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70章 農夫與國王

  雷鳴城,安第斯莊園。

  時至晚夏,清晨的涼意透過半開的窗,載著金盞花的芬芳吹入了書房。

  愛德華·坎貝爾大公將妹妹的親筆信又讀了一遍,那英俊的眉宇正沉淀著凝重。

  信中,艾琳詳盡描述了黃昏城之戰的慘烈,混沌邪神降臨的恐怖,以及最后那從天而降的審判。

  當然,她也提到了戰后國王的宮廷總管斯克萊爾與教廷裁判庭的相繼到來,以及由此引發的緊張局勢。

  坎貝爾人為拯救暮色行省的同胞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理應得到國王的獎賞!

  然而國王的走狗們卻故意模糊了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概念,污蔑坎貝爾公國想要篡奪國王的頭銜,并聲稱這種顛倒黑白的行為是在制造混沌繁殖的溫床,連大賢者的“預言”都被那家伙搬了出來。

  愛德華冷笑著。

  這幫家伙真是敢說!

  難道混沌是坎貝爾人的援軍請來的不成?

  其實愛德華對這種無關痛癢的指責倒無所謂,他一點也不意外國王會派人來“摘蘋果”,無非是誰打頭陣的區別。

  唯一令他感到棘手的,是裁判庭的到來。

  愛德華的食指輕輕敲擊著白橡木桌,目光落在墻上那副巨大的萊恩王國地圖上。

  教廷通常不會輕易干涉世俗王國內部的紛爭,他們的劍鋒只會對準異端與混沌。

  然而“大裁判長”這個頭銜的分量太重了,往常萊恩王國連一個帝國的男爵都難看到,這次居然來了教皇身邊的紅人。

  希梅內斯的到來讓這盤棋局的規則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原本用實力說話的博弈,現在又增加了一枚名為“法理”的砝碼。

  而且——

  裁判庭也未必單純。

  恐怕只有一輩子沒見過牧師幾面的農奴們會覺得,一個殺人如麻的魔鬼手中揣了一本《圣言書》就變成圣人了。

  以前暮色行省也不是沒有牧師,總不能又是坎貝爾人太貪婪,才讓那里的萊恩人餓了肚子吧?

  “…大人。”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恭敬地敲響了房門,隨后站在書房門口等待著回應。

  “進來。”

  愛德華收回思緒,從桌上拿起早已擬好的信函,用火漆封好,遞給了走進書房的信使。

  “告訴艾琳,讓她謹慎應對,萬事以保全自身為先。無論發生什么,坎貝爾公國永遠是她最堅實的后盾。”

  頓了頓,他又壓抑著怒火,補充了一句。

  “還有我…沒有人能在污蔑了我的妹妹之后,當做無事發生。哪怕是國王的宮廷總管也不能!”

  “是,大公…陛下。”

  感受到了那雙眼睛中的怒火,信使心中一凜,雙手接過那封燙手的信,行禮后迅速退下了。

  送走信使之后,愛德華的目光落在了書桌上另一份由他的心腹整理送來的密報上。

  這份情報主要提到了暮色行省目前各個伯爵領、男爵領以及城鎮、村莊的基本情況。

  其中包括各個地塊的大概人口區間,受戰火影響程度,土壤是否適合耕種,以及領主去了哪兒等等。

  西奧登想以神圣的名義賴賬,他愛德華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素來喜歡做兩手準備。

  國王不合作就找伯爵,伯爵不合作就找男爵,本家不合作就找旁系,誰與坎貝爾家族合作誰就是法理!

  那個裝睡的老東西不是想驅狼吞虎,借混沌的大火將貴族們手中的土地收回去么?

  想都別想!

  坎貝爾公國的劍將捍衛暮色行省的領主們神圣不容置疑的法理!

  雖然坎貝爾家族在自己的公國和代表傳統的封建貴族是對手,但在鄰居家里未嘗不能是另一個立場。

  面無表情地將情報看到了最后,愛德華的腦海中已經完成了整個計劃的藍圖,就如同當初規劃雷鳴城的未來一樣。

  不過老實說,他其實心里已經有點厭煩了。

  為什么總是坎貝爾公國替德瓦盧家族擦屁股?

  他們為萊恩王國開疆拓土,為萊恩王國鎮壓了雷鳴郡的迷宮近千年,為萊恩王國守住了南部的出海口,然而國王卻從來沒有感謝過他們,甚至將“傳頌之光”視作麻煩。

  以前他沒有這么想過,但他最近越來越覺得,德瓦盧家族根本不配擁有如此廣袤的土地,他們自己就是王國最大的恥辱!

  或許安第斯是對的——

  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坎貝爾公國眼下的麻煩,就必須徹底將暮色行省變成暮色公國。

  至于以后的麻煩…

  那得以后才知道了。

  也就在這時,愛德華的目光落在了手中那份情報末頁的最后一行,并留在了那里。

  他的心腹在提到賽隆·加德伯爵的下落時特別提到,這家伙回到了自己的城堡,疑似和救世軍達成了某種交易。

  原本他們打算和這位賽隆伯爵談談的,但當他們去到黃昏城的府邸時,那家伙已經不見了蹤影,在聽說時居然把家人都接回了城堡。

  愛德華聽說過“救世軍”的名字,包括那個所謂的“圣女”,以及他們得到了矮人的幫助,甚至來自黃銅關的劍圣都站在了他們的身旁。

  只是他唯一沒想到的是,混沌都已經結束了,這幫家伙居然在暮色行省還殘留有影響力。

  他們難道以為自己和混沌打了一架,教廷就得請他們回圣城領賞嗎?

  不說別的,光是這名字就夠大逆不道的了。

  “救世…圣女…呵呵。”

  低聲念著這兩個名字,愛德華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輕蔑。

  一群由叛軍和饑民組成的烏合之眾,居然也敢妄稱“救世”,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自家的流民都餓到雷鳴城要飯去了,還想去拯救世界?

  可快先救救自己吧!

  愛德華對這群瘋子們本身是嗤之以鼻的。

  然而當他的視線掃過密報中附帶的所謂《新約》時,眼中的輕蔑卻收斂了起來,反而露出了一抹感興趣的光芒。

  嚴格來說,他的心腹并沒有真正看到那本教義,關于《新約》的一切內容都藏在當地人的口口相傳里。

  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所謂的《新約》并非是一本看得見的書,而是“圣女卡蓮”從圣西斯那得到的神諭。

  由于卡蓮逢人便講,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修女,誕生于一個不起眼的村莊,機緣巧合被神靈的拯救才覺醒了“溝通神明”的能力,而在那之前她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姑娘。

  按照這套說法,是個人都能宣稱自己聽見過神諭了,裁判庭要是知道指定得瘋掉!

  他的心腹節選了幾條所謂神諭寫在了密信中,多的內容也不敢寫,只選了些對圣西斯的贊頌以及“神子”畫給世人的大餅。

  尋常的蠢人只會比較哪尊神明畫的餅更大,但愛德華是聰明人,一眼便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人人皆祭司么…”愛德華輕笑了一聲,感興趣的眼神中罕見流露出一絲贊賞,“有點東西。”

  這絕不是一群餓昏了頭的泥腿子們能想出來的東西,尋常人會想到搶奪“釋經權”嗎?

  他們背后必有高人指點!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清楚,《圣言書》上寫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掌握著解釋它的權力。

  千百年來,教廷始終將這份權力牢牢攥在手中,并以此制定了第二紀元的秩序!

  而現在,一個村姑竟然想從教廷手里搶奪“釋經權”?

  這已經不是膽大包天了,簡直是把靈魂出賣給了惡魔!

  不過偏偏這些人很聰明,他們沒有打著地獄的旗號,而恰恰舉著圣西斯的旗幟。

  愛德華不禁開始重新評估這支所謂的“救世軍”。

  無論他們背后站著的是誰,只要和混沌沒有關系,那他們就不是敵人,甚至于——

  可以成為一件好用的工具。

  至少,不能讓他們就這么輕易地被裁判庭像掐死一只臭蟲一樣給掐死了,那個圣女得繼續活著才行。

  正當他沉思之際,一陣恭敬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索。

  在得到許可之后,他的仆人推門走了進來,站在他身后恭敬說道。

  “殿下,科林親王回來了…他聽聞您在雷鳴城,立刻趕來了這里,說要為之前不辭而別致歉。”

  喜訊如春風拂面而來,瞬間驅散了愛德華心中的所有陰郁。他的臉上浮起一抹喜色,推開椅子站了起來。

  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國王手上多了一張牌,立刻有人給他遞來了兩張牌,果然圣西斯心里是清楚的,誰才是真正的虔誠!

  科林公國或許會成為坎貝爾公國的盟友。

  不——

  應該說一定會。

  他可是聽說了,那位殿下得知艾琳在前線的消息后,幾乎是一刻也未曾停留,便快馬加鞭地趕了過去!

  如果這都不是愛情,那他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快,把他請到會客室,”愛德華立刻吩咐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掩的愉快,“我稍后就過去——”

  話音未落,他便搖了搖頭,叫住正要轉身離去的仆人。

  “算了,不用了。怎么能讓尊貴的客人等在門口?你帶我過去,我親自迎接他!”

  看著精神抖擻的大公陛下,仆人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后恭敬頷首。

  “遵命。”

  神明總是青睞虔誠的孩子,即便眷顧孩子的不一定是圣光。

  為虔誠堅守千年的坎貝爾家族繼消滅了魔王之后,終于等來了《新約》和垂青他們的親王。

  而與此同時,暮色行省的農民們也終于等來了雨過天晴之后的太陽。

  他們是真的相信圣西斯,就像綿羊相信這牧羊人手中的拐杖,是為了指引它們前往豐饒的牧場。

  他們是真正的虔誠,不像某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君王…

  自打“天使降臨”之后已經過去了數日,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平靜,曾經折磨著這片土地的混沌就像沒有來過一樣。

  雖然黃昏城的總督府中仍舊波譎云詭,但那片黑云也只是籠罩在總督府的頭頂而已。

  尋常人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譬如,住在獅鷲崖領的伯頓就是其中之一。他既看不見,也不在乎,反正換誰當領主他的村子都是一樣的窮。

  他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刻,就是二十歲那年從森林里撿來了一根沒人要的上好木料,換掉了家里那根快塌掉的房梁。

  他仍然記得當時妻子和兒子看他的眼神,那眼神就好像在看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

  由于那段記憶過于深刻,他甚至連最后的事情也都記得。

  當時他坐在門檻邊上歇息,妻子在院子里晾曬衣物,而他五歲的兒子則追著一只蝴蝶滿地亂跑。

  陽光暖洋洋的,空氣夾雜著青草和泥土的芬芳。

  再后來他就睡著了,直到他的兒子咯咯笑著將他搖醒,說隔壁打鐵的羅斯叔叔在找他,有一批貨要送到城堡。

  他不是什么騎士或貴族,只是一個拉貨的馬夫。他畢生的追求,其實也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溫暖的午后。

  只可惜——

  他所渴望的那份平靜,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就突然消失了。

  即便如今那往日的美好有了回光返照的征兆,他也沒法像以前那樣坐在門檻邊上悠哉地歇息。

  因為一旦他閉上眼睛,那片刻的寧靜就會被血色的噩夢撕地粉碎。

  喊殺聲遍地,婦孺絕望地哭嚎。在那濃烈的硝煙背后,還有“行刑者”阿卡那張在火光下扭曲的笑臉。

  那個瘋子說要殺光圣西斯的信徒,但他殺得可不只是牧師和修女,只要不是陪他發瘋的人都被他折磨了遍。

  當時伯頓正在給領主送貨,連人帶貨都被阿卡的部隊強行擄走,從領主的馬夫變成了綠林軍的馬夫。

  就這還算幸運的。

  畢竟騎馬是門技術活,喂馬也是,綠林軍還用得上他,倒是沒有一刀把他砍了。

  那些士兵們可是遭了老罪,明明和他一樣也是被領主拉去干活,卻被剁碎塞進了血肉模糊的祭壇…有個伙計還是他的同鄉。

  不止對敵人殘忍,這些混沌的使徒們對自己人更狠!

  他親眼看見阿卡的手下,將三個試圖逃跑的綠頭巾吊在了樹上,有說有笑地商量著一些他聞所未聞的酷刑,什么用樹皮插指甲縫,文火烤羊腿…那簡直就不是人類能想出來的東西!

  在軍中的每一天,伯頓都活在恐懼之中,只敢低著頭把馬喂好,生怕被那群瘋子們盯上。

  終于有一天,一個背著大劍的男人站了出來,身后還跟著一群扯著另一面旗幟的人。

  看著那支不可一世的軍隊被徹底擊潰,伯頓甚至來不及感受勝利的喜悅,便立刻趁亂逃了出來。

  他扔掉了頭上的頭巾,還有一切可能暴露身份的玩意兒,身上只帶著趁亂撿來的補給。

  他像一只受驚的老鼠在這伯爵領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東躲西藏,直到一切塵埃落定才敢回到他的村莊。

  當他衣衫襤褸地出現在家門口,他的妻子幾乎沒能認出他。

  直到他用沙啞的聲音喚出她的名字,那個瘦得像蘆柴棒一樣的女人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聲,沖上來將他死死抱住。

  他記得她只說了一句話。

  “還活著就好。”

  一家人相擁而泣的那個下午,是伯頓生命中第二珍貴的時光。

  往后他逢人便講,自己給領主送貨的路上遇到了綠匪,差點丟了命。

  得虧圣西斯保佑,他才跑去了山上,然后便一直躲在深山里,直到最近才敢回家。

  伯頓不敢說自己也曾戴上了那該死的頭巾,那段記憶猶如一個骯臟的烙印戳在他的屁股上,哪怕他是被迫承受的。

  村民倒是接受了他的說法,畢竟大伙們都認識這個老實巴交的男人,壓根就沒往那方面想。

  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除了伯頓自己偶爾會被噩夢驚醒,倒也沒有誰來打攪他。

  然而,平靜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

  村里開始流傳一些可怕的謠言,說有一群披著黑袍的軍隊開進了獅鷲崖領。

  那些披著黑袍的戰士沉默且高效,絲毫不留情面,就像一臺臺不吐蒸汽的機器。

  他們自稱是來自圣城的“裁判庭”,直接向教皇負責,正在到處抓捕和“綠頭巾”有關的殘黨。

  混沌的侵擾已經結束了,這幫能征善戰的家伙才冒了出來。

  伯頓吞咽著唾沫,本能地想要回避這個話題,然而又總覺得與自己有關的,終究還是忍不住湊了過去。

  “…這幫家伙自稱是審判庭,但從來不審判,只殺人。”

  從鎮上回來的木匠壓低聲音,臉上滿是驚恐,就像見了亡靈。

  “隔壁村的鐵匠,只因為給那些綠頭巾修了幾把刀,就被吊死在了村口的樹上!”

  “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兒?!”

  “你說修刀的事兒嗎?好像是一年前還是兩年前…那時候那幫家伙還沒那么瘋,買東西甚至會給錢。”

  一個農夫也忍不住縮著脖子,顫抖著低語。

  “…我懷疑那家伙是被拉去湊數的,我好像聽見誰說隔壁村子人多,得多殺一些才夠。”

  “這…得多少才夠?”

  “不知道,但我聽說有個數。”

  “扯淡的吧?!在國王的土地上殺人,他們瘋了嗎?!”伯頓忍不住插了一句嘴,卻沒注意自己哆嗦的差點兒咬了嘴皮。

  眾人面面相覷了一眼,最后是一個小伙子戰戰兢兢開了口,小聲低語。

  “我聽說,國王的軍隊也在,而且和他們在一起…他們要給威伏特伯爵報仇。”

  這個消息像一盆冰水,從伯頓的頭頂一路澆到了他的腳底,把他的魂都快澆滅了。

  他回到了家中,變得疑神疑鬼,整日不敢出門,連陽光都不敢瞧一眼,仿佛那光芒會燙傷自己。

  妻子不解他的過度反應,還以為他被幽靈纏上了。只可惜這村子里沒有神甫,隔壁鎮上也沒有,想祈禱也不知道該找誰。

  噩夢越來越多了。

  一開始是白天打瞌睡的時候,到后來伯頓整夜整夜地被噩夢驚醒。

  他反復告訴自己,自己只是個馬夫,沒殺過人,更沒搶過東西…

  好吧。

  他確實沒有搶過,但也的確幫那群土匪搬過,哪怕他是被迫的。

  伯頓可以發誓,他絕沒有像那群殺紅眼了的瘋子,看見血花四濺就拍手叫好,完全不管該不該死。

  或許圣西斯聽見了他的懺悔。

  但并沒有原諒他。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伯頓正在教已經滿九歲的兒子如何修補家里的房梁,說著說著又講到了養馬的心得。

  他講得很凌亂,他的兒子聽得也是一臉困惑,心思早就飛去了窗外的小伙伴們身上。

  伯頓自己也很焦慮,自己應該一件事一件事地說,教育孩子就像養馬,都需要耐心。

  然而他心里總有一種緊迫感,就好像冥冥之中的聲音在提醒,許多東西現在不教就來不及了。

  這間屋子不需要什么英雄,但需要一根房梁。

  他的家也需要。

  而就在他說到家里的鍋壞了該去找哪位叔叔的時候。那扇半掩著的木門被“砰”的一聲踹開了。

  伯頓嚇了一跳,還沒來得及喊“不是我”,就被那紛飛的木屑濺了一臉,倒在了兒子身上。

  也或者不是擋在了他身上,而是出于父親的某種本能,他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數名身著黑袍的裁判官如死神般站在門口,帶著幾名身著鎧甲的士兵,耀眼的陽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修長。

  領頭的人手上拿著一張粗糙的布漿紙,上面羅列著一長串字跡工整的名字。或許連這些名字的主人,都是頭一回知道自己的名字原來是那么寫的。

  他們的名字第一次有文字記載,便是在裁判庭的清單上。至于這些名字是怎么列上去的,對寫在上面的人來說也不重要。

  他們拷問的方式沒有綠林軍那么原始野蠻,但手段卻只多不少,并且每一樣工具都由鋼鐵鑄造。

  “伯頓?”

  為首的裁判官冷冷地開口,聲音像是兩塊鐵片在摩擦。

  伯頓已經說不出話,只顧死死捂著兒子的眼睛,不管后者驚慌掙扎,臉上寫滿了絕望。

  “不!你們找錯人了!他是個好人!”伯頓的妻子尖叫著撲上來,死死抱住一名士兵的腿,對這些披著黑袍的人哭喊著,“他只是個老實本分的馬夫!我們家一輩子都在為威伏特伯爵干活兒,我們什么都沒做過!”

  士兵們不為所動。

  兩根蘆柴棒哪里攔得住人高馬大的他們,只一腳他們就將那礙事兒的女人踹去了墻角。

  “滾!沒你的事兒。”那士兵滿臉煞氣地呵斥了一聲,握著劍柄的拳頭咯吱作響。

  不提威伏特伯爵倒也罷了。

  一想到那個滿門忠烈的將軍,他便恨不得將這群把靈魂出賣給混沌的家伙全都砍了!

  裁判官沒有開口,只是冷漠地注視著屋子里的一家人,馬上他們還要去下一家。

  如果不將毒瘤徹底清洗干凈,悲劇只會一次又一次上演,這不僅僅是為了圣城的安寧,也是為了生活在這遙遠邊陲的人們。

  伯頓渾身冰冷,血液仿佛在瞬間凝固。

  他在腦海中排練過無數次的辯解,此刻就像被石頭堵住一樣,卡在喉嚨里擠不出一個字來。

  在那絕對的暴力面前,語言已經失去了意義。

  他被粗暴地反剪雙手,冰冷的鐐銬鎖住了他的手腕,像拖拽牲口一樣將他拖出了門外。

  他沒有掙扎,也沒有叫喊,在那極度的恐懼之下,他全身僵硬的就像木頭一樣。

  他用余光看見了兒子驚恐的臉,以及墻角那個骨瘦嶙峋的女人。她的嘴唇開合似乎無聲的哀嚎,無神的雙眼沒了光。

  或許,他應該道個別。

  黃昏的陽光仿佛比午后更刺眼,將雜草叢生的土地染成了血紅,又或者那本來就是血。

  所幸的是,裁判官也覺得他沒什么價值,又或者這里的人數已經湊夠了。

  執行的士兵倒是沒有像綠林軍折磨自己人那樣折磨他,一聲槍響便結束了他那或有或無的罪孽與屈辱。

  一整個晚上,村子里都靜悄悄的,直到裁判庭的人走了,他們才敢去給那些人收尸。

  而所謂的收尸,也不過是把那堆成小山的尸體裝在車上,拉去附近的山溝里倒了。

  有人趴在親人的身上哭,也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那幾個牧師人怪好的,還把他們的靈魂超度了。”

  往常死去的農夫可沒有這個待遇,偶爾會有牧師跟著商隊路過這里,但能夠招來圣光的仍然是極少數。

  而即便能招來圣光,也不是每一個牧師都會像卡蓮那樣,免費為死去的人禱告。

  推著板車回來的村民們竊竊私語地議論。

  一些人慶幸逃過了一劫,一些人開始感謝圣光沒有放過一個壞人,倒像是那豬圈里的豬在交流減肥心得,自豪那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把靈魂出賣給混沌的人才會畏懼圣光。

  還有一些人覺得殺錯了人,但害怕明天裁判庭開到自己家里,于是也默默把嘴閉上了。

  震懾的目的達到了。

  然而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個守在門口等父親回家的孩子沒有哭,那幼小的眼睛里正燃燒著仇恨的光芒。

  可憐的小伯頓最終還是沒有學會怎么挑選騾馬和修補房梁,但他記住了那一張張臉。

  還有他們的衣服。

  他發誓——

  若是有朝一日,他能成為他父親口中那個揮舞大劍的英雄,他定要將這群沖進他屋子里的家伙殺光!

大熊貓文學    魔王大人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