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46章 繼續瘋狂,好萊塢都跪了

  《資本接班人》在10月20號的時候票房則是瘋狂的沖到了65億。

  最關鍵的是《資本接班人》票房就仿佛是一頭野驢一樣,它在沖破65億大關后勢頭絲毫不見減弱,單日票房曲線頑固地維持在高位,硬生生將最終預測數字推向了令人瞠目結舌的75億。

  這已不僅僅是票房奇跡,更像是一場席卷整個電影市場的海嘯,將原有的認知和格局沖刷得七零八落。

  星紀元影業內部彌漫著一種近乎夢幻的亢奮。

  孟艷看著這數據整個人也有些懵,甚至她的手指微微發顫,連日的疲憊被巨大的成就感沖刷殆盡。

  “65億…還在漲…75億…”

  她低聲重復著這幾個數字,想想業界的各種施壓,各種唱衰,甚至是他們都覺得要抵制《資本接班人》了。

  結果抵制了個小可愛嗎??

  這個票房現在砸在心頭卻是無比的暢快,這已經不是超越預期,而是在不斷刷新預期上限。

  接下來整個宣發團隊如同打了雞血,之前被“壟斷論”壓制的憋屈此刻化作了更強的動力,他們精準投放著展現影片深度和制作細節的物料,將“內容為王”的勝利宣言無聲地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最關鍵的是本來《資本接班人》林星已經不讓大家再去宣發了,可現在這個票房你不宣發不合適啊??

  業內論壇和各大影視交流群組徹底失聲了,那些曾經酸溜溜抱怨“排片不公”、“擠壓生存空間”的片方代表們,盯著屏幕上刺眼的“65億”和“預測75億”,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老鐘那篇《要不要臉?》的雄文被反復頂起,每一次出現都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在他們自以為是的“行業公義”上。

  “這都多少天了?竟然單日還能回到過億??”

  《追光的人》宣發總監在某個死寂的小群里發出一聲哀嘆,后面跟著一串沉默的省略號。

  他們精心策劃的輿論攻勢,在絕對的市場力量面前,脆弱得像一張廢紙。之前那些叫囂著“星紀元一家獨大是行業災難”的所謂“行業觀察家”,此刻如同人間蒸發。

  就大家一開始覺得林星參加《電影頻道》屬于是準備給《資本接班人》畫上一個句號的,就是差不多這票房就到此為止了。

  結果誰能想到啊??

  “瘋了嗎???這幾天票房竟然不降反漲??”

  “我了個去,這是怎么回事呢??”

  “好家伙,現在一堆人覺得這《資本接班人》又要再創輝煌了啊。”

  “樂了,現在那些喜歡好萊塢的也不罵了,因為他們的好萊塢爸爸要翻拍了。”

  這個時候《資本接班人》那些平常最喜歡拿好萊塢來對標的人都不坑聲了。

  因為原因很簡單。

  這帕克森已經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表示他們將要改編《資本接班人》了,而且他們要拍攝一部西方好萊塢式的《資本接班人》。

  這你還咋罵《資本接班人》?

  他們最喜歡說的什么星紀元影業不如好萊塢,結果現在好萊塢都要去拍攝改編了。

  最關鍵的是帕克森真的不是隨便說說。

  他今天接受采訪的時候也再一次的表示:“我和你們說一下,現在還不能多說什么,但是這個創意太棒了,真的太棒了,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去拍攝了,而且我認為中文有兩個字是可以批評這個劇本的…這個劇本還是林星教給我的。”

  現場記者急忙問道:“是哪兩個字??”

  “牛…逼…”

  帕克森用蹩腳的中文說出了這兩個字。

  然后這個采訪在網上也直接火了起來。

  “哈哈哈哈,真的笑死我了,林星真的是文化輸出了。”

  “我了個去,林星竟然只教了帕克森這兩個字啊??”

  “哈哈哈,帕克森還說林星告訴他要夸贊誰的時候,用這個詞絕對能夠立馬獲得對方的好感。”

  “不是,我覺得這說的沒有問題啊。”

  不少的人都是紛紛調侃了起來。

  當然了,大家覺得林星也說的沒有毛病,就是覺得太過于喜劇效果了。

  關于外界關于《資本接班人》的討論林星是暫時不再關注了。

  還是那句話,目前的票房其實跟內容為王關系不大了,所以林星也就把宣發交給了孟艷了,他不再去關注了。

  他先是來見了一下季明。

  目前《吉祥照相館》的籌備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林星過來的時候發現空氣中彌漫著舊木、灰塵和淡淡油漆的味道。

  季明正站在“吉祥照相館”的布景前,眉頭緊鎖地與美術指導討論著櫥窗里一張老照片的擺放角度,力求還原那個年代最真實的質感。

  “季導,童老師和楊田的狀態怎么樣?”

  林星關心地問道:“怎么沒有見到他們兩個??”

  “童老師快把自己泡在檔案館里了,對老金的理解已經深入到骨髓了,楊田剛從金陵回來,整個人氣質都沉靜了不少,她帶回來一摞采風筆記和錄音,對人物的時代背景和心理揣摩非常用心…就是韋寶,還需要再點一點,他對那段歷史的沉重感,代入還是有點不足。”

  季明這個時候輕輕點頭說道:“我已經讓老周多跟韋寶聊聊了,而且也讓他去看了一些歷史,基本上問題不大了…”

  “行,我還是那句話,哪怕這個月開不了機都沒事。”

  林星輕輕點頭說道:“這部戲,急不得磨刀不誤砍柴工,下個月中開機都沒問題,但質量必須放在第一位。”

  “我明白。”

  季明道:“沒有十足的把握我是不會開機的。”

  “行,那季導你忙吧,我就不打擾你了。”

  本來呢,林星是想要跟季明好好的聊一番的,但現在看著季明的樣子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覺得還是先不要打擾季明了。

  離開《吉祥照相館》的片場,林星的腳步最終停在了基地另一角一個相對僻靜的攝影棚外。

  門口嶄新的標識牌上寫著:《周處除三害》劇組籌備處。

  這里的氣氛與《吉祥照相館》的凝重截然不同,帶著一種蓄勢待發的銳氣。

  林星推門進去,里面他的核心編劇團隊和選定的幾位主演,包括以硬朗形象著稱的實力派演員吳鎮,還有幾位眼神里帶著“狠勁”的新面孔,正圍坐在一起激烈討論著劇本。

  “星哥…”

  大家看到林星進來趕緊有些緊張的說道。

  林星擺手笑道:“大家坐,不用這么緊張,我說了接下來咱們就要一起合作了,所以不用這么見外。”

  雖然林星話是這么說的,但是其它人卻還是等林星坐下來這才敢坐。

  “劇本最后打磨得怎么樣了?黑色幽默的‘爽’感,和揭露邪教本質的‘痛’感,這個平衡點找到了嗎?”

  林星朝著編劇問道。

  編劇老張趕緊說道:“星哥,按您上次提的意見,我們強化了主角‘陳桂林’的‘莽’和‘軸’,他那種自以為‘替天行道’的荒誕感和最后巨大的悲劇性反差會更強烈。”

  另外一位編劇也道:“三大反派的‘惡’也做了區分,更突出他們如何精準利用不同人群的心理弱點,‘爽’的部份集中在動作設計和主角破除幻象的瞬間,‘痛’則埋在受害者的遭遇和主角最終的醒悟里,黑色幽默…主要在那些邪教頭目冠冕堂皇的荒謬言論和被打臉的時刻。”

  這個時候林星接過來劇本也看了起來。

  片刻后,他笑了起來:“對,這個方向就對了,我們拍的不是什么超級英雄片,而且陳桂林也不是什么先知,他是先被邪教愚弄之后才開始反擊的,而且這里‘爽’是手段,‘痛’和警示才是內核,既然已經準備好了,那么…三天后,《周處除三害》正式開機。”

  眾人聽著終于可以開機了,一個個也略顯激動與興奮。

  這個時候飾演男二的吳鎮道:“星哥,我接下來也會把我這個角色再好好的看一下…”

  旁邊一位飾演邪教中層“導師”,氣質陰柔的新人演員周放,小心翼翼地問:“星哥,劇本里‘尊者’林祿和那些洗腦話術,比如‘量子共振’、‘業力清理’,還有他面對陳桂林質問時裝神弄鬼的反擊…表演上,是往更夸張的戲劇化走,還是追求一種冷靜的、極具欺騙性的‘真誠’?我覺得后者可能更讓人脊背發涼。”

  “林祿這種人是不相信的,因為他本來就是為了圈錢,但是其它人是發自內心地相信他編織的那套東西,甚至可能真覺得他們也有點‘神通’,所以,你們‘表演’不是表演,是‘真的布道’。”

  林星輕輕點頭:“你們要‘真誠’,要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悲憫和不容置疑的權威感,越平靜,越篤定,當你們被陳桂林這個‘莽夫’用最粗暴的方式戳破時,那荒誕感和黑色幽默才越強烈,觀眾感受到的‘痛’也越深,記住,邪教頭目往往是最好的‘演員’,因為他們連自己都騙了…”

  說到這里,林星緊接著轉向了美術指導:“老劉,那幾個關鍵場景,‘新心靈’總壇的‘神圣殿堂’,要那種用廉價材料堆砌出的虛假輝煌,燈光要迷幻,香薰要濃得刺鼻…”

  美術指導老劉道:“好的,星哥。”

  林星想了想道:“受害者被‘閉關’的小黑屋,壓抑感要透進骨子里,還有最后陳桂林‘除害’的那場暴雨戲,廢墟環境要突出破敗和宿命感,我要觀眾一看到畫面,生理上就能感受到不對勁…”

  “放心,星哥。”

  老劉拍著胸脯道:“‘水晶’吊燈用的是塑料加LED,反光板我都準備好了,保準拍出來像價值連城,小黑屋的墻我們特意做舊發霉,還加了點若有若無的潮味,暴雨場景的廢墟在西郊外景地,道具組正在做最后的加固和安全檢查,模擬暴雨的水車和燈光設備也到位了。”

  “星哥,李老師還在《捕風追影》那邊盯最后幾場大戲,他讓我先跟您匯報。”

  動作指導李京的徒弟小武道:“陳桂林的打戲設計思路是按‘亂拳打死老師傅’來的,沒有章法,全是街頭斗毆的狠勁和本能反應,突出一個‘莽’字。對付第一個‘害’時的沖動蠻干,到后面對付林祿時的絕望爆發,層次會做出來。器械…主要是隨手抄起的板凳腿、消防斧,還有他自己的拳頭…”

  林星輕輕點頭:“嗯,就是要這種原始粗糲感。”

  接下來林星也是公布了《周處除三害》的開機時間。

  他是要抓住一切時間來為西虹市影視基地做宣傳。

  三天后,也就是10月24號,今天《周處除三害》即將開機。

  西虹市影視基地,D區7號棚。

  棚內被改造成一個極具現代感卻又透著一絲廉價與荒誕的邪教集會場所。

  這就是劇本中“新心靈舍”的核心場景。

  這燈光組正在調試,冷白的光束從高處打下,映照著中央巨大的、扭曲的蓮花圖騰,金屬骨架反射著冷硬的光。

  美術指導老劉正指揮著工人調整背景墻上那些意義不明的抽象符號和霓虹燈帶,力求營造出“神圣又詭異”的視覺沖擊。

  至于記者這個時候也都在這里參觀著。

  要知道他們看著這么一個造型本來就是相當好奇的了。

  “星哥,想問一下您這部電影預期什么時候上映??”

  “星哥,您要拍攝的這部反邪教的電影票房是準備多少??”

  “星哥,這第一次自導自演有壓力嗎??”

  無數的媒體記者都是朝著林星開始問了起來。

  “大家先不要著急,我今天才開機,這個時候你們問我什么時候上映,票房是多少是不是有點早了呢??”

  林星笑呵呵的說道:“然后我第一次自導自演其實沒有什么壓力,因為我們劇組是非常成熟的,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劇組的成員…”

大熊貓文學    這個頂流只把明星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