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說一下英國的外交政策了,帶英帝國的外交政策,最核心的政策只有兩條。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執行。
一條是歐陸均衡政策。
一條是歐外世界,廣大殖民地海上霸權的維護策略。
歐陸均衡,這一點大伙兒非常了解的哇。因為打擊荷蘭人,英國人聯合了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打了三次英荷戰爭,甚至扒開了攔水大壩,直接水淹荷蘭城市。總之無所不用其極,把荷蘭人的新興海上霸權給干下去了。
然后就是拿破侖,英國人給普魯士人大把撒錢,武裝起了普魯士的大軍。又不停的支援西班牙地區的游擊隊戰斗,襲擾法國人。連奧地利和俄國,都拿了大把大把的英援,用了七次反法同盟,終于把拿破侖給干下去了。
最近的一次,幕府也算是見識過的,克里米亞戰爭啊。沙俄不斷地索取南歐的東正教信仰地區,試圖占據君士坦丁堡,乃至于耶路撒冷。不僅影響了普奧土三國的邊界安全,還將視地中海為內海的英國,推向了對立面。
于是英國拉著幾乎全歐洲,又痛揍了一頓沙俄,打死了沙俄幾十萬人,逼死了沙俄的沙皇,令沙俄失去了黑海上的一切武裝,再也威脅不到地中海。
而問題恰恰出現在了這里!
按照忠右衛門本人的理解,英國人執行歐陸均衡政策,這十分符合他本身的利益,沒啥不對的。但是英國本身有人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合適的。
因為在那一部分英國人看來,沙俄是影響帶英帝國在全世界海洋霸權中的重要一環,雖然在中亞,雙方展開了大博弈,可也正是因為有沙俄這個北方的鄰居。英國才可以大大咧咧的出現在土耳其、波斯、阿富汗的宮廷之中,以保護他們的自由和信仰為名,介入他們的國內政治。
你得讓沙俄像個熊樣,有威脅到這些國家的實力,讓后讓這些國家覺得沒有帶英我就活不了啦,積極的靠攏向帶英。這樣才符合帶英維系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等地的霸權的利益需求,也能夠增強帶英在此地的影響力。
這一部分人認為,沙俄在遠東以及中亞地區的擴張,并不能增加多少他的實力。尤其是上述地區存在廣大的無人區,占領了之后,也沒有任何的產出。
只能在表面上,讓中亞的那些君主受到威脅和恐嚇,并不會增加英國對付沙俄的難度。
所以如果沙俄要吃遠東的地,就算一百萬平方公里,兩百萬平方公里,都無所謂,隨便他吃就完了。吃得都是無人區,也就給他臉上帶點光而已,不可能讓沙俄多拉十萬大軍出來。
于此就形成了一個沖突!
信奉歐陸均勢的人,認為一定要鉗制沙俄的發展,處處堵截他,不能讓他再擴張了。而著眼于歐外世界的人,則認為可以讓沙俄在中亞和遠東稍稍擴張一下,用廣闊的無人區蒙蔽沙俄的雙眼,進而使得帶英能夠從中牟利。
帶英雖然也爭奪殖民地,但是主要還是爭奪那些維系他海洋霸權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以及能夠成為他原材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地的殖民地。
沙俄則是不管不顧,有地就吃,靠近他沙俄的地方,他都得“保護”起來。現在如此,將來亦是如此。
所以…
不會額爾金是歐陸均勢一派,阿禮國是歐外世界一派吧…
靠!你們帶英怎么回事,為什么會對德川幕府派出兩個傾向完全不同的駐日公使。這不是開玩笑嘛,外交政策這東西,如果不是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一般而言都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現在國際形勢有什么變化?忠右衛門想不到有什么大的形勢變化啊。起碼暫時沒有什么影響國際形勢的大事發生啊。
“既然上様這么說,會不會是英國國內有事啊?”助六想了想。
國際上沒有事,那就是英國國內有事咯。
“英國國內?”忠右衛門想了想,并沒有想出什么。
“有!英國的巴麥尊內閣垮臺了,換上了個什么德比伯爵。”松平齊宣突然想起來去年他和法國公使在神戶游覽時,聽到的舊聞。
“德比伯爵!”忠右衛門微微一愣。
巴麥尊勛爵擔任帶英帝國的宰相,是從1855年開始到1865年這十年之間,他的政權十分的長久。但是在這十年之間,有約九個月的時間,存在過一個過渡政府,那就是德比伯爵內閣。
所謂的德比伯爵,乃是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第十四世德比伯爵(EdwardGeeoffreySmithStahEarlofDerby,1799年3月29日—1869年10月23日)。曾三度出任帶英帝國宰相,但是三度為相加起來都沒干滿三年。
似乎是個標準的各方面都能接受,但是又沒有太大作為的人。
一旦出現了政治上的危機,各方面沒有辦法妥協,或者是一時間分不出勝負來的話。就公推德比伯爵上位,然后進行臨時過渡統治。等到別人再度得勢之后,德比伯爵的內閣往往就會快速垮臺。
難不成這個阿禮國是德比伯爵的人?
似乎德比伯爵擔任過愛爾蘭方面的職務,也擔任過帶英帝國的殖民地總管大臣。他有自己的外交方針政策,而且他的政策想來和前任的巴麥尊勛爵相抵觸。
額爾金伯爵是巴麥尊勛爵的人,所以和巴麥尊勛爵內閣保持統一。阿禮國是德比伯爵的人,所以和德比伯爵內閣保持統一。
或許這就是問題的答案?英國國內的政局變動,牽扯到了德川幕府這邊。可這樣子的變化,到底對幕府,以及遠東的形勢,最終會有什么影響呢?
亦未可知…
有讀者指出阿爾考克和阿禮國應該是一個人,我又去查閱了一番日文的喂雞,發現果真如此。可是劇情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也沒有辦法改了。只能和大伙兒道一聲抱歉,是我查資料的時候沒有仔細審明,對不起,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