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怎么安排求婚儀式?”
小別勝新婚,一場切磋過后,姜帆慵懶的趴在羅陽胸口,試圖打聽自己最關心的事情。
“我覺得這個應該保留一點神秘感才好吧?”
羅陽一邊感受著細膩的豐腴,一邊笑著回復道;“現在就告訴你,什么期待感都沒有了,回頭你還不是要埋怨我?”
“哼!”
姜帆假裝不滿意的哼了一聲,隨后道:“你自己說的哈,到時候一定要給我一個浪漫的求婚儀式,讓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那種.”
現如今才12年,羅陽記憶里有n多種浪漫的求婚場景。
只要捨得錢,都能做到。
偏偏羅陽現在最不缺錢。
“嗯,一定會讓你終生難忘的。”
之前一周連續熬夜,加上令人愛不釋手的瓷娃娃每天挨在身邊,羅陽能狀態完美才怪。
他只好一邊安撫著姜帆,一邊尋思著早點休息。
調整了一個周末之后,羅陽恢復到精神飽滿的狀態。
繼上周正陽集團開完二季度財務工作會之后,陽光文旅、國陽地產(合併國陽建筑和旅游地產合併后成立的公司)、光帆電子(合併充電寶、手機自拍桿等產業后成立的公司)、光帆風能、青陽建材(原預拌水泥砂漿廠)等企業陸續召開二季度財務工作匯報會。
好在這些企業有的規模一般,有的還在廠房建設階段,除了國陽地產之外,其余四家的會議只用了一天的時間。
羅陽特意把地產公司的會議單獨放在了周二上午。
“會議開始之前,大家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因為國陽地產新組建沒多久,很多中高管都是新招聘進來的,除了執行副總裁楚軍鵬之外,一多半人連羅陽面都沒見過。
“老夏,先從你這邊開始吧。”
楚軍鵬坐在羅陽的左手側首位,羅陽這么一說之后,他隨即示意自我介紹從身邊開始。
“董事長,楚總,各位同事早上好,我叫夏為民,目前擔任國陽地產工程副總一職.”
在合併之前,地產公司有兩塊業務,一塊是旅游地產,另一塊是城市地產,其中城市地產屬於新成立,而前者原先只有一個項目總,成立國陽地產之后才設立了工程副總的職務,相當於羅建國在國泰地產的職務。
“董事長,楚總,各位同事早上好,我叫程朗,目前擔任國陽地產財務總監一職.”
“董事長,楚總,各位同事早上好,我叫萬鴻,目前擔任國陽地產設計總監一職.”
先站起來做自我介紹的,都是總部條線的。
工程、財務、人力、總師辦(設計)、營銷、投拓、行政.
這些人都和楚軍鵬坐在同一側,另一側坐的都是旅游地產和城市地產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負責旅游地產的總經理叫段厲軒,是從綠城挖來的。
負責城市地產的總經理叫唐凌川,是從萬科挖來的。
十幾分鐘后,大家的自我介紹結束,從人員架構上來看,一家地產公司已經初步呈現完整狀態,就是不知道磨合的怎么樣了。
好在各自有試手項目。
“段總,西蜀鎮文化旅游項目的開發地塊目前處於什么進度了?”
地產公司目前還沒有正式項目,也就無所謂二季度財務匯報會了,所以羅陽一上來就奔著實際項目而去。
“已經和規劃那邊達成一致意見,具體方案會在本周五上會,不出意外的話,相關資料就會送到國土部門,接下來就要盯緊國土用地科那邊.”
段厲軒水平還是不錯的,被羅陽點到之后,回復起來非常流暢,而且專業性也顯得很強,一看就是大公司磨礪出來的,對於整套地產開發流程相當之熟悉。
“按照我們和地方政府的框架協議,土地會分三批掛出來,時間節點分別是今年10月份,明年3月份和明年6月份,現在看來,第一批供地要是不抓緊時間的話,可能要延后。”
“找過唐市沒有?”
“有拜訪過。”
段厲軒回復道:“領導也比較重視,答應幫助催一下國土那邊抓緊辦理.”
“爭取弄一個常規性的聯絡機制。”
羅陽想了想道:“咱們在未來幾年里的開發量不小,和規劃、國土、建設、城關、拆遷辦、城關鎮等部門會很頻繁的打交道,所以最好找領導商議一下,看看能不能弄一個專題協調會,每個月或者每兩周一次,集中解決咱們公司在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能爭取到這樣的協調機制,當然是最好。”
段厲軒當即回復道:“可是咱們目前的項目並不算重點保障項目,讓市里牽頭開一兩次協調會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要想形成長期機制,可能有點難度。”
他可不敢一口應下來。
到時候這個任務攤到他身上,辦不下來才叫難堪。
“這件事我先和領導那邊通個氣,回頭再告訴你要不要跟進。”
以羅陽和唐海林現在的關係,想要搞一兩場協調會,也就是打個電話的事,但是長期機制,可能就要拿出一點東西來了。
但是他一點都不擔心。
光是城市綜合體項目擺出來,就足夠達成目標了。
“好的,董事長,我等您那邊的通知。”
“既然初步規劃已經定下來了,西蜀那塊地的前期準備工作可以干起來了。”
羅陽交代道:“地勘、規劃設計、營銷方案”
百分百確定下來的項目,提前做這些工作,完全沒有任何風險。
段厲軒答應下來的同時也意識到一件事,恐怕自家董事長對於地產行業也很精通。
“唐總,城南那塊地的拆遷工作推進的怎么樣了?”
交代完旅游地產的事情后,羅陽詢問起城市地產手頭上的項目。
“董事長,市里將拆遷工作委託給了城關鎮,目前由負責城建的曲鎮在對接拆遷的事情。”
唐凌川匯報起來也是很專業:“因為這塊地的征地手續已經完成,為了方便后續工作,我們委託國土測繪部門對地塊內未拆遷房屋、苗圃、墳地、經濟作物.進行細致的描繪,圖紙在這周末可以出來。”
說到這里的時候,他看了羅陽一眼,發現並沒有點評的意思,於是接著道:“目前墳地處置方案已經公示,由鎮里出錢補貼,讓村民將墳地遷移到就近的安息堂,經濟作物一次性補償價格也已經按照標準下發到村里,並允許村民在收成之后進行剷除;地塊內涉及17戶拆遷房,目前已經談下14戶,其中12戶已經破除門窗.”
這才是羅陽想要聽的匯報內容。
“還有3戶是釘子戶?”
“和鎮里溝通下來,這三戶的索求都不一樣。”
唐凌川摸到了老板喜歡的匯報方式,於是更細致的解釋道:“其中一戶只剩下老人,兩個子女均已經在市區購買商品房,他們要求在子女所在小區一套80平米以上商品房之外,另外還要拿到20萬現金補貼;另外一戶則提出要在本地落戶,實際上就是要拿我們在這塊地上開發的房子。”
“這個可不行。”
楚軍鵬這時候插話進來道:“咱們這塊地方建設的是人才安置房,將來是要配置給董事長名下企業里引進的高端人才,怎么可能當做拆遷安置房補償給他們。”
“這個鎮里應該清楚。”
羅陽咂了咂嘴,隨后看向唐凌川:“還有更過分的要求?”
“是的,剩下一戶的要求最離譜。”
唐凌川苦笑著道:“因為有一子一女,所以要求拆平方換平方,安置房屋也要求市區范圍內的.我們調查過了,目前市區最便宜的小區單價也到2500一平米,而這戶人家的面積超過了280平米。”
農村的自建房,面積比這更大的都有。
這個面積差不多可以換兩大一小三套房子了。
“先熬著吧,讓鎮里去磨。”
對於這個地塊,羅陽是不急著開發的,他早就安排好了計劃,所以現在拆遷不下來,對開發公司反而有利。
“廠房拆遷呢?”
“這家耐火磚廠的老板是村里人,要求也比較高。”
唐凌川很熟悉拆遷細節:“目前跟鎮里要價是2700萬,和鎮里愿意給出的1200萬上限相差甚遠,估計一時半會兒也談不下來。”
“廠子的拆遷是不怕的。”
羅陽搖了搖頭道:“等到最后,無非就讓稅務查一查他家的帳,只要以前有偷稅漏稅的情況,就不怕他不就范,關鍵是苗圃的拆遷,難度有點大的。”
“是的,董事長想的沒錯。”
唐凌川點頭道:“評估公司對地塊內兩個苗圃做過細致評估,按照標準算下來,拆遷賠償價格分別是800萬和1450萬,但是據說這兩家苗圃的老板要價很高,一家要1500萬,另一家甚至要到了3300萬的價格。”
“拆遷后苗圃怎么處置?”
“應該是剷除,但是鎮里可能提前聯絡其他地方的苗圃老板,或者需要苗圃的項目,低價出售一部分。”
“我們建設的小區應該也需要。”
羅陽笑了笑道:“倒是可以和鎮里談一談,用較低的價格移植一部分我們需要的,等到小區后期綠化開始的時候直接用上去。”
“周邊都是丘陵地區,找鎮里臨時租用一塊荒地,倒是可以安置移植一批苗木。”
楚軍鵬對那塊地周邊的情況也相當了解,所以很快就接上話:“這倒是可以幫我們項目節省一大筆錢。”
“苗圃拆遷的事情也不用太急。”
羅陽交代唐凌川道:“和房屋拆遷一樣,讓鎮里慢慢去磨。”
“好的,董事長。”
唐凌川不知道羅陽的計劃,另外提出建議道:“那我們需不需要提前進行地勘等前期準備工作?”
公司配置這么齊全,手里卻沒有立刻可以開發的項目。
難道白養這么多高薪的閒人?
就算羅陽愿意,下面人也不愿意啊。
對於開發公司的管理層來說,薪水只是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可能還不占大頭,所以沒有工程可以干,他們是待不下去的。
“唐總,城南地塊的事情在下半年不用太急,盯著就行,明年上半年開始發力催。”
羅陽怎么可能不清楚里面的貓膩,於是給出另外一條路子:“前段時間里,我和市里主管領導和主要領導都談過一個項目,就是在城市東面建一個商業綜合體項目,類似萬達商場這樣的,同時在商業綜合體邊上附帶建設一個住宅小區,市領導對於這個項目非常重視,也很歡迎”
他的話說到這里的時候,唐凌川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起來。
一個商業綜合體,總建面起碼15萬平米以上,加上一個10萬平米左右的住宅小區,光是這么一個項目,周期起碼三年打底,加上城南項目正好在一年半以后接上,手里一下子就有了三個開工項目。
這讓唐凌川如何不激動?
“目前項目概念設計已經委託魔都一家設計院在做了。”
會議室里眾人的表情都在羅陽的眼里,他一邊用余光觀察,一邊繼續道;“回頭和設計院那邊的聯繫,和唐市那邊的對接,你們城市地產要接手過去.”
“董事長請放心,我們一定把這個項目對接好。”
唐凌川乾脆利落的回覆著羅陽,同時對旅游地產的負責人段厲軒道:“老段,有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在,聯絡市里把長期性協調會弄起來,難度應該不是很大了。”
“咱們是兄弟公司,通力協作,把董事長交代的事情辦下來!”
段厲軒專業性和能力都不錯,當然明白一個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對於一個四五線小城市的吸引力。
就像唐凌川說的那樣,有了這么一個項目在,想要市里為國陽地產搞一個協調會機制,已經不需要董事長出面找關係了,拿著項目硬談也能談下來。
和城市地產公司負責人交代完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的事情,羅陽看向了楚軍鵬。
“楚總,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你肩上的擔子不輕。”
在公司里,羅陽當然不會喊大師兄。
他還是用職務來稱呼楚軍鵬;“尤其是14年以前,文旅地產開發項目只做一期,商業綜合體項目可以保持在建設周期里,人才小區項目也要開建.除此之外,要做好土地儲備工作,尤其是14年以后開始,至少要為國陽地產在市區儲備34塊面積不小於90畝的地塊,這是硬性考核指標。”
“好的,董事長。”
楚軍鵬回復道:“按照您的要求,我會做一份工作計劃書,下周完成后交給您審閱。”
“董事長,您是判斷地產周期到14年會臨界?”
萬科出身的唐凌川突然開口問道:“所以在14年以前只開發旅游地產項目和商業地產項目,14年之后開始儲備土地.”
關於過冬這塊上,標桿地產公司一向敏感。
前幾次周期也都能預判到,並安然度過。
“唐總,這件事咱們回頭私下里聊。”
羅陽看了唐凌川一眼,隨后對著會議室里其他高層道:“這兩年里,我會拿出兩三個項目給你們試手,相信你們通過這些項目的協作之后,能做到上下貫通,橫向聯通,打造出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
對於會議室里的老油條們而言,不怕有壓力,也不怕有競爭,更不怕往死乾的忙碌。
只要有項目做,有獎金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