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八十六章常轉劍氣通玄竅,吾有一劍落金烏

  太清山靈峰之巔,寒光洞深處。

  萬載玄冰充斥雕琢的洞窟之內,并非極寒刺骨,反有氤氳仙霧繚繞升騰。

  迎面拂過,使人神清氣爽、益壽延年。

  只這寒光洞內的靈氣,若是有凡人常居其中,哪怕什么功法都不修煉,恐怕也能壽數百。

  當然,實則連境界低些的修士,也難以步入此等靈境洞府。

  那源自山腹靈脈、匯集太清山億萬年靈粹的“玉玄滌脈寒泉”,此刻正散發著溫潤清光。

  泉水不是四溢的流淌,而是化為一片凝而不散、宛如實質的液態玉璧,儲于泉眼湖中。

  陸城道人端坐其上,身形并未沉下,仿佛坐在一面巨大的、散發著柔和光輝的玉鏡中央。

  仙風道骨,宛如神君。

  他已維持這種狀態,已經不知多少年歲月。

  身下玉泉不再僅僅是療傷圣物,漫長閉關,它已與陸城的玄天道體產生某種玄妙的共鳴。

  水汽蒸騰,每一絲水霧都蘊含著精純無比的先天水行精氣,自發滲入陸城的道體法身,洗練著被玄天神功牽引而奔騰咆哮的真元法力,助其化去火氣,溫養經脈。

  使得那近乎狂暴的增長速度也被安撫,融入一種更深沉、更精純、更接近大道的運行軌跡。

  在不知多少年渡過合體天劫之后,陸城就進入了一種玄妙的頓悟狀態。

  時時都會進入,對于道法劍理的領悟當中。

  在這種狀態下當然是無法繼續管理宗門的,好在此時的宗門諸事都已經進入正軌。

  陸城所留下的體系也能解決大部分的宗門事務。

  此時此刻,陸城道人緊閉雙目,神態寧靜,呼吸悠長得仿佛與山岳、天地同脈,與星辰、日月共軌。

  他并非沉睡,而是處于一種至為玄妙的“醒寐”狀態。神思并非沉寂,而是如流光般在意識深處無垠的“劍域”內穿梭、學習、感悟。

  這片由磅礴劍意構筑的“意識空間”,充斥著無垠的宇宙、扭曲的混沌、破碎的乾坤圖景。

  無數道或凌厲、或縹緲、或厚重、或迅疾的劍光軌跡在其中生滅、重組、碰撞。

  它們是陸城過往的領悟,是《雌雄龍虎煉魔劍經》的浩瀚篇章在他心神中的倒影,是每一次生死搏殺、每一次苦思冥想中提煉出的劍道鋒芒。

  就在此刻,一道璀璨無比、純粹到極致的金色流光,正占據著這片劍域的中心。

  它凝練如一泓金水,卻又攜帶著撕裂萬物的尖銳;它快得超越了念頭的流轉,仿佛意念動處,其鋒芒便已及遠。

  “練氣氣海,筑基大五行地極真火,紫府本命血火,金丹三昧真火;元嬰通玄一劍,元神五氣朝元,返虛三花聚頂,那么…我所能凝聚的合體神通,會是什么?”

  越低境界,修道之人匯總所學領悟神通便越是容易,越高境界,想要匯總便越不容易。

  所以很多道人到高深的境界后,能夠突破自身境界便已是竭盡底蘊,所凝聚的神通,多半越來越弱甚至難以凝聚。

  陸城在返虛境界凝煉頂上三花,便是在晉升返虛許多年之后,方才漸漸凝聚煉就,當然三花聚頂是極為厲害的頂尖神通也就是了。

  而返虛晉升合體境界,陸城是以返虛之身,斬落一位大乘魔祖,作為晉升契機突破的:劍修是可以通過一場場血戰斗劍,磨礪修道,反補自身修行的。

  因此,此時此刻陸城便清晰的感應到,自己合體境界的本命神通,將會是一門劍道殺伐神通!

  只要自己,能夠把握得住。

  那道金色劍意流光,在陸城意識星海中縱橫捭闔,一次次模擬著刺穿黑暗、洞穿虛妄、貫透大日的極限場景。

  每一次模擬,都是對這“一劍”的千錘百煉,使其鋒芒愈發內斂又愈發驚心動魄。

  外界漫漫歲月,不知天地變化,而在這無垠的劍意空間中,這“一劍”已被推演了億萬兆次,其勢已近乎本能。只待劍成出爐,神歸太清之時,便是劍光耀世之日!

  而在陸城肉身與元神沉浸于這玄奧悟劍的同時,他身前不遠處的寒玉洞壁中,一座古樸厚重的熔爐正熊熊燃燒。

  此爐非尋常煉器之爐,通體由整塊“天火玄晶”雕琢而成,爐壁天然交織著赤金色的火焰道紋,名曰“乾元煉天爐”,乃太清宗鎮壓寶庫萬年的八階上品煉器至寶。

  不是沒有九階的,而是九階的器爐煉制八階本命飛劍,未必比得上此爐更好更佳。

  此爐有熔煉虛空精金、轉化日月星火之能,非大乘修士或身具莫大法力神通者無法御使。

  陸城無疑便屬于是后者,他的法力之雄渾精純,在地仙界同等境界中,幾乎可不作第二人。

  陸城本人有一定煉劍經驗,卻并非八階、九階煉器師,只是煉制提升本命法寶,并不需要主人擁有同等級的煉器修為,因為修士與本命法寶靈感呼應互通,哪些靈材對本命法寶有益、哪些靈材反之,修士自己便能感應出來。

  因此有高階煉器師的修為最好,沒有也損礙不大,頂多是耽誤一些溫養培煉的功行時間罷了。

  陸城道人催動法力,一掌揮出,乾元煉天爐下的光焰陡忽暴漲。

  爐火非凡火,其焰色呈現玄白,溫潤如玉,毫無尋常火焰的狂暴,卻蘊含著焚山煮海、融金煅魄的巨大法力。

  真火無聲地舔舐著爐壁上的道紋,將那些紋路映照得活絡起來,隱隱有神禽飛天、陰陽輪轉的宏大幻象在火焰中流轉。

  爐口吞吐霞光異彩,每一次輕微的震動,都伴隨著龍吟虎嘯、鳳唳龜鳴般的奇異聲響。

  此時在那爐膛之內,正燒煉著太清宗傾全宗之力搜羅來的萬載靈材寶料,因為所煉并非它物,正是陸城性命交修的兩口本命飛劍:五行飛劍與無量血海劍!

  身為太清宗的代掌門,雖然要花費無數心血,但也是有好處的,這六百年間陸城積累下大量的宗門善功善德,可以在寶庫內兌換出大量的靈物寶材,便全數用在此時。

  熊熊爐火明滅間,隱約可以望到:

  五行飛劍被那爐內火光,燒得漫天飛轉。

  最后被燒得實在經受不住,驟然之間,一分為五,分飛向五個方向,想要分散躲避。

  然而器爐中的寶焰,同樣一分為五,追逐包裹著劍器煅燒。

  這對于飛劍來說就如同泡澡一樣,初時覺得極燙,但泡得久了,又覺得舒服舒暢。

  對于煉劍的修士來講,亦如養了靈獸寵物,時間長了帶它去洗澡,它以為你要淹死它,不經過一番激烈搏斗,萬萬難以得手。

  而此時此刻,陸城卻是已然得手:

  代表金行的太白飛劍,已化作一口流轉著無盡鋒芒、形態介乎虛實之間的流光劍胚,正貪婪地吞噬著投入爐中的“星辰神金髓”、“太古庚金母氣”。每一次吞噬,劍胚便凝實數分,劍光愈發凌厲純粹,似能斬斷因果、破滅萬法。

  代表木行的青蓮飛劍,則被一團碧翠欲滴、蘊含無盡生機的光繭包裹。投入爐中的“建木之精”、“萬年不死梧桐心”,并非被火焰熔煉,而是在真火道紋的催化下,化作精純無比的乙木生機,源源不斷地滋養著光繭。青翠光繭微微脈動,如同神祇心臟,每一次鼓蕩,便有一股浩瀚的生命潮汐散發開來,洗滌爐中其余諸劍兇戾之氣。

  代表水行的玄冥飛劍形態奇特,時而化為靜水流深、內斂萬鈞之勢的深邃水淵,時而化作凍結時空、冰封萬物的幽寒霜晶。投入其中的“先天葵水精英”與“九幽玄寒冰魄”,令其在水之柔韌與寒之酷烈間轉化更為圓融如意,劍意纏綿不絕,寒意直透元神。

  代表火行的離火飛劍最為活躍,它在爐中狂舞沸騰,化作一頭赤紅色的朱雀神鳥虛影,周身環繞焚世烈焰。每一次吞食“大日琉璃神炎心核”、“離火精晶”,這朱雀的翎羽便更添幾分靈動神韻,鳴啼之聲愈發高亢嘹亮,其灼熱甚至讓整個乾元煉天爐的內壁都泛起赤紅!

  代表土行的厚土飛劍,則如山岳般沉浮于爐火核心。劍光厚重無匹,承載著其他諸劍的蛻變之力。投入的“息壤神砂”、“戊土之精”,讓它所散發的黃蒙蒙劍光越來越凝實,似能鎮壓乾坤、承載萬法。

  陸城都不知道,天遁飛劍什么時候給各行飛劍分別起了名字,但是此時知道了,卻也知是飛劍靈性滋長,有利無弊。

  相比此事,更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居于器爐中位的無量血海飛劍!

  這口魔道殺伐劍器經過仙陣雷光與陸城本命真元千年洗練,其外顯的滔天血浪與鬼哭魔嘯已內斂許多。

  但它本質未變,反而在爐火熬煉、五行劍意輪轉交融的刺激下,逐漸被煉去最后一絲雜蕪與戾氣,顯露出核心本源——一道純粹、霸道、近乎不死不滅的血之元魄!

  此時投入爐中的并非尋常靈材,而是太清宗寶庫深處的稀世珍品:血元晶砂。

  此砂相傳為地仙界開天辟地之初,混沌氣血凝結之物,蘊含極其古老而精純的血之造化之力。

  血晶砂在真火當中逐漸融化,化作一滴滴沉重無比、如液態紅寶石般的精血,不斷滴落在血劍本體之上。

  每一次滴落,都仿佛重錘擊鐵,整個乾元煉天爐都發出嗡鳴震顫。

  那血之元魄如饑似渴地吞噬著血晶砂的精髓,兇戾的血光在沉淀、壓縮,色澤由深紅轉向一種暗金之色,如同凝固的熔巖金核。

  一種更接近本源規則的殺戮、吞噬與不朽之意,在其中緩緩蘇醒、蛻變。

  爐內五色光華輪轉升騰,土行為基,水火相濟,金木激蕩,五行流轉不息,形成一道生生不息的循環。

  那暗金色的血核便在這五行輪盤的中心沉沉浮浮,接受著最精純的道火煅燒與道力滋養,兇威依舊,卻已被納入這太清正宗的陰陽五行循環之中。

  洞府內時光仿佛凝滯,唯有爐火明滅,劍氣嗡鳴,玉泉水波映照著壁上劍訣流轉的道痕。

  陸城的身心,便在這煉劍與悟劍的完美循環中,走向一個前所未有、超越過往想象的玄妙之境。

  外界,因為陸城道人長久的頓悟閉關,玄清道尊不得不再一次出山,重掌宗門,主持大局。

  千年枯寂,于玄奧的思悟與爐火的鍛打中轉瞬即逝。

  寒光洞內,唯一清晰記錄時光流逝的,是那懸浮玉泉之上一道越發淵深莫測的背影。

  陸城道人的吐納呼吸早已與整個泰岳峰的地脈氣息融為一體,每一次吐納,洞府內氤氳的仙靈之氣便隨之漲落一次,如同潮汐。

  他身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光暈,時而清濛如煙雨,時而金銳如朝陽初綻,時而又沉厚如大地回春,更有暗金血芒流轉其間,最終皆歸于一種混沌未名、卻又純粹至極的斑斕暗金,正是玄天神功運轉到極深處的外在顯現。

  道家變化飛升術修煉有成后的效果持續生效,這門堪稱逆奪天地造化的道法,隨著陸城踏入合體境界,其對于道體的改易提升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境地。

  血肉筋骨、竅穴經脈,乃至識海元神,都在這股無形偉力的推動下發生著微妙的蛻變與進化。

  因此,法力增長的速率非但沒有因境界的拔高而減緩,反而借助變化飛升術對“先天資質”的不斷改易,變得更快。

  澎湃的法力如星河奔涌,在陸城的體內無聲咆哮,其量之雄渾、質之精粹,已遠超尋常合體初期修士,直逼中期境界。

  這份恐怖的道行道力精進速度,堪稱驚世駭俗。

  也是支撐“意識劍域”中那道代表“金虹貫日”的金色劍意流光得以不斷破界、攀升的動力源泉。

  此刻,在那無垠的劍意宇宙中,那道璀璨金虹已發生了質變。

  它不再僅僅是一道光,更像是一柄無形無質、卻又真實存在的“道劍”!

  純粹、極致、無堅不摧的意念在高度凝聚壓縮后,仿佛觸及了速度與鋒銳規則的臨界點。

  意念所至,劍意便已及至!

  宇宙星海中的模擬目標,已從洞穿大日,轉向切割空間裂縫,斬斷時光漣漪,甚至嘗試模擬湮滅劫雷的那一剎那鋒芒!

  千年光陰,億兆次意念演練,漸趨完美。

  這便是千年枯坐,唯我唯劍的結果——那自《金虹破妄劍訣》億萬道軌跡中淬煉、升華、最終凝結而成的一劍雛形:金虹貫日。

  也是在這一刻,陸城道人驟然睜開雙目。

  外顯為目中之光,心發為破妄之音!

  內觀于己,神照于道。

  “金虹,貫日!”

  意念在識海當中轟響!

  咻——!

  一道由虛而實、迫發如電的淡金虹光,自陸城眉心迸射而出!

  這道劍意念頭虹光剛一出現,其蘊含的極致銳意便讓整個寒光洞的溫度驟降!

  無形的洞內靈機瞬間凝滯!甚至連玉玄滌脈寒泉水面都出現了一道筆直的、仿佛被無形鋒芒割裂開的細長紋路!

  空氣、元氣、光線,在這道念頭虹光路徑上,都被瞬間“洞穿”、“割裂”,短暫留下一條真空無質的“劍痕甬道”!

  念頭虹光的目標,赫然是那座乾元煉天爐!

  但它并未攻擊爐體,而是以一種玄妙難言的姿態,如百川歸海,如游龍歸淵,無聲無息、卻又勢如破竹地貫穿爐壁上那些流轉不息的火焰道紋節點,精準無比地投入爐膛核心!

  轟!!!!

  一劍激起萬層火浪!

  劍意念頭虹光投入爐膛核心的剎那,仿佛投入油鍋的火星!

  早已在五行輪轉道韻中溫養圓融、兇威內斂的無量血海飛劍,以及圍繞著它運轉、彼此氣機牽引已達千年默契的五行飛劍劍胚,瞬間沸騰!

  嗡!嗡!嗡!嗡!嗡!

  太白、青蓮、玄冥、離火、厚土,五行劍魄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長吟!

  它們形態在念虹投入的瞬間,似乎被那道純粹到恐怖的“金虹貫日”劍意強行“梳理”、“統合”、“控制”!

  那道源自“金虹破妄”,被陸城千年唯劍之心提煉到極致的無上劍意,此刻成為了五行輪轉體系之外,那統御一切、破開混沌、代表極致速度與極致鋒利的法則。

  爐中景象驟然變化,劍將出爐!

  洞府之外,玄霜覆階,冰晶掛檐。

  一道素白身影,已在覆蓋著薄薄冰霜的寒玉石階上,寂然佇立了三年日夜。

  這名白衣女冠,卻是萬霜兒。

  昔日在太清宗內交游甚廣,以目光長遠、照拂后輩著稱的萬霜兒,此刻眉宇間再無半分玲瓏之色,唯有經年累月沉淀下來的痛楚與化不開的冰寒。

  她身披一襲素雪鮫綃,身形纖細,仿佛這太清峰頂亙古不化的玄冰精魄所化,清冷得近乎透明。

  目光穿透寒光洞虛掩的厚重石門縫隙,投向那片被爐火與劍光映照得光怪陸離的內里,復雜難言。

  數千年傾盡心力,只為等師兄一諾。

大熊貓文學    仗劍獨行斬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