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雖然與范宇有些不太對付,可是現在面對事關兩國是戰是和的關鍵時刻,立場也一樣在大宋一方。
他后退兩步,閃開了位置,陳琳則帶著兩名殿前的大漢將軍向著劉六符壓迫過去。
劉六符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長出一雙翅膀來,飛出大宋皇宮,飛出東京汴梁。可惜這也只能是個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也不會有誰來救他。
原本還囂張跋扈的劉六符,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耀武揚威是多么可笑。等到宋人露出猙獰的一面,才讓他明白,這就是龍譚虎穴。
范宇輕松的很,遼國使節意外摔死,自己便沒了任何事情,也不用讓狄青和楊文廣兩人負責,豈不是好。
想到這里,范宇不由得對著劉六符笑了笑。
可是范宇的笑容,在劉六符的眼中卻堪比惡魔。這年輕不講半點規矩,涉及兩國邦交之事,竟敢如此肆意胡為心狠手辣。可是他也不想想,自己對于大宋君臣的逼迫,可曾留了半點情面?
這便是現世報,還得快。
劉六符轉身便想奔出殿外,可惜的是兩名守門的禁衛已經橫槊攔在殿門處,這讓他根本無路可逃。
猛的一回身,劉六符撲通一聲便跪在了范宇的面前。
“請侯爺饒命,請大宋陛下饒命!外臣劉六符,實不該出言無狀對大宋反復逼迫,今愿投宋,請陛下收留!”劉六符也非是死板之人,竟然真的讓他想出來一個活命的辦法,那就是直接投了大宋。
這個情況是范宇沒想到的,也是官家趙禎沒有想到的。
呂夷簡老臉抽了抽,他也沒想到,這位遼國使節,竟然如此沒有風骨。雖面對生死選擇,但刀斧尚未加身,居然就這么下跪討饒了。
陳琳也已經帶著兩名大漢將軍,來到了劉六符的面前,此時卻沒有了主意,回頭看向官家趙禎。
趙禎一時間不好抉擇,不由沉吟不已。
范宇這時反應過來,急忙向趙禎躬身道:“官家,既然這位劉六符使節心慕大宋,我大宋也不吝包容。只是劉六符就這么投宋,未免會使其家人遭殃。官家向來仁厚,定然于心不忍。不如命這劉六符,寫下對我大宋的效忠書和歷數遼帝罪狀書,以為投名莫使反復。將來他若北返,也不怕他再挑是非。且可使其傳送遼國諸情事,以使我大宋知己知彼。”
劉六符到了這個時候,意志也已經被生死間的大恐怖所瓦解,忙不迭的點頭道:“正是,遼帝酷毒殘暴,臣可盡書其罪狀。臣一片忠于大宋之心,請官家莫要推辭,以至寒了今后天下諸蕃人才投效之心啊。”
范宇心道,這投降還投出道理來了?自己也是佩服這等讀書人,立場轉變之快,理由之正義充分,竟讓他都有些不適應。
趙禎聽到范宇的話,便看向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看到官家在看自己,便立時拱手道:“安樂侯所言甚是,為保劉六符不再反復,當命其立下文書,以投獻其誠。若再反復,便以其書致遼帝,當可誅其合族。”
“如此,便予他紙筆,寫下這效忠書與歷數遼帝罪狀書吧。”
陳琳立時命小黃門取了紙筆,讓劉六符寫下了兩份文書。待上面的墨跡干了,便遞到了官家的面前。
范宇和呂夷簡兩人,也湊到趙禎身側,跟著一同看這遼人寫的效忠書與歷數遼帝罪狀書。
這位劉六符也是遼國科舉的進士出身,文筆相當的好。什么遼帝率獸食人…虎倀諸鬼以為爪牙,自耶律阿保機而至耶律宗真,祖父數代皆如禽獸。宮闈穢亂不絕于史,韓德讓為蕭太后入幕之賓,帝室竟不以為恥…
揚揚灑灑竟不下數千言之多,讓君臣幾人看得大呼過癮。遼國皇室還有這些秘聞?許多都只是聽聞過,卻不知道細節。如今這劉六符一出手,便有了許多了遼國的八卦。
君臣幾人有些意猶未盡,再次看向劉六符。而劉六符性命在于大宋君臣之手,再也不復之前的傲慢之態,而是老老實實如同受氣小媳婦一般。
趙禎點了點頭,對劉六符道:“劉卿,你的誠意我已經看到,這兩份文書便存于我這里。還有一些遼軍軍械軍情邊防的布置,你也要知無不言。這次北返之后,便諸事小心吧。”
劉六符戰戰兢兢的道:“臣是否可以告退?”
趙禎點了點頭道:“呂卿,你且送一送劉卿,莫要使之有所驚懼。為我大宋做事之人,向來優容有加。當以寬慰,莫要恫嚇。”
“臣,遵命。”呂夷簡立時躬身領命,便轉身領著劉六符出了崇正殿。
范宇看到事情已經了結,便也跟著向趙禎躬身道:“官家,臣范宇告退。”
官家趙禎卻冷哼了一聲道:“你還想告退?惹了這么大的事情,差點便讓遼國對我大宋興兵,你就想這么逃了不成?”
陳琳看到官家發火,急忙后退兩步,以免被傷及無辜。
“官家,臣實在是見不得這遼使在我大宋君臣面前放肆。”范宇看了趙禎一眼,便解釋道:“正如臣所說,我大宋只是不愿妄動刀兵罷了,豈是怕了他們遼國。比兵力比錢財,比兵甲器械,這天下哪有我大宋的對手。這劉六符不過是坐井觀天之輩,只知遼國強而不知大宋更強。若是真的交兵開戰,即使遼國騎兵厲害,也最多是在黃河以北肆虐。但是各個堅城,卻不是爾等可破。若非官家太過仁慈,只要編練精銳步步緊逼,便可使遼國虛耗。因而,懼戰者應該為遼國。”
范宇沒有因為趙禎有問罪的意思,便誠惶誠恐,而是借此機會,向官家灌輸遼國并不可怕的想法。
此時剛剛收拾了一個驕狂的遼使,趙禎心中也確實有一股昂揚之氣。聽了范宇的話,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可是趙禎也不是這么好糊弄的,他臉色一沉道:“安樂侯啊安樂侯,我之前的讓你少要生事的話,你都當了耳邊風不成。如今又一次對遼使行險,萬一有個差錯,豈不是就鬧的無法收場。你且說說,不聽我的勸告,你是不是犯了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