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與李定國雖然身份不同,但立場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維護大明朝廷的權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如今已經是大明生死存亡之際,若是再因為門戶之見而互相攻詰,那豈不是在做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嗎?
當然在朱由榔看來,李定國在處理方式上做的有些偏激。
這也和李定國急于表達立場,表現忠心有關。
換朱由榔在李定國那個位置,他大概也會這么做。
好在這件事處理及時沒有釀成兵禍。但要徹底消除雙方心底的隔閡、成見,還需要時間。
朱由榔又與李定國談了談進駐建昌的事宜,建昌城并不大數萬人馬肯定無法全部進駐。
朱由榔的意思是只帶親衛進城,其余人馬駐扎在城外。
李定國也持相同意見。
馮雙禮的先鋒軍如今已經抵達建昌,再想往里塞上幾萬人是不可能的。
安排妥一應事宜后朱由榔示意自己要休息片刻,李定國恭敬告退。
王皇后這便從里屋走出來,嘆聲道:“陛下,有句話臣妾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晉王該不會因為今日之事跟陛下生了芥蒂吧?”
朱由榔搖頭苦笑。
王皇后這么想其實也不是毫無道理。
這些年來王皇后跟著自己東奔西走,沒有在一個地方待安穩過。
不管是之前的丁魁楚還是之后的孫可望,都是只把朱由榔當做傀儡用。
王皇后見得多了自然看誰都像曹操,而朱由榔自然是漢獻帝了。
李定國固然在禮節上做的很足,但王皇后并非完全放心。
畢竟人心隔肚皮,誰知道李定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朱由榔對李定國放心是因為他是穿越者,開有上帝視角。
他知道李定國就是忠良死節之臣,所以無條件的對其信任。
但是王皇后不知道啊。
這就像玩游戲開圖,你總不能跟隊友直接報點抓人,開明圖吧?
朱由榔要真是這么說了,怕是得把王皇后活活嚇死。
“皇后多心了,朕覺得晉王不會多想的。”
“希望如此吧。”
王皇后有些疲憊的靠在朱由榔的肩上,柔聲道:“臣妾等著陛下收復兩京中興大明。”
翌日一早,朱由榔便和王皇后一起乘坐車駕隨大軍出發。
大軍緊趕慢趕終于在天黑之前趕到建昌城。
先一步抵達建昌的馮雙禮率部出城迎接。
迎駕眾人中既有馮雙禮的心腹,亦有建昌當地的官員。
許多人甚至都沒有見過朱由榔,御駕抵達時雖然跪倒在地還是偷偷抬起頭瞄上一眼。
嗯?皇帝陛下果然是貴人之相啊,聽說皇后娘娘也在馬車里。可惜看不到啊…
朱由榔當然不知道建昌官員有這么多的想法。
進入城中后他便和王皇后到臨時行宮住下。
他不會在建昌做過多停留,接下來還要趕往成都,自然不會在行宮條件上做過于苛刻的要求。
事實上建昌行宮的條件已經比朱由榔想的要好的多了,足以見得馮雙禮確實有心了。
經過馮雙禮的匯報朱由榔了解到建昌的糧食儲備確實很充足,甚至比朱由榔想象的要多的多。
這些糧食足夠大軍幾個月使用。
看來屯田練兵的作用還是體現出來了啊。
朱由榔決定先歇息一晚,明日再和李定國商議行軍事宜。
可就在朱由榔更衣準備就寢時,內侍韓淼急報,晉王李定國、慶陽王馮雙禮請求陛見。
朱由榔不禁大為疑惑,這么晚了這二人怎么一道進宮來了?
不管怎么說人還是要見的。
朱由榔當即下旨,命二人覲見。
建昌行宮本就不大,很快二人便來到朱由榔寢宮,向天子行禮。
“這么晚了,不知晉王和慶陽王有何要事?”
“陛下,臣…臣有負皇恩。”
馮雙禮咬了咬牙道:“臣的部將狄三喜竟然與東虜暗通款曲,企圖把陛下親征重慶的消息透露給洪賊,所幸被臣發現已經制服。”
朱由榔聞言不禁吃了一驚。
雖然他知道狄三喜在原本歷史中有降清之舉,但現在形勢與歷史上已經大為不同。
大明已經站穩了腳跟穩扎穩打,一片向好的形勢下狄三喜竟然還是選擇投靠滿清,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已經暗中和滿清往來很久了,只是才被馮雙禮發現。
這也能解釋為何歷史上狄三喜投清后迅速就得到了響應。因為他早就打好基礎了啊。
不過如此看來馮雙禮應該是沒有降清的念頭了,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把狄三喜抓起來。
略略思忖一番朱由榔便理清了頭緒,沉聲道:“慶陽王抓獲奸細,實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他又望向李定國道:“晉王覺得呢?”
李定國連忙道:“陛下所言極是。”
他陪馮雙禮來入宮覲見就是擔心陛下遷怒于馮雙禮。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陛下卻是沒有絲毫怪罪馮雙禮的意思。
這樣他就放心了。
“這個狄三喜…”
朱由榔沉吟片刻道:“是直接與洪賊聯絡的?”
“回稟陛下正是如此。臣在狄三喜住處繳獲了一封他剛剛寫好準備寄給洪賊的書信。”
說罷馮雙禮取出書信高高舉過頭頂。
朱由榔點了點頭,韓淼立即走到馮雙禮身邊取了書信折返回來將書信呈遞給朱由榔。
朱由榔取了書信展開來看,只看了十幾個字便不由得皺眉。
這狄三喜也太沒品了,在書信之中對滿清諂媚至此,簡直讀不下去。
“此獠在昆明之時就暗中給洪賊遞送情報?”
這也好解釋為何清軍昆明之戰落得慘敗了,因為狄三喜直接聯絡的是洪承疇而不是吳三桂啊。
而那時吳三桂和洪承疇并不在一起。
洪承疇遠在貴州即便接到狄三喜的消息想要通知吳三桂也來不及。
等到洪承疇把消息送到吳三桂軍中,黃花菜都涼了。
“臣有罪,未能及時發現此賊狼子野心,請陛下治罪!”
馮雙禮以為天子在責怪他失察之罪,連忙主動請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