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34 該去看看了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中午飯前。

  四車間,楊小濤正在查看摩托車組裝情況。

  昨天,三車間在戰雷的帶領下,加了一天班,將汽油發動機的技術吃透,并且做出一臺發動機,讓楊小濤檢查驗收。

  楊小濤看了眼,指出其中不足,修改了幾處后,就拿到了這里,準備實驗下。

  這可是機械廠的第二臺摩托車,楊小濤還是抱以期望的!

  當然,這也是他心里的一個梗,怎么,也得騎出去轉轉啊!

  “發動機安裝上,煙筒,煙筒呢?”

  “輪臺打氣,別發太多…”

  “上漆?當然要上漆了,紅色的,發動機紅色的!主色調都是紅色的!”

  “人不夠?讓木工長廠的人來幫忙,他們技術好,刷的均勻…”

  楊小濤親自上陣指揮著,一旁的王法也是盯著馬上成型的摩托車。

  漸漸的,隨著摩托車各部件組裝起來,周圍人也多了不少。

  這時,聽到了廣播內容,紛紛驚奇的湊過來。

  宣傳科廣播室。

  劉麗雪再次恢復那英氣的裝扮,齊耳短發,綠軍裝,武裝帶,偏中性的面容,一副認真模樣。

  “書記,這是?”

  看著手上的稿子,打眼一看,就了解個中內容。

  而看清內容后,心里就是詫異。

  “照著念就好。”

  劉懷民并沒有解釋,只是面色認真,淡淡的回復。

  上午跟黃老將情況匯報后,對方也是詫異,不過很快反應過來,逐級上報。

  現在終于得到了回復。

  對于楊小濤同志的意愿,上級并不過多干涉。

  對于機械廠的處理方式,上級予以認同。

  兩句話,將這件事的性質定了下來。

  這也是劉懷民想要的結果。

  今后,不會有人拿這事做文章了。

  “是。”

  “各位機械廠的工人同志請注意,下面進行播報。”

  車間里,廠區中,大喇叭響起,眾人駐足,仔細聽著。

  “各位工人同志們”

  “在本次接待中,同志們出色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在此之中,.”

  “楊小濤同志認為,這份榮譽應當屬于機械廠,因此將其放于機械廠紀念堂中,讓所有工人同志參觀.”

  “希望大家能夠將這份榮譽化作革命建設的動力,齊心協力,再創佳績…”

  隨著廣播結束,機械廠中一片嘩然。

  韓麗燕更是心直口快,“楊總,您,真的捐給工廠了?”

  楊小濤點頭,目光仍舊停留在摩托車上,仿佛沒放心上似的。

  “濤哥,那可是你用摩托車換來的啊。”

  “是啊,是啊,楊總,多好的一把刀啊。留給后人多好!”

  “我的天啊,楊總真不是一般人。”

  “廢話,這是楊總的格局,能跟咱們比嗎?只是,這決定真,真.”

  “真什么?”

  “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很厲害。”

  周圍人議論著,有震驚的,有不解的,更有看傻子似的,眼中隱藏著嘲諷。

  楊小濤見摩托車組裝的差不多了,將眼鏡摘下來,然后看向周圍,伸手讓大家安靜。

  “這事,本來就是咱們廠的啊,用的是機械廠的材料,機械廠的機器,沒有這些我能做出來嗎?”

  “所以這份榮譽是咱們廠的集體榮譽。”

  “將這把刀放在紀念堂里,才能體現出咱們集體的榮譽。”

  楊小濤聲音鏗鏘,仿佛在說著一股不容置疑的事實。

  也讓周圍人認識到,這是楊小濤最真實的想法。

  “同志們,我相信,這種榮譽,以后會越來越多。”

  “今后,咱們的紀念堂,會有更多的榮譽充斥其中。”

  “而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奮斗。”

  “為了革命建設,一起進步。”

啪啪啪啪  很快,在四車間楊小濤說的話,跟大喇叭里的廣播一起傳了出來。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的,所有人在得知楊小濤將金刀交給機械廠后,都得夸一句,這人不錯。

  不過這件事后,車間里的工人工作熱情高漲,工作態度仿佛得到升華一般,尤其認真。

  在他們看來,楊總為機械廠付出巨大犧牲了,他們作為一份子,自然要為機械廠的榮耀添一份力。

  于是,在這種思想‘作祟’下,一道聲音響起。

  將第二輛摩托車作為獎勵,送給尊敬的楊總。

  而且這種呼聲越來越高,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車間里的聲音傳遍整個工廠。

  面對呼聲,楊小濤并沒有太多激動。

  這種感覺,說不出來。

  就像準備了好長時間的驚喜,一旦公布后,再次面對時,就沒了先前的新鮮感。

  是的,新鮮感。

  哪怕是機械廠的第二輛摩托車,也提不起興趣。

  揮手讓眾人將心思放在工作上,楊小濤繼續在一旁指導汽油機的生產。

  有了楊小濤打樣,又在一旁親自指導,汽油機與柴油機的不同也被工人們掌握。

  知道汽油發動機火花塞的重要性,也因此做出來的氣缸小,活塞上下行程短,所以汽油發動機個頭要小一些,而這種較小的壓縮比,讓汽油發動機的轉速更快。

  楊小濤說了一堆,將汽油發動機的優缺點講的透徹,在場的工人也都努力記著。

  這種近距離聽楊小濤講解的機會可不多了,若是以前,楊小濤還在車間的時候,每天都會給兄弟們講解,但現在,楊小濤的時間已經不允許這樣做了。

  從車間回到辦公室后,婁曉娥看楊小濤的目光就不一樣了。

  她回家跟婁父說起過,經過婁父的分析,讓她清楚的認識到,面前只比她大一歲的年輕人,有著成熟且清醒的頭腦,更重要的是有父親所說的,成大事的大胸懷,大毅力,大格局。

  這樣的人,不成功,沒天理了。

  偷瞄了一眼楊小濤,婁曉娥拿起文件,出門離開。

  她要去跟劉麗雪八卦一下。

  而此時,楊小濤并沒有理會出門小女人的心思,正要拿出本子,繼續自己的數字大業。

  滬上。

  陽光明媚,萬里晴空。

  送別的人,擠滿了長街。

  “外公,我走了!”

  卡車已經發動,車子上一群青年男女正與家人告別。

  靚麗的女孩穿了一身綠軍裝,趴在護欄上,大聲說著,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

  她,要去四九城了。

  那是華夏的心臟,是全國的中心。

  在那里,有她的信仰,有她無限的憧憬。

  “路上小心!”

  老人滿臉滄桑,卻是充滿了關愛。

  他這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從槍林彈雨到奮斗發展,從來沒將心放在家里。

  然而,老來老去了,卻是更加期盼著親情。

  他這輩子,有兩子兩女,然而兩個兒子都在戰爭中付出了生命,兩女中,小女兒因為戰亂走失,至今杳無音訊。

  其實,他跟老伴心里清楚,那個動蕩的年代,走失就代表著…

  眼下,大女兒就是他唯一的親人。

  而這個小孫女,就是他的心頭肉。

  看著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路,他是既欣慰又感傷。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而他,老了,卻想著來時的路。

  “慢點啊!”

  “知道了,放心吧外公。”

  “等我回來,給你帶烤鴨,聽說那里的味道獨一味呢。”

  “外公,你保重身體,我年前一定回來。”

  女孩大聲喊著,對著外公揮手告別。

  “好,好”

  看著卡車離開,老人喊了一句,卻是咳嗽個不停。

  直到卡車遠去,消失在視野中.

  “領導,我們回去吧!”

  身旁的司機上前勸說。

  “嗯!”

  人群散去,老人轉身,往車上走去。

  “看報紙了嗎?”

  “沒有,今天又有啥事?”

  “嘿,聽說四九城的紅星機械廠做出來一種摩托車!”

  “又是紅星機械廠?”

  “對,上次給咱們國家爭光的那個,聽說這次也是外銷,報紙上說要賣出去一千臺摩托車,能掙不少錢啊!”

  路過報亭,老人聽到旁邊兩個青年正在熱烈討論,當聽到紅星機械廠時,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仔細聽著。

  紅星機械廠,在他這里可是記得多了。

  最近搞出來的三輪車和拖拉機就不說了,這點大家都清楚。

  可上次大女兒回家帶回來的電飯鍋,竟然也是紅星機械廠生產的,這就讓他驚奇了。

  一個機械廠,竟然做電飯鍋?

  還不止這些,以前還做暖氣爐,還生產農業用具,現在據說還搞香皂了.

  他承認,以前都將目光放在汽車廠了,對紅星機械廠的了解不多。

  但現在,紅星機械廠這五個字,每次聽到,都會注意。

  看著兩個青年,身上穿著學生服裝,胸前還佩戴著領袖徽章,一旁寫著‘為人民服務’。

  這種徽章,他也有。

  只是好久沒戴了。

  “可惜,這摩托車不能在國內賣,不然我一定讓家里幫忙搞一張摩托車票!”

  一個青年羨慕的說著,對面的卻是笑起來,“我覺得挺好啊,可以掙外國人的錢,就像全通三輪車和雙星拖拉機那樣。”

  “掙得錢越多,對咱們國家越好!”

  “對!我也是這么想的!”

  青年笑著,然后想到什么,“我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摩托車是用汽油發動機的,李兄,我記得你也研究過汽油發動機,沒想到他們的技術竟然這么厲害。”

  “你確定?不是柴油發動機?”

  “報紙上就是這么寫得,還是在頭版上用大字標出來的,應該不會搞錯!”

  突然,李姓青年一拍手掌,臉上帶著興奮。

  “王兄,我決定了!”

  “什么?”

  “等畢業后,我要去四九城,原以為咱們滬上汽車廠做出來的汽油發動機是最早的,卻沒想到他們竟然也做出來了。”

  “我要去四九城看看,我相信,在那里,我機械的夢能夠實現。”

  “好,我陪你一起去。”

  兩人說著,一起笑起來。

  而兩人并沒有發現,在他們身后,一個老人慢慢抬起頭,看著北方的藍天,白云,臉上的皺紋漸漸淡開。

  此時此刻,老人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他清楚,對滬上汽車廠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但對國家建設來說,絕對是大大的好消息。

  柴油發動機,拖拉機,三輪車,還有啥來著?

  對了,聽說有一款很大馬力的發動機。

  現在又搞出來了汽油發動機。

  這機械廠,到底是啥樣?

  “四九城啊!”

  “是該去一趟,看看了!”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