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69章 序幕

第468章序幕  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乃是舉國之戰,需要全國動員,不可能靠什么奇兵突襲,就是真正實力的硬碰硬較量。

  除了太原臧霸三軍、平原呂虔三軍,河洛劉備、關羽十五軍合計十一萬兵之外,大漢境內還進行了屯田兵的動員。

  兵部尚書韓遂為名義負責人,丹陽太守陳登調任兵部侍郎,協助韓遂。實際上此事以陳登為主。韓遂也知情識趣,不跟陳登爭權。

  朝廷于順帝永和五年進行過戶口統計,全國人口約5000萬,其中青兗豫徐1600萬,冀州600萬,幽州200萬,揚州400萬,司隸300萬,涼州50萬,并州70萬,交州180萬,荊州600萬,益州700萬。

  到了桓帝永壽三年,又有一次統計,得出全國人口是5600萬。

  隨著桓靈時期戰事頻仍、天災不斷、瘟疫肆虐,加上鮮卑侵掠、黃巾起義、涼州之叛、董卓之亂、諸侯混戰,百姓流離失所,饑餒遍地,四十年來,全國人口不增反降。

  當然這種下降,并不是都死掉了。而是很多人顛沛流離,成了豪強的附庸,豪強隱匿人口,官府無力糾察,或者成了流民、盜賊,造成朝廷在冊納稅繳租人口下降。

  隨著劉備統治力度的加強,權力逐漸向基層延伸,鏟除了大量不法豪強,隱匿人口之事有所減輕。章武二年,劉備曾統計其基本盤青兗豫徐四州人口,有人口1200萬,比四五十年前下降不小。

  根據此統計,劉備判斷相對穩定、受損不大的荊州、益州,人口合計可能仍有1300多萬。

  袁紹治下的冀州,是黃巾起事的重災區。廣宗之戰,皇甫嵩殺黃巾八九萬人。下曲陽之戰,又俘殺黃巾十余萬人,筑成京觀。袁紹又放縱豪強,流民無數,向河南劉備治下逃亡,還有向塞外逃亡者。

  以此推斷,袁紹治下冀州人口最多兩三百萬,再加上半個幽州,合計也就是三百萬出頭。

  另一個時空,曹操擊敗袁紹,攻下冀州,曾說可從冀州征集甲兵三十萬。按一戶一兵,每戶五人計算,人口約150萬。

  可以與此相印證。

  按十人抽一為兵,袁紹現在兵力二三十萬,幾乎是極限了。怪不得密諜報告說袁軍士兵在青黃不接時常有餓肚子的情況,還要靠吃桑葚作為補充。

  袁紹面臨劉備壓力,不得不涸澤而漁,勉強支應起二三十萬軍隊。

  或許劉備就這么通過軍備競賽而拖下去,也能把袁紹拖垮。

  但劉備不愿意這么做。

  拖下去,袁紹雖然會垮,但先垮、先死的一定是幽冀百姓。

  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

  幽冀各級豪強死死盤踞在百姓身上,竭力壓迫,敲骨吸髓,百姓除非死絕或者因叛亂被殺絕,不然就沒有出頭之日。

  這些百姓都是華夏子民。

  劉備沒有辦法等下去。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袁紹能養二三十萬兵,劉備綜合實力遠勝于袁紹,就算不愿意太過壓迫百姓,臨時供應起幾十萬兵,應沒問題。

  也不必征召普通百姓,將采取軍事化管理的屯田兵武裝起來就已足夠。

  劉備的野戰軍團以軍事訓練和剿匪為主,養得精壯,甲械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偶爾也會接些興修水利、墾荒畜牧之類的任務,但不是常態。

  屯田兵日常采取軍事化編制和管理,農忙時耕種,農閑時進行軍事訓練,論單兵素質其實并不弱多少,缺少的只是戰斗經驗和兵械裝備。

  屯田兵一般以部的形式存在,長官稱屯田校尉或別部司馬,現在統稱為師,長官稱師長。像屯兵武威以軍事為主的賀齊所部稱獨立師,以屯田為主的師則稱屯墾師。獨立師編制與正規軍下的師相同,一師1500人出頭。屯墾師中各級軍官的副職以及警衛兵和斥候兵略少些,全師1200人。

  秋收后,陳登組織屯田兵在各師師長率領下拉練、剿匪,進行熱身。或許他們最終不會上戰場,但有備無患。

  屯墾師或者叫做預備役士兵總數量高達二十多萬,雖然散在各地,光把他們運到前線,就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是一個壓倒性的力量,充分反應出劉備在綜合實力上的優勢。

  陳登主持的乃是編訓事宜,職務類似于新兵總司令。并不是以后讓他一人統領這二十多萬士兵。這些士兵可根據需要補充進前線各軍中,也可單獨編制成二三十軍,另行委任軍長。

  劉備的講武堂規模越辦越大,數年來培養出不計其數的軍事主官、宣教和參軍。

  劉備登基后,在中京重設太學,但只是聲望上凸顯,待遇上略豐,教授力量略強,其余設置與各地學宮一樣。太學畢業生仍不能直接做官,須得參加科考。

  講武堂改名為武學,不僅面向軍中培養軍官,而且對外招生。

  成績優異的武學生完全可以補充入屯墾師中,充任各級副職、佐官。

  戰斗首先在河內打響。

  張合被袁紹調回上黨后,閻柔守河內西部。

  張合原來統兵五萬,被袁紹調走兩萬,命他從河內回上黨,主要是防備漢軍攻上黨。

  臧霸、張燕、凌操、高順四軍合計兩萬多人,還有田豫五萬多人在上郡,萬一悄悄調集一兩支軍隊過來,猛攻上黨,缺乏大將鎮守的上黨恐有傾覆之危。

  上黨若失,漢軍就可以經壺關從滏口陘東出,直逼邯鄲、鄴都。

  這比從狹長的河內郡一路攻城略地,向北挺進,要方便許多。

  也比在魏國大軍防守下,強渡黃河,要容易得多。

  臧霸、張燕、凌操等一直派斥候窺伺上黨郡西北部的邊縣——涅縣。

  上黨與冀州之間隔著太行山,山巒巍峨,峽谷崎嶇,與太原之間山地雖多,卻并不十分陡峭,沿山而行的通道頗多,防守并不容易。

  袁紹調張合北上,也不能說就是錯著。

  張合北上,閻柔兵力只有兩萬,對許褚、朱樟、龐德三軍就不再有壓倒性優勢。

  司馬俱率領翊武軍黎明時分借著夜色從五社津泅渡,前軍剛登北岸,被魏軍斥候發現。

  魏軍守軍千余人奔至,猛攻翊武前軍。

  前軍以陳愷師為主。

  漢兵仰攻,作戰不利,幾次沖鋒,非但沒有攻破魏軍,反而被逼得向后后退。

  翊武軍其余兩師漂在河中,皆不得上岸。

  此處黃河,唯五社津北岸較為平坦,其余地方更難攀援。

  師長陳愷在北岸組織軍隊,高聲呼喊,要求后續士兵列隊向前,望見前鋒作戰不利,勃然大怒,向宣教吳準道:

  “君去前方督戰,若劉度不能破敵,君可以軍法殺之,命黃雙沖鋒,若其再失利,某自沖鋒。”

  劉度是屯長,向來以勇武自任,這次渡河作戰,也是他自告奮勇請求擔任先鋒。

  其曲長黃雙也昂然請戰,支持劉度。

  陳愷一師兩曲,遂以黃雙曲在前,周普曲在后,黃雙曲又安排劉度屯最先。

  現在陳愷正與參軍李歆、曲長周普忙著整頓剛剛渡河上岸的周普曲。

  戰場之上,師長命令就是軍令,自宣教、參軍以下皆需遵守。

  吳準凜遵,從灘上向北邊疾奔。

  還未跑到近前,就看到漢兵又從山坡上潮水般退了下來。

  吳準大怒,命令警衛:“將劉度綁來!”

  須臾警衛回報:“劉屯長已戰死!”

  吳準腳步一滯,收起怒容,下令:“命黃曲長親自沖鋒!”看傳令兵奔去后,吳準拔出環首刀,率領幾名警衛向山坡上沖去。

  吳準到了山坡下,仰頭看到黃雙的認旗高高飄揚,插在山坡頂,漢軍歡聲震天。

  吳準一邊派人向陳愷報告黃雙已擊敗魏軍,一邊攀爬上坡。

  只見山坡近頂處,漢軍尸體倒伏一片,鮮血染紅野草。

  黃雙坐鎮坡頂整軍,約有兩百多名漢軍正在列隊,北方有三百多漢兵正銜尾追殺敗逃的魏軍。

  一曲轄五屯,滿編700人左右。

  這片刻廝殺,黃雙曲死傷近200人,猛將劉度戰死,可見戰事之慘烈。

  黃雙見吳準到達,行了軍禮,請吳準帶人收殮戰士遺體,自率其余戰兵,搶占要地,修筑工事,防備新的魏軍來襲。

  吳準同意,命醫護兵抓緊搶救傷員,炊事兵搬運遺體,命屯宣教帶人記錄犧牲戰士姓名及功勛。

  走到劉度遺體前,見他身披數創,最致命的傷口是胸前矛傷,透左胸而入。雙眼暴睜,面容扭曲。

  屯宣教兩眼含淚,道:“劉屯長殺賊十余,力戰不退,直至戰死。”

  屯級將領的任命,是由曲級將領提名,報師級將領審批。吳準作為師宣教,對劉度是非常熟悉的。

  師長陳愷、參軍李歆也都對這個猛將十分欣賞,推薦其入朝廷武學進修,并獲得軍級批準,只是因為伐魏戰事,才暫時推后。

  劉度知道自己出身低微,粗鄙無文,竟然得了入武學進修的機會,欣喜若狂,更加刻苦讀書識字。

  不料世事難料,竟然在漢魏戰事序幕中就告犧牲,全師上下無不扼腕痛惜。

  陳愷獲知劉度戰死,臉色頓時十分難看。他出身涿郡輕俠,劉度很對他脾氣,如今卻為魏兵所殺,心中不由悲怒交加。

  為將者當制怒,陳愷反復告誡自己。

  他命令召回追擊敵人的士兵,筑好陣地,接應全軍渡河。

  等到天光漸明,司馬俱全軍已渡過黃河,急撲溫縣。

  閻柔聞漢軍五千人襲溫縣,忙派其弟閻志領兵五千增援。

  許褚、朱樟、龐德等從軹縣南下,欲與司馬俱匯合。

  閻柔率軍攔截,卻撲了個空。

  許褚等趁夜轉而東下,在波縣內應接應下,輕取波縣,并自波縣渡過濟水,向河內腹心之地穿插,欲繞過閻柔,徑自攻擊沮授后路。

大熊貓文學    漢室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