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借重呂奉先

  甘寧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

  當此亂世,凡是有能力的,誰沒有野心?

  就看時機是否與人,能否脫穎而出了。

  甘寧于巴郡起事失敗,輾轉逃到荊州,本以為會得到重用。當日荊州別駕劉先等鼓動他們造反時,口口聲聲說事成后甘寧可為大將或郡守;就算失敗,也可主政一方。

  甘寧想著劉表就算不用自己為大將,至少總給自己一個都尉吧。不料劉表就撥給他千余士兵,和他舊部組成一部,任他為別部司馬,令屯堵陽,以御北方。

  很明顯,甘寧就是個送命的炮灰,作用在于為后方的張允、龐季等爭取時間。

  既然是炮灰,劉表自然不愿意在甘寧身上浪費資源了。

  以荊州之富庶,甘寧軍的甲仗都不甚齊備。

  甘寧想干回老本行,到豫州境內打打秋風,又被張允、龐季嚴厲制止。

  這段時間,甘寧著實憋悶。

  聽了婁圭的話,甘寧問道:“君此話何解?”

  婁圭用手指沾了水,在幾案上邊畫邊說道:“興霸請看,這是穎川,這是汝南,北邊是河南、陳留、濟陰、東郡。

  漢主的兵力主要駐在黃河一線,南線只有左煌、于禁二軍,腹地十分薄弱。

  只要我們能擊破左、于,整個豫州唾手可得。”

  甘寧皺眉道:“若漢主大軍回轉,我等皆為齏粉矣!”

  婁圭冷笑道:“漢主大軍何由回轉?若我等襲取豫州,袁紹必率大軍南下,漢主應付袁紹已是費力,哪還有余力來攻我等?

  且楚王見形勢有利,也當派兵北上,為我等后盾。”

  甘寧道:“然則我等卻是為楚王火中取栗?敗自是死,勝,戰果也歸楚王所有。我等能得到什么?”

  婁圭笑道:“此戰若成,漢主雖然形勢危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非是短時敗亡。則魏、漢、楚仍將并存。

  興霸觀楚王帳下,可有能應對漢主從北面反撲之將?

  文仲業固然有勇有謀,然孤掌難鳴,東西兩邊都需用其鎮守。

  黃漢升勇冠三軍,可惜出身淺薄,在楚王麾下難為大將。

  只有興霸冠蓋之家,允文允武,可擔大任。”

  甘寧笑道:“然則何處安置子伯?”

  甘寧生于公元165年,本年三十一歲,本為南陽人,與婁圭同郡,后來才遷居巴郡。

  他出身大族,也是一方冠蓋,所以才能任“計吏”、遷“郡丞”。雖年齡比婁圭稍小,心理上卻算同齡,因此兩人互以表字稱呼。

  婁圭笑道:“興霸若取豫州,我自取三輔可也。”

  甘寧沉吟片刻,道:“我二人不足,尚須張濟、張繡叔侄。”

  婁圭道:“只要興霸同意,我有把握說服之。”

  甘寧道:“我與子伯同去。”

  兩人都是雷厲風行、干脆果斷的人物,立即動身,前往雉縣,去見張濟。

  張濟、張繡見兩人夤夜來訪,知道必有要事,連忙引入密室。

  聽了婁圭之言,張濟、張繡面面相覷,良久不出一聲。

  婁圭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二位被漢主所逼,放棄弘農,狼狽來此,寄人籬下,不亦凄惶乎?

  只要擊破左、于二軍,就能北收豫州,西奪河南、弘農。

  屆時二位可據弘農,興霸取汝潁,我得河南,三地連成一片,首尾相應,漢主有袁紹大軍壓境,豈能奈何我等。

  此天賜之機也!”

  張濟猶豫難決。

  張繡怦然心動,對張濟道:“叔父,婁君之計是也。我等合兵近萬人,若能趁左煌、于禁不妨之時,發起突襲,各個擊破,大事未必不能成也。”

  張濟嘆息道:“漢主有王霸之略,其下猛將無數。牽招現在揚州,去此不遠,萬一率大軍前來,我等危矣!雖有袁紹,遠水難解近渴。”

  張繡不以為然:“揚州距此千里,何謂不遠?即使前來,也已時過境遷,且我聽說豫章孫策,頗有才略,有他牽制,牽招未必能輕易脫身。且,欲成大事,豈有不冒險者!”

  良久,張濟才嘆道:“既然汝堅主可行,那便從汝。成則興家,敗則亡身,皆由汝意。”

  遂定計。

  茫茫群山之中,正有一支軍隊在艱苦行進。

  隊伍中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抱怨道:“這么行進,何時是個盡頭?為何不沿大路走?”

  旁邊士兵都悶頭趕路,無人答他。

  高大漢子對旁邊一將道:“我等在江夏境內大步前進有何不可?黃祖殺孫策之父孫堅,孫策與之仇深似海。黃祖即便覺察我軍動靜,想必也不會通知孫策。我軍何需如此掩蓋行跡?子廉,汝來說說”

  那“子廉”將軍大胡子、羅圈腿,憨厚地笑笑:“此乃軍謀總部安排,必有用意。我等照做即可。”

  那高大漢子冷哼一聲:“奉孝成了親,膽子反倒小了。說什么擔心黃祖、劉表起了歹心,以我軍之實力,天下誰是敵手?元代、公苗,汝等怎么看?”

  董襲董元代和賀齊賀公苗對視一眼,笑道:“飛將軍騎射無雙,自然無懼敵人。但完成任務乃是首要,不節外生枝也屬正理。”

  那高大漢子嘆氣道:“方天戟雖在,赤菟馬卻不能相隨,讓我實力下降不少。堂堂國丈,反倒與汝等一起步行,悲夫!”說是悲哀,語氣中卻充滿自負。

  不消說,此人正是呂布。那“子廉”將軍乃是曹洪。

  劉備之子劉裕與呂布之女呂玲綺定有婚約,劉備不愿意違反。

  投降劉備后,他仍任奮威將軍,但無所統御,被劉備帶在左右,相當于一個劍客、打手。劉備答應過呂布,將來時機成熟,必然讓他統兵。呂布一直期待著,但機會遲遲不至。

  然后就等到了劉備稱帝。

  呂布被封為建威將軍。建威與奮威一字之差,劉備專門向呂布解釋,光武帳下建威大將軍耿弇“平郡四十六,破城三百,未嘗挫折”,期許呂布也能建此威名。

  果然,這次劉猛率軍大迂回,劉猛為主將,呂布被任命為副將,雖不是獨領一軍,也算開始重用了。

  劉猛粗中有細,安排呂布任先鋒,許褚為副先鋒,領兵千人,專門負責陷陣突襲,其隊中也集合了諸多猛將,如曹洪、董襲、賀齊等。

  許褚“謹慎奉法,質重少言”,武力強橫與呂布相差無幾,有他鎮著,呂布雖然桀驁,也只能動動嘴皮子,不敢違反軍令和節度。

  大軍在山路快速進軍,非只一日,到了長江邊。橫江將軍魯肅將大軍用船運送過江,并為之補充了糧食、武器等。

  劉猛、典韋、呂布、許褚等沿著豫章與長沙的邊境南下,又消失在群山之中。

  目標是長沙郡醴陵縣,然后東下豫章郡之宜春,奔襲新淦,斷了孫策的后路。

大熊貓文學    漢室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