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少女勤快練劍的緣故,身體有些苗條勻稱,胳膊手腕看起來都細細芊芊的。
按道理說,某一處明明也應該很平坦的,但是剛剛的那一眼卻告訴了外人,她并不是一馬平川,而是很有料的。
這種特征,放在前世,俗一點說,就是…藏雷。
此刻的歐陽戎,早已移開了目光,沒去看腿上躺著的阿青,可腦海里卻有些念頭雜生。
這是不受控制的,非人力可以杜絕。
主要是,剛剛匆匆的一眼,也直接印證了歐陽戎此前在浴室內的觸感和些許猜測…阿青睡裙下方似乎沒穿貼身小衣,可昨天傍晚她去沐浴前,明明是帶了貼身衣物進去的,而且為了找那貼身衣物,還忙碌了好一陣,差點被偷藏的小墨精坑了,被其潑了臟水誤會…
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后面阿青睡覺前又摘了。
可能是藏雷不小的緣故吧,穿小衣反而不方便,容易勒著疼…這一點,歐陽戎倒是挺理解,因為菩薩胸懷的小師妹以前在潯陽時,常找愛學習的大師兄一起深入“探討”。
只是此刻的歐陽戎,思緒有點雜亂起來,他說怎么也想不通,昔日就和瘦竹竿似的黃毛少女,怎么會發育成這副規模?
都有些要追趕小師妹的意思了。
難不成是這云夢劍澤的水土特殊,還是說,成為越女有某些加成?
歐陽戎百思不得其解,不由的回憶起知霜小娘子的身體情況…
可最后還是無奈的放棄了去解釋,只能用一句女大十八變來安慰自己,稍稍解釋下此事。
“阿兄是累了嗎?”
阿青似是察覺到歐陽戎不說話的異常,好奇問了句。
歐陽戎搖了搖頭。
迎著她從下往上好奇瞅來的天真眼神,歐陽戎突然覺得,昨日妙思說的一些話,也有些對。
昨日小墨精那些多余的防范不無道理,也不說那么多余。
阿青不小了,已經長大了,少女的身體如同春日柳樹的發條,轉瞬即成…確實該妹大防兄了。
歐陽戎沉默之際,阿青的聲音傳來。
“阿兄…”
她小聲喊了句,見他低頭,繼續說道:
“你還記得當初在東林寺,我們第一次見面嗎…那天好像也是夜里下大雨,天上有雷霆閃電,你當時是來看望阿兄的,還在我家吃了頓飯,因為下雨不方便回去,阿兄與阿娘把你留了下來…”
歐陽戎聽著聽著,眼神閃過一抹追憶之色,那已經是數年前的事了。
“記得…那時候,哪能想到現在啊。”
他又疑惑問:
“阿青問這個做何。”
阿青笑說:“阿兄,我后來聽寺里大師們念經,有位老僧常講緣深緣淺之論,世間萬物,只要遇見,就是有一份緣在,若是糾纏在一起,那就緣深,只有緣在,什么都有可能…
“這么看,阿兄,你和我…我們家,真的很有緣。”
歐陽戎笑了下:
“你怎么好好的,也信這東西了。”
阿青咬唇想了會兒,說:
“突然有些感慨,這一路走來,好多事情,都是曾經的自己想不到的,包括在龍城的那些事,包括現在進劍澤修煉…而能發生這些變化,一切都來源于阿兄,來源于當初阿兄來我家吃飯…都是阿兄帶來的。”
阿青側過頭去,在黑暗中,眼睛有些亮閃閃的看著他:
“剛剛在浴室里,抱住阿兄,雖然有些唐突,但我忍不住想到了當初在東林寺吃完飯后,阿兄抱住我,幫我裹衣服的事…”
歐陽戎聞言,有些沉默。
他知道阿青指的是哪一件事。
原來她剛剛一直提當初的那場晚飯,想說的是這件事,只是這件事有些羞于言表…
猶記得那天飯后,年幼的阿青,是攝于他龍城縣令的官威,還有一些封建糟粕在其中,獨處時,是在黑暗中當著他的面,主動褪下衣裙的。
當時也是歐陽戎一個箭步沖上前去,褪下袍子裹住了她,才護住了少女的清白。
二人那時候抱在一起的姿勢,那一幕,就和剛剛在浴室里,二人相擁的姿勢一樣,甚至連有一方光著身子的處境都一模一樣。
阿青估計就是這個時候想到了以前的那件事。
少頃,歐陽戎開口:
“這種禪理,阿青小小年紀能領會,很有悟性。不過,相比于阿青你對緣的看法,阿兄的話,稍微悲觀些,或者說,阿青樂觀一些。”
阿青歪頭:
“阿兄說的是什么意思?”
歐陽戎輕聲道:
“緣也不是一層不變的,不是有了緣就高枕無憂,就喝碗里水的一樣,哪怕空放著,也會有碗水殆盡的一天。”
不知為何,阿青聽的有些難受。
歐陽戎感受到阿青小手攥緊了些他手腕,輕聲道:
“哪有一層不變,一直處于興盛狀態的事物,不光是女子容顏,男子運勢如此,緣也如此,命也如此,就如天上月,有陰晴圓缺,有明暗漸變。”
他忽的輕笑一聲,又朝阿青真誠說道:
“阿青,你不覺得這樣的天道,才叫公平嗎,我們不應該這個而沮喪,反而應該愈發珍惜才對,時不我待,時不我待啊。”
歐陽戎連續呢喃了兩句,眸子卻愈發明亮,宛若凌晨天際的北辰星。
阿青正躺在他的膝上,從下往上的望著他的臉龐,一時間看的有些入神。
“阿兄。”
她突然喊道。
“嗯?”
歐陽戎低頭問。
“沒什么。”
少女搖了搖頭。
窗戶外,天色開始蒙蒙亮。
二人保持如此姿勢,有些沉沉的打起瞌睡。
特別說歐陽戎,也不知道是何時起,迷迷糊糊躺下休息的。
直到外面傳來衣柜打開的聲音,然后就是妙思的一聲驚呼:
“你…你們在干嘛,怎么會睡一起?”
妙思跳上床上,瞪眼問。
歐陽戎稍微清醒了些,轉頭看了眼,發現二人睡覺的姿勢倒也算正常。
拂曉的時候,歐陽戎和阿青聊著聊著睡著了,阿青可能也被他感染,睡了過去。
只是歐陽戎現在去回憶,有些不確定是誰先睡過去的,而且被褥也不知道是誰蓋上的,或許是二人下意識扯上來的…
此刻,阿青已經不在躺在歐陽戎大腿上,二人一起并肩睡在枕頭上,被窩蓋在二人身上。
歐陽戎感覺肩膀有些沉,低頭仔細一瞧,是被阿青給挽住了手臂。
阿青正在被褥里卷縮著,兩手抱緊他的胳膊,小臉蛋埋在他胳膊上,迷糊睡覺。
歐陽戎甚至能感受到少女溫暖的鼻息,一陣又一陣的打在他肩膀處,有些暖暖的,癢癢的…
歐陽戎倒是覺得,二人之間的姿勢沒啥大問題,主要是做完都迷糊困頓的睡過去了。
但兄妹二人都并不算越界。
可是此刻,清晨醒來的妙思,卻是一副大驚小怪的樣子。
歐陽戎皺眉看了眼,或許是阿青此刻臉蛋上的紅暈面色,卻是挺容易讓人誤會的…因為她是卷縮在被窩里的緣故,臉蛋也埋著,所以有些悶熱的臉蛋紅。
不過妙思卻不管這個,明顯是想到了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去了。
她瞪圓眼睛,發出譴責道:
“你們怎么能這么睡…小戎子,是不是你主動的…好啊小戎子,你小人的賊心思終于暴露了…”
歐陽戎懶得解釋,再加上還有些困頓,伸手把它掃飛,拉上簾子,繼續睡覺了。
不過一旁的阿青似是醒了,小腦袋迷糊抬起來,四望了下左右。
“阿兄怎么了?”
“沒事,你繼續睡,我也有休息了。”
“阿青不困了,阿兄好好休息吧。”
“嗯嗯。”
歐陽戎沒想太多,從阿青懷抱中抽出手臂,翻了個身,側臥姿勢,繼續沉沉睡去。
二人的時差明顯不同,上午時分對于阿青來說是早起,但是對于每夜都要在膳堂值夜班的歐陽戎來說,正是酣睡的點。
睡著前,歐陽戎隱隱感到阿青似是給他蓋上了被褥。
然后被趕下床的妙思,似是跳上了阿青的肩膀,在她吐槽自己…后面發生的動靜便沒印象了 一天時間在睡夢中很快過去,期間,歐陽戎有醒過喝水,都是床邊的阿青給他遞水喝。
迷蒙間,他發現阿青好像一直坐在床榻上,不知道在干嘛,好像是在守著他。
這一覺睡到了日落黃昏。
或許是因為阿青在身旁守護的緣故,他睡的格外安穩。
等到歐陽戎揉著眼睛醒來,四望了一圈,發現周圍已經沒人。
但是他卻莫名聞到了一陣飯香。
“阿青?”
他嘗試喊了聲,卻無人應答。
歐陽戎有些慵懶的走下床,出門找了一圈,裝有青銅卷軸的竹筒,擺在他的枕頭邊。
屋子和院子里已經沒有了人影。
只有晾衣繩上,他的衣物和阿青的衣物晾曬著,被晚飯吹的飄搖不已。
飯香是從廚房那邊傳來的。
歐陽戎走進廚房一看,發現有一頓熱騰騰的飯菜。
妙思正躺在灶臺上,小手摸著圓滾滾肚皮,四仰八叉的姿勢,呼呼的睡大覺,旁邊擺著一只吃干抹凈的空碗,像是吃飽喝足了一樣。
但還有一些豐盛的飯菜,在鍋里熱著,似是等待著什么。
歐陽戎安靜了會兒。
回頭看了眼空蕩蕩已不見人影的院子。
歐陽戎沒有像往日那樣匆匆趕去膳堂干活,他默默走上前,裝了碗熱騰騰的米飯,就著阿青做的熱菜,埋頭吃了起來。
動靜似是吵醒了一旁正在睡大覺的小墨精。
“小戎子,你…你在干嘛…你怎么又偷吃?”
歐陽戎很想問一句,什么叫“又”。
但轉念一想,不用猜都知道,它嘴里的偷吃是指某種廣泛的意思。
沒接話茬,歐陽戎埋頭扒飯,動作利落。
妙思有些急了,似是怕歐陽戎把菜全部吃完:
“這是阿青給本仙姑做的,你不準吃光,給本仙姑留一點,只準吃一點…”
歐陽戎懶得戳破她,直接問:
“阿青什么時候走的?”
妙思抱胸,冷哼一聲:
“應該有半個時辰了。你睡的和豬一樣,叫都叫不醒,干脆不叫了,阿青也傻乎乎的,還讓我別吵醒你,任由你睡,但看她那副樣子,你不醒她都不舍得離開的,要不是怕遲到被她師尊罰,估計得等到你睡醒再走…”
說到這兒,她忍不住叉腰吐槽:
“小戎子,你睡覺能不能少打點呼嚕,太吵了,也就阿青能忍的了你,本仙姑忍不了一點,你呼嚕最吵的,沒有之一。”
歐陽戎點點頭,回了句:“那是你沒聽到你自己的。”
妙思瞪眼,跳腳起來:
“你、你在嘰嘰咕咕什么。”
像是一只被踩到尾巴的壞脾氣小貓。
歐陽戎又點頭:“剛剛進門誰打呼嚕我說誰。”
小墨精頓時炸毛,高高一躍,就要撓他的臉,可飛到一半,就被歐陽戎頭也不抬的給抓住了,定在了半空中,四肢胡亂飛舞,看得出來很急的樣子。
如同下飯節目一樣,逗了一會兒妙思,吃飽喝足后,歐陽戎丟下被蹂躪的小墨精,轉身出門。
走出院門之際,歐陽戎突然想起阿青清晨雷雨后說的那句話。
他與阿青家真的很有緣。
這些日子,潛伏劍澤,感覺都是歐陽戎成天在忙著做飯給其他人吃,也只有阿青會惦記著他這位阿兄,想著他有沒有吃飽飯,想著在離開前給他做一頓飯吃。
就如同歐陽戎當時回應阿青的那句話。
緣分歸緣分,最重要的還是得看在有緣分的前提下,有沒有那一份用心。
黃昏很快過去,已然入夜。
來到膳堂,歐陽戎見到吳翠,直接將她拉到一旁無人處。
在后者的好奇眼神下,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五神女那邊有回應了。”
吳翠先是愣了愣,旋即小臉上涌現出抑制不住的欣喜神色。
“真,真的…”
她語氣結巴,一副受寵若驚表情。
歐陽戎觀察著吳翠臉色,繼續開口,語氣平靜:
“五神女短時間內離不開水牢,傳出口諭,托了一位親傳弟子,親自教你,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