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這個時候則是依次的介紹了一下《周處除三害》的主要演員。
因為這些演員其實要么就是新人演員,要么就是老戲骨但是并沒有什么流量。
所以這么說,這一次《周處除三害》其實只有林星是最大的流量的那一個。
當林星介紹完了之后,林星的本意是想著這些記者多問一下這些演員的,結果他沒有想到大家的焦點還是圍繞在他的身上。
“林導,您選擇自導自演《周處除三害》,是否意味著對星紀元其他導演的執導能力不夠信任?或者說,您覺得只有您自己才能完美詮釋這個‘黑色幽默爽片’的構想?”
緊接著,一個戴著眼鏡的記者拋出了略顯尖銳的問題,話筒幾乎要懟到林星面前。
現場瞬間安靜了幾分,其他記者和工作人員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星身上,鎂光燈閃爍不停。
林星卻是有些好笑:“這位媒體,你是哪家的?哦,又是渣浪啊,怎么你們渣浪總是想著挑事呢?我借此也要講幾句,我挺喜歡渣浪微博的,但是你們看看現在渣浪微博都變成了什么樣了?流量大戰?粉黑大戰?全都是撕逼,還有一些活人感嗎?就像你剛剛的這個問題一樣,你們總是想著搞一個大的新聞,你們總是想著如何才有話題…”
誰也沒有想到林星壓根就沒有想著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他則是直接就是懟了過去。
而且林星絲毫沒有任何的客氣,他則是直接朝著這個記者懟了過去。
尤其是林星懟了的時候就根本沒有停歇下來,他是一句又一句的懟了起來。
“你關心過我們星紀元影業嗎??你知道我們接下來星紀元影業有幾部電影嗎?你知道我們現在星紀元影業到底有幾位導演嗎??”
林星則是朝著這位戴著眼鏡男繼續問道:“身為記者應該做功課啊…”
總之這番話算是把眼鏡男給直接震住了,尤其是林星一直盯著那位記者,后者臉上那點職業性的挑釁早已被尷尬和一絲慌亂取代。
“你不知道,你要真的關心我們星紀元的項目的話,你知道季明導演的《吉祥照相館》正在基地另一角進行最后的布景精修嗎?你知道童志宏老師為了一個老金的微表情能琢磨一宿?知道韋寶為了理解那段歷史的沉重,把自己關在資料室啃發黃的舊報紙?知道生哥在《捕風追影》片場吊著威亞,七十多歲的人為了一個鏡頭反復摔打?”
林星的聲音不大,同時他并不是為這位記者說的。
他這個時候再一次的介紹了一下飾演邪教頭目“尊者”林祿的周放,一臉兇悍的“香港仔”飾演者吳鎮,還有其他幾位主要演員和核心工作人員。
然后林星停頓了一下道:“《周處除三害》這部電影不是你們臆想中的什么‘林星自導自演證明自己’,它講的是那些藏在‘身心靈’、‘量子覺醒’、‘高維能量’華麗外衣下的蛆蟲!講的是他們怎么用精心編織的謊言,像病毒一樣侵蝕普通人的理智,掏空他們的錢包,甚至摧毀他們的家庭和生命…”
同時,林星又講了一下邪教的危害,同時林星更表示:“我這一次演的是被生活逼到墻角,又被邪教垃圾蠱惑、愚弄,最后用最原始、最暴烈的方式去‘除害’的可憐人,他的‘爽’,是用血淋淋的代價換來的醒悟,這電影的內核是‘痛’,是警示。”
現場聽著林星把《周處除三害》講了一番之后很多人都是有些錯愕。
因為大家沒有想到林星說的這么直白。
“渣浪的這位記者你剛問我為什么不信任其他導演?”
林星深吸一口氣,稍微平復了一下激蕩的情緒,然后搖頭說道:“恰恰相反,星紀元影業的核心,就是信任,我信任季明導演能拍出歷史的重量,信任韋璐導演能讓《捕風追影》的動作戲拳拳到肉,信任李老的動作設計,信任孟艷的宣發團隊,信任我們西虹市影視基地每一個環節的專業和高效,我親自上陣《周處除三害》,是因為這個題材太特殊,它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太久了,我熟悉這個劇本,更熟悉一些情節,所以我認為我能夠演出出來那個味,同時也認為只有我才能執導出來…”
就怎么說呢??
如果這些話是其它人說的話,那么大家可能還會覺得這番話是不是太膨脹了。
可是林星說出來那么大家會覺得沒毛病。
因為他真的是有這個底氣的。
接下來還是不可避免的被人問到票房的問題。
“《資本接班人》目前預測75億就是觀眾對好故事的認可,是市場規律的體現,而《周處除三害》,我希望它的價值在于當有人再被那些花貍狐哨的‘靈修課程’、‘能量共振’蠱惑,猶豫著要不要掏錢時,能想起這部電影里那些被洗腦者的空洞眼神,想起陳桂林的絕望反擊,然后,轉身就走,能多一個人因此警醒,少一個家庭因此破碎,這電影就值了。”
林星笑著說道:“當然了,票房自然也是越高越好,因為只有票房高了之后這電影才會有影響力。”
關于《周處除三害》的其它一些細節林星也是聊了一些,然后林星則是準備開機了。
他不再看媒體,轉身大步走向攝影棚中央,那里已經擺好了蓋著紅布的開機攝像機和香案。
制片人刀姐立刻上前引導流程,工作人員迅速各就各位。
吳鎮、周放等演員緊隨林星身后,眼神里多了份沉甸甸的東西,那不僅僅是對角色的投入,更是一種被導演點燃的責任感。
紅布掀開,香燭點燃。林星手持三炷香,面容肅穆地對著四方拜了拜,然后將香穩穩插入香爐。
“我宣布,電影《周處除三害》,正式開機。”
“開機大吉!”
劇組眾人齊聲高呼,聲音在空曠的攝影棚內回蕩,沖散了之前的緊張氣氛。
鎂光燈再次瘋狂閃爍,但這一次,焦點不再是刻意的刁難,而是記錄著這個以如此硬核方式拉開序幕的新項目。
記者們開始將鏡頭對準那充滿邪典氛圍的布景,對準神情各異的演員,試圖捕捉更多關于這部“黑色幽默爽片”的細節。
他們知道,林星剛才那番話,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新聞爆點,而這部電影,無論最終票房如何,從誕生的這一刻起,就注定帶著一股“除害”的狠勁。
林星沒有理會媒體的后續動作,開機儀式流程一結束,他便快步走向執行導演和攝影指導。
“老張,第一場‘小黑屋’的戲,燈光再壓暗百分之十,我要那種喘不過氣的窒息感,演員臉上的油光都給我打掉,要晦暗,要絕望。”
“明白,星哥!道具組,準備調整!”
“阿昆,陳桂林第一次見‘尊者’那場,機位按我們昨天定的走位圖,我要一個長鏡頭,從人群里的茫然推到林祿臉上那種‘普度眾生’的假慈悲,再拉回陳桂林被蠱惑后那一瞬間的恍惚…周放”
林星轉頭看向正在默戲的周放。
周放立刻抬頭:“星哥。”
“記住,‘真誠’是武器,‘悲憫’是偽裝,你看陳桂林的眼神,要像看一只迷途的、待宰的羔羊,帶著一絲‘我來拯救你’的優越感。”
周放深吸一口氣,眼神瞬間變得幽深而難以捉摸:“我明白了,星哥。”
這就在《周處除三害》進入拍攝的時候,林星在《周處除三害》開機儀式上那番毫不留情、直指痛處的怒懟瞬間就炸開了鍋。
尤其是林星懟的不僅僅是一個記者,他是直接懟渣浪微博還有社交媒體的這些假人了。
為此,前十全都是林星的。
#林星怒懟渣浪記者#(爆)
#林星炮轟渣浪微博#(沸)
#渣浪活人感#(熱)
#渣浪記者該做功課#(熱)
#周處除三害開機#(熱)
其中在這些詞條里很多討論都是成為了熱貼了。
“臥槽!星哥牛逼,這波輸出拉滿了,聽得我熱血沸騰!”
“星哥說的太對了,渣浪熱搜現在都是些什么玩意兒?不是粉絲撕逼就是明星雞毛蒜皮,要不就是故意引戰的話題,真正的新聞、有價值的內容都被淹沒了,‘活人感’這個詞太精準了,全是機器人和水軍控評。”
“那個記者問的什么弱智問題?‘不信任其他導演’?星哥后面介紹那么多演員和項目,他耳朵聾了?眼睛瞎了?星哥罵得好,這種不做功課、只想搞個大新聞博眼球的記者,就該被懟!”
“哈哈哈哈,‘渣浪記者該做功課’這個熱搜太有諷刺意味了,星哥親自下場教做人,希望所有媒體人都看看,什么叫專業素養?什么叫尊重被采訪者和作品本身?”
“星哥最后那段關于《周處除三害》內核的闡述,比記者問的什么票房預期有意義多了!這才是電影人該關注的東西!支持星哥用作品說話,揭露那些邪教垃圾。”
林星那番話,精準地戳中了無數網友對當下網絡環境,尤其是對某些平臺和媒體“唯流量論”、“挑事引戰”、“不做功課”亂象的深惡痛絕。
同時林星怒斥記者的短視頻片段被瘋狂轉發、剪輯,配上各種激昂的背景音樂,儼然成了網民宣泄對“無良媒體”不滿情緒的一個出口。
當然了,狂歡之外,更多理性的聲音開始深入分析林星這番言論背后的意義。
“林星敢這么懟,不是因為他脾氣爆,而是因為星紀元現在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手握《資本接班人》75億票房預測,坐擁西虹市影視基地工業化體系,項目儲備豐富,現在的吉祥照相館、好萊塢合作、捕風追影、周處除三害這4部都是備受期待的,,他根本不需要看某些平臺和媒體的臉色,他的話,是建立在‘內容為王、實力為尊’的硬實力基礎上的。”
“沒錯,他懟的不僅是渣浪,更是整個娛樂報道‘流量至上’、‘話題優先’、‘深度缺失’的行業頑疾,記者不關注作品本身,不關心項目細節,只想著挖坑、制造對立、博眼球,這種風氣確實該整頓了。”
“林星最后強調的信任,他說信任季明、信任韋璐、信任李京、信任團隊才是星紀元成功的核心,他親自執導《周處除三害》不是不信任別人,而是對這個特殊題材有強烈的個人表達欲和責任感,這種基于專業分工和彼此信任的創作生態,恰恰是很多浮躁的影視公司缺乏的。”
“他提到童志宏鉆研角色、韋寶啃舊報紙、陳生高齡拍打戲…這些細節才是電影行業的‘活人感’,是真正值得報道的內容,可惜,現在媒體更喜歡追逐明星八卦和虛無縹緲的‘番位之爭’。”
總之很多人是深入分析了起來。
當然,大家都覺得林星這屬于是有實力,因為沒有實力敢這么懟的話那么早特么被平臺封殺了。
同時,關于林星說的活人感其實很多人都覺得說的太貼錢了。
之前一直力挺林星的電影人就道:“林星的怒斥,是給整個娛樂媒體行業的一記響亮耳光,當記者不再以挖掘故事、傳遞價值為己任,而是淪為流量和話題的奴隸,問出‘是否不信任其他導演’這種暴露無知和惡意揣測的問題時,這個行業的專業性就已經蕩然無存。”
除此之外,老鐘更是道:“‘渣浪活人感’這個詞必將成為年度熱詞,它精準地描繪了當下社交媒體最致命的病癥,真實、深度、有溫度的內容被淹沒,虛假、喧囂、充滿戾氣的噪音大行其道,林星作為頂級電影人,他的發聲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希望這記耳光,能打醒一些人。”
大家沒有想到的則是林星這么懟記者卻是直接燒了一把大火,把整個渣浪和其它社交平臺全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