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
顧名思義,就是專注于農業發展的國家級學府。
雖然它設立在城郊之地,沒有跟太學和工學院一同建于城內,但那是因為農院占地廣闊,而且日常學習,不是悶頭苦讀或者窩在匠造室里打磨工具就可以的了。
人家是要種地畜牧的!
這兩樣,放城里哪能大規模的搞起來?
誰敢在北京城里開豬圈啊!
頂多就是修一些高爾夫球場,順便不準下面的人搶自家澆球場草皮的水去灌地罷了。
在大明農學院成立之前,還是皇莊模式之時,朱見濟就讓人去廣泛開墾,研究培育農作物良種了。
如今在大江南北推廣開來的“御米”,就是其中產物。
所以里面的學子種地養雞,都不算什么。
這很正常!
朱見濟看了眼那位蹲在田埂無聲哭泣的可憐農學狗,果斷走了人。
“這些粳稻培育的如何…”
每次來農學院,朱見濟總是會下田一次,跟負責種地育種事業的農學家們咨詢下大明朝的糧食問題。
就算他今年已經決定組織一支新的船隊,穿過太平洋往美洲那邊尋求高產的南瓜、馬鈴薯等農產品,但國內的農種發展也不能拋于腦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搞種植的國家,華夏也是把種地技能刻到了骨子里的民族。
但不能因為有外來高產作物的傳入,就忽略稻麥等農物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吃米吃面,那可是華夏子民世世代代的口味。
后世土豆玉米廣種,也沒見它取米面而代之,成為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
更何況像紅薯這種作物,長得多是多,但營養不夠,也不利于消化,遇到災荒能救命,可太平時節也就是吃個新奇,當不得永久食用。
眼下大明碰著了小冰河期,即便朱見濟壓著乾圣朝的官員們盡力安撫民生,也免不了有災情報來。
人力,是很難勝過天意的。
可偉人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
要是因為老天爺不給面子就躺平了,炎黃子孫哪里能發展到如今雄霸東亞,領先世界的地步?
所以,繼續育種中國本土的優良種子,很有必要!
等以后土豆玉米進來了中國大門,讓大明朝萬萬子民遇到天災也餓不死并非不可能。
可朱見濟給自己的要求,是除了不讓百姓餓死之外,還要讓他們吃好喝好!
懷抱著這種信念,朱見濟讓日本那邊的人給自己從北海道帶回來了當地的“赤毛”粳稻。
因為他上輩子喜歡吃東北大米,還以中華能產出這么美味的稻子為榮,結果耍過了頭,被人普及了一遍“東北大米的由來”——
論說最近的祖宗,還是小日本傳進來的赤毛稻!
這可狠狠打了朱見濟的臉。
不過沒關系,
乾圣皇帝不是小氣的人!
就算東北大米來源于外國,可在中華大地上生長幾十代,也早就同化了。
他不介意在當皇帝后,也引進一下這種稻子,改善下三遼省份的百姓生活。
粳稻耐寒,挺能適應東北那邊寒冷氣候的。
輕輕捏過一株稻穗,朱見濟問道。
隨侍的農博士搖頭嘆息,“還是有些不足…雖然可以在遼東邊寒之地種植,可產量還是太少。”
“我跟其他農博士商議,想試著用一些御稻與之雜交,希望能結出新種子。”
要真能強強結合,那新稻種會足夠抗寒,產量也能撐起遼東那邊的人口活動。
三遼之中,遼東最北,面積也最大,是朱見濟比較了下蒙元之時的遼陽行省后繪制的,最北邊已經是超出外興安嶺和庫頁島的范圍了——
反正地圖開疆又不要錢,趁著羅斯諸國還沒開拓過來,先從法理上把北邊的土地多要點過來,等以后人多了,總能去那邊建立駐點進行真正的統治。
后世東北出海口的丟失,那可是想想都讓人心痛的事。
而東北方面,旅順港已經修繕完畢,大可從北京打馬,一日之內行駛到天津,隨后登船滿帆再過兩天,就能到達遼陽布政司。
極大的縮短了從直隸去東北的路程,也使得犁庭之后,大明朝能夠遙控好當地情況,穩扎穩打的進行統治,以免出現女真一去,又興起其他少數民族勢力的事。
農學院的人就是通過這條路,去東北那邊開發起了皇帝口里的三大平原。
皇帝告訴他們,那里雖然寒冷,可卻擁有肥沃無比的黑土地,是老農民夢寐以求的好地方。
農學博士們對此并不懷疑。
皇帝有多么先知,他們這些最先跟過來的農人最清楚。
如果不是天子英明神武,他們哪里當的起這農博士?
于是一拿到日本傳來的粳稻,就有人手去了遼陽,經過大面積的育種插秧,總算是折騰活了一批。
奈何收獲比不上付出,產量不夠,便意味著農學院還得再接再厲。
“糧食天生天長,長起來要好幾個月,著急也是沒用的。”
朱見濟反過去勸慰失落的農博士們,“慢慢來,以后日子多的是,千萬不能用拔苗助長的心思去做農活。”
放開了手里的稻穗,朱見濟沒在乎鞋上沾滿了稻田中濕潤的泥土,順路看完了其他的豆田,麥田等育種實驗田,又去了另一邊看望牲畜們。
吃飯,是民生大計。
而肉蛋奶,也是老百姓不可以忽略的口糧!
人能不能長得高大威武,有精神氣,那可離不開肉食。
但凡誰企圖阻止中華子民吃肉蛋奶,那他絕對是在心里憋著壞水,是民族敗類!
如今朱見濟廣建農會,鼓勵百姓開養雞場,每年都要派人過去指點雞舍的維護和雞仔的扶養,教導農會里的人養殖蚯蚓,把技術倒貼錢交給百姓。
他雖說沒怎么出過直隸,但每天都會跟地方上的農會有大量的書信往來。
這讓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終于打破了“皇帝會用金鋤頭”這種落后思想,成功認識到,原來皇帝不僅會自己試著種地,還會問自家肥發酵的好不好,雞仔能成活幾成這樣的問題。
朱見濟如此的接地氣,取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有的。
起碼在沒受災,沒有官員過度盤剝,地方上的官紳地主才被皇帝折騰的有氣無力的情況下,農會里的小孩的確能做到每頓飯都吃個雞蛋。
在負責孩子啟蒙的蒙學館中,孩子隔兩天,還能免費吃到一頓肉湯泡飯,每年還有免費的量體裁衣活動,由當地官府出錢,給小孩做件粗糙的衣服——
雖說朝廷撥款下來,平攤到蒙學館里的錢也不多,以至于肉沒多少,但好歹能嘗個味道,湯飯里的鹽也是足夠的。
海水曬鹽法用起來后,大明朝的鹽是絕對夠用的,沒必要再扣扣搜搜的不讓人吃。
蛋的問題,可以說緩解了不少,以后繼續推進就好。
但肉和奶還沒有。
華夏族農耕久了,對喝奶這事并不熱衷,還普遍有乳糖不耐受的問題,放在后世,讓大家都去喝奶,仍然是個任重道遠的事。
可肉食,朱見濟還是能搏一搏的。
正如德云社在宣揚帝王思想之時提出的口號:
想要富,先修路。
多生孩子多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