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902 潞州潞城,也有個太祖皇帝

  李紹斌心中正尋思時,卻忽的聽見前方馬軍驚慌的失聲大呼,隊列也開始松動起來。當他與義子李延壽聽見契丹騎士驚呼的言語,也不由面色立變:

  “白馬銀槍!是高思繼之子高行周殺來了!”

  來的不是葛從周的揚武軍,卻又是高行周那小兒!他不是在魏朝京畿殿前司任職么?就算前些時日聽聞南朝北調王彥章等宿將至新設的大名府督管軍旅...可魏博地界與昭義軍潞州相距更為遙遠,這高行周又怎會來得如此之快!?

  李紹斌大驚失色,他與李延壽本是盧龍軍出身,所以對于當年武勇冠絕藩鎮的高思繼甚是忌憚,而當初又與高行周廝殺一陣,也知虎父無犬子,先前便已吃了大虧。

  畢竟盧龍軍還由金頭王李匡威執掌時,高思繼做為燕云之地豪族出身,要么和李克用的河東軍往死里掐;要么就是征討寇鈔犯境的契丹人...他乍眼的白馬銀槍扮相,也由形貌與氣質酷肖的親子高行周繼承,與契丹軍對陣,似乎便如漢末時節馬騰、馬超那等軍閥對上羌人一般,就能起到打擊對方士氣的增益效果......

  再待李紹斌、李延壽疾馳到陣前,眼見來勢洶洶的敵軍騎眾,以及在后方徐徐而進的諸隊步軍,粗略估計高行周統領的這一路魏軍兵力大概在一萬人左右。

  即便彼此軍力大致相當,可李紹斌依稀眺望遠方騎陣前列那員騎將果然是騎乘白馬、手綽銀槍,他臉上已流露出幾分懼意;而平昔愛學常山趙子龍扮相的李延壽,瞧見來的又是那個同樣銀甲白袍、銀槍白馬裝束,前番還險些一槍取了自己性命的對頭,更是駭得膽戰心驚,也根本沒有上前再去挑戰的勇氣......

  撞衫不可怕,誰慫誰尷尬。

  銀鞍契丹直大多騎軍,也已是未戰先懼。李紹斌惡狠狠的啐罵了一口,心說來的不管是葛從周還是高行周,我奉旨率部先行殺入昭義軍,本來就是為了誘敵,這小兒也是難惹的主,我可不愿對上他拼光了家底...你高行周雖然執意要來,老子卻不奉陪了!

  “撤!快撤!諸部轉向往北,立刻朝襄垣縣的方向退去!”

  李紹斌便大聲喝令起來,周圍軍騎也立刻撥轉馬頭,各個爭先恐后的要從此處撤離。

  然而魏朝騎軍甲士,盡皆驅使戰馬撒開四蹄飛奔如箭,猶如一陣旋風般席卷過來。正當李紹斌、李延壽父子慌張的掉頭催馬疾奔,指揮前陣兵馬向北面撤退之際,已有魏軍銳騎奔襲而至,直接鑿入銀鞍契丹直的后陣當中!

  高行周沖馳在騎陣的最前面,縱馬如飛,銀色的槍頭也如靈蛇頻頻探出,轉瞬間便已經搠翻六個契丹騎士,旋即他又向前面一個急于奔走的騎將直撲了過去。

  畢竟李天衢曾經允諾,再與后唐開戰之際,高行周當為先鋒,盡可能征戰殺敵,以報父親、叔父、堂兄盡皆為后唐軍所殺的血仇大恨。所以甫一殺入敵陣,他便已是滿臉煞氣,面色猶如掌中銀芒夾雜著血光閃動的長槍槍鋒那般冰寒。

  終于撞見個被趕得急了,也只得嘶聲喝罵著催馬殺來的契丹騎將,高行周手中一槍卻是后發先至,輕松搠入進對方的咽喉當中,旋即猛的一抽槍,撕裂開的頸部創口,鮮血頓時飛濺而出,而灑的滿天都是!

  然而高行周又將一員敵騎搠翻下馬,他再怒目瞪去,卻見絕大多數契丹軍騎都是把后背對著自己。只顧往北面撤離,就算有同伙被魏朝銳騎追擊攆上,相繼斃命墜馬,他們也仍不愿返身迎戰。

  高行周背負家門血仇,感覺殺得還不夠解恨,然而這支后唐軍隊根本不愿硬拼...他也不免愈發躁急,便當即怒聲厲吼道:

  “呔!無膽匪類,既然敢來侵攻昭義軍,如何不敢與我軍廝殺!?”

  知道銀鞍契丹直騎眾又奔逃出一段距離,才在馬背上紛紛扭轉身子,拈弓搭箭,使出騎射的手段。一陣弓弦回繃鳴響,便是一潑箭雨揮灑過去,而高行周一抖長槍,上護人下護馬,撥打亂箭,速度越來越快,也根本傷不到他分毫!

  高行周身后,魏朝騎軍也立刻掄動軍械,或是架盾抵擋激射而來的箭簇。雖然也有些甲騎中箭,可是也絲毫不會影響騎軍繼續追擊的速度。銀鞍契丹直的這一輪騎射倉促凌亂,匆匆施射,眼見對敵軍追兵造成的殺傷有限,還是要轉過身來,專注于催馬加速疾馳,盡可能甩開高行周所統領的魏朝銳騎。

  而李紹斌氣急敗壞的回頭張望,尚未正面交鋒,便被敵軍追攆著打,這固然讓他甚是羞惱...但李紹斌也著實不愿與高行周正面交鋒,而大量損耗麾下兵馬,他再轉過身去,只顧催馬疾馳,心中也盤算著:

  眼下也就唯有撤返至襄垣縣以北,等候其它袍澤軍旅策應,畢竟只憑我這一路兵馬做誘敵之用,也無法攻下上黨。只是非但東面臨近的魏朝揚武軍,大名府那邊的敵軍竟也及時馳援至昭義軍境內...看來南朝早有防備,即便陛下信誓旦旦,今番勢必要奪回失地,恐怕也還要添加軍旅,但是這場戰事拖得久了,對于我朝而言,也將愈發不利啊......

  高行周雖然統領騎軍窮追猛打,可他揮軍追擊一里,以銀鞍契丹直為主的騎軍便跑出三里。

  即便恨不得殺盡遭遇的后唐將兵,可高行周統軍帶兵更為謹慎穩重,他可還記得十分清楚,當初自己的父親高思繼就是因為托大冒進,轉守為攻,反而殺入橫海軍以北的盧龍軍地界,卻終究被后唐襲擊后方,而在回援途中遭幾路敵軍伏擊合圍而戰死的慘痛教訓......

  李紹斌、李延壽一路南侵,本來便如同沖入羊圈中的餓狼大肆剽掠屠戮,可是撞見高行周所部魏軍,卻又好似受了驚嚇的兔子一般,按著來時原路蹭蹭蹭逃得飛快...而過了潞州北隅的襄垣縣等地,便已臨近后唐治下疆土。高行周自知不可意氣用事,所以追擊一陣之后,再是不甘心,也只得撤兵回返。

  做為魏朝救助昭義鎮的援軍,位于潞州中部的潞城,當然也須大開城門,以供高行周所部軍旅屯駐。而后唐李紹斌統領的契丹騎軍,沿途于襄垣等地大肆燒殺搶掠,也有僥幸逃脫的鄉民奔至潞城,向當地百姓訴說后唐軍隊的暴行。

  昭義軍這片地界,自從被河東霸主李克用惦記上之后...歷經孟方立兵敗、李存孝縱兵剽掠、李罕之掠人為食、李克恭暴政虐民,直至當年李嗣昭擔任藩鎮節度施政撫民之前,就從來沒消停過。

  而李嗣昭死后,他的二兒子李繼韜固然對于河東李家固然沒有分毫忠義可言。但他易幟轉投魏朝,對于治下百姓來說,這段時日局勢上還算安穩。結果后唐河東,再度要來爭奪這片土地...銀鞍契丹直如狼似虎,再加上舊時的恐懼,也使得潞城人人自危,以為又將有災厄臨頭。

  但魏朝大將高行周,及時揮軍來援,殺退后唐契丹直騎軍,潞城百姓聞訊后自然慶幸歡騰,于高行周率部到潞城屯駐之際夾道接應,也大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架勢。

  而夾道歡迎魏朝軍旅的百姓當中,有個少年郎挺著身板,一個勁的往人堆里擠去,就是要湊到前面去,而一睹魏朝猛將雄兵的風采......

大熊貓文學    唐末大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