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

  看著面前這位被按在地面上的門客,趙括皺緊了眉頭。

  狄松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方才一腳踹在了那人的后背上,刺客痛呼了一聲,狄還要再打,趙括將他攔住了,趙括看著面前的刺客,詢問道:“您為什么想要殺我呢?”,刺客抬起頭來,惡狠狠的看著趙括,此刻的他,已經換上了秦腔,說道:“我奉王令,來殺死您,這是我的使命。”

  而聽到他的言語,那幾個按住他的秦人學子頓時就急了,憤怒的大叫道:“你不要在這里胡說,大王是絕對不會派人殺害老師的!”,一個秦人直接拽起他的頭發,便一拳打在他的臉上,憤怒的質問道:“你究竟是什么人?!”,刺客盯著他們,憤怒的罵道:“叛賊!”

  “呵,秦語都說不好,還敢說自己是秦國的刺客?”,學子們憤怒的將短劍對準了他的脖頸,而刺客也不害怕,這是憤怒的盯著他們。

  趙括看著他,長嘆了一聲,說道:“您帶著這兩個人的尸體,回去告訴燕王,我聽聞,今年的冬季,燕國又有很多百姓凍死,我知道一種辦法,用土坯做榻,屋內設灶,灶所產生的煙,可以通過相連的空心柱來排到屋外,在榻下設孔,與空心柱相通...就是不相通,將灶設與屋內,也能使得屋內暖和許多...您稍后去找一位匠人,他喚作杜,在他那里,您可以看到半成品...”

  “我們之所以不將灶設在屋內,是因為濃煙,只要有辦法將濃煙排出到屋外,是可以御寒的,不過,一定要記得不能漏煙,不然這會導致百姓中毒而死...”,趙括認真的說著,而刺客卻是懵了,他看著面前為自己詳細的講述著御寒辦法的趙括,張大了嘴巴,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狄,請您帶著他去見杜,他那里正在做我說的這件東西...若是能成功,是能救活很多百姓的...”,趙括對狄吩咐道,狄無奈的看著他,只好彎下腰來,緊緊抓住刺客,一把將他拉起來,便帶走了,在這時間里,刺客都是懵逼的,麻木的被狄拉走,而在他離開之后,趙括這才看向了自己的學子們。

  學子們此刻皆是目瞪口呆的看著趙括,一個一個的說不出話來。

  “你們怎么了?”,趙括疑惑的詢問道。

  “老師...他是來殺您的...您也斷定這是燕王的吩咐...您怎么還將這個辦法告訴他...讓他帶回燕國呢?”,開口的是樂叔,樂叔一早就認出了此人的身份,因為他是燕人,刺客隱藏的也并不好,說秦話的時候都帶著一點點的遼東口音,樂叔在燕國生活了二十年,怎么可能聽不出來呢?

  只是,他無法理解趙括的行為。

  趙括搖著頭,說道:“若是他傷害了二三子,我一定會處死他,可是他并沒有,燕王想要殺死我,派遣刺客來要我的性命,我將他當作敵人,可是我并不將燕國的百姓也當作敵人,燕國的冬季非常的寒冷,百姓死傷嚴重,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方才給二三子說,諸國一體,我將所有人都當作親人,那我幫助我的親人,難道這是不對的嗎?”

  學子們無言以對,神色略有些呆滯。

  狄押解著刺客來到了杜的住所,看不清東西的杜,笑著請他們吃飯,狄還是拒絕了,將趙括的言語告訴他之后,杜開心的拉著刺客,將他帶進了室內,給他看了自己所做的土炕,這是馬服君起的名字,果然,內室里溫暖了很多,坐在那床榻上,更是如此,杜又為刺客講解起了制作的辦法...

  刺客呆愣的看著面前的灶,忽然癱坐在了地面上,用雙手狠狠抽打著自己的臉,竟是哭了起來。

  杜驚訝的看著刺客痛哭,急忙上前,按著哭聲摸索著,終于是找到了他的位置,用手抓住他的肩膀,說道:“您不要傷心,您也有親人被凍死了嗎?我曾經收養了很多的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就是沒有能熬過冬天,我把所有的衣裳都蓋在他們的身上...不過,您不用再傷心了,我覺得這個辦法可以救下很多的人,不會再有人承受這樣的災難,我們應該要開心啊...”

  刺客抬起頭來,看著狄,說道:“我想要見馬服君。”

  得知刺客要來見自己,趙括讓狄將他帶到自己的面前,狄,還有幾個門客,圍在刺客的周圍,押著他又來到了這里,刺客剛剛看到了趙括,便跪倒在了他的面前,他說道:“我是受燕王所派,前來行刺您的...請您寬恕我的罪行,我...”,他實在是說不出話來,頭都不敢再抬起來。

  于是乎,他又將燕王召集他們,如何進行安排,安排了多少人的消息,都通通告訴了趙括。

  趙括一言不發,沉默了許久,方才說道:“我不怪罪您,您不能不聽從燕王的命令,只是,我希望,如果燕王再令您殺害無辜的人,請您不要去執行...帶上您同袍的遺體,回去復命吧。”,刺客還是離開了,狄很生氣,他覺得,對于這樣的人,就該將他吊起來,放在馬服的門口,讓其他刺客都不敢再產生謀害馬服君的念頭。

  而趙括也要離開了,這次要前往韓國,學子們是不愿意留下來的,他們要跟隨在馬服君的左右,即便馬服君告訴他們,自己沒有時間來教導他們,他們也不愿留下,因為他們發現,趙括說不說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去做,他的一個行為,就能讓他們明白幾十年都不曾明白的道理。

  趙括曾告訴他們,以仁義來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仁義來報答你的恩情,眾人不以為然,直到親眼看到了趙括寬恕刺客的舉動。趙括沒有辦法,只好帶上了他們,而他的門客們,更是不愿意留下來,尤其是李魚,趙括思索了許久,最后決定留下了王樊與明,讓他們來負責這里的事情。

  王樊并沒有抱怨,他知道,必須要有人留下馬服,而明是自己要求留在這里的,他知道自己在戰場上幫不到趙括,留在馬服,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他要幫趙括,將杜制作土炕的辦法,賣給貴族,教給百姓。

  趙括安排好了這些,就去陪母親了,對于趙母,他心里有些愧疚,這些時日里,他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陪伴母親,只是,趙母并不在意,相反,他對于趙括的這些行為,非常的開心,聽說趙括與刺客的故事后,趙母認真的告訴他,只是憑借著這件事情,你就一定會受到后人的稱贊。

  趙括將小家伙抱在懷里,盤著他,不過小家伙如今長了頭發,盤起來沒有了曾經的手感,在趙母的身邊,小家伙吃飽了就睡,整個人已經開始發福了,這讓趙括有些擔心,不過,當初的自己,應該也是這樣長大的,長大后也并沒有發胖,那么這千古一帝...應該也不會吧?

  老人帶孩子,大概是永遠都會覺得孩子沒有吃飽,總是把孩子喂的白白胖胖的。

  趙括還是離開了馬服,他離開的時候,門客們跟隨在前后,學子們跟隨在周圍,可謂是浩浩蕩蕩,趙括坐在馬車內,還是在思索著韓非的言語,韓非有三種拯救天下的辦法,可是這三種,趙括卻只能用小人的辦法,無論是投秦,還是自己來當趙王,似乎都不是好的選擇,趙王對他也是不錯,他不愿去做傷害趙王的事情。

  若是輔佐趙國呢?會不會造成雙強對立,嚴重的拖延統一的時間?會死傷更多的士卒,會造成更大的危害?趙括總是感覺很迷茫,他救下了趙國幾十萬要被坑殺的士卒,可是,自己的這個舉動會不會在未來造成幾百萬人被坑殺的局面呢?國力最強盛,能夠完全統一,停止戰爭的,似乎只有秦國...可是,自己真的能因為停止戰亂的想法而放任秦國去屠殺其他國家的百姓嗎?

  如果說想要改變秦國的制度,那要怎么樣的制度才能代替軍功制呢?自己又憑什么去改變秦國?自己能讓天下變得更好嗎?

  趙括終于也體會到了荀子的那種痛苦,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產生的痛苦,當馬車停下來,眾人休息的時候,趙括默默的拿出了竹簡,那是秦王給他的書信,拿起了筆墨,趙括便寫了起來,“我聽聞,白起與韓國殺人,秦法以首級來計算軍功,鼓勵士卒殺死敵人,以他國百姓為賞賜,賞與有功的士卒為家臣...”

  “能否該以俘虜為軍功,不再進行對俘虜的屠殺,能否將七國的百姓都當作是自己的百姓,大王想要一王天下,又怎么能用秦國來奴役六國?百姓要是在您的統治下生活的更好,就不會再有百姓抵抗您的軍隊,不然,就是平定了天下,也難免叛亂四起,一王天下也不會久遠...”

  “秦國的律法非常的殘酷,律法的作用不應該只是便于您的統治,還應該保障百姓的生活,約束權力,無論是您的大臣,還是您本人,也該受到律法的限制,我這么說,并不是要對您不利,若是不限制君王胡作非為,您的子嗣里若是有庸碌殘暴的人,難道不會毀掉秦國多年的積累嗎?”

  “荀子說:君王,是船舟,庶人,則是水。水能載船舟,也能覆船舟...請您不要一味的征收稅賦,不斷的讓百姓忙于徭役,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百姓的生活穩定,您的統治才能穩定...您是君王,所有的子民,都是您的子民,您應該一視同仁...”

  趙括這篇對答寫的很隨意,可以說,幾乎是沒有什么思緒,想到了什么,就寫上了什么,他越寫越快,大抵是將自己這些日子里的思索,感悟,都寫在了這篇對答之上,就好像是跟一位朋友對話,也沒有對一位君王的尊重,沒有對敵人的敵意,只有苦苦相勸,趙括很快就寫完了這篇對答。

  放下了筆,趙括也不知道自己寫的這些東西能有什么用,不過,總好過什么都不做。

  他將韓非叫來,將手里的竹簡交給了他,韓非一愣,方才詢問道:“老..老..老師,需要我幫您修改嗎?”,這倒不是韓非看不起趙括,只是趙括寫的這對答,沒有格式,沒有敬語,語句不通順,甚至還有錯字,趙括卻是搖了搖頭,他說道:“就這樣吧,稍后我去校場,請您將這篇對答交給邯鄲的樓緩...”

  韓非答應了他。

  邯鄲之外的校場里,守衛邯鄲的精銳早已在這里聚集,趙括不需要再進行整編。在他們之中,還有很多的熟人,都是當初迎戰燕國時,隨同趙括出戰的那些年輕貴族,此時,他們都是在這支精銳部隊里擔任軍官,趙括趕來的時候,這些士卒是非常激動的,他們眼里的那種狂熱,都有些嚇到了跟隨趙括而來的弟子們。

  趙括讓他們休息一天,明日出發,又召集將領們來商談出兵的道路。

  等到趙括做完了這些,這才弟子上前拜見,這位弟子來自秦國,喚作楊端和,就是他,方才殺死了兩位刺客,展現出了自己的勇武,就是狄,也很喜愛他的身手,跟他比試了一番,毫無困難的就將楊端和給撲到了,不過,狄還是稱贊他,狄說,自己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只是比他稍強一點。

  他的身材最是高大,而年齡卻又是最小的,平日里不愛言語,其余的秦國學子隱隱以他為首,據說,他出身不低,當初的楊國被晉國所滅,楊國貴族逃向西北,這位楊端和的祖上,似乎就是當初楊國的大貴族,祖上有幾代都在秦王宮里任過職,只是這些人都較為平庸,并沒有太出名的賢人。

  他詢問道:“秦國的士卒聽到戰爭的消息很開心,這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得到軍功來提升爵位,可趙國的士卒為什么在得知戰爭的消息后也是如此的激動呢?”

大熊貓文學    撿到一只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