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章 法令風波

  大梵界,阿摩羅城,這里是因陀羅的道場。

  在濕婆、毗濕奴、梵天三相神之下,因陀羅為婆羅門教眾神之王。

  此次在因陀羅道場阿摩羅城內,正在進行一場會議,這場會議由因陀羅主持,三相神坐鎮旁聽,所有婆羅門教的神靈都來參會。

  只聽因陀羅一開口便說道:“這次召喚大家來此,是有一件事需要通告大家,我們要修改《吠陀經》中的教義。”

  “什么?”室建陀驚道:“為何突然要修改教義?”

  杜爾迦道:“現在的教義不是很好嗎?為什么要修改?”

  迦梨起身說道:“眾生都沐浴在種姓制度的光輝下幸福生活,為什么要修改教義?”

  穆盧甘、艾亞納爾、那伽、伐樓拿、乾闥婆等眾神都表示了疑惑,不理解為何要修改教義。

  因陀羅等眾神都發問之后,才開口解釋道:“最近一支大唐軍隊殺穿了吠陀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阿耆尼說道:“但那是吠陀國的軍隊無能,和我們的教義有什么關系呢?”

  “關系非常大。”因陀羅道:“種姓制度寄托于來世,此世受苦,化為來世福報,這樣雖然能很好的治理生靈,但卻削減了戰爭能力。”

  那伽問道:“請問眾神之王因陀羅,為什么因為這件事就要修改教義?唐國的軍隊不是都離去了嗎?”

  因陀羅回道:“難道你忘了我們要做的事嗎?我們要與佛門爭奪西牛賀洲,而要擴散婆羅門教的信仰,凡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吠陀國不斷地擴張,才能把我們的信仰傳播出去。”因陀羅說道。

  這時毗濕奴開口了,他對眾人說道:“無論我們神仙之間如何爭斗,最終信仰的傳播還是要落到人間生靈身上。”

  聽到毗濕奴說話,眾神頓時沉默了下來。

  隨后室建陀問道:“那么教義要如何修改呢?”

  因陀羅將目光看向了上方的薩拉斯瓦蒂,也就是梵天的妻子,只見因陀羅鞠躬道:“請薩拉斯瓦蒂主母向眾神解惑。”

  薩拉斯瓦蒂站起身來,眾神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薩拉斯瓦蒂的身上。

  只聽薩拉斯瓦蒂說道:“諸位,我不久前曾去南瞻部洲大唐國游歷了一番,我發現這個國家的人很重視他們的歷史,于是我便研究了一番,最后讓我發現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眾神靜靜地聽著,薩拉斯瓦蒂繼續說道:“在他們的歷史上,曾經有許多國家相互爭霸,而其中有個邊陲小國,本來國小民弱,但卻在一次變法中迅速強大了起來,最后滅了其他所有國家,完成了統一。”

  說到這里,薩拉斯瓦蒂從袖中取出一本書冊,說道:“‘商鞅變法’,這是東方國家的真經,既然大唐的軍隊這么強,那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學習他們呢?”

  說罷,薩拉斯瓦蒂說道:“經過三相神決定,對我們的教義進行一項修改,那就是種姓不一定要來世才能提升,這一世就可以提升。”

  說完,薩拉斯瓦蒂轉身看向了梵天,而梵天抬手一指,那《吠陀經》立刻飛了出來,展開之后里面的文字開始變化起來。

  里面對于種姓的解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得解釋是:種姓是天生的,都因為上一世沒有受苦積攢福報,所以這一世才成了低種姓甚至賤民。所以這一世要努力受苦積攢福報,下一世才能提升種姓。

  現在的解釋變成了:種姓是天生的,但后天可以改變,這一世就可以得到提升。只要能將婆羅門教傳播出去,只要能在傳播婆羅門教的過程中立下功勛,就可以直接提升種姓,享受富貴福報。

  這里面直接借鑒了商鞅變法里的軍功爵制度,想要對付佛門的世俗信仰,婆羅門教就需要更強大的世俗信仰。

  所以修改教義是十分必要的,將吠陀國打造成一個傳播婆羅門教的世俗戰爭巨獸也是極其必要的。

  三相神都同意的事情,眾神反對也沒有意義,婆羅門教的教義修改迅速頒布執行了下去。

  而在人間,吠陀國內的各大仙人、祭祀,也第一時間受到了教義修改的神諭。

  于是在吠陀國內,被修改的新教義迅速在仙人、祭祀以及婆羅門的宣揚下傳播開來。

  吠陀國也開始根據新的教義,制定新的國家策略,效果也是十分明顯。

  原本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來世,這一世低種姓也好,賤民也罷,只要躺平受苦,等到下輩子得福報成為高種姓就行了。

  可現在不同了,只要你能為婆羅門教的傳播做出貢獻,這一世就可以提升種姓,享受福報,那信徒便一掃頹廢之風,個個都想要立功提升種姓。

  吠陀國的戰爭潛力迅速被激發起來,不久之后,吠陀國的軍隊左手拿著婆羅門教經書,右手拿著刀劍向所有佛國發起進攻。

  而婆羅門教與佛門在西牛賀洲的爭斗也愈發激烈,密跡金剛的殞落就是最好的明證。

  也就在婆羅門教修改教義的同時,不周山塵寰玉府也向閻浮大世界發布了一道法令。

  這道法令規定了今后人間所有神祗的擢選條件,總的來說,今后凡是能被擢選為人間神祗的,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功德圓滿的生靈,經過考核后被敕封為神祗。

  第二,塵寰玉府會定期舉行考試,凡通過考試的生靈,會被敕封為一方神祗。

  因為是甲戌日發布的法令,所以又叫甲戌令。

  當甲戌令發出之后,反對聲自然不小,尤其是五岳神府以及各方五品以上的神府,更是上書反對。

  只因這道法令擋了很多人的路,一旦嚴格施行這道法令,那么就無法任人唯親了。

  譬如之前北岳大帝敕封妻子娘家的人為一方神君,新的法令施行后肯定就不能這么干了。

  “我為天庭兢兢業業、辛辛苦苦這么多年,給自己的人謀個仙官品位怎么了?”這是許多高級神祗的心聲。

  而那些低級神祗就更反對了,那些高級仙官都把自己的人安排到位了,輪到我就不行了,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所以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甚至許多仙官直接越過五岳神府和塵寰玉府,直接向天庭神霄玉府告狀。

  神霄玉府面對雪花般飛來的狀疏,第一時間派出了太玄使楊朱下來了解情況。

  不周山,火靈宮,群光殿。

  楊朱抿了一口茶,朝上面的火靈真仙問道:“大司命,我何時可以覲見神霄陛下?”

  莊衍的帝號是‘靈臺洞明神霄大帝’,所以神仙們一般稱呼為‘靈臺帝君’或‘神霄陛下’。

  火靈真仙道:“陛下為修煉大道法門,已經入世游歷去了。臨去之時,陛下將塵寰玉府的事情全權交予本司命,太玄使有什么事直接跟本司命說就是了。”

  “好吧。”楊朱點了點頭,說道:“最近塵寰玉府發布了一道法令,想必是大司命的手筆?”

  “不錯。”火靈真仙點頭道:“那道法令我已斟酌許久,而今正好施行。”

  “但告狀的人很多。”楊朱說道:“太玄都省‘通呈院’那邊的房間都堆滿了下界神祗告狀的奏疏,所以大主使奉神霄玉府從攝帝君西王母的法旨,派我下來問問。”

  火靈真仙聽到這話眉頭一挑,說道:“你們神霄玉府越界了,現在的塵寰玉府歸靈臺洞明神霄大帝統轄,與你們神霄玉府平級,你們怎么能擅自插手我們塵寰玉府的事?”

  楊朱連忙說道:“大司命不要誤會,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奉命來問問是怎么個情況。”

  火靈真仙絲毫不給面子,直接拂袖說道:“這也不該你們來問,而且那些神祗的告狀奏疏是越過我們塵寰玉府的,你們神霄玉府更不該擅自接收。”

  說到這里,火靈真仙直接說道:“我要向大天尊彈劾你們神霄玉府擅權越柄之罪。”

  “這這這”楊朱沒想到火靈真仙這么剛,趕緊起身說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火靈真仙道:“何至于此?你們神霄玉府管得太多了!塵寰玉府的事不歸你們管。”

  “好好好。”楊朱說道:“大司命休要動怒,此事是我神霄玉府越權了,我回去稟報諸位帝君就是,大司命也莫要上書彈劾,不至于。”

  火靈真仙道:“最好如此,另外也請神霄玉府將收到的那些告狀奏疏都送到我塵寰玉府來。”

  楊朱聽到這話只覺頭皮發麻,聽火靈真仙這語氣,好像要照著那些奏疏一一清算。

  但他這個時候定然不能再多說什么,以免進一步刺激火靈真仙,而且這些事決定權也不在他。

  所以楊朱只是拱手說道:“好,我定將大司命之言轉達諸位帝君,告辭。”

  說完,楊朱便拜辭而去,回到天上之后,立刻將此事稟告給了值事的神霄玉府從攝帝君西王母。

  西王母聽完楊朱回報后,倒是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道:“這個火靈真仙倒是有英杰之氣,這件事的確是我們神霄玉府管得寬了。”

  楊朱聞言,小心問道:“那那些告狀的奏疏,要不要全部送到塵寰玉府去?”

  西王母笑道:“送過去吧,既然是他們塵寰玉府的事,我們也就不要干涉了,她要怎么做都與我們無關。”

  “是。”楊朱領命一聲,然后帶著西王母的旨意返回了太玄都省。

  不久后太玄都省便將那九萬多件告狀的奏疏打包送到了不周山,交給了火靈真仙。

  火靈真仙直接讓火靈宮的童子們將上這些奏疏的神祗統計了出來,分部洲列了五份名單,然后分發給五岳神府,讓他們照名單收拿問罪。

  問什么罪呢?自然是藐視玉府之罪,要鞭杖一百,罰俸五年。

  而這樣一來牽連甚廣,就連五岳神府中許多神祗都牽涉其中,五岳神府自然要向塵寰玉府申訴。

  很明顯,五岳神府并不想配合火靈真仙,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懲辦各地神祗的行動。

  但消息卻以極快的速度泄露了出去,立刻引起了四大部洲各大、小神祗的強烈反彈。

  一時間聲討火靈真仙以及塵寰玉府法令的聲音沸沸揚揚,就連神祗極少的吠陀國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位火靈大司命怎么這么強硬?”吃了真陽丹的四目道長懶洋洋地靠在石頭上,聽著對面榆川山神的訴苦后說道。

  千鶴道長道:“這道法令好是好,但觸動太多人的利益了,這位火靈大司命有些操之過急。”

  四目道長眼睛往旁邊一瞥,問道:“靈臺道友,你怎么看?”

  莊衍笑道:“我只想看看是這位火靈大司命強硬,還是四大部洲的神祗強硬。”

  四目道長搖頭道:“這事兒只怕最后不好收場。”

  那榆川山神一臉篤定地道:“什么叫不好收場?如今五岳神府及四大部洲眾多神祗都反對甲戌法令,火靈大司命她犯了眾怒,最后必然只會黯然收場。”

大熊貓文學    我在西游做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