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章 伏擊

  張喜發起沖鋒的時候,一批又一批伏擊的兵力涌過了堤壩。

  粗略估算,他們的數量超過兩千,穿著各種各樣的襤褸衣衫,手中舉著長長短短混雜的武器,如同滾滾潮水般翻越堤壩,向下沖殺。

  他們沒有旗幟,也沒有金鼓之類的號令,只是發出狂亂的吼叫,兇猛地沖鋒。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賊寇!

  趟過河道的騎兵們剛剛來得及上馬,堤壩與河道之間的灘地就被賊寇們填滿了,雙方都沒有陣列可言,瞬間就犬牙交錯地糾結到了一處。

  賊寇們憑借人數上的優勢,往往四五個人圍著一名曹軍騎士,從幾個方向施以刀槍。而騎兵們既沒有甲胄的防護,在這種敵我糾纏的情況下也無法發揮出戰馬的沖擊力,幾乎拿賊寇毫無辦法,雖然也殺傷了不少敵人,但馬上騎士越來越少了。

  此時張喜帶領后繼的騎兵們躍上了河灘。在河道里沖刺的過程中,他們又遭到幾波箭雨的覆蓋,減員超過四成,但最后仍有上百名騎士抵達。

  他們駕馭著的上百匹戰馬一旦進入沖鋒狀態,對于步卒來說就是收割性命的猛獸!

  張喜叱喝連連,帶領這支騎隊在混亂的戰場中往來沖殺。賊寇的人數雖然占據優勢,卻不能阻止他們分毫。

  他們向著每一處賊寇密集的方向沖擊,將之擊潰以后,又迅速轉向下一處。賊寇們前仆后繼地兇猛抵抗,并幾次試圖阻礙騎隊的速度,使他們停滯下來,卻總是被騎隊沖散,一次又一次地讓開血路。

  隨著他們取得一個個小的勝利,有許多被困住的騎兵們慢慢歸入到這支騎隊里,使得他們沖殺時的威勢越來越駭人了。數百只馬蹄踐踏在死了或者還匍匐在地面掙扎的人體上,滾雷般的蹄聲和骨骼碎裂的可怖響聲匯聚在一起,形成驚心動魄的回響。

  但張喜的心里,并沒有絲毫放松。事實上,他越來越緊張了。

  這群賊寇,居然如此悍勇,竟然死戰不退!

  多年來,張喜隨曹公南征北戰,與賊寇作戰的經驗十分豐富。他面對過黑山的黃巾軍、也面對過汝南的白波賊。在他的記憶里,這些賊寇都是烏合之眾,占上風的時候固然聲威赫赫,可稍作相持就士氣低靡,只要死傷稍多,他們潰散的速度甚至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但眼前這批賊寇卻不然,如果張喜的估算沒錯,適才的幾次沖擊,給他們造成的死傷數量已經超過兩百,但這些賊寇竟沒有半點動搖的樣子,依舊在努力作戰!

  這樣下去,雙方就只有互相消耗了。就算取得勝利,還有多少人能夠去增援合肥?這絕不是曹公希望看到的情形!

  張喜略微勒一下韁繩,放緩馬匹奔跑的速度。在這個間隙,他四處張望著,竭力要看清這群賊寇的首領在哪里。找到敵人的首領,殺了他,是張喜想到的,唯一能迅速擊敗敵人的辦法。

  他的尋找很快有了結果,在距離自己半里地的堤壩高處,有一支孤立的隊伍。

  那是百余名服色較為整齊的士卒,正簇擁著幾名騎士。幾名騎士中,有人甚至還向著自己的方向指指點點!

  就是他們!

  “跟我來!”張喜在馬背上擦了擦沾滿鮮血的寰首刀,雙腿夾緊馬腹,開始加速。他的部下們緊緊跟隨著他,先稍許繞出戰場邊緣,隨即就像一支巨大的箭頭,向著堤壩的高處射去。

  看似賊寇首領的幾名騎士很快發現了張喜的沖鋒方向,令人失望的是,他們并沒有像其它賊寇那樣死戰的意圖,反而迅速向堤壩后面撤退。

  這個舉動更加坐實了張喜的判斷,他們毫無疑問就是賊寇的首領了!

  “沖!沖!殺了他們!”張喜瘋狂地催馬加速,箭頭型的隊列在奔馳中漸漸拉長。

  越過堤壩的瞬間,張喜發現那支小部隊停下了腳步。他們排列成緊密的防御隊形,把手里的長槍高高舉起。幾名騎士在隊列中央簇擁著一名身著輕甲的年輕人,那年輕人看著張喜的眼神,竟然有幾分悲憫。

  “找死!”張喜厲聲喝罵,而張喜身邊的騎兵們毫不猶豫地猛力催馬向前。這種密集的陣型確實是用來應對騎兵的,但敵人的兵力太少,所以很容易解決,只要催動馬匹猛地撞進去,輕而易舉地就可以撞碎敵人的陣列。馬匹、哪怕是死去馬匹的軀體,在這種高速之下,也根本不是人的血肉之軀能夠阻礙。

  沖!沖!張喜的臉上流露出猙獰的喜悅,他屏住呼吸,等著騎兵撞入隊列的轟然大響。

  轟鳴聲果然響起,卻不在前方,而在側方!

  張喜猛轉頭,驚駭欲絕地發現了一支全員披甲的騎兵隊伍。他們從堤壩下方的陰影中迅猛地沖出來,就像鐵錘一樣,砸進了己方的隊列里。

  張喜完全沒有料到,賊寇們竟然在此隱藏了一支武裝到牙齒的鐵騎。他的部下們更是驚慌錯愕,他們竭力勒馬,想要挺身迎敵,可整支騎隊在高速向前的時刻側面受襲,根本無法做出有效防御,隊列就像鐵錘下的枯藤朽木一樣崩潰了!

  張喜的部下們有的來不及躲閃,被鐵騎撞飛出去,在空中就筋骨碎裂而死;有的被長刀大戟砍殺,血液從傷口中噴灑出來,就像紅色的噴泉此起彼伏。眨眼的工夫,他們就死傷慘重,剩余的人馬全都潰散了。

  在擊潰了曹軍騎兵之后,那支披甲騎兵毫不延遲地向兩翼包抄,繼續大砍大殺。隊列中只分出一人策馬繞了個圈,向著張喜飛快地奔馳而來。

  張喜目眥盡裂,卻依舊保持著基本的冷靜,他立即收起寰首刀,拉弓搭箭。

  對面的騎士也同樣張弓搭箭,兩人幾乎同時瞄準對方,抬手就射。

  兩箭幾乎同時飛出,仿佛兩道銀線在空中交錯而過,飛向各自的目標。但那騎士是在快速移動中,張喜射出的箭與他錯身而過,反倒是自己腰間上一痛,那騎士射來的箭又快又準,一下子扎進肋側的皮肉。好在有皮甲的防護,箭頭進的不深,傷處一時還不會危及生命。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不過丈許,再射箭肯定來不及了。

  張喜忍著劇痛,奮力拔刀向前刺殺。對面的騎士似乎來不及抽取短兵,只能猛地向右扯動韁繩,策馬避讓。

  然而兩馬交錯而過之時,那騎士突然橫出手臂,一把抓住了張喜的肩膀,隨即借著兩馬錯身的沖力,將張喜猛地拽離了馬鞍!

  張喜只覺得肩膀上仿佛被一個鐵鉗夾住,隨之身體騰空而起,眼前天旋地轉。下一個瞬間,他的腰間劇痛襲來,原來是被那騎士猛地摁在了馬背上。那騎士一手壓制住瘋狂掙扎的張喜,另一手在后腰抽出一把切肉用的短刀,把刀尖對準了張喜的側頸血管位置,猛刺進去,還左右翻轉,攪動了兩下。

  濃稠的血液順著傷口往外噴涌,把短刀和持刀的手整個染紅了。一片黑暗立即籠罩了張喜的視野,而張喜的四肢抽搐了幾下,隨即無力地低垂,再也不動。

  那騎士緩緩停馬,把張喜軟癱的身軀扔在地上,吹了聲呼哨。不遠處有從騎策馬奔來,縱身下馬,將張喜血淋淋的頭顱割下來,掛在馬鞍的邊上。

  “小將軍,好身手!”從騎興高采烈地夸贊。

  目睹了張喜的死亡,曹軍騎兵們心膽俱裂,他們的抵抗越來越弱,許多人放棄了戰斗,想要催馬逃離戰場,但戰場兩側有堤壩和河流的阻礙,想要逃亡并不容易,徒然讓自己成為被追殺的目標而已。喪失斗志的曹軍騎兵們似羔羊一般被追逐殺戮;他們被拽住腿拉下馬來,隨即遭到長槍的捅刺、遭到刀斧的劈砍、甚至遭到棍棒的毆打,幾乎瞬間就不成人形。

  而本來就在圍困之中的零散騎兵們,更是一個接一個地被砍殺落馬,有些人主動丟棄武器投降,也被毫不留情地殺死了。

  半個時辰以后,整片河灘重新恢復了安靜,而濃烈的血腥氣不斷升騰起來,紅色的河水慢慢地往下游流淌。

  那騎士單手勒韁,自戰場中央緩緩策馬經過。一名周身浴血的曹軍騎兵突然掀開身上覆蓋的死尸,猛地向他撲來。而他隨手提起身側一桿長矛飛擲過去,立即穿透了曹軍騎兵的胸膛,將之釘在地上。曹軍騎兵雙手抓著長矛,掙扎輾轉了半晌方死。

  這情形似乎提醒了騎士,于是他向左右道:“抓緊打掃戰場,仔細些。人全殺了,不要留一個活口!”

  左右沉聲應喏,便有騎兵分出隊列,召集了若干小隊步卒執行命令。十余名曹軍士卒本來已被反綁雙手,勒令跪等處置,此刻便被直接推倒在地,有人用刀把他們一個個砍死了。

  距離騎士不遠處,那個被張喜誤認為賊寇首領的年輕人雙手抱肩,凝視著戰場。當小隊步卒有條不紊地殺死戰場上每一個曹軍士兵時,他流露出不忍的神情,但什么都沒有說;當那些步卒查看各處的己方傷員,將一些看起來難以救治的重傷者殺死的時候,他依然什么也沒有說,只是稍許站得遠些。

  戰爭可以改變一切。這些步卒們,本來都曾經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現在卻已經成了殺人不眨眼的惡鬼。而那些曹軍士兵也同樣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鬼,兩者并沒有什么區別。過去他曾經因為見到這種情形而痛苦,但現在他漸漸明白了,對人命的漠視,是戰亂年代的正常情況。什么憐憫、寬容,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會被人提起,在眼前的亂世,只需要考慮,你死,還是別人死。除此以外的過于充沛的感情,都是不必要的。

  這時騎士看見了年輕人,于是脫下頭盔,露出堅毅果敢的面龐,和覆蓋住臉頰和下巴的粗硬連鬢胡須。他咧嘴大笑著,跳下馬,大踏步地走近。

  騎士拍著年輕人的肩膀,哈哈大笑著說:“今天這場殺得痛快,也多虧了二弟的好謀劃!”

  而年輕人微微點頭:“截殺了曹賊的援軍,父親便可以向吳侯交待了。”

  這兩人站在一起的時候,可以發現相貌頗為相似。騎士略微年長些,身材極其高大雄壯,肩膀寬闊。他的皮膚黝黑,胡須密集而剛硬,身邊一側的弓袋里,插著漆成黑色的強弓,另一側懸掛長刀,長刀顯然比尋常型號更長,也更重許多。相比于雄武的騎士,那年輕人就略顯文質,不僅體格瘦削,皮膚也顯得白皙些,不像武人,倒像是較少經歷風吹日曬的書生。

  他們正是兄弟二人,年長的那名騎士名叫雷脩,字行之;年輕些的,名喚雷遠,字續之。他們的父親,便是起兵響應孫權號召的江淮地方豪霸首領雷緒。

  雷氏乃是廬江巨族。昔年逆賊袁術僭號仲家,定都于壽春時,麾下大將便有名喚雷薄者。袁術敗亡后,雷薄的族弟雷緒收攏了許多潰散的袁術部眾,舉族退保于灊山以西的廣袤山區,數年以來,聲勢漸漸恢復,如今已是江淮之間的豪杰中最具實力者,遠來投靠的賓客、部曲多達萬余家。就連袁術的舊部陳蘭、梅乾等人,名義上是盟友,事實上也依附于雷緒。

  由于雷緒等人承諾呼應孫權起兵,故而派遣自己的精銳部下兩千余人,向西堵截曹公的援軍。這兩千余人乃廬江雷氏在數十年戰亂中糾合的家底,無不是懸命鋒鏑、去不圖反的敢死之士。

  雷緒有四子,兩名幼子尚未成年。嫡長子雷脩以勇武過人著稱,此番領兵的便是他。次子雷遠素來文弱,因此不領軍職,多年來寄情于山水,在江淮間四處游玩;但他與兄長關系莫逆,近來又謀劃多中,得到了兄長的重視,于是受邀一同前來。

  誰也沒有料到,雷遠在這一戰中發揮了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由于他精通地理形勢,舉凡周邊山川水文無不諳熟,于是只憑幾處小小的舉措,就迫使張喜一步步地調整行軍路線,最終走到了設在曲河河灣的戰場上。而在作戰時,又是雷遠親身做餌,將張喜誘入了被雷脩橫向截擊的絕境。

大熊貓文學    漢鼎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