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迅速,不覺十載馀而去。
孫悟空等眾清掃西行大路許久,但西行大路妖魔鬼怪甚多,以至于教他等進展緩慢,久久不能將之清理完畢。
因西行大路尚未清理完畢,三星仙洞之中,真人未有開府之意,仍是在府中習修旁門。
一日,真人正在府中靜室修行,忽是心有所感,睜開眼朝府外張望而去。
以他之感,自是知得,牛王正在歸來,此間行在山道,已是近了三星仙洞。
姜緣笑道:“這牛王,卻有些福氣在身,身陷苦海,卻能自渡而出。今且帶其人間之子歸來,足以見其修行有成,故有此本事,自渡而渡人,不錯。”
他對牛王很是滿意,起身而出,準備去府門前,等候牛王到來。
卻說山道之中,牛王果真如真人所料,帶著一人正在登山。
牛王一邊前行,一邊望著身后之人,唯恐其體力不濟而掉落山崖。
身后那男子頭頂牛角,面容卻有些清秀,見著牛王關懷于他,即是開口說道:“父親,但不消這般望我,我雖無甚本事,但登山之能,總該是有的。”
牛王笑道:“你終是濁骨凡胎,走久了,自會疲倦,但我恐你疲倦而不相告,跌落山崖。”
男子搖頭說道:“父親,我少時常常登山,此山比起那些險峻之山,多有不如,請父親安心,我自有余力登山前行。”
牛王聞聽,沉默許久,嘆道:“孩兒,是我對不住你。”
男子說道:“少時我常常怪于父親,但我得聞其中之事,方才知道父親不易,故我未曾有怪過父親,但請父親諒我不孝,不知事情,而對父親惡語相向。”
牛王下山自是為尋子,但其尋子過程并不順利,尋到之后,又經歷許多,方才教其子接受與他,并且愿意隨他而去。
此幸是牛王恪守本心,方才有得今日,而不曾深陷苦海。
牛王聽得男子所說,搖頭說道:“你不曾不孝,若我是你,未必比你好到那里去,故你不必這般言說。”
男子沉默許久,說道:“父親,可能與我述說,你與娘親往日之事?”
牛王自無不允,一邊行走,一邊與男子言說他昔年往事,行至過半,他即是將事情與男子言說完畢。
男子聽完,感慨說道:“不曾想,娘親那時,竟會拒絕與父親一同離去,而選擇留在那村中,但我少時多見娘親常常取出父親給予的和離書觀看,料想娘親十分思念父親。”
牛王搖頭說道:“路在腳下,但其那般抉擇,我亦無法。”
男子未對其有何表態,而是轉頭望著山中林道,許久之后,方才再是開口,說道:“父親,此處果真是仙家之地?”
牛王點頭說道:“此處正是仙家之地,乃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我乃三星仙洞門下真人護法是也。此間我帶你前去拜得真人,你不可失禮。”
男子應下,再是問道:“但聞父親言說,我尚有一母,一兄,可是如此?”
牛魔王說道:“正是,正是。我發妻乃號鐵扇公主,乃在山中修行,我子名牛圣嬰,號紅孩兒,法號作正慈,今在此山中之中,隨真人修行。”
男子有些黯然,說道:“父親,今能得你之照顧,與你冰釋前嫌,我已是感激,但恐與其等相見,會教父親難堪,不若父親送我離去,尋個地兒,教我了卻殘生即可,不必領我前來此處。”
牛魔王堅定道:“但你乃我之子,我卻不可放你離去,且安心些許,待晚些,我自會與妻子言說,許你歸宗。”
男子說道:“若有不濟,父親可不必強求。”
牛魔王拍著胸膛說道:“我自有法子,你且安心,但你性子卻該改上一改,你為我牛魔王之子,該是豪邁些許。”
男子拜禮說道:“我定謹記父親所言,將性子改上一改,但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故請父親與我時日,那般我方才能有所改。”
牛魔王說道:“自會與你時日,待是見過真人,我傳你武藝,你乃是我牛魔王之子,不會武藝可不成,你兄圣嬰,武藝便很是高強。”
男子說道:“定與父親學藝,那時望請父親莫怪我粗笨。”
牛魔王笑著應答。
二人說說笑笑之間,行至三星仙府之前。
牛魔王見著府門大開,正是要張望,乃是何人在府門處等候,他細細一看,見著乃是真人坐在府門旁,唬得他一驚。
牛魔王大步上前,拜禮說道:“老爺,怎個是你在此處。”
男子心驚,不知他父親為何這般,但見其行,便知姜緣非同等閑,即是上前跟著拜禮,一言不發。
姜緣坐于府門旁,笑意盈盈,說道:“牛王,不必行大禮,此可是你之子?”
牛王說道:“老爺法眼!此便是我在人間之子,姓牛,單名一全。”
男子聞聽牛王介紹,上前再是行禮,說道:“拜見老爺!”
姜緣沉吟少許,說道:“牛全?此名不好,物極必反,全字正應其不全,非是個好名,日后你便改名為‘守一’,牛守一,正應‘圣人抱一為天下式’,望你日后專注本真,守持純一。”
男子有些茫然。
牛魔王一拍男子,說道:“老爺賜名,且應下。”
男子聞聽,方才拜禮,說道:“謝老爺賜名。”
姜緣笑著說道:“你有些疲倦,且入內些許,牛王,你帶其尋個住處。”
說罷。
姜緣起身,朝里邊走去。
牛魔王目送其離去,遂望向牛守一,笑道:“你這孩兒,得了老爺賜名,怎個木訥。”
牛守一說道:“父親,那便是真人?”
牛魔王說道:“不錯,那便是真人,你初見之,覺著如何?”
牛守一沉吟許久,說道:“但見真人,似凡人多,身中有出塵味兒,似孩兒所見過的道士,又似和尚,更似儒家先生。”
牛魔王笑道:“真人本是三家學說俱精通之輩,故你有此所感,不覺為奇。孩兒,且隨我來。”
說罷。
牛魔王朝洞府里邊走去。
牛守一緊隨其后,但其走入府中,見著府中之景,大為驚訝,深感仙府奇景,人間少見。
牛魔王將牛守一帶入一間靜室,使其好生歇息,便是轉身朝著外邊而去,欲去拜見真人。
不消多時,牛魔王行至真人靜室之前,見著室門大開,他在外邊拜得大禮后,便走入室內。
牛魔王在見著真人后,又是拜得大禮,說道:“老爺!”
姜緣正盤坐于蒲團,見了牛魔王,笑著說道:“牛王,此方你卻出苦海,你能自渡且渡人,我深感欣慰。”
牛魔王拜道:“乃承老爺恩澤罷。不瞞老爺,我下山之后,時刻謹記老爺教導,老爺與我言說許多,我皆不敢忘,蓋因如此,我方才有自渡渡人之機。”
姜緣說道:“聞我言說者甚多,你能將之記下,恪守本心,乃你之能。”
牛魔王說道:“然此為老爺恩情,不敢有忘。”
姜緣笑著擺手,說道:“不必在此多作言說。但守一之事,你卻該安置妥當,與你妻,正慈言說清楚,莫教起了誤會。”
牛魔王說道:“老爺安心,我定會妥善處置此事。”
姜緣說道:“如此甚好。既今離了苦海,便在府中好生修行,你今之修行,不須再歷練。”
牛魔王應聲,遂問道:“老爺,我自當在府中修行,但不知府中之人去了何處?我自府中行走,不見有一人,圣嬰亦不在府中。”
姜緣說道:“他等出得西行大路去,你行走歸來,不曾遇著他等不成?”
牛魔王搖頭說道:“但不曾遇著。”
姜緣遂將他將開府以及請得府中眾人相助,清掃西行大路的事兒說與牛魔王傾聽。
牛魔王聞聽,即是起身拜道:“此等事情,我卻不知,以至于未有相助老爺。老爺,我這便前去相助其一功。”
姜緣笑道:“不必如此言說,亦不必前往,你當務之急,乃是教導守一,其馀之事,可先放下。此西行大路,有悟空他等清掃,已有許多時候,我料再有不久,便能功成,此去之無用。”
牛魔王聞聽,只得聽其吩咐。
二人于靜室之中談說許久,姜緣使牛王去照顧其子,牛王方才離去。
姜緣在牛王離去后,心中倍感欣慰,前往拜見祖師,與祖師言說此中之事。
祖師聽聞后,笑道:“童兒,你如今可明?”
姜緣拜道:“師父,弟子明白,人各有道,若果真謹記教導,恪守本心,不須我相助,亦不曾入苦海,正如牛王那般,縱然深陷苦海,亦能掙脫而出,更可渡人。但若不曾謹記,亂了本心,正主失權,縱然我親身前往相渡,亦渡他不得,甚至我己身亦會被牽連入苦海。”
祖師含笑點頭說道:“正是此理。你能明之,日后開府之時,便知該當如何,若是你不知此理,開府于你,乃是災殃也。”
姜緣說道:“師父,弟子明白。”
祖師再是問道:“童兒,你開府之機何在,可有抉擇?”
姜緣說道:“師父,弟子覺開府之機,或在一二百載之間,但弟子心有所感,正微歸來之機,亦在此間,弟子思量,可待正微歸來之后,是為開府。師父以為如何?”
祖師說道:“此乃你開府,由你決定,不必過問我,但你等正微歸來,卻是有理,正微乃你大弟子,乃三代大弟子,你開府等其歸位,可行。”
真人得了祖師所言,心中安定。
祖師遂取出棋盤來,與真人對弈一局。
卻說西行大路之中,孫悟空帶著豬八戒,連同得了玉旨,可在下界相助真人清掃西行大路的哪吒行近一國中。
孫悟空踏著云霧,朝著前方張望而去,瞧見那國中,十分眼熟,即是扯住豬八戒,問道:“呆子,你看那國,我等昔年可是來過?”
豬八戒細細一看,興高采烈說道:“哥啊,此處不正是那女兒國,昔年我等師父,險些在此處作了那王后哩。你可是記得,昔年唐僧差點兒便動心,留下來,幸是最后一刻,哥你勸阻一二,不然他如今多半已為黃土,怎能有功德佛當。”
哪吒有些不解,問道:“何來王后之說?豬八戒,我記你等西行,乃是保唐僧,唐僧為何會在此處做那王后?”
豬八戒笑道:“三太子,你這便有所不知,此處乃是個女兒國,但那國王乃是個女子,其曾看中我那師父,欲招他為婿,說來,那女兒國國王生得貌美,我那師父亦是動心,因那國王乃是女子,若是我師父動心,被招為婿,不可是王后。”
哪吒聞聽,大笑不止,只覺豬八戒甚是有趣,竟教唐僧做王后。
孫悟空扯住豬八戒蒲扇耳,說道:“莫要胡言,莫要胡言。但唐僧乃是我等那時師傅,我等借其修行,方能得正果,不可辱之。”
豬八戒連聲喊疼,在聽得孫悟空所言后,連連點頭,說道:“再不敢,再不敢。猴哥饒我。”
孫悟空將豬八戒放開,說道:“此處乃是女兒國,料想未有妖祟,不必在此處久留,我等且往前去,看那前方山中,有無妖怪作祟。”
豬八戒應聲,正是要駕云離去。
哪吒踏著風火輪,亦要跟隨其離去,但其尚未離去,忽是低頭一看,見著有黑氣而過,他急是將孫悟空與豬八戒喊停。
孫悟空問道:“太子,可有何變故?”
哪吒說道:“但我見著那女兒國里似有黑氣,里邊或有妖怪作祟,我等可要下去走上一遭?”
豬八戒本要說些甚,但見著孫悟空在旁,便閉口不言,提著九齒釘耙,等候命令。
孫悟空說道:“太子乃是三壇海會大神,若論對付妖魔,你乃其中高明,遠勝老孫,你既是言說下方有妖氣,那我等定是要走上一遭。”
哪吒說道:“既如此,我等便入這女兒國一探究竟,但我見那妖氣一瞬即逝,不知是何緣故,可好生探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