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七十四章.各省同行 守參大蛇

  昨天龐家父子就跟趙軍說過,他們要來參加參王大會,沒想到他們跟趙家幫來了個腳前腳后。

  此時的龐振東臉色蒼白,想來是還未從昨天的打擊中緩過勁來。

  趙軍看到龐振東時,龐振東也看到了趙軍。兩人視線在空中碰撞,擦出無形的電火花。

  吳保國正過來跟龐振東打招呼,他感覺龐振東不對勁,順著龐振東的視線望去,便看到了在自己斜后方的趙軍一行人。

  “他們認識。”吳保國腦海中忽然冒出這么一個想法,等他扭頭看趙軍時,就想起來邵天鵬之前說過,這趙軍同樣來自黑省永安十八道崗子。

  這也就是說,這邵家幫、趙家幫和龐家幫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

  吳保國再觀察龐振東看趙軍的眼神,感覺這兩幫應該是有矛盾的。

  不過吳保國對此并不見怪,不都說嗎,同行是冤家。作為老江湖,吳保國見過太多參幫之間因為參貨、老埯子發生沖突的事了。

  此時吳保國擔心的只有一點,就是兩幫別在自己的地盤上干起來。

  吳保國顯然是想多了,龐振東瞪了趙軍兩眼后,便回頭跟吳保國打招呼。

  龐振東不傻,他也是個識時務的,他知道自己斗不過趙家幫,或者說自己斗不過趙軍。斗不過還要硬斗,那就是傻子。

  這時,邵天鵬看了趙軍一眼,見趙軍微微搖頭,邵天鵬便帶人上前跟龐振東客套。兩家也是有交情的,在外碰著了,寒暄兩句也屬正常。

  但趙軍不打算過去,或者說龐家幫不跟他說話,他是不會主動搭理龐振東。

  這不是趙軍裝,而是龐振東這個人的行事風格,讓趙軍不喜歡。

  雖然趙軍心里清楚,昨天兩幫換秘訣的事不可能就那么算了。但事情既然已經出了,趙軍就不怕。他有信心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家外,只要龐瞎子敢沖自己伸手,自己就能剁下他爪子來。

  而與沖突相比,趙軍更怕龐振東沒完沒了、又嚎又跪、追著車跑,外加道德綁架那一出。

  趙軍帶著趙家幫在旁冷眼旁觀。就見邵天鵬和龐振東寒暄數句后,兩人暫時沒了場面話要說的時候,龐高明在暗中拽了他爹衣袖兩下。

  龐振東轉頭,順著龐高明的目光向趙軍看來。

  龐振東瞎也不是兩個眼睛都瞎,他剛才就看著趙軍了。而龐高明的提醒,是想讓他爹過來跟趙軍打個招呼。

  相比龐振東,龐高明更理智一些,他知道自家如果跟趙軍鬧得太僵,整不好在永安都沒得混了。

  龐振東也不傻,尤其他還吃過趙家幫的虧。

  所以在被龐高明提醒后,龐振東帶著兒子和手下三個參丁,笑著向趙軍走來。

  龐振東剛邁出兩步,就見趙軍笑著向他抱拳道:“龐把頭,早知道咱一起來好了。”

  趙軍很果斷,能不主動就不主動,躲不開就先開口。畢竟自己在放山行里是晚輩,要盡量給其他同行留下好的印象。

  趙軍此話一出,龐振東腳步一頓,呆愣了一秒。因為趙軍剛說的話,正是他想說的。

  而就在龐振東愣神的時候,趙軍看向吳保國,笑著說道:“龐把頭我們是一個林場的。”

  “是,我知道。”吳保國點頭道:“你們都十八道崗的么,那地方以前我還去過呢。”

  “是嗎?”趙軍聞言笑道,“那吳把頭你下次再來的時候,一定得上家呀。”

  聽趙軍這話,吳保國剛要回應,卻被龐振東搶了先。這老瞎子一撇嘴,對趙軍道:“趙把頭,你說啥呢?”

  “嗯?”趙軍一怔,就見龐振東不顧他兒子龐高明的拽扯,自顧說道:“老輩人傳下來的規矩,咱放山不能過界,自己的索撥了棒,不能伸到別人的埯子里。”

  這時不光趙軍無語了,就連邵天鵬和吳保國也是,兩個老頭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龐振東說的規矩有嗎?有。但那都是多年前的老規矩了。

  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則發生了大的變化。這些年,這些老派的參幫還會守山規。等再過十幾二十年,禧年后打人吃官司的時候,即便是你包的山場,也擋不住人家進來晃蕩一圈。

  到那時,這所謂的老規矩就跟笑話似的。

  “爹,你說啥呢?”龐高明剛小聲提醒半句,就聽趙軍笑道:“龐把頭,你是多想了。我是啥意思呢?

  我意思是吳把頭啥前兒上咱家那撇來了,到咱家了,咱得好酒好菜的招待一下。”

  說完這話,趙軍稍微有個停頓,隨即追問龐振東道:“我這么說,還有錯嗎?”

  聽趙軍這番話,龐振東嘴唇微動,卻說不出什么。而這時,吳保國向趙軍抱拳笑道:“先謝謝趙把頭,趙把頭你說的對,咱以后常來常往。”

  若非吳保國是主辦方,他都得懟龐振東幾句。他吳家幫不像邵家幫,邵家幫原來是從十八道崗子遷到嶺南的的,邵家幫對嶺西那邊熟,而且邵家還傳有十八道崗子那一片的老埯子分布圖。

  可吳家幫對那邊人生地不熟,而且吳家幫本身就在撫遠撫松這個人參之鄉,更是守著老黑山那片寶地,干啥要舍近求遠去十八道崗子啊?

  當然,吳保國知道龐振東那句話是沖趙軍去的。可當時趙軍正跟他說客套話,龐振東當啷來那么一句,既是不給趙軍面子,也是不給他吳保國面子。

  只是吳保國不知道的是,他沒心思去趙軍的地盤放山,趙軍卻想來撫松轉轉。

  趙軍記得,四年后撫松繼吉林廳那苗參王后,又出了一苗絕世奇貨——一苗重三百四十克的夫妻參。

  那奇貨兩參連體、互相纏繞,周圍還有其參籽所出的十一苗野山參,這些參是六世同堂。

  更讓人驚訝的是,那苗野山參的參齡達到了五百年。這是個驚人的數字,要知道大會堂吉林廳里藏的那苗參王,其參齡也不過二百年吶。

  趙軍記得那參也是被藥材公司收走了,那就是說那參沒上過邵天鵬、吳保國他們組織的參王大會,也就是說那參不是吳家幫抬出來的。

  既然如此,趙軍就有了想法,他想跟吳保國接觸一下,看看這個人性格、品性如何。

  如果吳保國要跟龐振東一個揍性,那也就算了;如果這人可交,趙軍愿意跟他來一場強強聯手。

  此時龐振東不知道趙軍的想法,看到吳保國對趙軍的回應,龐振東臉色微沉,而一旁的邵天鵬臉上卻露出了笑容。

  當年他邵家幫回十八道崗子放山,被龐三眼子以山規為由趕了出來,然后才有了路遇邢三、邵天鵬被捅、丟失大仙童等一系列的后續。

  此事過后,邵天鵬既埋怨邢三,也埋怨龐家。要不是龐三眼攆他們走,他們也遇不上邢三。

  往事已過去二十年,不提也罷,但由此可見龐家的獨性。以前龐三眼子就守著他那一片一畝三分地,不光驅趕外來參幫,還排擠本地參幫。

  “老三啊。”這時,吳保國回頭對他的手下道:“你帶著龐把頭他們去住的地方,完事到二樓找我們。”

  交代完手下,吳保國又對龐振東道:“龐把頭,那你們先去,先把東西啥的撂下,完了咱到樓上喝茶,戴把頭、于把頭他們都到了。”

  龐振東應了一聲,跟著吳保國手下往西側那片廠房改的宿舍走去。

  送走了龐振東一行,吳保國招呼趙邵兩幫,往那三層辦公樓走去。

  進到樓里,第一層已經擺上了桌椅,趙軍掃了一圈,有六張桌。

  顯然,今天的晚餐是要在這里進行。

  吳保國引著兩幫人往二樓去,一上樓梯就聽到二樓傳下的陣陣說笑聲。

  吳保國帶著兩幫人上到二樓,趙軍看到二樓很大一部分空間都被打通,大概有五六十平。這里有沙發、茶幾、坐凳,還有煙霧繚繞下的三十多個老爺們兒。

  看到趙軍他們上來,屋里的說笑聲瞬間收起,眾人紛紛起身,為首的幾人更是直接跟邵天鵬道起了辛苦。

  邵家幫是放山行里的老資格,邵天鵬更是參王大會的發起人之一。這些跟他熟悉的參把頭看見他來,自然要跟他打招呼。

  與同行打過招呼后,邵天鵬手往趙軍這邊一比劃,對眾人說道:“來,我給大伙介紹介紹,這是黑省山河十八道崗子的趙把頭。”

  趙軍抬手向眾人抱拳,后邊王強、李寶玉等人也是如此,代表他們是趙家幫眾。

  接下來,邵天鵬為趙軍挨個介紹在場的三位把頭。

  其中一個留八字胡的黑臉漢子,邵天鵬介紹他時,對趙軍道:“趙把頭,這也是你們黑省的,于把頭。”

  “通河于萬山。”黑臉漢子向趙軍抱拳,道:“趙把頭辛苦。”

  “于把頭辛苦!”趙軍抱拳回應。

  華夏野山參分布在長白山山脈和大小興安嶺,因大小興安嶺參少,品質、藥用價值略微低那么一點。

  所以提到野山參,大家更多的還是會想到長白山山脈。

  但這并不是說,小興安嶺就沒有放山文化。

  如果趙軍沒記錯的話,去年通河鏵子山境內還出過一苗重達五百零五克的野山參,那苗野山參被譽為“野山參之王”,被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享有國寶級待遇。

  后面還有兩位把頭呢,趙軍也沒工夫跟于萬山客套,就聽邵天鵬為他介紹下一人道:“趙把頭,這是遼省的戴把頭。”

  邵天鵬口中的戴把頭,是個四十多歲、一臉淳樸的東北漢子,此時他向趙軍抱拳道:“丹東寬甸戴春華,趙把頭辛苦。”

  “戴把頭辛苦。”趙軍抱拳回應時,心里已經開始了盤算。雖然趙軍沒文化,但他腦瓜可好使。

  前世在參行里混,少不得跟同行吹牛逼,所以趙軍將歷年各省各地出土的參王、奇貨都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在跟同行嘮嗑吹牛逼時,趙軍從來不少話題。

  通河鏵子山那苗參王是不用想了,去年就已經被人抬出來了。

  可在丹東寬甸境內,有一苗寶貝未曾被人發現呢。

  那是一苗重四百六十九克,四蘆并發、一體多腿的稀世珍品。

  “趙把頭。”邵天鵬繼續著他的介紹,他指著一個比張援民略高一頭的矮瘦男人道:“這也是遼省的,李把頭。”

  李把頭雖個不高,但滿面紅光,聲音洪亮。此時他沖趙軍抱拳道:“撫順李鎮江,趙把頭你辛苦。”

  “李把頭辛苦。”趙軍抱拳回應,心中暗想這些來參加身王大會的,都不是一般人吶。

  趙軍是沒見過他們的手段,但單看他們的出處就知道,白山撫松、冰城通河、遼寧撫順、丹東寬甸,這都是野山參的大產區。

  只有大產區有足夠的野山參供參幫練手,才有可能出優秀的參把頭和參丁戶。而趙軍、邵天鵬,同樣出自野山參的大產區——張廣才嶺。

  趙軍與三位把頭互相認識過后,大伙紛紛落座。可他們屁股剛挨上凳子,龐振東五人便上到了二樓。

  剛坐下的于萬山、戴春華、李鎮江,緊忙帶人起身與龐振東見禮。這幾人顯然都不是第一次來參加參王大會,他們之前就認識。

  此時,二樓聚集了將近五十人。其中趙家幫七人,邵家幫六人,龐家幫五人。

  吳家幫包括吳保國在內是十人,于、戴、李三幫皆是五人。

  吳家幫是坐地戶,來多少人都不稀奇。

  龐、于、戴、李四幫來開會的都是五人,是因為他們都是坐大吉普、桑塔納來的,拋出行李啥的,一輛車坐五人是最適合的,六人就擠了。

  邵家幫來六人,是因為邵軍跟解臣擠解放車副駕駛一起過來的。

  至于趙家幫,那就不用說了,他們財大氣粗,不光有兩輛車,加油還不花錢。

  三位把頭跟龐振東打招呼,趙軍在旁看著,他能看得出來,龐振東的人緣不是怎么太好。

  于萬山、戴春華對他都比較冷淡,唯有性格開朗外向的李鎮江,很熱情地跟龐振東寒暄著。

  等眾人再次落座,這時于萬山看向趙軍問道:“趙把頭,賣給京城大老板的琥珀龍、小白龍,都是你的吧?”

  “嗯吶,是我。”趙軍笑著應了一聲,然后就聽李鎮江道:“趙把頭年紀輕輕的,本事可不一般吶。”

  “還行還行。”趙軍很謙虛地回應,而一旁的邵天鵬道:“李把頭,人家趙把頭不光放山厲害,人家打獵也厲害。”

  聽邵天鵬如此說,除龐家幫五人外的其他人都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趙軍。

  東北跑山行里,放山比打圍高一級,但放山里武力遠不如打圍的。如今放山行出了這么伙強人,大家可不得多留意兩眼么。

  華夏人講謙虛、內斂,所以此時趙軍只以微笑回應眾人的注視。

  這時,戴春華看向趙軍問道:“趙把頭,你打圍厲害,那你知不知道遇上大土球子咋整啊?”

  趙軍聞言,臉色一變。土球子又叫烏蘇里蝮,是東北常見的毒蛇之一。因它平時會盤縮成一團,皮膚顏色像一團泥土,所以得名為土球子。

  這蛇有毒,但毒性不是那么烈,處理不好,嚴重的才會導致死亡。

  趙軍怕蛇,沒毒的蛇他都怕,何況有毒的蛇呢?但戴春華問他了,趙軍又不能不答。

  趙軍笑道:“戴把頭,那哪是土球子啊?那不是錢串子嗎?”

  放山行里規矩多,吃飯不叫吃飯,叫拿飯。休息不叫休息,叫拿墩。蛇也不叫蛇,而叫錢串子。

  看這名就知道。放山時遇著蛇是一種好的兆頭,所以放山人看到蛇不能打,要么躲開它,要么就用索撥了棒將其撥走。

  “不行啊,趙把頭。”戴春華卻是搖頭道:“那土球子可猛了、好咬人,而且它毒性還大。讓它咬一口,三個人死一個、殘廢倆。”

  “啊?”趙軍皺起眉頭,旁邊于萬山道:“啥土球子啊?這么邪乎?”

  “哎呦,那土球可…”戴春華說話直搖頭,還面露后怕之色,道:“一米來長的土球子,你們誰見過?”

  請:m.xvipxs.net

大熊貓文學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