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仔細一想,似乎沒有選擇的必要,兩者皆可得。
對于有機光伏領域來說,想要發表一篇文章,是需要走一整套實驗流程的,包括:
材料合成、光學性能、電學性能、形貌表征、分子結構堆砌、光電性能、電荷輸運動力學等等。
而這些實驗有著固定的時間成本。
比如:測試一個樣品花1份的時間,測試十個樣品可能只花3.7份的時間。
其中,固定時間是0.7份時間,每個樣品額外0.3份時間。
因此,完全可以攢很多個體系,再系統的對他們進行表征實驗,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對于許秋來說,就是先專注于材料合成與器件制備這兩點。
基于PBT4T進行改性,開發出一系列新的材料,完全挖掘出這個體系的潛力,看看最高效率能做到多少。
再統一的對這一系列的材料進行各項表征,把所有實驗結果整合在一起,看能不能沖擊一篇大文章,再用邊角料發若干小文章。
當然了,這個時間也不能拖的太久。
如果拖太久的話,也可能會被其他研究者搶先。
畢竟做科研有點像是當初航海殖民時代,誰先發現新大陸,再在上面插上旗,這片大陸就是誰的。
周日,材一216。
陳婉清一副認真的樣子,坐在桌邊規劃著今天電池器件的制備條件。
許秋已經找到了進一步改進實驗的方法,所以非常輕松。
他拉開凳子,坐在她的旁邊。
陳婉清將實驗記錄本遞了過來,說道:
“學弟,你幫忙看下,這樣的條件怎么樣。”
許秋接過記錄本,看了看。
發現學姐已經暫時放棄了第二批樣品,而專注于第一批。
周五實驗結果表明,氯苯溶劑下的器件性能更佳,這次她就沒有配制氯仿溶劑的溶液。
她的實驗操作還比較巧妙:
先是配置了純聚合物的,濃度為9毫克每毫升的氯苯溶液。
在90攝氏度加熱的條件下,利用過濾頭進行熱過濾,然后用移液槍量取過濾后的溶液,得到體積。
然后假設過濾后聚合物的損失為1毫克每毫升,那么過濾后的溶液濃度就變為了8毫克每毫升。
依據濃度和體積,計算出溶液中聚合物的質量,再以1:1的給體受體質量比,計算出應該加入的受體的質量。
最后,加入PC[70]BM受體,攪拌使之溶解,這樣溶液就配制好了。
她沒有用便宜的PC[60]BM,看來是因為明天開組會,打算背水一戰,弄個漂亮點的數據出來。
筆記本上還列舉了具體的實驗條件,涉及到溶劑添加劑、熱退火處理、轉速等等。
此外,她還貼心的幫他也配了一份溶液。
“學姐今天早上過來配的溶液?還是昨天加班了?”許秋問道。
“這都被你發現了,我昨天過來配的。”陳婉清道。
“實驗條件我覺得還可以,下午就這么做吧。”許秋點點頭道。
他想了想,沒有立刻把他通過模擬實驗得出的改進方案告訴學姐,等這批器件做完再說也不急。
反正不論是重新合成一批材料,還是用氯仿索氏提取都不是今天能完成的。
實驗室中,吳菲菲和田晴在一起鼓搗著CELIV的示波器,段云則在搭建他的設備。
許秋和陳婉清占用了手套箱,開始實驗。
晚上八點多,器件制備、測試完畢。
許秋1#樣品的效率最高4.42%,陳婉清3#樣品效率最高5.87%。
其中,陳婉清的體系,熱退火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很小,也就是對熱退火不敏感,但器件性能隨著溶劑添加劑DIO的加入,有著小幅的提升。
反之,許秋的體系,熱退火能略微提升器件的性能,但加入溶劑添加劑DIO后器件性能急劇下降。
他們器件的最高效率相比于周五測試時提高了一些,說明學姐的這種過濾操作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是性能并不及許秋模擬實驗中的結果,也就是說用氯仿索氏提取比過濾溶液的效果更好。
看來,還是繞不開氯仿啊。
拿到實驗結果后,陳婉清感慨道:
“有機光伏這個領域還是難做,想要在研究上取得突破就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自己合成材料,關鍵合成出來的還不一定好用。
不像鈣鈦礦體系,都是比較簡單的小分子材料,想要什么結構,直接在網上下單買對應的藥品就行了,買回來倒入溶劑混合一下就合成好了。”
“是啊,”許秋認同的點點頭,說道:
“我們做了一周的合成,辛辛苦苦合成了兩批材料,效果卻中規中矩,還需要進一步合成、改進,而吳菲菲都已經做了好幾批器件了。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原料比較好買,比較好合成,門檻就低,競爭壓力大,成果被其他研究者搶先發表的風險比較高。”
“聽說她最近做的氯化銨添加劑的工作好像已經有進展了,現在在和田晴做電荷輸運方面的研究,估計過不了兩個月又能寫一篇文章出來。”陳婉清道。
“怎么,學姐你羨慕了?”許秋道。
“羨慕倒談不上吧,都是自己當初選擇的結果,”陳婉清忽而說道:
“對了,你知道盲盒嗎?”
“盲盒,聽說過啊,”許秋有些奇怪,學姐這思維跳躍的也太厲害了吧,不過還是回道:
“里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因為盒子上沒有標注,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
“我只是突然想到,科研圈對于學生來說,和抽盲盒也差不了多少。”陳婉清道:
“從其他人那邊得到的消息都是不準確的,只有自身親身體驗過才知道這個領域的真實樣子。”
“信息不對稱嘛,這在社會中應該也是常態了,”許秋點點道:
“人都是趨利的,如果把利害關系一切都擺在明面上,自然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
但社會是多元的,總要有些人負重前行,選擇困難一些的道路。
比如我原來班級有人高考分數和我差不多,差20分上清北大學。
后來他選擇了清北的定向生,而我選擇了魔都綜合大學。
也不知道他多年后,會不會后悔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