大展宏圖。”
老魏哈哈哈仰天笑道:“那肯定要大展宏圖啊,我和你嫂子還打算把生意擴大規模呢,到時候人手不夠了就讓春花過去幫我們,還有小龍你好好學,將來也考到燕京去,考不上就過去跟舅送餐。”
齊可修眼巴巴的:“那我呢,我呢?”
老魏想了想:“要不我把村小名譽校長的身份讓給你?”
齊可修:“…”
吃完飯,喝足酒,大家還舍不得散去,齊德龍帶著喜子又放了一掛鞭。
可惜沒電,也沒電視,魏明又不禁遙想起分別在燕京和魔都陪家人過年的朱霖和龔樰,他們家里都有電視,不知道在干啥呢。
這會兒雖然沒有正式春節聯歡晚會,但也會搞一些慶祝活動放在電視播出,總好過聽著收音機。
后來魏明想起一個主意,沒有春晚大家自己出節目娛人娛己。
一開始大家都不好意思,魏明就讓樂樂起個頭,演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這下子呂曉燕再次淚失禁,又想到那個劇本了,然后陪了一首《小草》。
魏明不擅唱歌,也唱了一首《男子漢宣言》,可惜沒有帶著佐田雅志的吉他。
如此你一首,我一首,小紅還表演了一個十秒鐘恢復魔方,時間輕松過了0點,來到了大年初一,于是大家這才各回各家,等待黎明的到來。
大年初一,魏翎翎跟母親林溪前往魏公館拜年,這個別墅豪華且占地極大,除了魏沐春曾經的官身地位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后來開始經商,商業成就也很亮眼,在塑料、鋁業上都有涉足,企業遍布東南亞。
魏沐春不僅是魏翎翎的大伯,也是她姨夫,林妮是她大姨媽。
因為魏沐春兩個兒子都已戰死,自己也受了傷,無法再生,于是魏翎翎幾乎可以算是被他當獨生女寵愛養大的。
魏翎翎和母親到的時候,一個中年眼鏡男剛剛離開,他是如今島上負責情報的高層,同時也是魏沐春的學生,一大早來拜年的,兩人關系亦師亦父子,算是魏老大在官場上的代言人。
魏沐春了解魏明還要感謝他。
知道魏沐春懷念故土,關心兩岸局勢,所以這個學生經常會送一些繳獲或主動搜集的對岸非法出版物。
比如《人民日報》又或者《人民文學》等等。
從去年開始,一個叫魏明的年輕作者引起了魏沐春的注意。
因為他在文章里說他的故鄉是一個叫“溝子屯”的華北農村,而且他姓魏!
那是一篇關于父親母親的散文,那個“父親”雖然沒有說名字,但提到了年齡,1942年出生,對上了!
魏沐春敢確定,1942年溝子屯只有一個姓魏的孩子出生,因為他和校長一樣,有記日記的習慣,確定自家大侄兒是42年出生的,而那時他的二弟正在魔都跟日本和軍統周旋。
從那之后,魏沐春就一直關注著這個作家,越來越多他的文章讓自己確定,他是二弟的后代。
前不久魏沐春的這個學生從幾個去香港旅游的年輕人手上繳獲了幾本《收獲》,魏沐春就是這么看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
“大伯。”
“姐夫。”
“給您拜年了!”
之后又給大夫人和二夫人拜年,她們都70多歲了。
魏沐春看到翎翎很開心,然后直接掏出一串鑰匙給她。
“翎翎,你今年就大學畢業了,這是送你的禮物。”
魏翎翎:“這是?”
她姨媽林妮直接道:“這是一品大廈的一套房子,是大伯送你的禮物。”
一品大廈在臺北可是高端住宅,電影明星徐楓和丈夫結婚后就住在這里,他們后來在魔都開發的小區叫“湯臣一品”,不知道源頭是不是這里,另有很多達官顯貴也住哪里。
還沒等魏翎翎感謝,魏沐春又道:“聽說你現在已經改成美國籍了。”
一聽這話,首先是魏翎翎的母親林溪大驚失色,意外地看著女兒。
魏翎翎剛要解釋,魏沐春卻直接打斷,并沒有生氣:“挺好的,以后臺灣公民在世界上沒什么地位的,有一個美國身份做什么時候都方便,比如去大陸。”
“我去那里干什么。”魏翎翎嘟著嘴,又想到了她那個冥頑不靈,一心想回去的親爹。
魏沐春卻嚴肅道:“當然要去,那里是我們的根,可惜我回不去,要不然我恨不得馬上飛回去,翎翎,有機會一定替大伯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