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千一百二十六章 吐槽連連

  馬邑在西境。

  馬邑郡管轄雁門關等諸多軍事重地,而馬邑是大秦王朝北逐兇國時筑城養馬得名,屬于馬邑郡的一個邊關小鎮。

  知曉了馬邑并非某處帝陵外筑的城,而是大致接壤了雁門關,張學舟心中已經多了幾分不妙感。

  “韓安國被封護軍將軍,李廣、公孫賀、王恢、李息等為將軍,已率三十萬精銳設伏!”

  張學舟前往皇宮時是白天,但御天梭依舊從御花園沖天而上,快速朝著雁門關方向而去。

  御天梭上,新帝的心情有幾分激動,又有幾分忐忑。

  “他們被母后半個月前派遣前往邊關,我屢屢想跟隨母后一起行動,但母后沒有透露角逐地,也不欲讓我參與其中”新帝道:“她讓程不識攔住了我,又與舅舅同乘御天梭快速奔向西北方!”

  “您不清楚作戰地點和作戰計劃,我連馬邑在哪兒都不清楚,咱們就這么匆匆忙忙亂飛,這很容易引發問題”張學舟告誡道。

  “能飛的修士終究是少數,你駕馭御天梭飛高一些就沒了隱患”新帝道:“我這次取了二十四枚中上品質的法力造化丹,應該是夠用了,咱們到了那邊慢慢搜尋就是!”

  “這種伏殺動用的人數如此龐大,必然有跡可循,您應該搞清楚一些,我們就能直接插入其中了!”

  “最近過于忙于在長安城抓人了!”

  新帝低語了一聲。

  攘外安內是最基本的國策,只有內部穩定才能對外無顧忌出擊。

  大秦就是亡于內患,這也是大漢王朝治理了近百年的事。

  當下確實沒到與外患爭鋒的地步,但皇太后等不及了。

  新帝在內政中占盡了便宜,皇太后則是通達了軍事指揮,通過新帝配合放權形成了通暢無阻的調動。

  “您實力在頂層大修士中已經排得上號了,皇太后怎么會排斥您參與呢?”

  “可能是不想我涉入風險吧!”

  新帝緊緊抓握著手中的利劍。

  大修士喪命在戰亂中是常見的事,如果沒有修煉肉身,再高的修為也頂不住數十數百位甚至上千神箭手的覆蓋打擊,何況戰亂中的修士各有對手,想維持完好的狀態非常難,只需要一個疏忽就可能產生致命風險。

  說到底,修士擁有各種強力的術法,從而呈現各種威能,但修士并非打正面的萬人敵,而只能用自身優勢不斷出擊,從而擊潰各類對手。

  若某個修士強于一國精銳,王朝便不會延續存在。

  “也就是說,這場設伏會逼迫大修士打正面戰爭?”

  新帝所得的信息過于簡略,張學舟在御天梭上聽了好一會兒,才大致摸清楚一些事。

  “我們大漢王朝有什么能引誘兇國大修士需要正面出手?”張學舟問道。

  “這不太好說”新帝頭疼道。

  “小物件完全沒必要打正面,直接竊取走便是了”張學舟道:“只有難于挪移又貴重之物才可能引發正面交鋒!”

  “你是說…九龍鼎?”

  如果說大漢王朝有什么粗重又價值不凡的寶貝,九龍鼎首屈一指。

  這不僅僅是煉制丹藥的寶鼎,此前還遭遇過兇國修士前來皇宮的襲擊。

  “九龍鼎只是一尊煉藥丹爐,難道九龍鼎上還有什么我們不曾得知的隱秘?”新帝疑道:“九龍鼎放在皇宮都沒讓我們研究明白,他們是怎么知道還有其他作用?”

  “這尊鼎還在皇宮嗎?”張學舟問道。

  “母后接替安樂宮后,這尊鼎就被運出了安樂宮,我也不知是不是被運送到了馬邑!”

  新帝臉色凝重。

  他在皇宮有很多事不得解,但張學舟聽聞后不斷推導,一些事情已經顯山露水猜測了出來。

  一個計劃不是今天想明天就能去做,而是需要通過大量時間累積,才有可能讓對手信以為真。

  皇太后與新帝沖撞后的坦誠不算長久,但皇太后在接管安樂宮權力后就開始了計劃。

  不管新帝是配合還是不配合,皇太后最終都會達成自己目的。

  這不僅僅需要折服新帝,也需要讓對手信以為真。

  “我一直以為李少君在拿九龍鼎煉制八步登仙丹”張學舟皺眉道。

  “李道長一直說身體受創,難于去操控九龍鼎火力”新帝道:“他煉制八步登仙丹成功或許和母后有關!”

  “這家伙搞的什么破事!”

  張學舟難得地吐槽。

  如果九龍鼎擁有什么不可取代的作用也就罷了。

  關鍵問題是九龍鼎與九鼎并無實質上的關聯,張學舟也算是摸過青州鼎和豫州鼎的人,他也接觸過九龍鼎,并沒有發現彼此有什么特殊。

  他還是從鎮元神君那兒聽了小道消息,提及道君等人認為九龍鼎和九鼎有關聯,又有仙庭同樣獲知了信息。

  此前道君、九靈元圣等修士就曾因為這樁事沖擊過皇宮。

  “難道是燭九陰放出的消息?”

  沖擊安樂宮的只有道君和九靈元圣,并沒有看到燭九陰的身影。

  以燭九陰一直挖掘秦皇陵的需求,張學舟覺得燭九陰在這種事情上應該最積極。

  但燭九陰當時并未到場,哪怕孔寧、虎力妖王等都不曾派遣前來。

  如果一樁事是燭九陰不斷追求但又置之不理,這意味著要么是燭九陰知曉內情,要么則是消息屬于燭九陰親自放出來。

  拿燭九陰放出的消息去算計燭九陰,張學舟不覺得這種事有多大的成功率。

  他心中有猜測,但又難于確定。

  而這種事情更是解釋不清楚,張學舟也不可能因為解釋相關將自己陷入其中。

  他當下也只得吐槽李少君,提及出行前先找找李少君,或許有可能知曉一些詳情。

  “我去云翼道觀拜訪過李道長,看護的禁衛說道長需要云游一段時間,一個月前就離開了長安城”新帝道。

  “他離開長安城云游?”

  張學舟吐槽了一聲。

  李少君當下惆悵性命被‘白’捆綁不得自由,絕對沒有云游念頭。

  想想李少君對外所展現的本事,張學舟又想了想李少君被皇太后邀約助拳的概率。

  他不免吐槽連連,只覺皇太后算計被看穿的可能性極高,邀請助威的高手還是個水貨。

  這在對弈中是不可彌補的重大缺陷,也必然會產生不利影響。

大熊貓文學    第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