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81章 靈堂吊唁逢貴人、元嬰路險誡塵緣

————數日后  潁州的哀風很快即就吹到了山北、山南二道,費家自費天勤以降盡都如喪考妣。

  聞得費葉涗羽化過后,康大掌門自也心頭遺憾。

  畢竟于他設想之中,如是這位費家老祖能成元嬰,那重明宗便算遠在西南、行事或也要少上許多掣肘。

  不過除了上述眾人之外,秦國公府的大部屬吏卻是頗為興奮。

  文山教、洛川百里家、月淥夙家皆是常年盤踞京畿左近,然對于大衛仙朝而言,卻都算不得十分乖順。

  甚至糾魔司的積年老吏已然探明,這三家前番于西南戰事開啟時候,便就與太一觀來往頗勤。

  只是衛帝本還顧忌著各家人心,未有輕動。

  但待得費葉涗臨死做局、左右二相又有默契過后,這三家所轄的十余州豐饒之地被大衛宗室與韓、媯二家一道大快朵頤、分吃干凈,卻就是順水推舟之事。

  匡家人不是不曉得這會勾得各家元嬰門戶兔死狐悲、各家親近仙朝的元嬰門戶也不是不曉得繼續與其親近是在與虎謀皮。

  然而陸續在仙朝各處占得便宜的大衛宗室已經足有底氣,現下卻也不是僅個把人家鋌而走險,便就能令得衛帝與二位宗王著惱十分的時候了。

  拾掇得個把元嬰門戶,于現下的衛帝而言,卻也算不得一件十分繁瑣的事情。

  仙朝各家若是都能勠力同心,能得“串聯”、“結盟”、好做抗衡匡家威權,自是好事。

  只是只看太一觀忙乎了這么多年、進展卻也緩慢十分,便就曉得想要做成此事、又該是何等艱辛。

  只能說,過去大家只曉得大衛仙朝吊著命的這口氣還沒到卸了的時候。

  天下人總企盼著待得各家怨氣再積濃些,總該有位不世出的人物能夠引著各家真人做成這顛倒乾坤之事。

  但現下匡琉亭這上品金丹的橫空出世、西南之役的大勝兩樁事情,似是又為匡家宗室續了一口吊命仙氣。

  如是衛帝的繼任者能做好這懷柔手段、用好這縱橫捭闔的看家手段,或也會有些中興之象?!

  還只是枚大號棋子的康大掌門顧不得這許多事情,只是安撫了兩句雙目通紅的老妻、又讓守藏長老、奉禮執事備好奠儀。

  這便帶著蔣青與一眾家小緊忙趕往了費家在鳳鳴州為費葉涗所設的靈堂里頭。

  這等大事,也不曉得費南応為何都未有出面,只有費天勤帶著一眾費家上修迎來送往。

  也就是在這里時候,康大寶才頭回見得費天勤這老鳥眸中眼神如此黯淡,似是連滿身金羽上頭覆著的銳氣,都被費葉涗的死訊沖垮了好些。

  “聽得你家又出金丹了,本來還該讓南応領人過來賀喜,這卻.”

  費葉涗這么一死,費天勤身上那乖戾尖酸味道,反還淡了許多。今番這老鳥開口時候語氣和煦,當真如個和藹長輩一般。

  康大掌門面上哀色生起,但也沒了平時恁般多的俏皮話講,只是一臉肅容與香壇上上過信香、再俛首與費天勤拜過:

  “還望老祖節哀。”

  “無事,老祖我壽數都已過了三千,見過的生離死別,卻要比兩個真人加起來還多一截,沒得什么好安慰的。”

  費天勤雖是如此言語,但語氣中的悲色卻是掩藏不住。

  康大寶自然乖覺、未做拆穿,又和這老鳥簡單言過幾句,這才退到一旁、招呼起膝下子女盡都上香壇敬香。

  一旁的費天勤見得此幕面色稍霽,反還有心思來與康大寶做打趣:

  “你小子命倒是好,攏共才得不到十個子女,便就有五人身具靈根,當真遭人艷羨。也是你運道不差,生在了這皇權衰落時候。

  如是太祖在時,聽得你之境況,將你鎖在某處地宮里頭、賜些世家族女專心育種,都只算得平常事情。”

  康大掌門自己估摸著這后人頻生靈根的好處,該是服了靈露過后所得。

  不過聽得眼前老鳥這話,卻還是被駭得臉皮一抖、語氣里頭又滲出些不可置信之意:“太祖他老人家真就霸道若此?!”

  “呵,霸道卻又如何?你當今上、南北宗王,不喜霸道?!!”

  費天勤語氣里頭有了蕭瑟味道、復又搖了搖頭,只與康大寶低聲交待:“阿弟以自身性命為介,令得我潁.我費家能得名動天下。

  一二甲子之內,除非是有著血海深仇,否則便連元嬰門戶是要動我費家,或都要斟酌一二。是以這‘天下第一巨室’的名頭,或還能保得住些年頭。

  只是這‘天下第一巨室’到底也還是‘巨室’。在這大衛仙朝里頭,不成元嬰,終歸沒得份量、活該遭人魚肉。”

  它言到這里倏然一頓,話音里有了些提醒告誡之意:

  “老祖我觀你修為進益頗快,且身上亦無半點虛浮味道,當真難得。

  然二百歲的金丹后期便算再過珍稀,若是因此自鳴得意、失了居安思危之心、消了攀蟾折桂之志,卻就落了下乘。

  結嬰之事,千難萬難,當真容不得半分懈怠。”

  “小子謹記老祖教誨。”康大掌門當即凜然、俛首拜過。

  “近日外客頗多,如今你已算得體面人物,如是方便、或可多留些日子,為我費家充下門面。”

  “小子遵老祖吩咐。”

  “善,”饒是費天勤早曉得康大寶極重人情,但見得此幕過后,銳目里頭卻還是浮出些欣喜之色。

  靈堂的白幡被穿堂風卷得獵獵作響,紙錢燃燒的青煙順著雕花窗欞飄出,與鳳鳴州上空的陰云纏在一起,壓得人胸口發悶。

  康大寶與蔣三爺依言留在靈堂之中,費疏荷帶著子女們守在香壇附近,與陸續趕來的外客見禮。

  這些外客多是周邊郡縣的世家掌門、地方官吏,還有些是與費家有舊的宗門長輩,臉上雖掛著哀戚,眼神里卻藏著各自的算計。

  接下來的數日,陸續如玉昆韓家等與費家是有交情的元嬰門戶亦有遣使登門吊唁。

  康大掌門在旁聽得清楚,這些人固然言辭親切,但語氣里頭的疏離卻是難以掩蓋得住的。所謂世態炎涼,落在此處、倒也貼切十分,由不得人不做嗟嘆。

  認真說來,康大寶這些年沒少受得費家諸位長輩提攜、栽培。是以他自覺以自己這性情,將來費家如有事情,茲要不會連累自家宗門、自會鼎力相助。

  而依著費葉涗這喜結善緣的性子,這些元嬰勢力里頭或也有人與康大掌門一般,得賜了些際遇。

  但依著他此番所見,愿得在費家生變過后投桃報李的,卻也鮮見。

  康大寶到底是客,除了這些要害人物蒞臨時候,大部時間都是在費家宅中修行。

  費天勤這老鳥照舊大方十分,費家藏經閣除了些許緊要地方,其余地方都由著康大掌門、蔣青兩兄弟借閱參看。

  二人看過數日,尋得了不少外間難覓的正法,自是大有所獲。固然于這滿屋珍藏是有許多不舍,然卻也覺已經到了告辭時候。

  就在二人準備與費家諸位宗長辭行時候,外頭卻又有費恩聞來請:

  “康掌門、蔣前輩,銀刀駙馬沈靈楓沈真人仙駕才到,天勤老祖請您二位前去拜見。”

  “沈靈楓?!”

  康大掌門心頭微凜,這個名字于他而言自不陌生。

  認真說來,張祖師正是因這位銀刀駙馬當年之事,才離了分李州祖地,輾轉遷徙至云角州落地生根。

  而他康大寶繼承的重明宗,追根溯源,亦是拜這位銀刀駙馬的際遇所賜的余波所及。

  對于這位出身貧寒、卻得衛帝破格拔擢,最終登臨元嬰之境的傳奇人物,康大寶心底那份好奇早已盤桓多年,此刻聽聞真人法駕親臨,倒有些心緒起伏。

  他當即應道:“煩請舅兄引路,康某與蔣師弟這便前往拜見真人。”

  費家接待元嬰真人的偏廳,比靈堂更顯肅穆沉凝。

  廳內陳設古樸大氣,不見絲毫奢華,唯有厚重的檀香氣息與一種無形的威壓彌漫其間。費天勤那碩大的金羽身影立在廳中,竟也收斂了平日的銳利,顯露出幾分鄭重。

  銀刀駙馬沈靈楓面容看似三四十許,眉宇間帶著久居上位的沉靜,但細看之下,眼角眉梢卻刻著風霜磨礪的痕跡,尤其一雙眼眸,深邃如淵,平靜無波,卻仿佛能洞穿人心。

  康大寶與蔣青不敢怠慢,趨步上前,依足禮數,對著上首深深一揖:“晚輩重明宗康大寶/蔣青,拜見駙馬、駙馬萬安。”

  沈靈楓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尤其在康大寶身上略作停留。

  那目光并無審視之意,卻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讓康大寶瞬間感覺自己從內到外都被看了個通透,此前與元嬰交手全須全尾而回的那點兒自矜登時消散無形。

  他仍做恭色、不見懈怠。

  “不必多禮。”沈靈楓的聲音不高,卻清晰異常地傳入二人耳中,帶著一種奇特的穩定感,仿佛能撫平靈堂帶來的哀戚余韻。

  “上柱國與我,亦師亦友。聞此噩耗,心實戚戚。二位能在上柱國靈前執禮盡哀,有心了。”他語氣平淡,聽不出太多悲喜,但話語中對費葉涗的敬重之意卻十分真切。

  “前輩言重了。葉涗老祖于我兄弟二人有知遇提攜之恩,此乃分內之事。”康大寶連忙垂首應道,姿態放得極低。

  沈靈楓微微頷首,目光轉向費天勤:“天勤前輩節哀。上柱國高義,以身為棋,驚雷一局,為費家爭得了喘息之機,亦為這紛亂時局投下一塊重石。此等氣魄胸襟,令人欽佩。”

  他沒有說那些虛浮的安慰之詞,而是直接點明了費葉涗身死布局的實質與價值,言語間透著對前輩抉擇的理解與尊重。

  費天勤那暗淡的銳目中閃過一絲波動,聲音低沉了幾分:“阿弟他…確是走了步好棋。只是這代價…嘿,罷了。銀刀駙馬親身吊唁,費家上下銘感五內。”

  它頓了頓,金喙微張,將話題引回康、蔣二人身上,“這康大寶,便是昔日張祖師于云角州所傳道統的當代掌門。說來,與真人亦算有些淵源。”

  沈靈楓聞言,目光再次落定在康大寶身上,這一次,那深邃的眼眸中似乎多了一分探究的意味。

  “哦?云角州…張祖師?”他略作沉吟,仿佛在記憶中搜尋著某個久遠的片段,片刻后,才緩緩道,“可是那位擅使符陣的張宏道友?”

  “符陣?晚輩祖師姓張名元道,原是京畿道分李州人士”

  “張元道?京畿道分李州人士?”沈靈楓思索片刻,“似是個軍中小校,細思下來,有了幾分印象,頗為驍勇。”

  沈靈楓看著康大寶,那平靜無波的眼神深處,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難以言喻的追憶與復雜,快得讓人幾乎以為是錯覺。

  “當年風波,恍如隔世。你家祖師能有你這等后人,倒是有些福緣。”他語氣頗為隨意,繼而又多了幾分親切意思:

  “修行之路,終有盡時。你能承其衣缽,將道統于憲州發揚光大,短短時日便有此氣象,也算不負張道友所傳。很好。”

  “真人謬贊,晚輩惶恐。此乃宗門上下齊心,兼有幾分僥幸而已。”康大寶不敢居功。

  “嗯。”沈靈楓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目光在康大寶臉上停留片刻,那平靜的眼神仿佛能看透他所有的心思和盤算。

  “黃陂一道,看似偏遠,但守好它,便是守一方安寧。秦國公既看重于你,望你好自為之。”

  康大寶連忙躬身:“晚輩謹記駙馬教誨!定當克己奉公,守土安民!”

  沈靈楓不再多言,目光轉向費天勤:“天勤前輩,靈前香火已敬,哀思已寄。上柱國遺志,還需吾輩承繼。秦國公尚在閉關,府中庶務繁雜,不便久留。這便告辭了。”

  “駙馬慢行。”費天勤也不挽留,金翅微振示意費恩聞相送。

  沈靈楓起身,玄衣素氅,步履沉穩。行至康大寶身側時,腳步微不可查地頓了一下。

  康大寶感到一股無形的、沛然莫御的氣息自身邊掠過,雖無惡意,卻讓他渾身氣血靈力都為之一滯。

  沈靈楓并未看他,只是留下一句低沉的、唯有康蔣二人能勉強聽清的話語:

  “元嬰之路,萬骨鋪就。光有天賦與謹慎,遠遠不夠.需有破釜沉舟、斬斷前塵之志。上柱國當年,或就是差了這一步。于某看來,拘泥塵緣,非是好事,爾好自思量!”

  話音落下,人已如清風般消失在偏廳門外。

  只留下那若有似無的檀香和沉甸甸的余韻,壓在康、蔣二人心頭。

  康大寶與蔣青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與震動。

  “破釜沉舟、斬斷前塵.拘泥塵緣”康大寶在心中默念,眼神卻漸漸變得銳利起來。

  費天勤的提點,沈靈楓的警語,如同兩塊磨刀石,將他心頭那點些微自滿徹底磨去,只剩下更為堅定、也更為沉凝的向道之心。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對著費天勤再次深深一揖:

  “老祖,駙馬法駕已離,晚輩與蔣師弟在府上叨擾多日,也該告辭回返陽明山了。宗門諸事待理,不敢久離。”

  費天勤銳目中的黯淡似乎被方才沈靈楓的到來驅散了幾分,重新凝聚起一絲神采。

  它看著康大寶,金喙開合,聲音低沉卻帶著力量:

  “去吧。記住老祖我的話,好自修行就是。且放寬心,阿弟雖去,但有老祖我在,費家照舊穩如泰山!不虞連累你家什么。”

  “老祖言重,小子告退!”康大掌門攜著家小一道拜過,而在回程路上卻未察得蔣青似是在喃喃自語:“拘泥塵緣,非是好事”

大熊貓文學    重明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