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朗西斯科.洛佩茲牽制阿根廷!
何止是牽制阿根廷,包括巴西也給牽制了。
在南美,至少是在安第斯山脈以東,真正的強國只有巴西和阿根廷兩家,其他的不過也就是陪襯而已。
南華想要在這里立足,并且發展,遲早會和他們發生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運用一些矛盾牽制他們,當然有利于自己的發展。
“下棋時,棋子再小,總會有用的,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棋子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主公的話,讓左宗堂點頭道。
“主公,巴拉圭雖說國力不及阿根廷,但是卻被世人稱為南美的“普魯士”,連邊上的阿根廷和巴西也要懼他三分,要是能與他結盟,應該可以牽制阿根廷。尤其是去年佛朗西斯科.洛佩茲繼承大獨。裁官后,他一改老洛佩茲靈活的外交政策,臣以為未來他肯定會與阿根廷發生沖突。”
左宗棠的分析,讓朱先海頗為欣慰的點了點頭,他們這些人或許過去從來沒聽說過南美,但是現在他們一直在努力的改變著自身,在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南美各國的態勢以及政治形勢的同時,研究著外交適應著世界的改變。
其實,外交并沒有什么復雜的,關鍵是要了解對方,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之后,才能根據形勢作出相應的判斷。
就像現在左宗堂做出的判斷一樣!如果沒有相應的了解,他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判斷。
“這也意味著,我們完全可以借巴拉圭之手,去牽制阿根廷。”
“確實可以。”
了解歷史的朱先海,又怎么會不知道,那個家伙絕對妥妥的頭鐵,1853年,洛佩茲被老爹派去歐洲采購軍火,在巴黎,他見到了拿破侖三世,然后被他的“文治武功”迷得一塌湖涂,從此勵志做南美的“拿破侖三世”。真搞不懂這哥們,明明被人譽為南美“普魯士”,不迷戀腓特烈大帝,反而迷戀三腳貓拿破侖三世,不過小洛佩茲很幸運,沒機會看到自己的偶像在后來被普魯士胖揍的丑相。
然后呢?
去年繼位之后,就開始想要彷效拿三在南美呼風喚雨,想要成就一般偉業奈何實力不濟,最后被打的幾乎亡國滅種。
不過,對于朱先海來說,巴拉圭是否亡國滅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明年的那場戰爭。需要那場戰爭去牽制阿根廷,巴西等國的注意,去消耗他們的實力,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
“不過結盟嘛,暫時沒有那個必要…”
搖了搖頭,朱先海說道。
“我們暫時只是先派一個使節出訪巴拉圭,只是先建立聯系,那位大獨,裁官可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主,眼下他肯定是看不上咱們的,布局嘛,不怕慢的…”
隨后他又看著左宗棠說道。
“眼下你對南美各國政治形勢,似乎有了一些了解,怎么樣?想不想做個參謀旅行?”
“參謀旅行?”
左宗堂疑惑道。
“對,不過不是去智利或者阿根廷,而是去歐洲,去英國拉、法國、普魯士,到這些國家去看看,了解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政治形勢,畢竟,世界是一個棋盤,小國在這個棋盤上都是任人擺弄的棋子,真正的棋手還是歐洲的大國,我希望能你們能去歐洲參觀一下,順便呢,見見我們在歐洲的留學生,怎么樣,有興趣嗎?”
去歐洲參觀!
左宗堂愣了一會,便立即同意道。
“臣之所愿也。”
其實,在南華目睹了現代工業文明之后,左宗堂對歐洲同樣也充滿了好奇,他一直想到歐洲去看看,去見識一下歐陸各國的風土人情。
對于朱先海來說,他希望左宗堂一行人能夠通過對歐洲各國的考察,認識到只有虛心地向西方學習,才能實現國家真正強大。就像歷史上日本的巖倉使團一樣,將全部精力用在實地考察西方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讀懂得了國際政治中弱肉強食的“訣竅”。
中日兩國的命運是什么時候拉開的?
是從明治維新,是從明治維新時日本選擇“求知識于世界”,派出巖倉使團對歐美各國進行深入考察之后,被真正的拉開的,而那個時候,滿清在干什么?
他們還沉迷于“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別說什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了,甚至就連西洋諸國為什么強,都不知道,只是不停的和人家簽賣國條約唄,別說是和歐洲列強簽不平等條約,南美各國也是一個不落,都簽了不平等條約,甚至就連同隔著喜馬拉雅山的尼泊爾,這算是那門子列強啊,這還是曾經的藩屬國都能騎在我大清的脖子上拉屎。一樣的和人家簽署了不平等條約,而且還是幾年前——1856年,大清和尼泊爾簽訂不平等條約——《藏尼條約》,尼泊爾獲得治外法權和通商特權,并且每年獲得一定量的歲幣。
又過了幾十年,在1891年,尼泊爾繼續獲得在西藏的駐兵權、永租權、文化特權等各種特權。
嗯,還有隔著一個喜馬拉雅加一個印度洋的剛果自由邦,也能讓我大清簽不平等條約。
這是什么?
唐詩宋詞明小說清條約啊!
別說,要不是孝子賢孫們害怕人知道,研究清條約沒準還真能成一門二十一世紀的學科分類,不定能養活多少人呢。
無他,數量多啊!
我大清是什么?
文治武功不知道,可絕對的每逢國必賣,逢約必簽啊!那么多條約一個個的研究下來,指不定還能創造一門學問《大清條約學》。
歸根結底是因為什么?
一方面是因為國力不行,另一方面呢?是因為對外界的無知。
所以,朱先海才希望左宗堂他們能夠到國外去參觀,通過參觀學習,認真的感受這個世界,讀懂得國際政治。
僅僅只是靠一個人獨立思去推動南華的變革,顯然不太現實,所以,他需要把自己未來的班底派出去,像巖倉使節團那樣,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對西方的詳細考察上,花一年加十個月,考察美英法比荷德俄丹麥瑞典意奧瑞士等12國,耗資達百萬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財政收入的2以上。讓他們通過詳細的考察,直觀的感受世界的變化,去讀懂世界的未來。只有如此,他們才會真正拋棄舊包袱,迎接這個大爭之世的到來…
當然,想要迎接這個大爭之世,最終是靠什么?
是靠國力!
而國力靠什么?當然是工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