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三十一章富甲天下

  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了。

  可以說,歷朝歷代,也不曾見有狀元剛剛高中,便辭官而去的。

  這哪里是辭官,這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好吧!

  此事若是傳出去,那還了得?

  更別說,此番這狀元,乃是北人。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北狀元,結果人竟跑了,這還了得?

  因而,大家都不相信這是那馬愉自愿的結果,十之,是遇到事了。

  胡廣詢問馬愉家人的情況,也是如此。

  舍人卻道:“倒沒有聽說過,胡公,若是丁憂,也不該是如此的啊,何須辭官呢?”

  胡廣有些急了。

  他很愛惜馬愉的才學,馬愉會試、殿試的文章,他是看過的,寫的極好,原本以為將來此人入了翰林,若是見了不免還要勉勵幾句。

  誰曉得,這兔崽子辭官了。

  胡廣皺眉起來,心煩意亂地來回踱步,最后抬頭看向楊榮道:“楊公,你怎么看?”

  楊榮抿著唇,想了想道:“胡公,此事必有蹊蹺。”

  胡廣眉一挑,驚道:“什么蹊蹺?”

  “不知。”楊榮苦笑,他又不是神仙,算不出這個,這是金忠的專長。

  胡廣眉頭皺得更深了,忍不住道:“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癥?”

  楊榮搖了搖頭道:“此人年輕,應該不至于。殿試的時候,老夫也見了他,生龍活虎,并無病容。”

  胡廣便看向那舍人:“還不讓人去問一問。”

  舍人卻道:“問是問過了,吏部那邊也有些急,畢竟此事非同小可,可派了人去,卻沒尋到人。”

  “沒尋到人?”胡廣大驚:“好端端的人怎么會不見了!”

  舍人便道:“他從前住在一處客棧里,可聽聞早幾個月,他便搬出了,自此之后,就了無音訊。”

  胡廣又追問道:“他的同鄉和同年,沒有詢問他們嗎?”

  舍人道:“都問過了,大家都異口同聲,說是自搬走之后,便極少往來,也不知住去了何處,偶爾撞見,詢問他的住址,他也不言。”

  胡廣一臉懊惱,道:“怪哉,怪哉,竟有此等怪狀之事,這真是聞所未聞。”

  “不過…”這舍人說完這兩個字,張了張嘴,卻是欲言又止。

  胡廣急了,背著手,定定地看著他道:“速速道來,休要吞吞吐吐。”

  “是。”舍人道:“下官聽到了一些傳聞。”

  胡廣道:“說罷。”

  舍人看胡廣板著臉,甚是重視的樣子,便再不敢遲疑,忙道:“聽說數月之前,這位狀元公對一些事,甚為不滿,當時也抨擊了幾次,可此后,新政甚急,他因而性情也大變起來,尤其是江西布政使司一案爆發,他便越發的沉默寡言。”

  胡廣眉一挑:“他可和同年還有同鄉們說了什么?”

  舍人老實地道:“只抨擊了幾次,此后就搬走了。”

  “搬走?只是因為這個,就要搬走?”胡廣追問道:“沒有其他緣故嗎?”

  舍人便道:“他的一些朋友私下里嘀咕…說是…此前也覺得他性情大變,無法理喻,可現在聽聞他辭官,反而猜測到了一點原因。”

  胡廣接著問:“什么原因?”

  舍人遲疑了一下,才道:“想來,想來可能是…他早已對朝廷有些不滿,尤其是當下廟堂中的情況,所以…辭官…而之所以此前便避人,不再與同鄉和好友們打交道,極有可能是…他早就下了這個決心,一旦高中便辭官,借此機會,表達自己對朝廷的不滿。但又怕因為自己的原因,而牽連自己的同鄉與故交,所以才疏遠他們。”

  此言一出,三位內閣大學士驟然之間,臉色變得有些復雜,顯得五味雜陳。

  這可是狀元,一個狀元辭官,本就要鬧得人聲鼎沸。

  若當真是因為對當下朝廷不滿,連官也不做了,寧愿辭官,甚至可能獲罪,也放棄這大好功名,以及錦繡的前程,這個讀書人之風骨,真是世所罕見。

  而三位內閣大學士,心思卻不同。

  楊榮意識到,這可能又是一場新的風暴。

  狀元都辭官,不愿再為朝廷效命,可見當下,讀書人與朝廷的隔閡到了何等的地步。

  這馬愉,只怕也很快名動天下,只憑其風骨,便足以讓其推到風口浪尖,成為讀書人的典范。

  而胡廣卻為之可惜,他依舊還是覺得,這個年輕人過于魯莽,為此而犧牲掉了大好前程,卻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有這樣的讀書人,圣人之道怎么會斷絕呢?”胡廣紅著眼睛,禁不住搖頭感慨道:“堅持己見,不為名利所動,我不如也。”

  金幼孜一向沉默,此時也不禁動容,幽幽念叨:“哎…太可惜了。”

  卻也沒有再說什么。

  之所以可惜,對于文淵閣的人精而言,他們是可以海納百川,接受年輕后輩們的一些不理智的,畢竟誰都年輕過。

  哪怕他們知道馬愉所為,顯得無比的幼稚,可內心深處,似乎又不免為這個晚生后輩的勇氣所折服。

  于是,三位大學士一時間都默然無語。

  舍人則是六神無主地道:“現在該怎么辦?吏部那邊…”

  楊榮沉吟片刻,終于道:“吏部那邊…照章行事吧。”

  “什么?”胡廣皺眉道:“照章去辦,難道接受馬愉的請辭?若是如此,豈不是要貽笑大方?楊公啊,使不得啊,這馬愉可能只是一時糊涂,可不能壞人的前程啊。”

  金幼孜也皺眉,忍不住道:“此人初入仕途,一時想不開,也是情有所原,可吏部那邊,確實還需高抬貴手。”

  “這樣說…”楊榮淡淡地道:“不接受他的請辭,那么…照舊讓他來做這翰林院修撰,只是…他人在何處呢?”

  “這…”

  胡廣懊惱地跺了跺腳道:“找,給我找,他總不可能這就回鄉去了,必然還是在京城的。只要還在京城,總能找回來,只要找到他,老夫親自去和他談一談,此人若是聽教,總是能回心轉意,他做的這些事,固然在老夫眼里看來也是錯的,朝廷的事,自有陛下和文淵閣還有各部來操心。他年紀輕輕,懂個什么國家大事?不過是和一群讀書人成日廝混,再加上才情甚好,不免放浪不羈而已。可再怎么樣,也不能因一念之差,而壞了前程,十年的寒窗苦讀,容易嗎?”

  楊榮也不由的動容,嘆道:“那就由著胡公吧,只是陛下那邊,該如何交代?”

  胡廣道:“我去說,反正陛下一向覺得我這人糊涂,說錯了什么,陛下也不會猜測我有什么居心,至多也只覺得我一時糊涂罷了。”

  楊榮詫異道:“原來你竟也知道陛下知道你糊涂啊?”

  “楊公!”胡廣大喝,氣呼呼地瞪大了眼睛,凜然正氣地道:“伱能不能少說幾句。”

  楊榮:“…”

  胡廣深吸一口氣,低垂著頭想了想,似乎心里也有了一些計較,想好了說辭,便道:“去知會一聲,說臣胡廣要覲見。除此之外…”

  說著,他看向那舍人:“速去吏部,告知吏部那邊,二十四個時辰之內,要將這馬愉給我尋到,至于他的辭呈,暫時先壓一壓。”

  說罷,直接匆匆去了。

  楊榮則是瞥了金幼孜一眼道:“你為何不去。”

  金幼孜嘆道:“胡公若言,陛下只以為胡公有赤子之心,你我二人若言,陛下只怕要以為我等又打什么盤算,陛下之心,深不可測,為人臣子的,難以預料,因而…不敢言。”

  楊榮低眉沉吟:“胡公才是真有大智慧之人啊。”

  永福船塢。

  此處,一艘海船正在此鋪設龍骨。

  如此巨大的海船,采用的乃是下西洋的福船設計。

  這等船速度不快,可好就好在載貨量極大,乃是當下訂購商船的重要款式。

  天上下著淅瀝瀝的雨。

  馬愉此時,穿著蓑衣,頭戴著斗笠,從這船塢中出來。

  他與馬三一前一后。

  他頂著風,壓著斗笠出來,徐徐踱步而行。

  此時的他沉著劍眉,思慮著船制造好的時間,除此之外,便是購置新船的可能。

  呂宋的那位長史同年,已經回了書信,頗為熱絡,尤其是聽聞了馬愉即將要籌建起來的船隊,興趣更為濃厚。

  這一下子,至少船隊至呂宋的航線,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長史甚至在書信中提及到了呂宋駐京城的使節,因而馬愉也悄然去拜訪了一番。

  彼此的交流是很順暢的,一方面有長史府的人作為橋梁,另一方面,大家都有各自對對方感興趣的東西。

  當然,大家都是讀書人出身,溝通也十分順暢。

  此時的馬愉,心里已有數了,他原本是想將這些艦船,用作進出貨物之用,說白了,就是船運。

  可現在卻改變了主意。

  因為對呂宋了解越多,便越知道此時的呂宋,對于大量的大明特產奇缺,尤其是當地的漢民,還有寧王府中,甚至還包括了當地不少土人中的豪商,自己的艦船,應該會第一批制造出來,若是能自己馱載一大批貨前往呂宋,那么就是一筆巨利。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貨物了,十幾條船的貨物,價值不菲,花費是驚人的,從瓷器到絲綢,再到茶葉以及其他呂宋所需的財貨,這些都需花大筆銀子收購。

  馬愉計算過,這些貨物,至少需要花費紋銀七八萬兩以上。

  不過若是能平安運送到呂宋,那么價值至少可在三十萬兩紋銀之上。

  可購船已讓他消耗一空,這貨物又從何而來?

  思量再三,他眼下正在與不少的商行細談。

  因為他察覺到,茶葉和絲綢還有瓷器等傳統貨物,相較于時下不愁銷路的鋼鐵、火藥還有大明最新的棉紡而言,其實銷售的渠道并不廣。

  這也可以理解,現在太平府又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建設,開礦需要火藥和鋼鐵,軍械也需火藥和鋼鐵,至于尋常百姓的棉紡,也是當下較為火熱的商品。

  可瓷器、茶葉、絲綢等物不同,雖然銷量尚可,可大明制的瓷器和茶葉、絲綢在兩京十八省,卻是賣不上多少價的。

  畢竟,生產的多,可市場卻是有限。

  此時,馬愉口里喃喃念著:“若是去和絲商、茶商還有瓷商們談,叫他們供貨,等貨運至呂宋兜售之后,再付銀子,或許他們是肯的。”

  馬愉的聲音很低,聽不清,,馬三好奇道:“少爺,你說什么?”

  馬愉道:“我說…現在做這幾樣買賣的商賈,最愁的就是銷路,而現在我們卻能拿到第一批船,若是大宗的進貨,他們一定求之不得,所以,若是遲一些來結清款項,未必沒有談的可能。”

  馬三聽罷,卻不知該說什么好,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便道:“少爺,你真不做官了?”

  馬愉毫不猶豫地道:“做官沒什么意思。”

  馬三甚是可惜地道:“可少爺讀了這么多年的書…”

  馬愉溫和地道:“讀這么多年的書,想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現在思來,做官沒什么意思,即便去做了翰林,也不過庸庸碌碌,與百官為伍。所謂的諫言,人家也未必肯聽,等到二三十年后,即便運氣好,真有幸能成為大學士和部堂,可又怎么樣呢?那時我已垂垂老矣,吃飯都要人喂了。可這個不一樣…”

  說到這里,馬愉興奮地道:“從前我以為,從商不過是低買高賣而已,現在方才知道,這一切都可自己做主,做官若是有了一個念頭,那也要藏在肚子里,要恪守中庸之道,講究的乃是不露痕跡。可干這個事,起心動念之后,便要思慮再三,思慮之后,便可試試看,且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全,如何與人交涉,這里頭,很是有趣,你等著吧,遲早有一日,我會成為陶朱公,我在這太平府呆了這么久,愈發的覺得,將來這天下必有大變,到時一樣不比埋首案牘要差。”

  馬三見他興奮的樣子,差點要哭出來:“可是少爺,您可是狀元公啊,若不是為了做官,你考這功名做什么?”

  他依舊不明白,當初馬愉科考,不就是為了做官嗎?可現在好好的官,怎么馬愉說不做就不做了。

  馬愉坦然地道:“我要考的就是這個功名。你啊,什么都不懂,我若只是一個舉人,若是去和做大買賣的商行交涉,人家未必肯信任我。”

  “可我狀元功名在,即便不為官,人家卻已久仰我的大名,不敢怠慢。你等著瞧吧,明日我去與一些瓷器商和絲商洽談,能不能讓他們先供貨,就看這個功名了。”

  馬愉顯得很有底氣,這天下三年才出一個狀元,這狀元的身份,某種程度就是信用。再者說了,他的手里還有十艘船呢!

  有這兩樣東西,那些茶商和瓷器商見他要大規模的訂貨,也絕不會教他先付銀子。

  說穿了,只要能達成合作,就意味著這一次的大買賣,他馬愉的船隊若是有了風險,那么他與絲綢、茶商們共同承擔。

  可一旦能夠平安送達,那么這巨大的利潤,他馬愉就占上了大頭,其他購船的小股東以及茶商、絲商們則賺小頭。

  至于風險的問題,他也已早有所計算,一兩個月后的季節,呂宋以及松江、泉州一帶海域都不會有什么大風浪。

  另一方面,呂宋長史府的人已經透露,過一兩月之后,會有海路巡檢司的艦船,有一趟往呂宋去,到時自己的船隊,只要尾隨巡檢司的艦船同往,就更不可能擔心海上的蟊賊了。

  所有的風險,他已計算得清清楚楚,并且排除了個干凈,若是再出意外,那么就只能說是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了。

  可馬三卻是痛心疾首,他甚至不敢回去給老爺報信。他其實深知少爺歷來執拗,他又勸說不動,于是他心里既急,又無可奈何。

  就在此時,遠處,在淅瀝瀝的雨幕之后,有人大呼:“可是馬學兄…”

  那聲音,帶著狐疑,顯然有人認出了馬愉,卻又見馬愉這個樣子,令他覺得是否認錯了人。

  馬愉聽到這個聲音,大吃一驚,忙是壓下了斗笠的帽檐,沒有回應,而是行色匆匆,迅速地進入了人群里,帶著馬三,冒雨而去。

  只留下那綸巾儒衫,撐著油傘之人,一臉狐疑,似乎也覺得自己認錯人了。

  “好險,差點被人撞見。”馬愉舒了口氣,而后笑了:“哈哈…”

  馬三委屈地道:“少爺…好生生的官不做,非要這般見不得人…”

  馬愉道:“非我不愿光明正大,實在是悠悠之口,實難堵住。與其去和他們解釋,不如避了人,做自己的事。”

  他們回到了自己租賃的地方,剛剛進門,卻見外頭竟有官差模樣的人,手里拿著一幅畫像,在隔壁拍門,呼道:“此人可認得嗎?噢,這并非是逃犯,此乃狀元公,聽聞他不見蹤影了,現在四處都在尋訪他。”

  推薦一本書《走進不科學》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我的姐夫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