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賦稅與徭役,只是十年新政、仁政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還會制定配套的政策。
不過,飯要一口口吃,今天只需要將‘十年仁政’,跟二世皇帝登基這條消息,一起廣布天下,給百姓一點盼頭。
讓天下人振奮精神,對二世皇帝,對新的大秦王朝有幾分期待。”
小羽偏頭看向胡亥,道:“陛下,朝會到此結束吧!
你回宮準備行囊,爭取五日內出發滎陽。
朝會上發生的事,很快就會傳遍天下。
你以自身三年帝命震懾中原的消息,各路逆匪也會知曉。
得趕在他們想出對策前,早點抵達滎陽。”
胡亥擔心道:“若逆匪搶先沖擊滎陽,咋辦?”
“現在大秦還沒亡呢,哪能這么快?”小羽道。
“一切聽亞父安排。諸位愛卿,現在退朝!”
胡亥站起身,招呼趙高一聲,率先離開章臺宮。
眾臣恭送他離開,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烈陽侯,子嬰,你們稍等!”
在他們離開前,小羽點名了其中兩人。
“子嬰,你在章臺宮外等我,我先跟烈陽侯說幾句話。”
子嬰拱手應諾,落后群臣一步,離開了章臺宮。
其他公卿與皇子雖然好奇,雖然用眼角余光去瞥烈陽侯與羽太師,卻沒留下打擾他們,也沒不識趣地開口詢問。
等章臺宮空得連個太監也沒有了,小羽問道:“侯爺可知我為何留你?”
烈陽侯木然道:“因為我手握關中四十萬雄兵。”
小羽笑道:“你手握四十萬大軍,為何五萬天兵天將來咸陽時,你都不敢高聲朝區區一個先鋒官巨靈神怒吼,讓他滾出咸陽城的范圍,而我卻能把他們當嘍啰?”
烈陽侯依舊面無表情,道:“你的祖龍秘法的確厲害,可惜只對天神有用。
天神容易被祖龍煞氣侵蝕,神軀酥軟,神力失控,神道法則紊亂。
我的火鴉陣卻不怕龍煞。
四十萬大軍形成的兵煞,也足以媲美祖龍煞氣。
別說五萬天兵,即便五十萬天兵,我也敢與之一戰。
可毫無意義的戰爭,打贏了也沒任何好處,我又不是夾腦風,何必無緣無故跟人拼命?”
小羽道:“先前我一招制服你,你還不服氣?嘿,你終究太年輕,很沒見識。”
“我年輕?”
烈陽侯忍不了了,冷笑道:“我橫掃三十六國時,你還是個黃毛丫頭!”
小羽感慨道:“我不僅實力增長比你快,年歲的增長也遠超你。
當年你可以當我是個黃毛丫頭,今年我卻能將你當成愣頭青。”
烈陽侯怔了怔,若有所思道:“你在閻羅第一殿期間,消耗了大量時間?”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見識,也像個愣頭青。你對真正的力量一無所知。
你的四十萬大軍,我能在半盞茶的時間拿下,你信不?
不需要祖龍,不用九鼎,也不用任何大神通。
我一個人出去見他們,輕松搞定。”小羽自信道。
“我不信!我們可以試試看!”烈陽侯冷冷道。
小羽搖頭道:“連李斯,我都忍著膩歪留了下來。
你的作用大概比他還大,我不想當眾毀了你在軍中的名望。
你從一個不受待見的‘先皇義子’,取代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啊!”
這種老前輩的態度,烈陽侯真忍不住了,高聲叫道:“羽鳳仙,你太猖狂了。”
小羽淡淡道:“你太迷信自己手中的力量。聚眾之力雖然強,卻并不真正屬于你。
與偉力歸于我自身不同。
你的力量來自權力,來自體制,說白了,是大秦賦予你力量。
你的四十萬大軍,都屬于大秦!
你們當然養了很多愿意為你效死的親衛,可有什么用呢?
我以天眼辨順逆之法,能輕易分辨哪些士兵與將校,是忠于大秦的勇士。
我甚至不用拿出玉璽與二世皇帝的圣旨。
在親眼見到我駕馭大秦祖龍破天的現在,只要我在他們面前,喊一嗓子‘為了大秦’,他們中大多數人,就會當場跪下臣服。
也不用他們拿起劍,造你們這群軍侯的反。
他們只需靜靜站在一邊,軍心一亂,沒了兵道軍陣,你們就是在跟我單打獨斗。
你說我會在你們哪個部位,刻下個‘羽’字?”
烈陽侯表情一滯,臉上的憤怒被凝重取代。
他想大聲反駁,卻張不開嘴。
他手背上的“羽”字之傷還沒愈合呢!
“我不愿意那么做,不是嫌麻煩。哪有什么麻煩的?盞茶功夫而已。
還是那句話,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威望,很難得。
我希望你維持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因為嬴氏需要一個‘自己人’統領大軍。”
小羽看著他的臉,放緩語氣道:“你和其他公卿不一樣。
他們要么是為了功名利祿,舍不得離開大秦朝堂,要么是暫時沒找到退路。
你是真心想挽救嬴氏大秦。”
“你想要什么?讓我對你俯首稱臣?”烈陽侯冷笑道。
他很不喜歡她的這種語氣和態度。
仿佛她真是個睿智的老前輩,在用語言馴服一個燥脾氣的愣頭青。
這讓他憋屈憤懣極了。
小羽搖頭道:“我當宰衡,只是為了更好地施政,又不是想當權臣。
不當權臣,自然不需要招攬臣屬、培植黨羽。
我單獨留下你,還與你交心,有兩個目的。
一是希望你成熟點、冷靜點,像個正常的政客,就像先皇嬴政。
別被私人情緒影響到判斷與行為。
二是給你安排個任務。”
聽到她果然將自己當愣頭青,烈陽侯差點爆了。
她的后面一句“像嬴政”,又讓他冷靜下來。
他印象中的嬴政,的確冷靜睿智,是個妥妥的政治生物。
如果是先皇站在他的位置面對今日的羽鳳仙,會是什么反應?
“什么任務?”烈陽侯啞聲道。
小羽道:“你去滎陽當‘國尉’,兼任天下兵馬大元帥。”
烈陽侯渾身劇震,不可思議道:“你要將大秦軍權,全部交給我?”
小羽點頭道:“可以這么說,但大秦如今的情況,你也曉得,軍侯們開始不聽話了。
能否真正掌控天下兵馬,要看你自己的能力。
我的意見是,你盡量不要與東南西北四大軍團的軍侯起沖突。
也別想著將神州精兵,都往一個地方集中。
掌握兵權不一定要把所有軍隊都握在自己手里。”
“我不是愣頭青,我知道該怎么做!”
烈陽侯激動了一句,又神色復雜道:“為什么?我可不是胡亥,會任你揉捏。我更不可能喊你‘亞父’。”
小羽沒好氣道:“胡亥不是你們聯手推出來的傀儡嗎?
他這一輩子,攏共單獨與我見了兩面。”
接著她又道:“當年先皇統一天下,在治理天下時,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分封諸侯王,讓眾位皇子去山東六國當王,替人皇鎮守四方之土。
二是現在正施行的郡縣制,權力歸中央朝廷,神州境內沒有王,只有人皇!
以當年的情況看,人皇政做了一個偉大的錯誤決定。
郡縣制很好,非常好,是人道新的發展方向。
但現在情況變了,縣令、郡守背叛大秦時,大概只有指甲蓋大的糾結與不安。”
烈陽侯驚道:“你要大封諸侯王?”
小羽嘆道:“早幾年還能試一試,現在怕是來不及了。
你先去滎陽,把關中四十萬大軍離開前,讓我挑選一遍,把最忠于大秦的那批人留在關中。
可能還會剩下個三十萬?
你全部帶去滎陽。
去了滎陽之后,盡量將自身的名聲與威嚴,延伸到附近幾個郡。
只要你能鎮得住場子,我就選幾位賢能的皇子,讓他們取代當地郡守,當個手握實權的王。
你們都是嬴氏皇子,至少在面對叛逆時,可以相互信任。
胡亥坐鎮滎陽,若附近十幾個郡全由嬴氏諸侯王把持,或許能穩定中原的局勢。”
“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十幾個郡都在嬴氏皇族掌控中,中原必定穩如泰山,哪里只是‘或許’?”烈陽侯忽然有些精神煥發了。
羽鳳仙對他的態度,他依舊不喜歡。
可她的安排與策略,讓他看到了切實可行的道路,道路通往成功。
——或許,我的確不適合當個統領全局的“攝政上將軍”,而羽鳳仙識天數,還沒有私心,至少比李斯、趙高他們可靠.反正大秦先王都信任她,而非別人。
小羽道:“你這么想,就小看天下英雄了。
你坐鎮滎陽,擔任國尉,負責軍事,千萬不要自己出去征討叛逆。
別離開滎陽,只讓軍侯擔任統兵大將。”
烈陽侯皺眉道:“你對軍中之事不了解。
我能成為東海軍侯的臨時統領,是因為我一直領著他們打勝仗。
如果有一天,我不打仗了,坐鎮后方指揮,而他們在前方打仗。
無論他們打贏打輸,很快我就會指揮不動他們。
或者說,為了指揮他們,我必須許諾更多的好處,賜予他們更多的獎賞,直到賞賜超出我、超出朝廷的承受范圍。”
小羽嘆道:“你懂軍事,李斯懂政務,可你們不懂天數啊!
按我說的去做吧!
真出現了軍侯尾大不掉的情況,反而是可喜可賀的大好事,我只會開心。”
“你莫不是夾腦風了這種事怎么可能是好事?”烈陽侯激動叫道。
小羽淡淡道:“沒有天命的大秦軍侯,取代了擁有天命的潛龍,這不是大喜事是什么?
同樣四十萬大軍,對付你們,我只需盞茶功夫。
若是叛軍組成四十萬聯軍,我自己再加上你們四十萬人,也必須退避三舍。
因為你們沒天命,打死你們只需要神通。
我神通足夠。
他們有天命,打死他們,要面對一股極為可怕的天命。
那股天命有一大群金仙大能守護,甚至天庭也會守護。
要滅天命,必須消耗自身等量的天命。
就像我強殺有天命的左谷蠡王休各,付出了‘九九大天劫’的代價。”
烈陽侯陷入沉思。
良久,他嗄聲道:“這次天地大劫,莫不是跟上次的封神大劫一樣,王朝爭霸只是表象?
聞太師和姜太公,名義上是商周之統帥。
可大劫的走向,完全由碧游宮與玉虛宮主導?”
小羽點頭道:“你總算摸到了一點天命的脈絡!
只有‘碧游宮’,能對抗‘玉虛宮’。
很顯然,你頂了天也就是個‘比干’。
而我這個羽太師,卻可以是‘碧游宮’。”
烈陽侯面色數變,問道:“你能對付‘玉虛宮十二金仙’?”
小羽微笑道:“我現在不就是在對付他們?你以為誰最在乎天命?
天命的棋局,早已開始。
讓三年帝命的胡亥,去鎮守滎陽,就是我的第一招,十年仁政是第二招。
可這兩招的目標,都不是山東六國叛逆本身。
他們八成覺得我夾腦風,自身感受不到半點威脅,收到消息后還歡欣鼓舞呢。
因為滎陽更近,沒有肴函之固,他們興致沖沖、摩拳擦掌,要斬了大秦皇帝。
朝廷不收稅、不征徭役,正好他們收,他們可以征更多兵。
可他們背后的下棋者,會感到十分難受。”
“沒有勞役,僅僅大軍出征的軍糧,都無法轉運。不收賦稅,也沒有穩定的糧食來源。
征稅征的不是百姓家的銀子,而是他們生產的糧食與布帛啊。”烈陽侯道。
小羽道:“你的任務是鎮守滎陽,滎陽邊上就是敖倉,哪還需要擔心軍糧,擔心轉運?你們就守著糧倉。
即便從今往后,朝廷顆粒無收。
只憑現今敖倉的儲糧,也夠百萬大軍嚼用十年!”
小羽前世“物質世界”的敖倉,已經非常變態。
章邯幾十萬大軍在中原來回馳騁,只要敖倉運輸線沒斷,幾年都沒缺過糧。等大秦都亡了,敖倉與滎陽落入劉季手里,又是幾十萬大軍馳騁中原,使勁折騰,到了楚漢爭霸末期才開始缺糧。
而這個“神話世界”的大秦敖倉,更加變態。
秦軍的麻煩從來不是缺糧,而是糧食運輸過程中損耗太大。
不僅是糧食本身損耗大,民夫的折損更是難以承受。
可如果只守著滎陽,便不用擔心運輸的問題。
“我鎮守滎陽不缺糧,可北方長城軍團,各郡縣的守備營呢?”烈陽侯問道。
小羽道:“長城軍團我另有安排。你的任務只是坐鎮滎陽,震懾中原。
四方軍侯愿意聽你的,你就管。
若不聽話,沒必要為了控制他們而發生沖突。
郡縣之精兵,不用勞師遠征,做好郡內防盜就夠了。
十年仁政,減免賦稅與勞役只是開始,最終要讓大秦實現全方位的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