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823人活得不能不如一只鴿子

  在鴿哨“泠泠”聲中,唐植桐進了婦聯的門。

  來的次數多了,門衛都認識唐植桐了,互相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

  “媽,提案寫完了。”葉志娟辦公室的門敞開著,里面沒有別人,唐植桐敲了敲門,直接開口道。

  “效率挺高嘛,我看看。”葉志娟聽到女婿的聲音,抬起頭來,笑道。

  “那您先看著?我這兩天想起個文具盒的點子,去跟小琴姐說一聲?”唐植桐將提案從包里掏出來,遞給葉志娟。

  “去吧,一會過來拿。”葉志娟揮揮手,羅清泉已經就合作醫療的事情與衛生部門達成了一致,所以提案得盡快提交上去,她打算現在就看。

  唐植桐出門找到苗小琴,將乘法口訣的事情說了一遍。

  至于國外不流行乘法口訣的事,唐植桐一口都沒提,任何促進學習的措施在“快樂教育”面前都等于個蛋,雖然現在還沒有開展快樂教育,但應該也快了。

  “行,我回頭找文具廠對接一下。”苗小琴點頭應下。

  “好嘞,麻煩小琴姐了。”雖然是公事,但唐植桐還是有些不好意思,苗小琴是葉志娟的秘書,自己卻三番五次的找她協調工作,無形之中給她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唉吆喂,真是個好消息,我代表科研組先謝謝小琴姐。國外的不著急,總得給搞外貿的同志一點時間。”唐植桐搓著手,沒想到苗小琴效率這么高,恐怕施正則聽到這個消息能樂翻天吧?

  唐植桐的提案不復雜,前前后后加起來也不過七八頁信紙,里面除了體現社姓的優越性、保障社員的身心健康、提高社員的生產積極性等目的外,還列舉了幾個生產隊的醫療成本及后面的預期支出。

  在這份提案里,唐植桐并沒有提什么社員看病完全免費,而是建議按照公社、衛生口、社員個人5:4:1的比例出資建立統籌基金。

  至于后面基金由哪個部門去管,怎么個收納、支出、核銷法,唐植桐一概沒提。

  葉志娟對這份提案大體還是滿意的,女婿只是提出了一個想法,牽扯到實際利益的地方留了白,由其他兩方或者三方去協調。

  “行,就這樣交上去吧。”看到唐植桐進門,葉志娟一個意見都沒提,直接將提案又交還了女婿。

  “好嘞!那我現在就過去。”唐植桐樂呵呵的接過提案,今兒把提案交上去,就算又了了一檔子事,身上的擔子又能輕上一分。

  唐植桐從婦聯出來按照原路返回,來時好好的,往回走的時候卻發現前面吵吵鬧鬧的,路被堵了。

  里面有人扛著根竹竿,竹竿上面綁著塊紅布,乍一瞧,唐植桐還以為到了起風的時候了呢。

  唐植桐愣神的工夫,后面過來的人越來越多,這時候是進也進不去,退也退不回,進退兩難。

  “爺們,怎么回事?吵什么呢?”唐植桐索性扶好自行車,跟旁邊看熱鬧的人聊了起來。

  “瞧見沒,拿竹竿的那個,人家盤鴿子呢,有個小伙子看到墻頭站了只鴿子就打。盤鴿子的說那是他的鴿子,打鴿子的說自己打的鴿子沒有鴿哨,所以是野鴿子。倆人就吵起來了。”看熱鬧的路人聽見唐植桐相問,頓時來了興致,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嗐,我還以為咋回事呢。打著鴿子了?”“盤”在詞典中有很多釋義,但在四九城的口語中是一種獨特的存在,“盤”字后面加上名詞,這種說法就不太好解釋了。

  盤珠子、盤鴿子、甚至盤人,代表的意思各不相同,大概分別是把玩、馴養、撫養的意思。

  “盤鴿子”是京爺訓練鴿子的一種方式,講究的人一天能“盤”兩次,早晚各一次。

  “打著了,沒打著能揪著人家小伙子不放嗎?要說這小伙子也是,在哪打不行?非得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打。今兒這事不能善了。”看熱鬧的在一旁有些幸災樂禍。

  “你瞧瞧,你瞧瞧,這可是正宗的‘鳳頭’!我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梅先生想買我都沒賣!”養鴿子的人手拿著一只被打的鴿子,情緒激動地向圍觀的眾人展示。

  見他這么說,有不少人就信了。

  梅先生作為京劇界的泰斗,在四九城的名氣很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個愛鴿子的人,用鴿子訓練眼睛,不僅治好了近視,還讓眼神更加靈動,在表演中大放異彩。

  “你這也沒戴鴿哨啊,我還以為是野鴿子呢。”小伙子很委屈,自己不過是想吃點肉,沒曾想有人蹦出來說這鴿子是家養的。

  唐植桐聽到這兒,覺得這小伙子多多少少有點冤枉,在分辨鴿子方面跟自己在一個水平線上。

  “我還沒訓好,戴什么鴿哨?你懂不懂鴿子?

  這不是送信的信鴿,也不是立在城門樓子上的樓鴿,更不是用來吃肉的肉鴿,這是‘鳳頭’、‘鳳頭’!

  你瞧瞧這長脖子、這算盤珠子似的腦袋、這陰陽墩子嘴,哪一點像是野鴿子?

  就算你不認識,這身毛你總該能看出點門道吧?你見什么野鴿子全身雪白跟掛了白霜似的?!

  你自個說,今兒這事怎么賠吧!”盤鴿子的人可能真的是心疼鴿子,氣勢一下子就上去了,顯得有些咄咄逼人。

  “這樣吧,治鴿子花多少錢,我出了,成吧?”小伙子自知理虧,只能咬著牙往外掏錢。

  “治?這鴿子治好也廢了,不行,你得賠我只新的。我這只花了五十塊錢呢!”盤鴿子的不接受這個方案,重新開了價。

  “什么鴿子這么貴?!”小伙子急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看到他這副凄慘模樣,周圍看熱鬧的群眾也開始紛紛仗義執言:“對啊,什么鴿子這么貴?一斤肉才幾毛錢?你這不是在訛人嗎?”

  看到這一幕,唐植桐想起了《茶館》,《茶館》第一幕有個小細節,一幫人吵吵鬧鬧,陣仗挺大,去茶館說和。松二爺看到后好奇,就跟伙計李三打聽是怎么回事。

  李三說:張宅的鴿子飛到了李宅,李家不肯還。

  旁邊那個打扮寒磣的老頭來了一句:這人還不如一只鴿子呢。

  在原著里,這老頭不是單純要飯,而是賣東西自力更生的,賣的是挖耳勺、牙簽、梳子等小物件。

  李三給松二爺講了張家、李家因為鴿子茬架的事,隨口問了一句:老大爺,您高壽啦?

  這老頭說:八十二了,沒人管。這年月啊,人還不如一只鴿子呢。

  眼下才解放十來年,人肯定要比鴿子值錢,在眾人的聲討當中,盤鴿子的那位爺漲紅了臉,據理力爭:“我這鴿子可是去年參加過慶典放飛的,是功勛鴿!我還指望著讓它后面繼續為國效力呢!就這么讓他給打殘了,我還不能要個說法了?”

  “行了,行了!都散了,都散了!堵著路算怎么回事?散了散了!”這時候派出所的同志在人群后面開始疏導交通。

  有派出所出面,兩面就都歇了聲,圍觀的人覺得沒有熱鬧可看了,也就慢慢散了。

  唐植桐推著自行車往外走的時候,瞅了一眼那人手里的鴿子,沒想到這還是一只第一批參加過國慶慶典放飛的鴿子。

  二戰后,鴿子被確立為和平的象征。

  1949年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召開,第一副和平鴿是畢加索畫的,沒錯,就那個畫畫抽象的畢加索,也是鋼筆品牌的畢加索,不過這鋼筆品牌跟畢加索關系不大,是滬縣產的,2003年才推出。

  別一提畢加索就感覺是已經作古了似的,人家目前身體倍棒個,吃嘛嘛香,能活到1973年,活了91歲,也是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畢加索畫的第一副和平鴿是站立的,這幅畫一點都不抽象,1949年5月25日,在天安門城樓的正中央,在兩位偉人的巨幅畫像之間懸掛的就是這副畢加索的白鴿臨摹畫。

  后來畢加索又畫了好幾幅和平鴿,到了1952年第三幅,才誕生了那只著名的和平鴿,展翅飛翔,胖胖的,依舊是寫實畫,只不過嘴里沒叼橄欖枝。

  國內雖然印了郵票,但真正意義上的放飛和平鴿是在去年十周年慶典上,鴿子是跟四九城居民借的,無償的那種。

  有這個名義在,唐植桐覺得打鴿子的那哥們估計得出點血了,希望能善了吧。

  目前四九城的四大班子都在正義路這一塊,唐植桐一路打聽,憑著代表證進了門,進門后又打聽虞韻舟在哪。

  代表證在手,大家都很好說話,后面更是有工作人員直接領著唐植桐去找到了虞韻舟。

  一番寒暄后,唐植桐拿出了提案,道明了來意,并強調道:“虞科長,這事前幾天文教會的時候,已經跟衛生部門溝通過了,開展試點應該沒多大問題。”

  “感謝唐植桐同志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你這都溝通好了,給我們省下了不少工作。”虞韻舟覺得這可能是自己接到過最容易落實的一樁提案,都溝通好了才交過來,接下來的落實就沒那么難了。

  雖然唐植桐的提案來的早了些,但他絲毫不敢輕視。

  “沒事沒事,你不嫌我給你們添麻煩就好。”唐植桐擺擺手謙虛道。

  “可不敢嫌棄,我們的工作就是聽百姓的真實心聲,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虞韻舟更是連連擺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時時刻刻都要受到人民的監督,不會將這一切視之為麻煩。

  與此同時,丁建輝正在電力大比武的賽場上揮汗如雨。

  電力大比武不僅僅比試個人技能,也有團隊協作項目。

  前一陣子,腳扣已經在丁建輝的建議及監督下定型,并試制了幾副。

  除了一副被丁建輝交給顧勇外,剩下的都在分發給了自己單位的同事試用。

  新的腳扣已經大大改良,輕便、穩固了很多,幾天下來就收獲了普遍好評。

  在這次電力系統大比武中,腳扣也大放異彩。

  丁建輝及同事在個人項目中都名列前茅,在團隊比賽中也領先其他單位好幾分鐘,扎扎實實的吸引住了評委的眼球。

  早在丁建輝參賽前,電力系統的中高層就知道了腳扣這檔子事,對這玩意能在實際生產作業過程中產生多大作用很好奇。

  今兒一見,唉吆喂,作用突出,這必須得是成績!

  今年雖然才過了不到五個月,但電力系統捷報頻傳:

  1月1日黃河劉家峽水利工程大壩截流;

  1月4日福建建溪大型水電站動工興建;

  1月17日青年工人王林鶴制成第一套一萬伏高壓電橋;

  1月25日新建的南京熱電廠1號機組投產;

  1月28日我國第條跨越江的22萬伏高壓輸電線路開通;

  1月底哈爾濱汽輪機廠試制成功中國第一臺1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

  2月24日寧夏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勝利截流;

  4月19日高原上最大的一座水力發電站——納金水電站正式建成發電;

  4月底國產第一臺雙水內冷發電機(6000千瓦)在棗莊電廠投產。

  好消息不少,但沒有一個是四九城這邊電力系統的。

  電力是工業的基礎,毛熊援建156項工程,其中電力項目有25個,占比非常大,地位可見一斑。

  四九城這邊今年不僅沒有亮眼的成績,反而延續了之前的做法,號召市民節約照明用電支援生產建設。

  眼下燈泡是重要的家庭電器,除了燈泡,恐怕家里就沒有什么能用到電的東西了。

  機關、工廠、學校、部隊、商店和市民紛紛大力節約照明用電,用15瓦、25瓦和40瓦的燈泡換下40瓦、60瓦、100瓦的燈泡。

  除了更換燈泡,限電更是家常便飯,即便如此,這套組合拳下來,大概也只能節約1520的生活用電,這部分電對于工業生產來說仍舊是杯水車薪。

  再加上今年上半年,跟毛熊的矛盾已經迅速惡化,毛熊開始逐步取消援助并撤回專家,并停止了鋼材、石油等重要生產物資的供應。

  國內想自給自足更加離不開電,可電力系統中不少人對接下來的發電量并沒有多少信心,目前發電機組運行良好,短時間內可能發電量有一定的增長,但隨著專家撤走、供應中斷,發電機組開始缺少維護技術及相關配件,發電量勢必會有所下滑。

  這種情況下,就得有點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做保底了…

大熊貓文學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