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三十四章七修歸元煉魔種,謫魔降世禍星臨

  光陰荏苒,白云蒼狗,轉眼之間人世又渡千載春秋。

  在此千年光陰中,陸城絕大部分心神所系,多在蕭氏姐妹轉劫之身上面。

  安平縣尸妖一劫過后,他靜待機緣流轉,于無聲處巧施妙手,終令林清漪與韓凝霜二女,于某處古墟遺藏中,偶遇兩人前生證道之本命至寶——煉魔金塔,并領悟塔上刻錄的秘傳《煉魔心經》、以及神咒御魔之法。

  不過陸城并沒有讓二女真的取走此寶,雖然煉魔金塔本身靈性是歡呼雀躍、躍躍欲試的,但以二女當時的境界,取走這件六階法寶,無異于小兒持金過鬧市,恐會招來無窮殺劫。

  因此在二女領悟《煉魔心經》后,古墟洞府崩塌,二女只能見那座牽動自己心神的金色寶塔,被封入無窮亂石當中,并將此事鎖于心底,想要未來取寶而出。

  自此,林清漪與韓凝霜二女身負高妙道法,一肩懸壺濟蒼生,一劍蕩魔鎮邪氛,可謂內外功德俱修。

  《煉魔心經》立意高妙,威力無窮,配合神咒御魔之法,可以憑借道法鎮壓住鬼物邪靈,再不斷以道法經書將之渡化,使之為己所用。

  可以說修煉得年頭越長,收伏渡化的鬼物邪靈越多,修道人自身的實力,便越是厲害。

  數百載除妖行善,累世宿慧終漸蘇,林清漪與韓凝霜二女前后勘破金丹妙境,終于憶起前塵種種。

  遂雙雙歸返天地道宮,重入陸城座前。

  前世根基猶在,今世道心彌堅,二女精進之勢如破竹,不過百多年便重返元嬰道果。

  及至此世千年盡頭,已是元嬰真氣九轉,氣滿神盈,凝望元神門檻,靜待那一線破境機緣。

  不過蕭玉虹與蕭玉雪姐妹,一身道法倒有九成落在那座煉魔金塔之上,專司降妖鎮魔,兩人合煉這一件本命法寶,前世便窮盡心血靈物、這一世重續道途繼續合煉,那座煉魔金塔已然是靈光熠熠,幾有晉升靈寶之象。

  兩人聯手加上本命法寶便以元嬰頂峰法力,也能與元神初期妖魔斗上一斗,攻伐鎮壓之力,尤其可怕!

  但煉魔心經法力在面對人族元神時,則是威力劇降,怕是連普通的元神功法也有所不如。

  當然,這一缺點可以通過千載修行收伏渡化的妖魔護法來進行彌補,在這個方面來說這又幾乎是一部完美無缺的道門功法典籍了。

  地仙界中,因果亦定。

  陸城以自身秉性資質與深厚背景,終獲金蟬族太上長老頷首,納其掌上明珠韓瓊枝為侍妾之列。

  然陸城道人行事,自有法度。于那位金蟬公主韓瓊枝,止乎禮,重乎諾,并非為兒女情長,實乃護道之緣:

  受其父所托百萬家私底蘊,護其一生平安周全。

  陸城的確是收了金蟬長老的饋贈資財,但韓瓊枝在他這里只是有一個侍妾之名,而無侍妾之實。

  同時陸城出面庇護韓瓊枝的平安,讓她不會走上其父老路,直到她修煉出足以自保的法力為止。

  這,是一場很公平的交易。

  兼有兩界通商之厚利,再有金蟬長老的饋贈,陸城積攢下大量資源,并且將之盡數傾注于那巨靈飛艦之上。

  他得以隨心所念,窮盡奇思妙想,反復祭煉、提升此鎮宗重器。

  艦體每一處符陣的改良,每一道禁制的補全升級,皆令陸城對這件融合了太清精髓與諸天奇技的戰爭法寶,理解愈深,掌控愈強,幾近血肉相連、心神相通之境。

  時光如恒河之沙,無聲無息,如此,卻已是妖神大劫后共計兩千年光陰逝去。

  在這兩千年當中,天地道宮門下苗楚云與幽冥道人兩人,先后晉升元神境界,皆是在第一世便修證元神,根基深厚。

  凡間界,天地道宮深處。

  一座籠罩在二十四遠古神魔威壓與滾滾地煞天罡漩渦中的萬仞孤峰上,其核心石室之內,此刻正彌漫著一種令尋常元神修士見之驚懼色變的森然魔意。

  石室中央,萬載陰陽玉雕琢的法臺光華流轉。陸城道人端坐其上,身姿挺拔穩重。

  他的面容沉靜如水,不見一絲波瀾,唯有那雙深邃的眼眸深處,偶爾掠過一絲極淡的兇厲煞氣:

  在陸城面前的虛空當中,懸浮著一枚嬰兒拳頭大小的寶珠。

  此珠色澤黑紅,非金非玉,初看平平無奇,細觀卻仿佛蘊藏著無邊地獄深淵,諸魔相噬,生生世世永無止歇。

  珠體表面,細密繁復、透著原始蒼茫意味的暗紅魔紋緩緩蠕動、糾纏,宛如活物呼吸。

  更令人心悸的是,寶珠深層內部并非實體,而是十三道極其凝練、透射出刺骨怨恨與無邊戾氣的血色靈光,飛舞沖撞。

  它們如同被封印在萬古寒冰當中的活火山,瘋狂地左沖右突,每一次撞擊,都引得珠身嗡鳴震顫,發出無聲卻能刺穿修士元神的凄厲尖嘯!

  這,正是陸城耗費千年心血,歷經無數謀劃與殺戮,終于煉成的魔道重寶——七修元神珠!

  煉成之后,威力巨大妙用無窮。

  同之前的萬靈血珠一樣,這七修元神珠的煉制法門同樣出自于地仙界人族九宗之一的上清宗《上清法箓》。

  太清山道統第一,玉清山道純第一,上清山道威第一,上清法脈不拘正邪之見,對于各門各派的正邪道術都有涉及,尤其喜愛改造魔道魔法,使諸惡相噬,以劫制劫。

  當然也不乏失手的時候,養出兇戾難制的一方魔頭,只是上清宗底蘊深厚,至今為止還沒有不能真正解決的。

  要修煉這七修元神珠,首先便需要十三道至少元神級數的靈魄,靈魄境界越高,法寶煉成后威力也就越強,只這一點便可說是觸犯眾怒,容易招災惹禍。

  魔道原本的七修元神珠,需要拘拿十三道元神修士,最好還是生擒活捉,拷打折磨千年,使他們的靈魄當中充滿戾氣怨恨,再煉入法寶中,怨恨之氣越大,法寶威力也就越大。

  這部魔法落入上清修士手中后,上清修士向其中改良加入了末運之道,越是作惡多端,窮途末路,氣數衰敗,死不瞑目的修士,靈魄煉入其中威力越大。

  陸城面前七修元神珠當中,其中四道氣息迥異于其它,雖同樣被魔紋纏繞束縛,但魂魄當中透出的道門清氣、劍意鋒芒、森然鬼氣與蠻荒煞意,依稀可辨。

  此乃當年圍攻通玄界的七界元神老祖中的四人!

  彼時陸城網開一面,非是畏懼因果,而是早有算計,靜待千年時光測算篩選,待他們其中幾人氣數衰落、戾氣深重之時,便遣門下諸名弟子循跡斬落,收入魂魄,其怨氣因果亦在可控范圍之內。

  本就是他們先攻擊通玄界,攻擊陸城道人的,陸城在當時他們氣數未絕時不予計較,但卻保留著反擊的權力。

  凡間界的元神修士若不能飛升上界,就只有一世三千載的壽元,絕大多數七界元神第一世還難以修成元神,往往要第一世元嬰境界,第二世轉劫重修后,別有機緣,才能煉就元神。

  所以一千年的等待,當年很多元神修士都被陸城拖到壽元將近,氣數衰落到頂點了,這個時候再派遣門下弟子出手,得手便得手,若是不能得手,雙方因果結清,便也不再糾纏。

  只是如今陸城道行極高,雖隱居于天地道宮不出,但計算之下幾乎算無遺策,只要出手便是必中。

  這兩千年的漫漫光陰中,陸城勇猛精進的并不是玄天神功修煉至二十四變后的法力增長,而是其道行增長。

  在太清宗那樣宗門的底蘊與環境之下,陸城又有志于此,無數道家經典典籍日日抄寫研讀,雖然是笨辦法,但這是凡間界元神修士不可能具備的條件,所以他的道行增長速度是駭人的。

  同時,這也是陸城不得以不這樣為之,玄天神功威力巨大,反撲亦是巨大,若是沒有足夠的道心道行支撐,修煉至此功精深之境,便是陸城也明白必要為其所害,半點僥幸也不可以有。

  此時此刻,陸城面前七修元神珠內,這四道末運、怨氣最重的魂魄,皆出自曾覬覦通玄氣運的七界修士。

  雙方因果糾纏,對方又非善類,正是暗合“七修元神”苛刻至極的煉制要求,在自身的氣數反噬上也降至最低。

  至于另外九道稍顯混沌暴虐、形態多變的魂光,則是陸城身外化身在地仙界蠻荒中千年斬獲的返虛級元古荒獸魂魄。

  這些荒獸誕生于地仙界最為原始的蠻荒煞氣之中,魂魄強度雄渾遠超元神修士,充滿毀滅與混亂的本能,雖然靈性稍遜,但那磅礴如海的魂力與源自蠻荒的煞力煞氣,正是補充主魂、提升魔寶根基的最佳材料!

  此刻十三道魂影在魔珠內相互撕扯、吞噬、煉化,最終在陸城以道法引導下,強行平衡,歸為一體兇戾魔胎。

  在凡間界,七階元神法寶還是可以煉制的,此寶煉成之后,再持之以恒的溫養,自己飛升地仙界后再進行一番血祭,便是晉升返虛后,此寶也會是一招厲害的殺手锏。

  千年枯坐讀經煉寶,陸城以自身磅礴似海的法力為爐,以三昧真火鍛其形,更以上界上清宗的總綱心法為引,在無邊怨煞戾氣中,硬生生煉制出一枚威力無窮的魔珠。

  無數精純魔元、珍貴靈材被碾碎成最本源的粒子,如百川歸海般融入這枚混沌魔珠之中。

  珠體上的魔紋愈發完整、深邃,隱隱構成一個包羅萬象又邪異萬端的微型世界雛形。

  珠內核心,一股沉睡般的、令尋常返虛修士亦為之心悸的魔道威能,正悄然蘊積。

  ‘也只有魔道邪術,投機取巧,無所不用,才能讓修士在凡間、在元神境界,煉制出返虛魔寶、甚至煉器技藝都不太受到限制,難怪無論在什么時代,魔道都萬古不絕。

  我若不是修成道家變化飛升術,本身便是百邪難侵,像這種魔寶我也是萬萬不敢煉制的,恐遭魔染,一身千年苦修的道功法力盡廢盡棄。’

  在這一日。

  法臺之前,最后一道由九幽玄鐵與天外隕精熔煉而成的漆黑魔液流淌滴落,在接觸珠體表面的剎那,被無形吸力瞬間鯨吞。

  “嗡——!”

  一聲難以形容的宏大魔音,驟然自七修元神珠內部迸發!

  石室虛空猛地扭曲塌陷,時間似乎都凝滯了一瞬。

  那枚混沌魔珠瞬間放出無量毫光,不再是凄厲的血光,而是一種深邃莫測、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熱的幽暗之芒。

  珠體之上的所有魔紋在同一時刻點亮、流轉,勾勒出一張張痛苦、扭曲、怨毒卻又透著某種神圣魔性的面孔虛影,十三主魂短暫合一,化作一個模糊的魔影核心!

  千年苦修,終于功成!

  返虛級別的魔寶器胎——七修元神珠,正式煉成!

  它不再需要陸城法力維持形體,而是自發地懸浮于虛空,吞吐著石室中濃郁的地煞天罡之氣,珠體內部傳出一陣陣似心跳又似雷鳴的搏動聲。

  一股凌駕于化神之上的、屬于更高生命形態和大道規則的“返虛”威壓,如沉眠的太古兇獸,緩緩釋放。

  此顆魔珠初一成型,便靈性盎然想要飛遁出去,吞噬血食,完成最后一步祭器。

  卻被陸城以極大的法力,祭出法光攔住擋下。

  那顆魔珠左沖右撞發現終究沖不出去,最后方才委屈的落下,碰觸陸城道人,期期艾艾的撒嬌。

  “現在還不是時候,你現在有七階境界就可以了,若是晉升八階,天地不容要么飛升要么毀于天刑之下。”

  陸城規勸一句后,將之收起。未來只要本尊晉升返虛境,并以足夠的生靈精血、魂魄進行最終的血祭,這件法寶便將真正晉升返虛魔寶,現在卻還不是時候。

  收回魔珠后陸城原本平靜的臉上,終于掠過一絲極淡的滿意之色。千年籌劃,萬般心機,終得此寶胎。

  靜室的禁制光芒微微收斂,石室內的混沌氣流逐漸平復。

  恰在此時!

  毫無征兆,整個通玄界…不,是整個凡間界與地仙界聯接的空間裂縫,同時劇烈一震!

  并非天地元氣激蕩,亦非地震裂變。那是來自更加高遠存在的,某種墜落!

  “轟隆隆隆!”

  悶雷滾動,天地變色,并非烏云匯聚,而是頭頂的無垠青天,驟然變得污穢、渾濁、死寂!

  原本流淌不息的無量星光,此刻似是被一層無形無相,卻又無處不在的粘稠灰氣所阻隔、污染。

  那灰氣帶著濃郁的衰敗、腐蝕、同化的氣息,如同億萬年未被擾動過的腐爛沼澤深處擴散出的瘴氣,瞬間彌漫了目光所及的所有天際!

  陸城先是身化遁光外出仰觀天象、俯察地勢,接著以天魔算法反復推演計算,漸漸的便皺起眉來。

  “諸惡相噬,以魔制魔…看來這老魔頭還是我招引來的,雙方因果糾纏不淺。”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

  凡人畏懼的僅僅只是惡果而已,而高明的修行者明白,種因得因,種果得果。

  是日,千載未曾響起的天地道宮玉鐘敲響。

  一道道遁光,只要不是生死之事,幾乎不顧手頭上有什么事,皆是駕馭遁光向回返回。

  在這一日,天地道宮通玄一劍陸城神君,再次現身,為門下弟子門徒講經言道:

  道侶蕭玉虹蕭玉雪姐妹,妾侍薛玉真與云靈兒兩女。

  以及真傳弟子如今已然是元神中人的苗楚云、幽冥道人,已經轉劫過一次并且已經恢復法力的石生道人與云凰兒。

  除此之外,還有靈獸、九龍、以及天地道宮的記名以及內門弟子,皆可于此聽老師講課授道。

  “天地之間,大禍興矣。天道輪轉,因果糾纏,有域外魔神,名為伽羅!

  此魔本為一方上界中千世界的魔道巨擘,修為鼎盛時已臻返虛之境,呼風喚雨,移山倒海,兇威滔天。奈何行事太過偏激酷烈,招惹到一位正道玄門羽士。

  雙方斗法多次延綿千年,互有勝負,伽羅終是不敵,魔軀幾近崩解,根基大損,境界也被打落元神,狼狽逃竄。

  為躲避那名正道玄門羽士的追殺,他循著冥冥中的一絲感應,闖入空間裂縫中較為薄弱的下界節點,以殘存魔元撕裂障壁,強行偷渡墜入此方世界。

  此為謫魔降世,天地之間殺劫將起矣…”

  陸城道人這一番近乎預言的話語,引起法臺之下眾多弟子間的軒然大波,然而他并不過多理會,而是目光直視,似乎其法目已然看穿虛空,與那降世的魔頭對視起來。

  不僅僅陸城能以道行法力算出對方而已,因為雙方因果糾纏不淺,魔神伽羅同樣也能感應到陸城,感應到他所煉制的魔道至寶。

  若是能夠得到此寶,再魔染下界天地,那么返回地仙界后,自己未必就不能再與那對頭斗上一斗了。

  事實上若不是陸城在下界煉制七修元神珠,導致下界魔道氣數大漲,從地仙界偷渡回凡間界這種事,一萬個里也沒有一兩個能夠成功的,魔神伽羅也可謂是應劫而至。

  “師尊,天地之間殺劫將至,我等該如何應對?”

  作為真傳弟子中的大師姐,苗楚云在眾多弟子當中站了出來,執禮之后如是問道。

  “天地之間氣運起伏,道消魔漲,自有法度,劫運相伏,有著福之禍所倚,禍兮福之所伏的道理。大劫也是大運,我等當秉持道心身處其中,若能借勢用力,也許便可以斬獲機緣青云直上。”

  這般回答著,與此同時陸城想到,當年自己之所以可以成為通玄界的氣運之子,是因為圣陽、孔極,二十四妖神所帶來的劫數,原本自己對于鼎章,通天,烈火,玄空,句芒,玉清,陰陽,那七方世界的天道是沒有什么辦法的,并不是說你法力高強便可以肆意的操縱天道,或者說凡間界不會存在擁有那樣法力的修士。

  但是現在,情況似乎變得有些不同。

  正常來說,謫魔降世自然是極為可怕的殺劫,尤其是返虛魔修法力跌退為現在的元神境界,心境眼界還在,比之尋常元神修士強大出不知多少。

  然而陸城在凡間這兩千載修行,道行法力卻又是大有進步,非是尋常元神修士可以相比。

大熊貓文學    仗劍獨行斬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