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14 攪動

  碳硅集團在二月的最后一周推出首款增程車型,隨即連發銷量周榜殺入前十,又以一個月榜和還沒消化的訂單量確定了相對的穩定性,這就回答了兩個問題。

  國內新能源到底行不行?以及,什么時候能行?

  前一個問題還好說,國外的特斯拉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車型,沒道理國外能做而國內不能做,后一個問題就有些難以判斷了。

  國內的扶持政策也不是第一年搞,合資包括國產車企同樣不是剛剛試水新能源,偏偏就看不到期待中的成色。

  新能源汽車的首要競爭對象是燃油汽車,但擺出那些幾十年上百年的品牌,任是誰也難以拍著胸脯的給出保證,可以在市場上跟它們競爭廝殺。

  碳硅·九州給出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業內還在觀察,消費者還在疑問,但地方上對于新能源項目已經在蠢蠢欲動了。

  不要說碳硅集團,就是沈海寅做的奇點汽車都在碳硅發布會當日就接到皖省銅市的邀請電話,希望能夠當面洽談合作,而樂視去年官宣的造車計劃也受到更多追捧,同樣在浙省也得到進一步的考察。

  一幫到了臨港或者沒到的團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更多關注,不管資金還是政策方面都在今年得到更好的條件。

  然而,再怎么看起來靠譜的團隊和規劃,那都不如碳硅集團這個已經造車賣車的公司靠譜啊!

  俞興在三月份有一半的精力大概就是應對來自不同地方的熱情邀請,這種熱情隨著碳硅集團確定二期產能仍在臨港才慢慢降低,但…碳硅的動向毫無疑問仍然是受到巨大關注的。

  一家汽車工廠對于地方上的意義有多大?

  從經濟強省浙省都是省里直接來人拜訪就可見一斑。

  至少上萬的工廠崗位,帶動的是至少兩萬的直接就業需求,配套、廠房、餐飲、物流等等方面都是顯著的影響,直接就能改變本地的產業結構。

  按照蔡皓宇對省里態度更為正式的轉達,新能源產業就是浙省高度重視并要全力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愿意匯聚各方力量和優勢資源來保障碳硅集團的項目落地、運營和發展。

  俞興對于這方面的感知已經有過預估,但還是預估的低了一些。

  他在結束和蔡皓宇的通話之后就沒法安生的和劉熾平一起去吃晚飯了,很快就接到一個又一個的電話。

  包括臨港的朱澤輝主任,他不知道從哪里聽到的消息,也打過來詢問情況。

  “我們就是今天會議上討論了一下,真的沒有具體規劃。”俞興頗為無奈,“我們工廠的二期都還沒開動,新工廠怎么可能現在定下來,而且,我們臨港當然是最好的。”

  碳硅就在臨港發跡,面對來自臨港主任的詢問自然要表態。

  朱澤輝聽了這話,沉吟一會后說道:“臨港肯定是好,位置好,政策好,配套也越來越多,俞總,臨港要感謝碳硅集團做出的貢獻,不過嘛…”

  他話鋒一轉:“也不是說其他地方不好,俞總,新能源不是臨港一地的新能源,更是國內的新能源嘛,如果碳硅能在兼顧自身競爭力的情況下再為更多地區帶來發展的機會,那也是不錯的。”

  俞興頗為驚詫:“主任…你的境界更高,是我狹隘了。”

  朱澤輝樂呵呵的謙虛幾句,問道:“那你們到底是怎么考慮新廠的未來?浙省?長三角?”

  “長三角的供應鏈更有利于我們降低成本,國內補貼不會一直有的,行業里的競爭也就未來幾年的事,成本控制是我們需要長期做的事情。”俞興實話實說,“我們其實就是從討論供應鏈的情況延伸到未來新廠的,如果有,基本就是長三角,也不確定哪里。”

  朱澤輝笑了一聲:“長三角就這么大。”

  他聲音稍微低了低:“說起來,我后面可能去外面動一動,俞總,你要加油為新能源事業做貢獻啊。”

  俞興愣了兩秒:“主任,咱們一起為新能源做貢獻。”

  他沒想到臨港這邊的新能源眼前要有起色了,主任反而可能要走,但轉念一想,對方的語氣聽起來肯定是升遷。

  俞興心中的情緒有些復雜,到家之前給崔之愚打了電話,批評了幾句會議信息的保密情況。

  好家伙,上午才聊的東西,下午就開始往外傳,這到底是誰在透露?

  崔之愚在電話里苦笑著承認錯誤,表示會加強這方面的保密建設,然后也無奈的說道:“俞總,我這邊也接到電話了,現在怎么辦?”

  “能怎么辦,還是說二期的事,我們現在就是專注于一期的產能擴張與汽車質量、銷量的保障,下個階段只能是臨港的二期建設。”俞興沒好氣的說道。

  崔之愚應承下來。

  俞興收起電話,開門進家,瞧見小英正盤腿坐在沙發上,專注的看著筆記本的屏幕。

  他不禁一笑:“你看你盤著腿,還真像是蛇精。”

  劉琬英瞥了一眼,問道:“看你心情不錯,今天是和什么狐貍精勾搭了?是你們碳硅的蓮花呀,還是隔壁的什么秘書網紅啊?”

  “這是想給我潑臟水啊,還是誰在你耳邊嚼舌根?”俞興往小英旁邊一坐,手便摟了過去。

  “不都是你自己跟我說的。”劉琬英笑吟吟的說道,“對了,我今天才知道儀姐的全名,你猜是什么?”

  俞興知道小英口中的“儀姐”是說劉熾平的媳婦,也知道她們最近走的挺近,時不時的就在一起搓麻將。

  他有些不解:“全名?湯敏儀還不是全名嗎?”

  劉琬英笑道:“是啊,但她今天說,她叫劉湯敏儀,是婚后隨夫姓的。”

  俞興驚訝:“隨夫姓?這…這我是真沒想到啊,她這是按什么習俗來的。”

  “我沒細問。”劉琬英搖搖頭,“就是和你一樣驚訝,確實是第一回碰見。”

  她估計可能是按香江那邊的家風吧。

  俞興覺得有些意思。

  劉琬英只是分享一個小小的新發現,轉而便用手指著屏幕,聊起東芝在盤后出現的相關情況。

  俞興側頭看她專注的模樣,湊過去把頭搭在她肩膀上一起面向屏幕,又聽了幾句忽然笑道:“蛇精女士,你想不想叫俞劉琬英啊?”

  劉琬英不假思索的側頭給了個頭錘:“想得美。”

  她繼續說著東芝,幾句之后忽然發現俞興在旁邊安靜的很認真,這份認真自然不是指改名,而是那個改名的由頭。

  “我發現你這個人就是對婚姻不正經,上回是怎么和我說的?”劉琬英笑道,“還有,你最早搞的那個瑰愛網,也是想靠別人結不了婚來說故事。”

  俞興辯解道:“這不是不正經,我這是水到渠成。”

  “那我要和你簽一份婚前協議才行。”劉琬英把碎發往耳邊捋了捋,笑瞇瞇的說道,“對不對,那么多資產,都得簽個明白吧。”

  俞興笑道:“這要怎么簽?”

  劉琬英煞有介事的說道:“咱們就找個公證處,上面寫好,全球知名空頭過山峰屬于劉琬英,碳硅集團和碳硅數據屬于俞興,哦對,還有紅隼資本也屬于劉琬英,但最重要的是過山峰得屬于劉琬英女士。”

  俞興攤了攤手,有點惱火:“我是認真的!”

  “我也是認真的啊,你看之前就有很多公司是創始人夫妻關系出問題又牽扯到事業的成敗。”劉琬英認真了一些,“碳硅集團和碳硅數據后面都是要上市的,現在又有很多新聞吹捧你,說你是國內新能源第一人,我覺得這樣挺好,萬一哪一天過山峰被查出來,我直接幫你頂了,怎么樣?”

  俞興往沙發上一靠:“你還想著這茬,哪有什么頂,自欺欺人而已。”

  劉琬英搖頭,反對道:“不是自欺欺人,是有個差不多的意思就過去了。”

  俞興指出問題:“等等,我們是要聊這個嗎?”

  “是要聊這個啊,聊你的心血,聊我的心血,唔,等下。”劉琬英說到心血的時候瞧了眼屏幕,笑道,“高盛被日本金融廳查處了,這是要打起來啊!”

  最新消息,日本金融廳對高盛東京分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內部交易系統中存在未申報的賣空頭寸記錄,責令高盛日本分公司停止自營業務15天,停止衍生金融產品交易5天。

  以及,東京證券交易所對高盛處以1500萬日元罰款,要求它每季度提交業務改善報告,此外還因高盛未經批準開展信貸衍生品等非證券業務,額外再罰200萬日元。

  高盛在今天東京時間的下午2點50分向東芝砸了石頭,僅僅4個小時之后,它的東京分公司就遭到查處和懲治。

  “未申報的賣空頭寸記錄…”俞興念著信息,納悶道,“這是早就掌握在手里,現在才拿來警告吧?”

  劉琬英想了想,搖頭道:“也不一定,東京那邊主要是人工申報的,高盛有一部分藏著不申報,再正常不過了。”

  “啊?人工申報?”俞興愕然,“現在是哪一年?”

  劉琬英被他的反應逗笑了:“你這位幕后黑手應該多去走走看看,天天就窩在臨港擺弄你的車,現在是2015年,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東京現在還主要是人工,沒和證券交易系統進行實時的對接,他們那邊一直都挺保守的。”

  俞興很快消化這個信息,點點頭:“我想起來三菱了,三菱那個發動機的數據也是自主申報,東芝這次能搞出來這樣的財務情況,日企的管理體系再上一分。”

  兩人這邊聊著天,東京那邊繼續出現新的查處情況。

  不光高盛,一批國外機構都跟著被查處了。

  其中,最嚴重的的摩根士丹利被停止5周的自營業務,巴克萊和德意志證券則被責令改善內部管理。

  這些機構并不是違背了東京金融廳的臨時管制條令,而是它們之前的行為違反了相關法規,這次因為東京交易所的內部查證而被一起揪了出來。

  高盛對東芝公司的分析還在廣泛流傳,但它和被突襲查處的外資機構都沒有對突發狀況發聲表態,但是,推特上有不少華爾街的分析師都覺得這個事太逗了。

  “東京抓不住過山峰,就只能拿高盛它們開刀。”

  “高盛也干了!但不能只罰高盛啊!”

  “這次看來是空頭之王帶著一幫空頭在做空東京市場。”

  “我感覺我是永遠看不到空頭之王被抓住的那一天了,如果空頭之王愿意露面,我想去它那里當基金經理。”

  劉琬英瞧著最新的消息,難免有些得意:“過山峰一旦暴露,麻煩肯定是大麻煩,但肯定也會有很多人趕著來送錢。”

  俞興若有所思:“一個過山峰倒下了,那就意味著會有無數個過山峰誕生。”

  他搖搖頭,聊起碳硅新工廠消息所擾動的情況。

  劉琬英一點也不驚訝,點點頭:“那是必然的,你們工廠建設過去,當地的經濟帶動作用就太大了,就算在工廠門口擺個早餐車都能改善生活。”

  俞興又提到主任的動向。

  劉琬英這次倒是仔細琢磨了一會:“朱主任這是要高升啊,這要是到了合適的地方,你們還真挺雙贏。”

  俞興不知道能不能算雙贏,他也有仔細考慮這個事,最終…沒有印象就算是好消息吧。

  至少,好像沒聽過這個名字落馬的新聞。

  晚上十點鐘,劉琬英合上筆記本,剛想去洗漱,手機上忽然收到來自哥哥劉景榮的電話。

  她有點意外,接聽之后的神色只聽了幾句就變得古怪。

  劉琬英把電話遞給俞興:“你當年是在金陵上學的,我哥都要成為邀請你去建廠的說客了。”

  俞興啞然失笑,接過電話:“榮哥,你也打電話啊。”

  劉景榮有些期期艾艾:“俞興,我已經拒絕很多次了,但這次實在不好拒絕,反正就是這么個意思,金陵歡迎你。”

大熊貓文學    多我一個后富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