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一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剛剛南電集團的考察團隊,輕輕地來了,又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頁合同。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和電網系統終究是有緣無份,在應用方向、原材料獲得上,就不太適合成為電網調峰的一部分。

  雖然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規模上來了,發電成本可以壓縮壓縮到每千瓦時0.12∽0.15元,可發電成本對于電網而言,其實不是第一要素,穩定才是第一要素。

  無論是發電量穩定,還是燃料供應穩定,才是電網喜歡的技術。

  雖然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如果應用在大型養殖場上,一樣可以穩定發電,但大型養殖場除非自己建設微生物燃料電池發電站,不然他們是不會輕易賣出牲畜排泄物的。

  而且南電集團還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如果作為調峰發電站,那就意味著這個發電站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低效率運行,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電網又不是發電企業,他們為什么要舍己為人?

  自己建設一個調峰發電站,就為了便宜那些新能源發電企業?

  思來想去,南電覺得還不如卡新能源發電企業的上網電量額度,這樣成本更加低。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可以調峰,但是需要付出代價,但是電網不想背負這個代價。

  而那些新能源發電企業,同樣沒有這個想法,倒不是他們目中無人,而是不少新能源企業在前段時間,就研究過海陸豐公司的技術。

  他們發現這個技術的發電量太少了,雖然可以不斷增加電池箱規模,但增加電池箱的前提下,是可以找到大量穩定供應的有機質,這才是這些新能源企業打退堂鼓的根本原因。

  南電團隊離開了。

  其他新能源企業望而卻步。

  但這不代表其他企業會無動于衷。

  除了采用半散養模式的溫氏集團,其他國內的養豬企業,在研究過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之后,都發現這個技術簡直是為他們這些規模化養殖行業量身定做的技術。

  很快新希望集團、牧原股份、雙胞胎集團都派專業團隊,前來海陸豐公司總部考察技術。

  至于其他公司倒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海陸豐公司在官網上,有相關通告,表示該技術不會和國外企業合作。

  而且就算是合作了,生產基地也只能是在國內,同時這些生產基地都必須被海陸豐公司管控,不允許隨便參觀和從中帶出東西。

  實際上,現在應用的發電菌,是江淼和林書雅兩人聯手改進的二代版本,這個二代發電菌有自我凋亡的特殊機制,一旦沒有了特殊營養成分的供養,這些發電菌就在繁殖過程中,快速走向死亡。

  這個機制一方面是為了避免發電菌泄露,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被竊取。

  同時這也是海陸豐公司拿捏其他養殖企業的抓手。

  整個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就是可以快速繁殖的發電菌,而沒有海陸豐公司生產的特殊菌種包,那微生物燃料電池已經在繁殖的發電菌,在繁殖20天之后,就自己死亡,沒有辦法利用這些發電菌作為菌種使用。

  江淼不打算和國外企業合作,是因為他不打算資敵。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其實非常適合那些工業基礎落后的地區,就是沒有大規模養殖場,也可以通過森林的枯枝爛葉、農田的秸稈,實現穩定的發電。

  海陸豐公司雖然說電池箱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實際上,如果維護得當,這個系統可以運行幾百年都沒有問題,只要隔三十年更換一次石墨板、一氧化錳電極,以及一些電子零部件、傳感器之類,就可以繼續使用。

  畢竟電池箱的核心部件,就是那個陶瓷內膽,陶瓷內膽除非被砸到、碰到,不然穩定使用幾百年,基本沒有什么大問題。

  塑料外殼倒是會老化,不過老化時間是非常漫長的,至少堅持三十年是不存在問題的,也可以通過定期更換。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這個技術的其他系統是可以簡化,甚至直接舍棄的。

  比如傳感器、電控系統之類,完全可以只要一個簡單的變壓整流系統,加上電池箱就可以使用。

  這意味著微生物燃料電池在條件非常簡單的環境下,仍然可以使用。

  因此江淼才故意讓菌種變得無法正常繁殖,又搞了一大堆特殊環境條件,就是為了增加被復刻的技術難度。

  不可否認,江淼這樣做會讓其他落后地區的人無法獲得廉價又便利的電力,可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一視同仁的人,他也沒有辦法博愛所有人。

  他作為一個正常人,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自然有偏好和厭惡的東西,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適合落后地區,可落后地區的落后,又不是我們造成的,他這個技術也不會讓對方變富裕,反而可能被西方勢力借機竊取。

  限制技術向外國擴散,是江淼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果是普通的蔬菜水果種子被竊取了,其實問題也不算大,可如果是仙豆種子、發電菌菌種被竊取了,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非常大。

  比如我們西南面的幾個鄰居,這些地方本來就是人口龐大,一旦讓對方解決了糧食問題,那可能會導致對方實力迅速攀升。

  這種結果,不是江淼愿意看到的。

  他留了好幾手的準備,就是為了反制這些地區。

  雖然這些地區的各方面都很爛,但是不可否認,對方確實存在不小的潛力,盡管這些地區此時宛如爛泥,卻不是我們輕視對方的理由。

  在技術出口上,江淼的態度非常保守,那就是關鍵技術盡可能不出口,避免資敵。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現實。

  你把別人當朋友,別人拿你當凱子。

  有些地方不值得去幫助,最好讓他們宛如爛泥一般,一直呆在原始森林和大草原上,繼續維持它們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我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1月8日。

  陪同顧海景、顧百鳴父子倆考察公平鎮生物燃料基地的張海濤,向兩人簡明扼要介紹了這個基地的情況,還有技術是如何應用的。

  已經接手了海景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顧百鳴,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張經理,我有一些疑問,不知道你可不可以給我解惑?”

  “顧總有話直說,我只要知道,又不涉及公司機密的事情,一定知無不言。”張海濤給兩人茶杯添了一些茶水。

  “那我就直說了。”顧百鳴隨即說出心里面的疑問:“貴公司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確實不錯,但為什么不使用那種類似于沼氣發酵池的大池子?這應該可以減少很多成本吧?”

  張海濤一聽,就知道顧百鳴不是專業人員,他笑著解釋道:

  “顧總,不是我們不使用,而是容積超大的電池箱,反而會降低有機物的有效利用率,一立方米容積是一個相對適合的容積,這是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本身的反應過程中,要求其反應器皿的容積不能太大。”

  “原來如此。”顧百鳴聞言,就知道是自己想太多了,畢竟用什么規格的容器,海陸豐公司肯定研究過,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他喝了一口茶,緩解一下內心的尷尬,隨即轉移話題問道:

  “張經理,你說我們公司可不可以利用這個技術?”

  張海濤搖搖頭:“你們公司沒有那么多廢棄有機質,要使用這個技術,除非有大量穩定的有機質來源,不然我不建議你們建設生物燃料發電站。”

  一旁的顧海景也露出一臉苦惱的神情:“哎!要不是這兩年在水產養殖上賺了不少錢,我都想拆掉養殖場上的光伏板。”

  聽到這個話題,張海濤想了一下,就知道對方大概率是在頭疼電力上網額度的事情:“哦?是電網不給上網額度嗎?”

  說到這里,顧海景就一臉無奈:“是呀!電網就給50的額度,現在我公司的養殖場和工廠又消化不了這么多不穩定電,只能白白浪費掉,投資成本不知什么時候可以回來。”

  張海濤也露出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沒有辦法,現在全國的新能源發電企業都差不多,有些地方只要30的額度,甚至直接不給上網。”

  顧海景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本來我還打算,看看你們公司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可不可以通過調節發電量,讓電網給多一些上網額度,現在看來,是我想太多了。”

  突然,張海濤陷入了沉思。

  顧海景看到這一幕,隨即也拉著想開口的兒子。

  過了一會,張海濤抬起頭來:“抱歉,剛才想到了一點事情,其實你們公司的情況,是有可能解決的。”

  顧百鳴按耐不住性子,急忙問道:“哦?張經理有什么辦法?”“你們應該知道水藻吧?”

  “知道,我們很多養殖場都要定期清理繁殖的水藻。”

  “那不知道你們養殖場的廢水如何處理?”

  顧百鳴直接回答道:“我們都是過濾之后重新利用,畢竟淡水也需要錢。”

  “過濾之后的污泥呢?”

  “一般直接堆在附近的農田或者塘壩上,這東西營養不錯,很肥田。”

  “我們公司其實研發過一套相應的技術,不過你們的條件只能使用簡易版本。”

  “不知道是什么技術?”顧百鳴越發好奇起來。

  “就是利用養殖廢水養水藻,然后使用水藻作為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燃料。”

  “這效益應該不高吧?”

  “確實不高,特別是簡易版本,基本只能靠天吃飯,投入產出比非常小,甚至會虧損。”

  “那還真是遺憾。”顧百鳴大失所望。

  這也是很多搞新能源企業,當前遇到的普遍難題,風電光電發電太不穩定了,電網只給30左右的上網額度,剩下的電力要么自己用,要么白白浪費掉。

  可自己用,這種不穩定的電,哪怕是通過調控設備和儲電系統,損失仍然會非常嚴重。

  對于養殖企業還好一點,用電不穩定只要不太嚴重,勉強可以接受。

  但是對于那些需要保證精度的加工廠,這種不穩定的電,他們是絕對敬而遠之的。

  發電企業發電量非常龐大,可電網給的上網額度卻不大。

  根本原因還是這些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電波動太大,電網也不敢硬接,不然分分鐘將電網干癱瘓。

  現在解決新能源發電的上網難題,還是要發電企業自己籌備蓄電系統,才可以實現良性發展。

  如果干等電網解決,電網就一個態度—限額上網。

  因為限額上網,對于電網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反正新能源發電企業發電浪費,那是新能源發電企業的損失,又不是損失電網的電。

  如果電網給新能源發電企業兜底,那電網會損失慘重。

  而且那些火電水電企業也對新能源發電企業滿腹牢騷,雖然有容量補貼,可火電水電為了照顧光電風電,導致每年的有效發電時間下降了很多,單位發電成本提高了不少。

  總而言之,現在新能源發電企業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建儲能系統,自己保證電量供應的穩定性,這才可以讓電網接受。

  可現在很多新能源發電企業,本身就負債累累,要讓他們投入資金去搞儲能系統,顯然對于很多新能源發電企業而言,這是高風險的投資。

  因此很多新能源發電企業,現在寧可頂著棄電70的浪費,也不愿意出錢建設儲能系統。

  就比如眼前的海景公司。

  以前投資建設的時候,覺得利用養殖場的空地和水面,可以發電和降低水面溫度,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現在回過神來,顧海景才發現這投資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回本,特別是電網卡上網額度之后,就讓他們回本周期進一步拉長。

  可回本周期拉長了,就意味著風險飆升。

  畢竟光伏板會老化,隨著時間推移,光伏板發電效率會越來越低。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遇到臺風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只要光伏發電場正面遭遇臺風,損失肯定是難以避免的。

  回過神來的顧海景,這才發現光伏發電生態養殖,簡直是一個天坑。

  要不是這兩年跟在海陸豐公司后面,賺到了不少錢,估計海景公司經營都要出問題。

  從去年開始,海景公司就停止了光伏項目的建設,轉而繼續深耕水產養殖,才一改之前的虧損狀態。

  就在幾人討論著光伏發電的堪憂未來時,張海濤突然接到了張信誠的電話。

  聽完電話回來的張海濤,直接向顧海景父子倆說道:“顧總,我們公司的張副總找你們,你們過去我們總部一趟,應該是一個好事。”

  “好事?我馬上過去。”顧百鳴臉上一喜。

  然而老練的顧海景卻詢問道:“張經理,請問是哪一個張副總?”

  畢竟海陸豐公司的高管那么多,不問清楚,急匆匆跑過去,到時候反而更加麻煩。

  張海濤反應過來:“抱歉,我沒有說清楚,是負責水產養殖事業部的張信誠。”

  一聽到張信誠,顧海景就知道了,他告別張海濤之后,就急匆匆帶著兒子趕過去馬宮鎮。

  一個小時不到。

  顧海景父子倆的兩輛轎車,就到了長沙灣高速路口附近的小南山,也是海陸豐公司的新總部。

  見到了張信誠之后。

  兩人才知道是什么事情。

  “…原來是這樣,沒有問題,我同意合作。”顧海景直接拍板定下來。

  張信誠伸出手來:“那就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這還要多謝張總和江總的照顧。”顧海景一邊握手,一邊感激不已。

  顧百鳴也沒有一點意見。

  很快雙方就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個合作項目,就是海景公司將陸豐養殖基地的全部光伏發電設備打包,和海陸豐公司合作成立一個光伏發電企業。

  該公司其中90股份歸屬于海景公司,10股份歸屬于海陸豐公司,但是海陸豐公司有控股權,海景公司有監督權、分紅權。

  之所以采用這種模式,就是為了避開電力系統的一些法規問題。

  因此這家合資公司,名義上是屬于海陸豐公司的子公司。

  通過這種方式,該公司產生的電力,就可以直接交給海陸豐公司使用,不需要被電網過一手。

  而海景公司也沒有損失,因為海陸豐公司在陸豐的那個大型水產養殖基地,龐大的制冷用電,剛好可以將海景公司富余的光伏電用來制冷,內部電價為每千瓦時0.15元。

  對于這個電價,顧海景父子倆都愿意接受,畢竟現在這些光伏電不賣給海陸豐公司,也是白白浪費掉。

  而海陸豐公司選擇這個合作,自然不是單純幫助海景公司。

  通過這個合作,可以獲得廉價的電力,又減去了自己建設發電設施的投資,加上兩家公司在陸豐的養殖基地就隔著一個鎮,距離不到30公里,完全可以鋪設一條獨立的電纜。

  這是合作共贏的項目。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我看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