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6章 前緣縫翼

  眾所周知,殲8系列戰斗機的低空低速性能不好。

  除了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本身在低空低速工況下性能不好意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客觀原因的限制,飛機在設計的時候選擇了相當簡單的機翼構型。

  沒有前緣裝置,后緣也只是最普通的傳統襟翼。

  這種襟翼由于流動很容易從產吸力的一側分離,尾跡并不穩定,在中等偏角下襟翼上就發生流動分離,增升能力非常一般。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起點低意味著進步空間大,對于現在的常浩南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

  只是這一次,就沒有任何后人的經驗可供借鑒了。

  所以他也還沒想好到底選擇安裝前緣襟翼還是前緣縫翼。

  前緣縫翼的增升效果更好,但結構更加復雜,而且還會帶來更大的噪音。

  當然,這只是概括性的規律,具體的性能如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設計水平上來。

  總的來說,二者之間各有優劣,主要看怎么取舍。

  聽到常浩南對于把副翼鉸鏈整流罩擴展為后緣翼刀的想法,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是眼前一亮。

  但當聽到前緣增升裝置的時候,又有不少人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最后還是柳明開口總結道:

  “關于翼刀的設計,小常同志的思路確實非常好。”

  “至于前緣增升裝置…”

  柳明和坐在前面的楊奉畑對視了一眼:

  “其實在八三工程還處在預研階段的時候,大概80年代末,我們和法國達索公司合作設計過一種前緣縫翼,準備用于改進當時的殲82飛機。”

  這倒是一件常浩南之前完全沒聽說過的事情。

  “是啊,當初顧總也說過,假如殲8能裝上一套合適的前緣縫翼,綜合性能至少不會弱于幻影2000。”楊奉畑也回憶道:

  “正好當時趕上我們和法國人在航空工業方面合作的蜜月期,就開展了一項聯合研究,大概是跟和平典范計劃同時進行的。”

  當楊奉畑提到“和平典范”這四個字的時候,整個會場的氣壓都瞬間變低了些許。

  那段故事堪稱華夏航空工業的恥辱,80年代中期幣值的將近6億美元白白打了水漂,兩架飛機還被無故扣押數年時間,才被以散件形式送回國內。

  后世的某些親美媒體,竟然還恬不知恥地將這一計劃宣傳成所謂“華夏航空工業現代化的起點”!

  實際上,八三工程之所以會被立項,并且得到如此多的資源,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和平典范計劃的恥辱性失敗。

  我們要造出一架爭氣機,一架能夠證明我們不需要美國人幫忙也能行的戰機!

  “嗯…那當時的設計完成度怎么樣?”常浩南詢問道。

  “老實說,不怎么樣。”楊奉畑搖了搖頭:

  “我們和達索方面的工程師合作了大概兩年時間,但直到最終拿出的設計版本,也還是沒能達到法國方面一開始預期的性能。”

  “一方面結構有點太復雜了,另一方面也缺少足夠的設計工具,在風洞試驗的時候,我們發現前緣縫翼和后緣襟翼之間總是存在干擾,導致增升效果反而不如只有襟翼的時候。”

  這個結果并不出常浩南所料。

  中法合作的最大收獲,是我國從對方那里學來了一整套的航空產業標準,最終參照法軍標形成了空軍領域完整的國軍標。

  但是具體到技術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成果確實不多,也就是直9直升機還有響尾蛇防空導彈等寥寥幾種。

  阿格斯塔90B潛艇的設計被證明完全不如基洛。

  超黃蜂直升機被一路修修補補了近40年,最后幾乎是從頭設計了一個新型號才頂著直8G/L的名號大規模裝備。

  被認為可以統一大中型水面艦艇主炮型號的100mm艦炮更是個天坑,只短暫地裝備了大概十幾艘艦艇之后,就連同100mm這個口徑被130/76兩種口徑全面取代了。

  倒也不是說法國人故意使壞,實在是他們自己當年也是走在這些歪路上的…

  總之有了這些先例,一個前緣縫翼的設計效果不佳似乎也并不很讓人意外。

  不過話說回來,達索公司在大三角翼的設計方面確實經驗豐富,從幻影3到幻影2000,多種經典的無尾三角翼飛機都出自馬塞爾·達索之手。

  所以常浩南對于他們給出的設計倒也有點興趣。

  “楊總,不知道當年達索公司的設計是否還有存檔?”

  “你準備改進他們的縫翼設計?”楊奉畑把玩著手中的鋼筆詢問道。

  “未必是改進。”常浩南搖了搖頭:

  “可能需要重頭開始設計,不過參照一下法國人的經驗總是好的。”

  “縫翼在增升方面的性能本就比前緣襟翼更好,至于設計方面,我想既然已經過去了十年,很多當年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就未必是問題了。”

  擱在十幾天前常浩南剛到601所的時候,要是有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敢夸下海口說自己要完成法國人都沒做到的縫翼設計,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嗤之以鼻。

  但是現在,考慮到常浩南之前展示出的驚人能力,會場里面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件事或許能成!

  大概一個小時之后,塵封已久的前緣縫翼設計資料被人從601所的資料室中取出,并送到了會議室。

  飛行器設計這樣嚴肅的工作,所謂設計資料當然不可能就是一張設計圖,而是裝滿了整整兩個箱子的計算和說明文件。

  當然,這些東西常浩南并不需要都看。他的重點一是設計方案本身,二是當年的法國人和601所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以至于連紙面設計流程都沒能走完。

  然而當常浩南打開總體設計圖,看到那個復雜的三段前緣縫翼設計時,幾乎下意識爆出了一句粗口。

  “我草,怎么是這種方案?”

  沒錯,跟圖紙上幾乎一模一樣的縫翼設計,常浩南在重生之前見過。

  不過既不是在華夏的飛機上,也不是在法國的飛機上。

  而是在印度的飛機上…

  從1983年開始設計,直到2016年才服役的LCA“光輝”戰斗機,它的無尾大三角翼布局就是達索公司操刀設計的。

  而LCA的前緣縫翼就是這種精密而復雜的三段式結構。

  現在看來,八成是達索公司回去之后把這個半成品經過一番完善,直接塞到了LCA身上…

大熊貓文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