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雖然是寒冬季節,東西兩市,招牌林立,行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南華門外,更是被無數學子擠得水泄不通。眾人翹首以盼,聲音嘈雜,非得俯在耳邊方能聽到說話聲。這是章武元年底,也是科考院試放榜的日子。去年,瑯琊國學子王許參加第一次科考,折戟而歸。作為通過郡試者,被稱為“郡士”,可以進州學宮繼續讀書,郡縣也會優先聘用為官吏。郡試第一名稱為“郡元”或“解元”。王許被聘為郡吏后,一直心有不甘。今年在第二次科考報名之前,終于下定決心辭職,再次參加郡試。所幸有驚無險地過了郡試,今年冬被郡里組織京師參加政務院和禮部主持的院試。今天乃是院試放榜的日子。去年科考稱郡試、部試和府試。今年是第二次科考,也是當今天子登基后首次科考,三級考試改稱郡試、院試和殿試。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教訓,考試組織更加規范,試題更加嚴謹。李琦等得心焦,湊到王許耳邊道:“王兄,何時放榜?”王許道:“就快了,去歲約是辰時三刻。李兄心急乎?”李琦乃是王許在京中新認識的朋友,陳留郡人。今年是第一次參加科考。李琦在郡試中勉強過關。郡士名額按照各郡戶口人數給出,陳留乃是大郡,郡士名額為一百人。王許所在的瑯琊郡為七十人。除了揚州新服、并州部分郡國懸遠,未參加第二次科考外,劉備控制下的其余二十八郡國,郡士約有兩千人,比第一屆翻番。院士名額也從百人增加到二百人。李琦苦笑道:“郡士本就是百里挑一,如今又要十里挑一。誰能不心急?”第一屆過部試者百人,發展都不錯。過府試者三十人,大都在中樞任職。第一次科舉沒有經驗,未禁止在職官吏參加考試,也沒有嚴格限制籍貫。結果就出現了爭議。劉備于公元193年六月在青州范圍內組織“碩士”考試時,劉曄報名參加。共215人參加考試,劉曄名列第七,深以為恥,于公元194年七月首次五州科考時再次報名參加。他既通經學,又跟工農書院大祭酒、數學家劉洪學過算學,得天獨厚,最后高中府試第一名。引起一片議論。有人質疑劉曄位高權重,判卷者是否有迫于壓力營私舞弊之嫌。有人質疑劉曄作為揚州人,根本沒有參加科考的資格。許多本就對科考心懷不滿的名士紛紛上書抨擊科考制度,認為科舉不利于社稷,勢必會擾亂五州,懇請劉備廢除。劉備專門下令做出解釋,才勉強將事件平息下來。負責組織科考的吏司也吃了掛落。劉備覺得吏司掌握官員考核升遷,如果再負責科舉,權力太大,便借這個機會將第二次科考組織工作交給了禮部,由禮部尚書應劭全權負責。應劭根據劉備的指示,查漏補缺,對科考制度進行了修補。比如規定現任各級官吏不得參加科考,但辭職后除外。規定參加考試者應回原籍考試,凡發現違規前往它郡報考者,除終身禁考外,還除以刑罰。等等。王許聽了李琦的擔憂,雖自認為考得不錯,也有些忐忑起來。今年院士名額多了一倍,但參試郡士人數也多了一倍,錄取比例不升反降。終于聽到三通鼓響,平時不開的南華門正門大開。耿奇帶著一隊羽林衛列陣而出。盔甲鮮明,戟刃雪亮,軍容嚴肅,士氣高昂。照壁前,本就有士兵圍攏出警戒線,隔出一個長條狀的區域。羽林衛長戟斜指上前,踏步而進,突然齊聲暴喝:“殺、殺、殺!”聲如雷霆,殺氣沖天。眾人駭然,不由下意識向后退卻。羽林衛收回長戟,戟尾拄地,卓然而立。場上為其氣勢所懾,嘈雜盡去,雅雀無聲。耿奇帶著十名羽衛走到照壁前,下令:“張榜!”羽衛邁步踏上臺階,打開卷著的榜文,一人粉刷漿糊,兩人張貼,分工協作,很快就將二十張巨大的榜文張貼完畢。照壁高五尺,寬十余丈,上書四個大字:為國取材。照壁之下是數級臺階。臺階外有鐵制護欄,禁止進入護欄之內。榜文最低一行名字,差不多與眾人頭頂平齊。眾人皆抬頭仰視,看著羽衛自左向右張貼,屏息凝神,不敢發出絲毫聲響。這種安靜完全是自發。剛貼了第一張榜文,出現十個斗大的人名。分別列示:姓名,表字,年齡,郡國和縣五個信息。按姓氏筆畫排序,沒有成績排名。人群中傳來一聲撕裂喉嚨的大叫:“我中了!”他左右之人紛紛轉頭看去。卻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衣著普通,長相平凡,面孔扭曲,欣喜若狂,連蹦帶跳,不可自抑。有人呵斥:“安靜、安靜!”也有人嘲笑:“名列榜尾,有何歡喜?”但場上已無法安靜下來,隨著接二連三有人歡喜高叫,人聲鼎沸,喧嘩聲隱約傳入皇宮之中。有近臣欲命人制止吵嚷。劉備笑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此乃人生至喜,且讓彼等盡情一樂,不必打擾。”隨著榜文越貼越多,二百個名字全部貼出。最右邊貼的十個名字有成績排序:名次姓名表字年齡郡國屬縣一應玚德璉十九汝南南頓二鄭渾文公三十七陳留浚儀三諸葛亮孔明十五瑯琊陽都眾人看到第三名諸葛亮的年齡,一片嘩然,眼珠子幾乎要瞪出來,紛紛四處尋找:“誰是諸葛孔明?”“諸葛孔明何在?”要見識見識這是什么樣的神童。諸葛亮并不在現場。去年科考他也參加了,過了部試,在府試被涮了下來。少年心性,卷土重來。考試完之后,心情平靜下來,中是肯定中了,多少名無所謂,諸葛亮看重的是十日后的殿試。放榜后,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歡天喜地,有人呼天搶地。中京各家樓堂館所中,各種美酒供不應求。劉備實行釀酒專賣,禁止民間私下釀酒。這幾日各個官家酒坊的窖藏都被商家一掃而空,賺了個杯滿盆盈。李琦中了。王許卻賭輸了。他在榜下久久不肯離去,口中喃喃自語:“怎會如此?我明明比上次考得好!為何還是未中?”李琦強自抑制歡喜,安慰他道:“王兄不必喪氣,明年再考便是,定能高中。”他也知道他的安慰十分蒼白,但又能說什么呢。王許一行一行尋找自己的名字,反復數遍,直到太陽升到中天,才終于肯接受自己未中的事實。冬天太陽正午,陽光灑下,本是讓人身心俱暖,王許卻冷得發抖,委頓在地,喃喃道:“郡里我是回不去了,我只能卷土重來。我必須高中院士!必須高中!”他辭職重新參加科考,不僅妻子勸阻,郡府也勸他三思。王許有才學,做事干練,郡丞對其十分欣賞,勸他說陛下重視實干,在郡府做事一樣可以仕途順利。無奈王許鐵了心重考,只得準其辭職。王許可以說是惡了郡丞。也許回郡伏低做小,還能重新被聘為郡吏,但眾人指指點點、前途渺茫是肯定的了。只有高中院士,才能徹底扭轉局面。王許并非不通世事之輩。他錨定科考,就是看出科考在未來的重要作用。王許沒有過硬的后臺,若沒有科考憑證在手,以后恐怕很難出頭。前朝在郡吏職位上一干一輩子的比比皆是。現在陛下剛剛開始組織科考,很多士子還在猶豫,并沒有搶破頭。以后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王許坐在地上良久,終于定下神來,恢復平靜,站起身,對李琦道:“一時失態,讓李兄見笑了。”李琦忙道:“人之常情,何笑之有?”王許道:“明年我會再考。”李琦鼓勵道:“王兄挫而不餒,明年必可高中!”王許道:“謝李兄吉言!走,找一館舍喝上幾杯,為李兄賀!”李琦見王許如此氣度,也自佩服,兩人把臂而行,離開南華門。直到暮色升起,南華門外仍舊有人徘徊不去。最后被羽林衛逐走。放榜之夜雖然取消了宵禁,但宮城大門外,還是不讓閑雜人等流連的。劉備手中也有二百名院士的名單,他仔細看完,掩卷思索。劉備舉行科考的目的是打破世家大族對官僚體系的壟斷。皇帝乃是孤家寡人,其臣子若是抱團的世家大族,以血緣和姻親為紐帶,盤根錯節,壯大后勢必威脅皇權。臣子若是來自千千萬萬零散的中小家族,所謂中人之家,又是通過相對公平的科考通道成為官僚,那就難以通過世襲和數代之功營建起牢固的關系網,從而無法對皇權造成威脅。當然,如果皇帝過于廢物和昏庸,弄得民不聊生,上下皆反,那就一切休提。一個人們通過能力而上位的社會,比通過血緣關系上位的社會,要進步得多。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公元193年6月劉備破曹操、威行豫徐后組織青州小考,公元194年6月控制五州之地后組織第一次科考,今年登基后又組織了第二次科考。從三次科考結果來看,通過部試\/院試者,出身郡望這一級別家族之人占據絕大多數。出身中人之家或者小地主的占比僅有十分之一。這還是劉備竭力推動印刷術,廣辦教育的結果。不過也有讓劉備感到欣慰的趨勢。第一次科考,小戶人家出身的院士占比不到十五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人之中僅有六個人出身小戶人家。第二次科考,小戶人家占比提高到十分之一。這個李琦不錯,雖然才名極盛,其父不過是個鄉嗇夫。其家族也比較單弱。祖上三代最高職位也就是個縣吏。如今其一家五口,靠其父微薄俸祿以及二十畝地勉強維持生計。劉備舉行第一次科考時,鄉里信息閉塞,李琦錯過了郡試時間。李琦之父悔恨自責良久。今年第二次科考,李父東拼西湊足盤纏,交給李琦前往郡治參加郡試。李琦通過郡試,才變得不那么窘迫了。郡士由郡府出資,統一組織前往京師參加院試。李琦郡試中過于緊張,發揮失常,所以才勉強過關。院試中他終于克服心理壓力,發揮出正常水平,在二百名院士中名列七十八名。十日后這二百名士子要在皇宮大殿內進行殿試,由劉備親自主持考試。劉備已經下定決心,只要李琦言之有物,就給他一個上佳名次,以勵來者。院試判卷劉備不太方便插手,這殿試判卷,孰高孰低,可就在劉備一念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