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培訓基層人才方面,東宮也不是臨時抱佛腳。
朱見濟早就安排人手去學習了。
可對比起直隸這邊,關外不是更需要這種人才嗎?
于是權衡一下,小太子便把才培訓好的大部分人打包送去了那邊,為了讓人們安心過去,朱見濟還給他們安排了額外的“邊遠地區工作補貼”。
雖然非常傾佩老祖宗,但朱見濟的用人方法和太祖高皇帝還是有所不同的——
起碼小太子給錢啊!
只要工資到位,碧落黃泉大可去得!
唯一的不妙之處,就是朱見濟如此大手大腳的花錢,對于東宮財政來說是一個負擔。
如果不是因為車馬行和織布廠已經啃下了直隸大半的相關市場,馬沖還得擔憂會不會造成財政赤字。
“織布廠要去其他地方開起來…”
東宮之內,朱見濟召集了秘書處的人,給他們制定下了景泰六年的工作目標。
就目前而言,隨著飛梭的投入使用,直隸一帶的布業受到了很大沖擊,特別在“布匹商會”建立后,東宮布業跟一些商人“同流合污”,逐步劃分起了剩下的市場。
即便在商業擴張的過程中,通過招收女工的方式,給無數底層老百姓帶了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還是有無數布業商人恨得朱見濟牙癢癢。
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了!
他們當然不敢說皇太子如何如何,北方的布商也沒有南方的水平跟膽子,沒能耐聯合起來對抗碾壓過來的皇權。
于是他們中有大部分人,選擇了打不過就加入,讓商會的規模越來越大,膨脹到必須要分離出去,到其他地區去散播東宮的榮光。
比如說…生產桑棉這種經濟作物的江南。
除此之外,飛梭被廣泛使用,也讓商會不得不轉向他處——
在一些死活不肯低頭的布商進行了各種坑蒙拐騙后,他們終于從某位女工口中套出了話,知道了織布效率提高的幕后原因。
而飛梭本身也不難制作,于是他們也弄了起來,間接造成了直隸布業的惡性競爭。
朱見濟可不想大明紡織業還沒騰飛起來就內卷把自己卷死了。
“殿下可是對江侍郎不滿意?”
馬沖不知道朱見濟的高瞻遠矚,只是懷疑小太子是否記恨上了江淵。
畢竟根據東廠調查,飛梭最早就是從江家流傳出去的。
朱見濟冷哼一聲,“江淵哪里值得讓孤如此行事?”
就對方那小嘴啪啪的模樣,給他個鍵盤就能成陸地神仙了。
江淵做事的水平就擺在內閣桌子上,要不是因為是好爸爸把人拉進伙兒的,朱見濟早就找機會把人給炒了。
陳循也是,一丘之貉。
“不管他們了,去給孤找戶部和工部兩位尚書過來,孤有事情跟他們說。”
馬沖乖乖的退出去。
沒多久,張鳳和石璞應召而來。
作為六部長官,他們已經很習慣被小太子使喚來使喚去了,光明正大的順著宮廷道路走入咸陽宮,滿臉坦然。
反正皇帝自己都不在乎,滿朝上下,盡數為太子黨。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張石二人行禮,朱見濟給他們賜座。
“不知太子傳喚臣等,是有何事務要辦?”
給領導辦事久了,底下人也習慣了朱見濟的做事風格,一般來說,小太子找人過去說話,通常是有事情吩咐的。
難道像景泰帝那樣,心思好的時候會跟大臣拉家常?
“是關于制鹽一事的。”
朱見濟腆著大肚子盤腿坐在榻上,手扶玉帶。
“孤之前在內閣中曾經提到要改良開中法,回去之后便覺得仍有不足——朝廷鹽引兌換錢糧,歸根究底還是要看制鹽多少的。”
而販賣食鹽一本萬利的情況也會因為太府寺的建立而有所抑制,畢竟朱見濟一直都不相信商人的良心。
為了鼓勵大部分商人仍然對鹽引趨之若鶩,那還要想辦法提高食鹽的發放量。
想當初,開中法之所以施行,問題就在于朝廷缺錢,必須要和掌握了民間大部分資源的商人進行交換,不然“鹽鐵官營”,會成為古代王朝永不更改的鐵律。
而“鹽引兌錢”的法子并擴大相應規模推行以后,除了容易讓以前的商屯之法被破壞,也會打破鹽商的壟斷,讓一些中下級別的商人加入到販賣食鹽的行列里面。
可一旦人類生活必需品被商業化,不被控制引導的話,就會出現問題。
好在朱見濟一直喜歡防患于未然。
在他的目標下,此時開放鹽引,不代表之后會繼續開放——
以后大明的市場會被大體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公有,一個是私有,其他所有制就目前而言,還沒有見到。
公有層面,朝廷仍舊需要調控全國基本物價,像鹽鐵等物,官方仍舊要賣,不能因為有了開中法,就全開放給商人。
私有方面,商人可以通過給朝廷各種繳納銀錢,獲得售賣資格。
只要他們做的不過分,那朝廷基本不會管,算是給封建體制下的經濟市場注入活力。
然后問題來了——
食鹽產量提不上去,一切的計劃都是放屁!
朱見濟回頭讓人給自己四處搜羅了一下大明朝此時的制鹽情況,發現后世人所熟知的海鹽曬制之法還沒有正式形成,貌似才在福建沿海和山東的海豐縣等地出現雛形。
大明目前的制鹽效率,底下且耗費時間,對朱見濟來說并不是個好事。
人的日常生活需要鹽,而毛紡織業也需要鹽!
別忘了,朱見濟可是希望通過收割草原上的羊毛,對那些少數民族進行經濟控制的!
沒有足夠的食鹽,那他想好的制堿法就弄不出來,而沒有足夠的堿,羊毛就無法有效的清洗柔順,做成人人都能接受的毛衣!
誰他媽想披著一身羊皮出去?
本以為大明的食鹽很豐富來著,誰能想到還有如此的當頭棒喝?
問題大了!
小太子當時就砸巴了一下嘴,努力的從腦子里搜刮起了前世的知識,企圖為自己挽尊。
好在文科生搞不懂物化原理,卻是能背。
朱見濟想腫了臉,終于回憶起了海鹽的曬制方法。
他現在把張鳳跟石璞找來,就是讓他倆去負責新法制鹽一事的。
石璞聽完,只是將朱見濟提前寫好的曬鹽法看了又看,最后沉默不語。
他的才干在六部長官中,算是比較低下的,甚至于當上這個尚書,也脫不開走后門氪金這事,私生活也是此時尋常士大夫的模樣,但石璞在工作上有個非常讓朱見濟夸贊的優點,就是拿了任務不多說,能乖乖的去做。
張鳳更是如此。
最近的各種開支已經快把這人給逼瘋了,做夢都逃不開各種表格,睜眼閉眼都要手撫心臟,念叨著戶部里面剩余的一點銀錢。
難怪前任金濂會死在工作崗位上!
小太子在這時候能給他提供一個新的賺錢方法,張鳳恨不得當場給他跪下!
什么話都不說了,
能給國家想辦法攬財,那小太子就是永遠的神!
“都是古人的功勞,”朱見濟沒有把張石二人的夸贊厚臉皮收下,只是感嘆著說道,“這些法子,不少都是從《永樂大典》中尋求到的,可見我華夏先民之聰慧!”
“奈何如此妙法,即便記于典籍之中,竟也慢慢失傳,以至于二位尚書都不曾聽聞,尤為可嘆!”
張鳳順勢說道,“當年太宗編修《永樂大典》,所用人力物力,何其浩大?臣等眇眇之身,如何能于當時世間大半俊才相比?”
“何況《永樂大典》編修之后,由于體量之巨,內容之多,令人難以翻閱識記,刊印更是艱難…”
就這種情況,使得《永樂大典》修好之后,很長時間都是束之高閣。
對于尋常的讀書人來說,他們只需要去關注四書五經就好,如果要開辟新方向,也有不少專門典籍查閱,沒必要去翻如此的大部頭。
可這么好的一本書,朱見濟如何能狠心讓它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