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在李祐大婚后,進攻倭國之事基本敲定。
王審知出動水陸大軍十五萬,進攻四國地區,朝廷出兵三萬從對馬海峽攻九州,南北夾擊,掃平倭西,然后合軍長驅直入,挺進平安京。
為了表示誠意,王審知獻軍俸一百萬緡,糧草三萬石,支援大唐。
有了這些錢糧,大唐前期的軍資算是夠了。
只要能在倭國打開據點,廣東道、淮南道的糧食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上去。
不過福建的實力令李曄咋舌不已,暗道王審知果然財大氣粗。
福建也就六州之地,被王審知經營了近三十年,居然就能掏出十五萬大軍。
這要是跟大唐死磕,加上海上勢力,夠李曄喝一壺的。
在皇城司密報之后,李曄才得知王審知為了這一戰,把全部家當都壓上了,廣募東海群盜,連大食商隊的護衛也招募了,承諾他們可以肆意劫掠。
最奇特的是王審知的水陸大軍中,還有七千倭人海賊。
看來帶路黨不止是中土的特產。
其實想想也是,后世倭人在美帝面前,不也是畢恭畢敬的嗎?
大唐的三萬大軍,主力是劉知俊的兩萬天策右軍,顧全武水軍為輔。
三萬大軍,又有王審知支援,大大減輕的朝廷的負擔。
兵貴精而不貴多。
天策右軍步軍為主,有少量重騎,正適合九州島的多山地形。
歷史上蒙古人推不進倭國內地,其實也是受了地形限制,蒙古騎兵不擅山地作戰,在正面擊敗倭人之后,卻無法突破九州島崎嶇的地形,進入其腹地,所以才打不開局面。
秋收之后,李巨川與劉知俊回返長安,李禔留在福州負責溝通、后勤,以及隨之而來的接管福建全境。
“這些年你束手束腳,到了倭國,可隨心所欲!”李曄特意強調。
李巨川、劉知俊都是一愣,話中的意思聽明白了,但卻不明白李曄的仇恨從何而來。
畢竟李曄算是個仁君,至少對大唐百姓不錯。
倭人這兩百多年來,也還算老實,跟大唐的關系也不錯,派遣唐使,全面唐化,高僧空海引密宗真傳入倭土,名臣晁衡仕唐五十載,都是一代佳話。
但李曄深知這只是表象。
倭人是有長處的,特別擅于學習,也特別會隱忍。
所謂忍術、劍道,不就是各種偷襲嗎?
在地緣上,它是中土永恒的敵人。
一旦它強大起來,刀鋒肯定對向海之彼岸。
劉知俊眼神大亮,“末將領命!”
李巨川道:“王審知若取倭國膏諛之地,王氏將興。”
李曄笑道:“倭國雖然腐朽,但還是有一戰之力,王審知若是占了平安京,滅倭國王室,倭人難道不會找他報仇?”
在李曄看來,倭軍不足為慮,早已腐化,沒有多大戰斗力。
關鍵在于地方豪強與莊園主,他們有一定的實力,倭人向來驕狂,自會容忍京城落于外人之手?
大唐只要占據倭西的九州,加上對馬島、壹岐島為跳板,便可對王氏形成威懾。
王審知先站住腳再說其他。
歷史上倭人能入侵中土,要么是中土大亂,要么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這個時代,他永遠沒有這個機會。
大唐不是歷史上的大宋,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不是白山黑水里崛起的土匪,李曄有信心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把海洋灌入大唐的基因中。
其實華夏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陸地民族。
那是滿清自己的帽子,他們閉關鎖國。
東吳便有大臣巡視南洋,隋煬帝也搞起了海軍,攻打流求。
至于大唐,兩百年來,沿海興起的港口城市便是證明。
“將士們可有怨言?”李曄問道。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圣人安心,兒郎們為國征戰,怎會有怨言?”劉知俊道。
話雖然這么說,但將士們心中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上下同欲者勝,國家開疆拓土,將士一個個出生入死卻一無所得,太說不過去了,“倭人子女錢帛,任爾等取之,朕只要土地!”
李曄記得九州薩摩藩就有一座大金礦,品質高,易開采。
對如今的大唐來說太重要了。
“末將待兒郎們多謝圣人!”劉知俊的所有束縛都被打開。
三條軍紀再無約束力。
剩下的就看他劉知俊的刀子狠不狠。
李曄伐倭的密令下達,天策右軍諸將皆大喜,全然沒有將要大戰的緊張感,一個個喜笑顏開的跟父母妻兒告別。
當初淮南系在新羅發了一筆橫財,軍中無人不知。
李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合理的利益可以接受,沒有利益的激勵,將士們憑什么去玩命?
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不也是利益主導的嗎?
在這時代,倭人根本就沒入大唐的眼。
當年劉仁軌白江口一戰盡滅倭國精銳,倭人舉國震驚,又是修長城,又是遷都的,一片風聲鶴唳,豈料大唐根本就沒看上他們。
不過這也導致大化革新向全面唐制轉變。
兩萬大軍出征,也不至于動搖國本,大唐也負擔的起,朝臣也就沒有多少怨言。
這么多年,他們早已習慣了李曄的思維方式,盡力執行就行了。
這也是開國皇帝的特權,想打哪兒就打哪兒。
在他們眼中,李曄無疑是英明神武的。
每次決斷也沒令他們失望。
出征大軍將在萊州集訓到明年春暖,九月之后,便是對馬海峽的颶風期,而十一月之后,天氣轉寒,不利征戰。
顧全武的水軍已經出發,掃蕩對馬海峽附近的海賊,偶爾也與九州豪強發生沖突,但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只要亮出大唐旗號,倭人們客客氣氣。
這時代的倭人對大唐崇慕中帶著恐懼。
白江口一戰把他們徹底打疼了。
心理優勢在唐軍。
王審知則不講武德,以海賊侵擾倭國南部沿海,洗劫城池。
倭人大懼,但醍醐倭王不為所動,專心禮佛飲宴,國中大事全都托付藤原氏,此時藤原時平新死,藤原忠平攝政,對地方的控制力更弱,更加不敢輕易出兵,海賊只要不沖進平安京,他們自然也不會管。
反倒是地方莊園主,積極組織武士,守衛地方,向倭人朝廷表達不滿。
藤原忠平以天皇的名義向大唐派出使者,請求約束沿海。
李曄連見他們的興趣都沒有。
為了配合唐軍的攻勢,李曄帶著親衛都與黑云長劍都下升州。
順道巡視江南諸道。
太子李祎留在長安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