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吃飯去啊。”
“你們先去吧,我一會兒出去。”
收獲編輯部,王瑜把頭埋在工位上,正從一堆信件中篩選稿件。
王瑜到雜志社已經半年了,這半年來的工作跟他沒來之前所想完全不同。沒到雜志社的時候,他心里想的都是編輯和作家之間的種種佳話,幻想著自己也能像那些知名編輯一樣,跟作家們互相成就。
但是來了之后才發現,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審那些亂七八糟的稿子之外,就是幫別人做文稿校驗。
知名作家們都有其他編輯聯系,組稿跟他沒關系,約稿他也約不到好作家,一來二去,別人也就理所當然地讓他做些雜活。
后來他不死心,就翻了雜志社過往的資料,篩選了一些有潛力的作家然后放下臉面寫信去約稿。
大部分去信都石沉大海,另外的要么是來信回絕,要么投來的稿子也不盡人意。
但是他卻一直不死心,一封不回,他就寫兩封,兩封不回,他就寫三封,他相信自己的這些努力早晚會有回報。
事實上,也算有點回報。
雜志的下一期里面就有他自己獨立約的稿子,質量尚可,主編采用了。
這也算是給了王瑜一點信心,讓他相信自己走的路是對的。
翻了一會兒,他摸到一封比較厚的信,信封上面寫著寄件人是于東。
于東…王瑜有些印象,好像自己還寫了兩封約稿信給他,上一封應該是一個多禮拜前。
想到這里,王瑜對這封信的興趣下降了一些。
想想看,一個多禮拜前自己才把信寄過去,現在回信就來了,中間這時間恐怕也就只夠信件來回的了,對方哪有時間寫稿?
這樣看來,要么是存稿,要么是敷衍之作。
后者自不用說,肯定不能抱有希望。前者呢,恐怕希望也不大,因為一般像這類非知名作家的存稿都經其他雜志社篩選過。
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方剛寫完一篇,正好趕上自己去信,但是這種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
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王瑜打開了信封。
看到作品名寡婦之死后,王瑜的期望值又降低了一些。這幾年,國內的報紙文刊每每會出現這樣某某之死的文章,好像帶上一個“之死”就能引發讀者效應,賣得不錯。
如果是一些新聞編輯,看到這樣的作品名,可能還會感興趣,但是對收獲來說,這名字多少有些逐流。
但當他一口氣看完小說之后,才發覺對作品名的看低,完全是他的偏見。
這部寡婦之死絕對是一篇佳作,先不說它套中套的結構設定,單說里面嵌的那篇小說所用的完全順敘手法以及大量重復敘述,就讓人眼前一亮。
其次就是套與套之間,現實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的碰撞,同樣令人大呼過癮。
這并非一篇完全的創新之作,更談不上多強的實驗性,卻依舊另辟蹊徑,把敘事手段玩到了極致。
再拋開敘事手段,這篇小說在有限的篇幅中用獨特的視角展現了當地農村的文化乃至當時整個華夏社會的風貌,刻畫出特殊時期下小人物的悲慘命運。
當然,李雪蓮的悲慘命運也不能完全歸咎于社會環境,最關鍵的還是因為人性深處的劣。
最后批斗李雪蓮的一幕,給王瑜留下的印象最深。
村里面所有人都知道李雪蓮不是所謂的“蕩婦”,特別是那些男人們,他們比誰都清楚,因為他們不少人都曾試圖跟李雪蓮發生一些不可言說的關系,但是沒有一個得逞,他們深知李雪蓮是一個剛烈的女人。
但是他們卻不約而同地朝她發起了最惡毒的辱罵,甚至是軀體上的摧殘。
因為只有證明李雪蓮是蕩婦,他們才能理直氣壯地欺騙別人并且欺騙自己:并非我們壞,而是她勾引了我們。
似乎恰恰是這樣剛烈的李雪蓮,才會受到這樣的對待。
婦人們也知道李雪蓮不是蕩婦,更知道自家男人的那點花花腸子,但是她們也沒有放過李雪蓮,因為她們從根子里就認為自家男人饞李雪蓮身子是李雪蓮的錯。
除此之外,婦人們的謾罵中還摻雜著嫉妒,她們希望自己跟李雪蓮一樣受到全村男人的喜歡,但是她們不希望村子里面有一個李雪蓮這樣的女人而不是她們自己。
王瑜揉了揉眼睛,意外、驚喜…種種情緒涌上了心頭,他甚至被自己感動了。
看看,我的努力終沒有白費。
“王瑜,你不是一直沒下去吃飯吧?”
剛才出去吃飯的同事已經回來,他們看到王瑜還在工位上,有些好奇。
吃飯?
還吃什么飯?
王瑜直接抱著稿子跑進了主編辦公室。
可惜,主編不在。
他又轉頭去了副主編辦公室。
還好,副主編在。
因為激動,王瑜甚至沒有敲門就走了進去。
副主編程永興剛準備點根煙,就看到王瑜興沖沖地跑進來。
“程主編,我發現了篇好稿子。”
程永興把煙從唇間拽下,然后放回煙盒里。
看著王瑜激動的表情,程永興默默嘆了口氣,王瑜這家伙想稿子是想瘋了,竟然這么失態。
或許他真的找到一篇好稿子,但是他們收獲碰見的好稿子還少么?
“拿來看看吧。”
王瑜上前兩步,把稿子遞到程永興手里:“這絕對是近期最好的稿子,主編你相信我。”
“嗯,我先看看。”程永興拿著稿子,第一眼先注意到了紙上剛勁有力的硬筆字,忍不住贊了一聲:“字不錯。”
王瑜站在一邊,想說字雖不錯,內容更好,但還是沒說出口。
程永興看稿的速度很快,這是多年編輯工作鍛煉下來的。
看完之后,他舒了口氣,先把剛才沒點的煙重新取出來點上,慢慢地吸上一口。
王瑜說得并不夸張,這篇小說確實是一篇難得的佳作。不過還是那句話,收獲的編輯什么好文都看過,這一篇不至于驚世駭俗。
不過程永興可以理解王瑜,這家伙最近確實憋屈太久,好不容收到一篇好稿子,自然興奮。
看著王瑜目光灼灼地等著自己回復,他便笑道:“挺不錯的,你聯系作者過稿吧。”
“好嘞。”得到回復,王瑜差點蹦起來,他也沒耽擱,立馬就跑去回信了,甚至連稿子都沒拿。
看到王瑜走后,程永興又翻了翻稿子,看到末頁的署名“于東”,總感覺在哪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