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高考采用的是全國統一卷,不存在自主命題的情況。
雖然高考的分數能直觀的看出每一位考生的素質,但各地的分數線卻不一致。
眾所周知,科舉是為國選才、改變自身階層的一種方式,歷朝歷代都很重視科舉,也在盡量的追求公平,否則國基很可能會動搖。
明清都曾發生過學子鬧事的事情,比如明朝的南榜、北榜,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按照片區劃定招生比例的先河。
后來,很多學校招生都借鑒了這個辦法,比如清大,最開始招生名額是按各省分攤庚子賠款的比例進行分配的,后面雖然有所更改,但這個比例一直是個參考。
眼下雖然公平很多,但考慮到交通、生活習慣等問題,很多本地院校從本地招生的比例是最重的,其次才是外地生源。
當然,這里面也有地方保護主義的原因。
有高校的省份還好一些,在那些沒有高校或者高校較少的省份里,錄取分數是最高的,考生也是最卷的。
唐蓉有意報考四九城院校,所以唐植桐就沒有關心吉省現在有幾所高校。
考慮再三,唐植桐還是在回信里寫明,建議唐蓉優先考慮四九城電力學院,其次是八大院校中的石油學院。
至于其他院校,唐植桐都沒有推薦,地質學院、礦業學院免不了往外面跑;航空學院出來后苦啊,一苦苦很多年;農機學院前途也就那樣;林學院、農業大學都是跟農業相關,以后的工作條件沒有不艱苦。
至于鋼鐵工業學院那邊,唐植桐連考慮都不考慮,直接排除。
抄完周老師給的報考指南,寫完自己的建議,唐植桐又囑咐唐蓉不要將這份信息分享,以免造成志愿填報時的擁堵而人為的提高錄取分數。
實事求是的講,唐植桐這封信寫的很用心,甚至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完全是照著給唐蓉安排一輩子順風順水去的。
不過唐植桐在信里也說了,這只是自己的建議,是否采納,讓堂妹跟家人、老師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5月10日,星期二,晴。
一早,小王同學就將丈夫打扮一新,身上穿著郵政的制服,腳上是張桂芳新做的布鞋,整個人一看上去就很精神。
即便如此,小王同學依舊不滿意,一個勁的嘟囔:“要是咱家有頭油就好了,可以給你把頭發梳的更精神一點。”
“這樣就很好,我很滿意。真有頭油我也不用,油頭粉面不是個什么好詞。”唐植桐不假思索的否定了小王同學的想法。
百姓嘴里的“頭油”學名叫美發霜或者發膏,是一種固態類油脂,里面摻有香精,標準的科技狠活,所以民間也有“桂花油”一說。
用的時候需要用手抿出一部分抹在頭發上,然后用梳子慢慢梳開,直至梳成想要的發型。
最著名的非包國維那句“我也用司丹康”莫屬。
這玩意從民國時就有,是富家子弟的標配,眼下也有賣的,絕大多數都是產自國際大都市滬縣。
在別人看來頭油是美、帥的必備用品,但在唐植桐看來這玩意太油膩了,小兩口從來沒買過,也從來沒用過。
給敬民和鳳芝補課的小古同學就抹發油,盡管有些看不習慣,但唐植桐從來沒說過。
“行了,那就這樣吧。”反正家里也沒有,小王同學沒有強求,平整一下丈夫衣服的褶皺,囑咐道:“到了那咱可別丟份兒,精神點!”
“行吧。”小王同學這囑咐傳到唐植桐的耳朵里,讓他有種異樣的感覺,仿佛自己到了會場就要端著帽子罵人一般。
在家吃完飯,收拾利索,唐植桐在去會場的路上,將昨晚寫的信投進了郵筒。
明天押運處的自備郵車會開往安東,而投遞員現在還能保證一天兩次開啟郵筒的頻率收信,投遞進郵筒完全趕得上此次班列。
來到會場后,唐植桐發現自己是為數不多的自行前來的幾位參會者之一。
很多參會人員都是以單位或系統為單元集體前來的,很有組織性。
參會的座次是很有講究的,現在雖然條件差一點,沒有擺出席位卡,但人為的根據所屬系統的不同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
唐植桐有點犯難,自己恐怕是唯一一個不在文教衛體范圍內前來參會的代表吧?
“小唐,來,這邊。”會場里燈火通明,唐植桐正愣著不知道往哪邊坐的時候,就聽到羅清泉喊自己。
“羅叔叔好。”唐植桐如釋重負,終于不用在眾多的區域里找郵政所屬的方隊了,估計這次會議就沒給郵政留位置。
“還是文文會打扮人,今天很精神。”羅清泉呵呵一笑,拍拍唐植桐的胳膊,帶著他走向衛生系統所在的區域。
唐植桐在人群中看到了王波,朝他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待隨著羅清泉坐定后,羅清泉就開口問道保溫箱的進展,在得知保溫箱已經試制成功后,羅清泉很高興。
“羅叔叔,那個雞血療法的驗證有進展嗎?”會議還沒有開始,四周亂糟糟的,剛進會場的正在找座位,已經坐定的則拉著相熟的人聊天,唐植桐湊近羅清泉,輕聲問道。
“有啊,就是進展不大。”羅清泉笑著回應唐植桐的同時,還不忘朝他擠擠眼。
看到羅清泉這副模樣,唐植桐就放心了,估計這項驗證在接下來幾年里都不會有太大的進展。
目前《手冊》已經發往全國,等有志青年自學有成后,雞血療法就沒有了推廣空間,很nice!
這個時間不會太短,但也不會太長,唐植桐估計得有個兩三年的時間,到時候滬縣那邊就是想推廣,也找不到信眾了吧?
對于這個結果,唐植桐很滿意。
“老葉昨天給我打電話,說你有個合作醫療的想法?”雖然兩人在一個城市,但平時各自都有各自的工作,想見一面并不是很容易,所以羅清泉今兒想趁開會的間隙先跟唐植桐了解一下他此次下基層的收獲。
“對,是這樣的,我發現公社社員那邊的醫療保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面對羅清泉,唐植桐很老實,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你這想法不錯,待會我找衛生部門的領導先聊聊。會議快開始了,咱們先開會。”羅清泉聽完后點點頭,抬抬下巴朝主席臺那邊示意了一下。
唐植桐剛開始還以為羅清泉是示意會議要開始了,但在主持人介紹與會領導后才知道他是在示意衛生部門的領導今兒也來了,正在主席臺上坐著。
今兒的會議級別挺高,來參加的不僅有各行業的主管領導,還有四九城的部分主要領導,而下面坐著的基本都是各行業的一線工作人員,也是此次大會的重點表彰對象。
領導講完話,下面就是由各行業代表上臺發言作報告。
在做報告的代表中,唐植桐發現個熟人,自己認識他,他不認識自己的那種。
人家目前是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擊隊隊長,也是BJ建工業余學院的大學生。
聽了報告,唐植桐挺佩服的,人家敢想敢干,自創一套“木工簡易計算法”,革了魯班爺的命,解決了木工行業做活先放樣的常規,既避免了木材的浪費,還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看來今兒這會議并非只有自己一個不屬于文教衛體系統而參會的。
上面講的慷慨激昂,下面聽得專注認真,有的還在奮筆疾書,記錄著報告中的閃光點。
一上午時間本就不多,四位代表講完后,就到了唐植桐心心念念的午餐環節。
憑參會證就餐,不收糧票。
午餐四菜一湯,數量上中規中矩,不過放在眼下卻是實打實的好伙食,四個菜中有一個是花生米。
在夾完其他菜中的肉后,花生米就成了眾人重點照顧對象。
這邊食堂也賊,有湯卻暫時沒給湯匙,吃花生米要靠筷子一個一個的夾。
唐植桐這桌還好,大家還顧著體面,一個一個的夾,但有的桌已經開始下手抓,不過大家都比較有數,不會多抓,總得給別人留點吧?
其他桌見有人下手,有的就開始有樣學樣,有的則體面一點,端起盤子用筷子將花生米分成八份,分別倒進每個人的碗中。
唐植桐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嘆口氣,這只是饑餓的身體對油脂的本能反應罷了。
花生米一直是國家統購統銷的重要油料,只不過在58年之前管的沒有那么嚴格,當時的收購價也不算高,一斤花生仁只有兩毛錢。
與花生米同一個待遇的還有葵花子、芝麻。
今年花生仁、芝麻的收購價水漲船高,花生仁飆升到了0.281元/斤,芝麻則由58年的0.2754元/斤漲到了今年的0.3062元/斤。
這價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年增長,但管制卻是越來越嚴格了。
58年的時候,整個四九城花生、葵花子的年供貨量在200噸左右,按人口400萬計算,人均每年消費0.1斤。
而今年,供應情況更加堪憂。
對于很多普通百姓來說,因為平日里副食品店極少供應,這些東西一年到頭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買上一點嘗嘗,所以才有“一年吃一回”的說法。
“下個月的群英會,你要不要上去講講?”午飯后,休息的間隙里,羅清泉問道。
這次的會議明顯已經來不及安排了,不過下個月全國群英會還有操作的空間,赤腳醫生眼下正受關注,全國群英會是有赤腳醫生代表發言的。
這次市里的會議只是全國群英會的預演,講得好的,有機會在下個月會議上繼續講,講的不好的,要么改稿子,要么被淘汰。
對于這次赤腳醫生代表上去作報告,剛開始羅清泉是提議讓唐植桐去的,不過被葉志娟給否了,葉志娟覺得這種機會得讓真正扎根農村的有志青年上,而不是讓一個郵政系統兼職的編委會成員上。
對此,大多數人都是支持的,于是作罷。
不過上午開會的時候,羅清泉注意到唐植桐聽青年突擊隊隊長作報告聽的專注,還以為唐植桐也起了向往之心,年輕人嘛,誰不曾幻想過出風頭?
“不不不,謝謝羅叔叔,我才疏學淺,安安靜靜的在下面聽聽就行。”唐植桐連連擺手,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唯恐避之不及的拒絕道。
之前沒人提這茬,唐植桐就沒準備,現在就更不準備去了。
剛才他可是看到了舉著相機拍照的記者,今天的會議鬧不好會上報紙,更何況下個月的群英會?
秦某人剛跟他的主子泄露了自己的存在,好不容易火力被科委那邊吸引住,自己這時候再出風頭,生怕被找不到是吧?
“你呀,年紀輕輕的沒點朝氣,乍一看上去跟我這個糟老頭子似的。”羅清泉笑笑,沒再強求,為了唐植桐,他能跟會務組提議換人,行得通,但整個過程也有些麻煩。
唐植桐嘿嘿一笑,默認了羅清泉的說法。
若不是有小王同學在,唐植桐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是個老頭子,但誰家老頭子戰力那么強?
下午會議繼續,依舊是代表作報告。
唐植桐這次看到王波站在了主席臺上。
王波今天沒有穿在家常穿的那身,一身這年頭常見卻不顯然的青色常服,衣服上沒有褶子,明顯是熨燙過,很是得體。
王波的聲音略帶顫抖,可以聽出他非常緊張,不過好在沒有打磕絆,整個過程還算流暢,后面更是漸入佳境。
“羅叔叔,這稿子是他自己寫的?”一陣掌聲過后,唐植桐悄悄地問羅清泉。
“初稿肯定要自己寫,后面衛生口和會務組都會審核。”羅清泉明顯是知道流程的。
“嘿,這稿子寫的不錯,水平挺高。”唐植桐心中了然,夸了一句。
稿子的事情,跟王波見面的時候,王波一句話都沒提,唐植桐也沒想到他能作為代表作報告。
依唐植桐對王波的印象,他是寫不出這么深刻、樸實的演講稿的,保不齊是顏雄飛給他在后面操刀準備的。
不管怎么說,王波這下子算是出人頭地了,有望在下個月的會議上嶄露頭角,以后找媳婦是不成問題了,就怕一家人挑花了眼。
這一下午基本上都在聽報告與掌聲中度過,下午散會晚了一些,散會直接進入晚餐環節。
晚餐的伙食比午餐要好上一些,不光吃,還有酒,更有主要領導組團敬酒。
對此,唐植桐是相當意外的,不是代表們輪流去找領導敬酒,而是領導端著酒杯挨桌向代表們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