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混沌魔神的緣故?”
九天玄女蹙眉,心里說不上懷疑,只是靈覺中沒有豁然開朗、果然如此之感。
“以玉帝至尊至圣的位格,都從陳情表上感染了一點不祥呢!”
伏羲嘆道:“混沌魔神能力詭異,本源至強至邪,哪怕是祂們的眷屬,甚至眷屬的眷屬,哪怕只留下一截殘肢,被盤古世界的修士得到,都可能誕生一位魔祖,開辟一個魔門宗派。
之后魔祖的殘肢,又能成為鎮殺金仙大能的魘鎮之物。
羽鳳仙卻汲取了海量的魔神本源。
那可是混沌魔神啊!而犀瘊還不是普通的混沌魔神。
祂此時依舊沒死透,還盯上了羽鳳仙,在她靈魂中留下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烙印。
所以,在她身上出現任何異常,都十分正常。
玉帝的確尊貴,可混沌魔神與盤古大神同族。
盤古世界內,血統最高貴者,也不過是‘先天魔神’,比生于混沌中的魔神差了不少呢!
不過,這里終究是盤古世界。
在盤古世界內,些許邪異,不成氣候。
我相信玉皇大天尊此時早已消弭了那一丁點的不祥,是不是?”
如果不是,就是大天尊無能!
九天玄女遲疑道:“玉帝陛下當時感覺很不好,現在什么情況,我也不清楚。
王母娘娘命我調查被羽鳳仙敬稱過‘爺娘’之人的情況。
時間太緊,我還沒來得及返回瑤池翻找文檔。”
穆王終于憋不住,驚疑問道:“羽太師敬稱‘爺娘’,咋了?怎么不祥,還惹上混沌魔神了?”
伏羲道:“不是什么大事,你若聽不懂也沒關系。”
接著他又對九天玄女道:“這份陳情表,我看了,基本認可其中的內容。
羽鳳仙的確借助了九鼎的神力,激發了人道氣運。
可她并非竊取人道氣運。
她此時為大秦太師,而大秦為中華之正朔,用皇朝氣運撬動人道氣運,恰恰說明此時的大秦,在某方面走在正確的人道之路上。
大秦可堪為人道領袖,故而人道氣運才會回應秦朝太師,這才是正常的因果順序。”
穆王激動了,大秦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天命還遠嗎?
“圣皇,臣有話說!”他恭敬請示道。
伏羲微微頷首,“穆王請講。”
他將陳情表遞給黃帝,示意他可以觀看。
黃帝自己留下一份,將余下陳情表,發給其他大帝與圣賢。
他們都認真觀看,有人蹙眉,有人頷首。
穆王忍著激動道:“羽太師之所以能激發人道氣運,是因為她創造一門‘祖龍心經’。”
他將灰鶴道人那兒聽到的“祖龍心經之仁愛無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最后總結道:“所以,圣皇與玄女娘娘,完全不用擔心羽太師濫用人道氣運。
激發人道氣運的大前提,就是仁愛無私啊。
若她想為我贏氏一族謀私利,便無法激發人道氣運。”
“仁愛無私.”幾位大帝、眾位圣賢都露出驚嘆之色,“羽鳳仙這門祖龍心經,當真別出心裁,卻又在情理之中吶!”
伏羲也贊道:“只憑她說出這四字心經,便證明大秦的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有資格激發人道氣運。”
九天玄女沉吟道:“可惜此時悟到‘仁愛無私’之道,已經太晚了。
羽鳳仙也無力改變大秦依舊暴戾的現實。
天下苦秦久矣,天命不會改。”
穆王面色一變,有心爭辯幾句,又沒有多少底氣。
如果他還活著,他是大秦皇帝,一定大叫:朕拜羽太師為亞父,一切聽她安排,必定革新弊政,讓大秦再次偉大!
可他只是個死鬼。
伏羲嘆道:“這也是事實。不過,大秦的命運,由大秦自己掌管。
天道命數,則由天庭與天帝來守護。
火云洞鎮守人道氣運。
大家各司其職,都有自己的天命。
羽鳳仙違背天律,殺了閻王與天王,大鬧天宮與地府,罪大惡極,該狠狠懲罰。
卻不該由火云洞來懲罰,此乃天庭之職權。”
九天玄女道:“天宮與地府之案,其實已經了結。
可九鼎關乎人道氣運,的確是火云洞諸位圣皇與大帝的責任。”
伏羲猶豫了一會兒,才道:“按照吾等原本的規劃,等此次天地大劫結束,就從人間收回九鼎。
九鼎乃人道圣器,今后一家一姓之王朝,都別想據為己有。
如今天地大劫尚未結束,按照‘天數’,九鼎依舊屬于大秦。”
穆王心里不舍的同時,總算松了一口氣。
大秦若亡了,九鼎是不是被收回,也和他們老秦人無關了。
九天玄女道:“現在天數有變,再按照之前的計劃,恐怕有些不妥。”
帝禹此時開口了,道:“圣皇,還有玄女娘娘,你們怕是不曉得,此時收回九鼎,非吾等一念而定。
鼎在羽鳳仙手中,想從她手中奪回九鼎,并非容易的事兒。”
九天玄女驚訝道:“大帝你鑄造了九鼎,此時收回九鼎,不是念動之間的小事兒嗎?”
帝禹面有無奈之色,道:“若是之前,的確是念動之間的小事兒。
比如當年那口‘徐州鼎’,就是我‘放走’的,沒讓贏氏秦國湊齊九鼎。
若那口鼎還在,羽鳳仙今日必定更加威風霸道。”
——狗攮的,我大秦的徐州鼎,原來是你偷走的,難怪嬴政找了許久也沒找到!
穆王心中有了不小的怨念:憑什么大秦之前的朝廷,都能保留完整的九鼎,到了我大秦統一天下,就要缺一口?大帝你公平點嘛!
九天玄女道:“羽鳳仙手中只有八口大鼎,卻用秘法,模擬了第九口徐州鼎的神與形,幾乎能以假亂真。她莫不是親眼見過徐州鼎?”
帝禹沉默片刻,道:“或許見過圖像,然后模擬另外八口鼎的神韻,復刻第九鼎。
或許她見過真正的徐州鼎,還觀摩了許久,我不能確定。
別說誰見過九鼎,就連九鼎的位置,我都不能時時感應之前倒是可以,現在羽鳳仙用祖龍秘法,將九鼎化為一股氣,與地脈之氣完美融合。
然后她又用秦嶺那條死去的祖龍,遮掩了九鼎的氣機。
就像她之前當眾展示的那樣,九鼎融入龍軀,化為龍脈穴竅,鼎、祖龍、神州混元一體.唉,江山代有才人出,這一代的‘新人’,都厲害得過了頭。
第一兵仙,第一戰神,現如今,似乎又冒出個第一太師。
此次天地大劫的具體走向,吾等也把握不住啊!
還要勞煩天帝多費心思,盡量守護天命,卻不要過度干涉,保證人道大勢順利又自然地演化。
今后天庭征討皇朝正朔的事兒,別再發生了。
有什么因果和業力,可以留著秋后算賬嘛!
羽太師再罪大惡極,還能比當淫猥女媧娘娘的紂王可惡?
紂王都能熬到殷商氣數耗盡。
羽太師開創‘仁愛無私’的祖龍之道,可以流芳萬古呢!”
也虧得九天玄女素養高,換成小羽的性格,一定激動高叫:既要天帝守護天命不被篡改,又讓我們別過度干涉,你這不是為難“老實人”嗎?!
九天玄女沒叫,只對帝禹透露出來的信息感到心驚:第一太師,還能與第一兵仙、第一戰神媲美,羽鳳仙真要逆天不成?
黃帝嘆道:“羽鳳仙生錯了時代!人皇的時代即將結束,九鼎也要收回火云洞。
‘仁愛無私’的祖龍之道,出現得太晚了。
早幾萬年出現,人道一定不是今日的局面。
可惜時移世易,縱然把屠龍術留給后世,將來誰能修煉?”
帝禹道:“只要龍脈還在,她的祖龍之道依舊可以練,頂多效果不如過去。”
伏羲瞥了眼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偷聽天機”的穆王,皺眉道:“你們扯遠了,現在只說九鼎!”
帝禹怔了怔,反應過來后有點尷尬,“咳咳,我的意思是,理論上,掌握大秦龍脈的‘當朝太師’,才有可能將九鼎取出來。
我若強行奪鼎,必先驚動羽鳳仙。”
他拍了拍手中的陳情表,冷笑道:“別看她在表文中極盡恭謙。
玄女你信不信,我若要奪走九鼎,那家伙肯定手段盡出、寸步不讓。
還要大嚷大叫,說些難聽的話。
讓她找到機會和門路,說不定沖擊火云洞,指著咱們這群死鬼的鼻子叫罵。
真弄出神州王朝與火云洞火并的丑事兒,場面難看不說,也違背了三皇設火云洞的初衷。
吾等只管大勢,只守人道氣運。
人間皇朝之更替,有天庭看著,有扶龍庭的神仙直接下場干涉。
真要是什么事兒,都讓我們做了。那些大仙憑什么賺取人道氣運,來證道大羅金仙?”
如果羽鳳仙是個好說話、沒大神通的軟柿子。
帝禹真就從了天帝之愿,將九鼎提前收回來。
用人道氣運紅光掃天庭,的確瘋狂,當時火云洞諸圣都有些心驚膽戰。
早點收回來早點安心。
可羽鳳仙不是軟柿子,天帝捏不動,才來火云洞搬救兵。
問題是,天帝她都敢當眾打臉,他這個死鬼人族大帝,在她心里能有多少分量?
而且,此次天地大劫中,有眾多立志引導大劫、以踏出最后一步的準大羅。
他們才是羽鳳仙最直接的對手。
指望火云洞諸圣替他們火中取栗,那是做夢!
準大羅是天地大劫這一棋盤上的棋手,可準大羅本身又是另一個大棋盤上的棋子,火云洞諸圣才是“二樓棋手”!
帝禹都這么說了,伏羲皇也已表態,九天玄女再無話可說,又隨便客套兩句便主動告辭,先穆王一步離開了火云洞。
之后九天玄女又回了一趟昆侖仙境。
在昆侖十二書樓中,她檢索了所有被羽鳳仙敬稱為爺娘之人的資料。
等她返回天庭時,朝會已經結束,只剩下幾位匠神,在玉帝跟前商討修復靈霄寶殿的疑難問題。
九天玄女沒等玉帝下朝,徑直去凌虛殿見王母娘娘,將火云洞內發生的事,大略講了一遍。
重點講解了從穆王口中轉述的“祖龍心經”。
“羽鳳仙在龍脈一道上,的確很有天賦啊。”王母聽了也有不小的收獲,心情就更加復雜,“龍脈為地煞與人道之氣的結合,仙人體內輕靈仙氣排斥煞氣。
為了不染上大因果大業力,仙人又避免卷入紅塵俗世太深。
故而過去那么多年,仙庭對龍脈都沒怎么研究過。
羽鳳仙能有如此成就,可堪一代宗師。
她若是元神飛升的天師,能與張天師并列。”
九天玄女道:“羽鳳仙天賦的確驚人。所以九鼎在她手上留的時間越久,她開發出新‘祖龍秘術’的可能性越高。”
王母皺眉道:“玉帝讓你說服大禹,從羽鳳仙手中收回九鼎,我本就沒抱太大希望。
可大禹不愿取回九鼎,和大禹無法從羽鳳仙手中取回九鼎,是兩碼事。
你覺得大禹是不是故作虛言,偏袒羽鳳仙?”
九天玄女道:“應該不是故意撒謊。伏羲皇先表態,明確不會從大秦收回九鼎,帝禹才說自己無法念動之間取走九鼎。
畢竟,九鼎稍有異動,肯定會驚動羽鳳仙,她什么性格,您也知道。
她絕對不會束手就擒。”
王母沉吟道:“將這條消息傳出去,讓浮丘公、鹿鼎仙他們知道。
只要大秦還沒亡、九鼎還在,想要確保既定天命不被改易,只能靠神州潛龍,以及扶龍庭的仙人。
咱天庭也盡量相幫,卻不能再像先前,直接派天兵天將去拿人。
不僅不拿羽鳳仙。
其他與大劫相關之人,都不能碰了。
先前羽鳳仙‘御龍欺天’,至少有一個好處——給了劫氣沖腦的天庭一個警告,也劃清了天道與人道間的界限。”
九天玄女點頭應諾,又道:“您讓我調查的‘敬稱不祥’之事,也有結果了。
羽鳳仙沙蠻出身,又在西蜀紅袖坊待了一年,逢人便叫‘爺娘’算是當地風俗。
低賤卑微之人,都如此。
大抵風俗成了習慣,她自己并沒啥忌諱。
被她敬稱爺娘之人,超過八成沒好下場。
但真算不上沾染不祥,是被她所克。
比如在迎祥府,很多人沒好下場,是遭了天災。
火德星君天門鎮布災,之后數年迎祥府洪災瘟疫頻發,都是‘天命’。
要說被羽鳳仙連累,也不算錯,可他們活該有此報應。
她此生倒是拜過幾位‘義父’,也都死了,卻對她評價頗高。
比如關虎臣,是她親手所殺。
關虎臣如今被鎮壓在酆都刀山火海地獄。
他知道了羽鳳仙為自己跑門路的事,連殺身之恨都減弱了些。”
接著,玄女娘娘又將伏羲皇的分析說了一遍。
王母道:“將這件事也傳出去,讓羽鳳仙的敵人警醒些。
至少別再被她的陳情表、被她的謙卑之辭糊弄。
今后無論誰面對她,哪怕是大羅金仙,也要小心謹慎,處處提防。
氣運一道,玄之又玄。
能讓我和玉帝都感到不祥的‘詛咒’,真可能要了其他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