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飯后,許秋意外的接到了魏老師的電話。
“有一篇審稿,PDI系列的,和你之前提的想法有點像,我發你郵箱了。”魏老師言簡意賅,語氣嚴肅。
“3維PDI分子?”許秋一驚,忙反問道。
“對,不過他們的提法不同,你仔細看看吧。”
“嗯,好。”
掛斷電話后,韓嘉瑩關心道:“師兄,怎么啦?”
“一篇PDI的審稿,魏老師說他們和我們的實驗想法很類似。”許秋回了一句,然后打開郵件,查收審稿文件。
“唔…這樣啊,我也來看看吧。”學妹將椅子搬到他的旁邊,許秋往里面挪了挪,讓出來一些空間。
他們投的期刊是JACS,標題是“一種星型PDI電子受體用于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命名為TPA3PDI,分子結構是中間三苯胺,旁邊每個苯環上連接一個PDI分子。
許秋嘆了口氣,對方的工作確實和他的想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他當初是受到富勒烯衍生物的啟發,富勒烯是一個球狀分子,在三維空間尺度上都可以實現良好的電荷輸運,而PDI分子為平面型的,只能在二維平面上傳輸電荷。
因此,他構想了一個分子,其中間有一個共軛的核心,外面連接若干PDI分子,即可模擬出富勒烯的結構,這也就是3DPDI的概念。
沒曾想,他的實驗才剛剛起步,別人的文章都已經出來了。
接續往下翻,來到光電性能一欄——效率只有4。
“這么低,也能叫高效?”韓嘉瑩問道。
其實這也是許秋的第一反應,不過他轉念一想就明白了,解釋道:
“富勒烯里面8、9不少見,甚至他還做到了11,但對于非富勒烯領域,能達到6以上的都是鳳毛麟角。
在比較的時候,通常要橫向進行對比,況且這篇工作的主要賣點,是三維或者說星型這個概念,4的效率雖然不高,但是至少證明器件是可以正常運轉的,這個概念是可行的。”
韓嘉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又翻看了一下文章中的圖片,許秋做出了初步判斷,這工作還是可以發JACS的。
那么問題來了,該怎么處理這篇稿件呢?
‘是正常審稿,還是把稿件拖一拖,或者直接給出拒稿意見,甚至拖一拖再給拒稿意見呢?’他陷入了糾結。
在那一瞬間,他都已經想好了拒信的模板:“工作不好,效率太低,BALABALA…建議轉投ACSAMI。”
總之,挑毛病總是能挑出來的。
糾結了沒多久,許秋搖了搖頭,拋開雜念,決定正常審稿。
別人的科研想法和他相同,搶先發表了工作,雖然遺憾,但沒必要為之拋開自己的原則。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還是要純粹一些,坦蕩一些的。
況且,其他人只是領先了一時,他也不是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這個概念被他們提了出來,只能說明他們先走了一步,但最終還是要在器件性能這方面見真章的。
確定了這一點后,許秋沉下心來,認真審稿。
“師兄,這文章怎么說?”
“給個大改吧,畢竟是JACS嘛,要求自然要高一些。”許秋笑了笑道:“他要是投ACSAMI,我就直接讓他過了。”
最終,他要求對方補充包括TRPL之類的若干實驗,還問了幾個實驗細節方面的問題,然后把審稿意見直接發給魏老師。
至于魏老師會不會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拖稿件,或是把意見改成拒稿之類的,那也不是他能夠左右的。
這次審稿,許秋的收獲還不少:
首先,他熟悉了3DPDI系列分子整個合成反應的路徑,可以供他參考,或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其次,是產物產率的問題,最后一步反應,也就是獲得最終目標產物,3DPDI分子的時候,產率只有40,這可能也是他要面臨的問題。
再次,他們用到兩種給體材料,一種是常規的PCE10,效率3,另外一種是P3TEA,效率4,而這兩種給體材料和PCBM共混后的效率PCE10是高于P3TEA的。
這說明在給體選擇上,非富勒烯受體和傳統富勒烯衍生物的要求并不統一。
基于這一點,他在腦海中想到了一個計劃,不過其可行性還有待考察。
最后,這篇工作的單位是國內的一家研究所,也是個大組,光作者名字就有十多位。
這樣一來,他的實驗進度就必須要加快了。
像是大組,流水線作業的話,如果發了一篇文章,多半還會有其他工作在同步進行中。
尤其這還是一個剛剛開拓出來的新的細分領域。
希望,不要撞車吧。
處理完稿件,繼續實驗。
他們之前買液相色譜儀的時候,廠家送了兩箱硅膠柱。
一種是已經裝好了硅膠的,一次性的柱子,還有一種是可以重復利用的硅膠柱。
一次性的柱子無法拆裝,需要搭配額外的樣品柱使用,也就是把拌好的樣品均勻放入一個小的硅膠柱中,再與一次性硅膠柱連接。
而可重復利用的硅膠柱,需要手動裝填硅膠,樣品可以直接裝在硅膠柱的上端,通常不需要額外的樣品柱。
顯然,一次性的比較方便一些,畢竟只需要手動裝一個小的樣品柱。
許秋果斷選擇了一次性的,他按5克樣品折算,根據空白硅膠柱上標明的適宜樣品質量,挑了一只不大不小的柱子。
裝好樣品柱后,他開始搭設裝置,將樣品柱、空白硅膠柱連接,再與液相色譜儀連接。
因為之前點板的時候得知1:1體積比的石油醚:二氯甲烷溶劑,即可對兩種產物進行有效的分離,所以他將液相色譜儀的A、B管分別插入石油醚和二氯甲烷的4升溶劑桶中。
準備就緒,打開軟件,設置A:B為100:0,流速1毫升每分鐘,廢液模式,啟動。
溶劑在泵的作用下被源源不斷的抽送出來。
這次不似上次沒有柱子空跑,因為硅膠柱得存在,溶劑的壓力很大。
所以周圍的“duang”“duang”聲也變大了不少,而且可以明顯看到幾根細管有節奏的擺動著。
透明的溶劑,由樣品柱至空白硅膠柱流下,緩緩浸潤了整根柱子。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全集TXT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