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22章 衣食住行全包了

  一家人在餐桌上討論著羅陽和姜帆結婚和生孩子的事情,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七點半。

  原本還說只和兒子分掉一瓶白酒的,結果喝著喝著就開了第二瓶。

  古洪蘭難得看到這副場面,也就沒有阻止丈夫和兒子繼續喝下去。

  “對了,你外公那件事處理的怎么樣了?”

  羅建國周四才從江城回來,不知道羅陽已經在傅彬那邊和金陽地產談妥了別墅的事情。

  “上周金陽地產的老板去了魔都找傅彬談土地的事情,我過去順帶解決了外公的別墅置換問題。”

  接下來的時間里,他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描述了一遍。

  “啊?”

  聽完兒子的講述,羅建國驚呆住了:“你為了外公家一套別墅,就要讓國泰地產代建20套,花幾千萬買下來?”

  “爸,傅彬賺多少不管,我肯定不虧。”

  羅陽笑著道:“別看房子在雙峰鎮,但是這種低密度別墅小區在將來的價格會很高,每平米的單價不會低于15000。”

  “不會這么高吧?”

  古洪蘭忍不住提出異議:“我們村里賣給那些外地人的兩層小樓房也不過兩三萬一棟,即便是鎮里的自建房,價格也就四五萬一套,你現在說一套別墅要四五百萬,怎么可能?”

  “媽,你的信息落后了。”

  羅陽笑著道:“你問問老爸,產業園試點一期項目的商住兩用別墅賣什么價格。”

  古洪蘭的目光隨即看向丈夫。

  “最小的聯排面積是200平米出頭,每套銷售價30萬多一點。”

  “媽,聽見沒?”

  羅陽聳了聳肩膀道:“這還是商住兩用地塊,土地使用年限只有50年,而且位置也在鎮子的邊上,拆遷征用的本來就是村里的土地,相較于咱們老家的自建房,價格一下子翻了十倍。”

  “就算這樣,單價算起來也只有1500。”

  古洪蘭依舊不信的道:“一個平米賣到15000你以為是在魔都啊?”

  她跟著羅建國在浦東工地上待過,當初四季花園的開盤價也不過賣到18000,現在更是常住松江老城區,周邊房價大多也就一萬出頭。

  “我又不是說現在。”

  羅陽笑了笑道:“四五年以后,雙峰鎮上的普通商品房,價格能到四五千一平米,高檔一點的住宅小區價格可以賣到七八千,至于別墅稀缺產品,單價賣到15000絕對不是什么開玩笑的話。”

  “羅陽,那按照你的說法,四五年以后市區里的房價不是更高?”

  姜帆在一邊聽的也好奇起來,忍不住參與進來討論;“像我們家的這種別墅要賣到一千萬以上了!”

  “一千萬?”

  羅陽輕哼了一聲,隨后掃視了餐桌一圈;“四五年以后,這個價格只能買到小面積的聯排別墅,像我們家這種四五百平米建筑面積,還帶了將近一畝地院子的獨棟別墅,2000萬起步。”

  幾個人都被這番話給震驚住了。

  “難怪你打算在老家搞地產開發.”

  羅建國突然感嘆了一句。

  當初他將整個國陽建筑抽調大半,包括當時已經承接的四季花園總包工程合同,全部作價納入到國泰,這才拿了20的股份。

  原本他是想帶著大徒弟楚建軍去國泰地產的,結果被小兒子挖去負責預拌水泥砂漿廠。

  沒多久之后,羅陽在陽市新增了不少投資,對基建的需求很大,于是原先已經空殼的國陽建筑又被組織了起來,在最近一年半的時間里,接連承建了好幾個工程項目。

  遠帆集團新增光伏產能的廠房建設項目、正陽集團新廠區建設項目、光帆風能區建設項目、德陽電機廠房建設項目、西蜀鎮文旅建設項目.

  一年下來的產值甚至超過了羅建國在的巔峰時候。

  前段時間又聽到大徒弟說起過,羅陽讓他組建了文化旅游地產公司,還和魔都那邊三泰合作,要在陽市成立一家城市地產開發公司.

  早知道國陽會發展成現如今的規模,羅建國也不用去什么國泰工業地產了。

  “陽市的地產大開發是遲早的事情。”

  羅陽知道羅建國話里隱藏的意思,卻沒有理會,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道:“外來的地產公司會紛紛擠進陽市,不停的拿地,不斷地推高房價,最后將陽市的錢賺了以后抽走既然這樣,為什么不能是我來賺這筆錢里的一部分,好歹我是本地人,該貢獻的土地款和繳納的稅款一分不少,而且還愿意將賺到的錢留在陽市繼續投資。”

  羅建國:“.”

  “你說的賺一部分,大概是賺多少?”

  古洪蘭比較關心錢的事,問的也直接:“有沒有好幾個億?”

  姜帆:“.”

  羅陽淺淺回憶了一下,老家從06年開始,一直到09年,這四年里最少一年開發量170萬平米的商品房,最多一年甚至達到230萬平米出頭。

  當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在鄉鎮,但是大頭都在城區,起碼占到80以上。

  這意味著0609年這四年里,陽市每年的一手房產市場容量達到了一兩百個億,四年總數加起來超過四五百億。

  要知道這幾年是房價飆升的階段,開發項目的凈利潤甚至可以超過20。

  一百多億的大蛋糕,羅陽占據五分之一,不多吧?

  “做的好的話,能賺一二十個億吧。”

  羅陽回復老娘道:“攤下來平均每年賺三四個億左右。”

  古太后:“.”

  “這么大一筆錢,全部要投ZY市?”

  失神片刻后,古洪蘭不甘心的問道:“有這么多項目要投嗎?”

  “我還怕不夠呢。”

  羅陽笑著掰手指道:“之前不是說起過,我打算在山里弄一塊地,建一個山莊,里面不光種田,還要養各種家禽,山上種滿果樹.將來一家人吃的東西,最好大部分都是自己種植和養殖出來的。”

  “這個我知道。”

  姜帆笑著接話道:“我爸說也要投錢。”

  “這樣一個山莊,要想弄的比較順心,起碼投入兩三個億。”

  羅陽說完這個之后繼續道:“如果有條件,我打算在老家弄一個私人醫院,規模不用大,科室也沒必要搞那么全,能滿足自家人看一些小毛小病就行.”

  他的話還沒說完,羅建國,古洪蘭和姜帆已經被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疑難雜癥什么的,還是要去魔都或者首都的大醫院,省城都差點意思。”

  羅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描述中:“我目前還只有一個初步想法,估計投資起碼五個億以上,而且隨著時間的拉長,投入資金肯定還會增加”

  “兒子.”

  古洪蘭輕聲打斷兒子的滔滔不絕:“接下來你不會說想要投資一所學校吧?”

  “嗯?”

  羅陽愣了一下,隨后眼睛亮了起來。

  “老媽,你不說我還想不到。”

  他興奮的道:“這個可以有,不過不用完全自己投,可以拉一群老板弄,咱們家占個30左右股份就行”

  古太后的心跳實在控制不住了。

  “兒子,還有什么投資就一口氣說掉吧。”

  她忍不住道:“一段一段的分開講,老媽受不了這種驚嚇。”

  “嘻嘻.”

  坐在古太后身邊的姜帆順勢挽住了她的胳膊:“媽,羅陽把咱們家的衣食住行全包了,這樣也蠻好的,將來什么都不用你去操心。”

  還真是,服裝廠也有。

  “你還真打算這么干啊?”

  剛才一直沒開口說話的羅建國忍不住了:“陽市地方不大,你這么干,會不會太過于.”

  “爸,我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羅陽端起酒杯敬羅建國一個后才繼續道:“別說內陸地區一些老板了,就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大城市里,有些大老板名下包含的產業比你兒子想弄的覆蓋面更全!”

  姜帆在一旁用愛慕的眼神看著羅陽。

  有些話,她沒有透露出來。

  比如城市綜合體,一個綜合性購物、休閑、娛樂的商業中心。

又比如信用合作社  要是公公和婆婆知道他們兒子還想搞一家銀行,心里不知道會是什么想法。

  第二瓶酒終究沒有喝完。

  倒不是說羅陽和羅建國喝不下了,主要是今晚姜帆也在,把羅陽喝醉了不好,古洪蘭等到他倆喝了差不多七兩多的時候開始收拾桌子,父子倆只好移步到別墅負一樓的茶室里去聊天。

  “陽陽,雖然你在陽市弄了這么多產業,之前可一直沒有讓家里親戚參與。”

  喝著兒子泡的普洱茶,精神頭起來的羅建國認真詢問道;“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又是搞山莊,又是建醫院,還要投資學校.最后不可避免的要讓家里人參與進去啊!”

  “我心里有準備了。”

  羅陽咂嘴道:“你兒子賺這么多錢,肯定要散出去一點的,再說了,以前家里親戚們也沒捧高踩低的,關系還算和睦,你們這一輩兄弟姊妹走得近,比較在意親情,我不忙,你們會為難,到了我這一輩,堂妹們加上表兄妹之間的關系就淡了,到時候該怎么處,就怎么處,你們也看不到了,眼不見,心不煩.”

  “混小子!”

  罵了兒子一句,羅建國隨后笑了起來。

  他用異樣的眼神看了羅陽一眼:“你年紀不大,看的倒是通透。”

  不管是羅建民、羅建國、羅建軍兄弟三個,還是古洪蘭她們兄弟姊妹七個,從小在一起長大,相互之間的感情肯定不一樣,甚至有點類似于古代的大家族一樣,即便后來分了家,親情依舊比較濃。

  但是到了羅陽這一輩.

  實際上從他讀高中開始,和堂妹們,表兄妹們,基本上也就春節期間玩到一起,平時也只有大節假日,或者親戚家婚喪嫁娶才有機會見面。

  平日里連個電話都沒有。

  更談不上有多深厚的感情了。

  “還有.”

  羅建國接連抽了幾口煙,遲疑片刻后才道:“你那邊生意上的才是重心,別因為山莊、醫院、學校什么的拖垮了主業,這才叫舍本逐木咱們陽市這樣的例子不少,我就認識好幾個老板,賺到錢了,就開始多元化產業,弄到最后磨盤都推不起來,只能破產了事,這一跌下去,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爸,我知道,心里有數著呢。”

  不談陽市這邊地產的未來收益,光是美原油那邊可期待的斬獲,已經超過了羅陽的預期。

  原先他認為能弄到20個億米元左右的資金,而且相應的分配也基本上滿打滿算了,但是經過上周這么一折騰,他發現最后的收益很可能要達到35個億米元左右。

  一下子多出15個億米元,相當于100億本幣的現金流,羅陽的野心一下子膨脹了起來。

  按照現在的實情,手機肯定要搞。

  將來集團投資部給的資金也要充足起來,很多有潛力的初創公司,能插一腳進去的,就別錯過機會。

  影視娛樂板塊也要加大資金投入。

  還有就是羅陽自己的私人小金庫,肯定要膨脹一波,國內外值得投資的股票也可以多買入一些,這些股票在未來十年里,最少都是幾十倍的收益,怎么可能錯過。

  “你心里有數就行。”

  羅建國往煙缸里彈了彈煙灰:“這一點上,倒是可以學學你岳父,搞了三個主要產業之后,其余的多元化也只是因為需求而隨便搞搞,投入不多,即便虧了,也不傷筋動骨”

  自家老爸恐怕是不知道,老姜已經被羅陽拖下水。

  先是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項目,接著又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廠投資,后面還有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

  前前后后,姜遠山在這三個合作項目上的投入超過了100個億。

  至于其他一些小項目比如預拌水泥砂漿、充電寶等幾千萬的投資,都是小錢了。

  翁婿倆現在已經算是深度捆綁了。

  差點忘了還有銀行,羅陽也要拉著老姜一起下場。

  一想到這件事,他的思緒就忍不住發散。

  不知道何高官有沒有把改制的事情提上議程?

  市里有沒有準備上會討論?

  下周要不要聯系一下何高官的秘書祝宏,探一探消息?

走神的他連姜帆走到身后都沒注意到

大熊貓文學    重生了,回到小縣城當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