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78、“新人”抽絲剝繭顯手段

  省一醫的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其實相距并不遠,很多時候,兩個科室也有密切協作。像陳俊這樣的名人,在醫院里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乏小迷妹。

  所以,陳俊轉去神經內科,絲毫沒有“陌生感”,一大波自來熟的同事就圍了過來,熱情替他辦這辦那。

  陳俊很快就投入了工作。本身醫學底子深厚,不管在哪個科室,他這樣的人都能“得心應手”。

  他來到神經內科后,接診的第一個病例是一個六十六歲的阿姨,是對方的女兒陪對方來的。

  對方早已退休多年,據女兒所說,患者勤勞了一輩子,即便退了休,但退休的那一年才五十歲,感覺還年輕,還能發揮一下余熱,于是就閑不住,常常到社區、街道參加志愿者活動。

  “我媽媽說她身體不是很好,出去走走鍛煉下反而強身健體。所以,我們最終都同意了她出去忙碌。另外,我媽媽去參加各種活動,確實感覺生活充實了,人也精神了!”患者的女兒沖陳俊說道。

  然而,這么多年來,都沒有出事,偏偏前不久的時候出事了。那一次,患者又參加了社區的志愿者活動,大家一起在外清潔環境衛生,維護整個社區的干爽,然而,在掃地時,突然覺得自己像被施了“定身咒”,全身無力,四肢發麻,雙腿幾乎無法走路,只能依靠在墻上。

  “其實,真要說起來,也并非是從這一次開始的,大約有十幾年了吧,我媽媽時不時地就會感到手指發麻,但休息后能好轉,而且也沒有嚴重影響生活,所以就沒有在意。前幾天,那件事情發生時,我媽媽其實也沒有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因為自己常年吃素,造成的營養不良,然后加劇了這種麻木感,所以當時坐下休息了會,想緩過來一些后再繼續干活。

  哪里知道,休息了半天,我媽媽發現雙腿仍舊無力,于是在小姐妹們的攙扶下,她回了家,當時我看到,簡直嚇死了,趕緊帶她到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經過初步檢查,除了貧血,我們當地那家醫院沒有發現她有什么其他問題,就給她掛了人血白蛋白針后,讓她回家多休息。”

  “唉,可是,我媽媽回家后,癥狀逐漸厲害起來,幾天下來,從脖子開始,到肩膀、四肢,都麻木僵硬,漸漸地雙腿幾乎無法走路,幾乎只能靠輪椅出行。后來,我經過打聽,知道省一醫神經內科可能適合我媽媽這個病,于是我就帶她過來了。令人驚訝的是,沒想到這么巧遇見陳醫生你了!”很顯然,患者的女兒是知道陳俊的。

  畢竟,患者和家屬也都是Z省人。

  陳俊安慰幾句,然后檢查了一下患者的情況,其實,患者的情況有點糟糕的,坐在輪椅上,全身乏力,精神欠佳,話也說不出來,全程都是由女兒在述說,患者只是偶爾點頭或搖頭。

  陳俊將患者立刻收治入院,然后開始“抽絲剝繭”,尋找患者麻木的根源。

  陳俊根據患者雙上肢手套樣痛覺減退、髖以下深淺感覺障礙、雙側病理征陽性、感覺性共濟失調等癥狀,判斷患者周圍神經、脊髓均有病變。

  “這種病變范圍比較廣泛,需要考慮的病因有營養代謝、中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一定要找出根源,才能給予患者更為有效的治療。”陳俊對患者的女兒說道。

  “嗯嗯,一切全靠陳醫生你了,拜托了!”

  “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

  陳俊隨后安排了臨床輔助檢查,驗證了自己的判斷,患者胸椎MR提示:T1T10層面胸髓后索信號異常;神經電生理評估則顯示患者上下肢周圍神經、雙下肢深感覺通路功能均明顯受損,通俗地說,就是患者的周圍神經、中樞神經都受到了嚴重損傷。

  同時,經過血液檢測,患者的血紅蛋白指標只有70g/L,而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紅蛋白指標為110150g/L,紅細胞體積增大,符合大細胞貧血!

  “我媽媽一直是有點貧血的,但從來沒有暈倒什么的,沒想到現在查出來指標這么差?!”患者和家屬,都吃了一驚。

  陳俊說道:“僅僅是貧血不會造成這么嚴重的病情,還有其它的原因!”

  患者家屬便十分期盼,期待陳俊盡快尋找出真正的病因,這樣她媽媽才有徹底康復的希望。

  陳俊發現,患者不僅貧血,其體內的維生素B12水平也嚴重低于正常水平,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則明顯高于正常水平。

  最終,如同將拼圖正確拼插,陳俊為患者的癥狀找到了真正的病因,那就是: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周圍神經病變和大細胞貧血。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是由于維生素B12的攝入、吸收、結合、轉運或代謝出現障礙導致體內含量不足,從而引起的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側索及周圍神經,臨床表現為雙下肢感覺缺失、感覺性共濟失調、痙攣性癱瘓及周圍性神經病變等,常伴有貧血的臨床征象。”陳俊對患者和家屬解釋。

  不過,患者和家屬聽得一頭霧水,根本就不懂。

  陳俊道:“總而言之,病因是找到了,接下來我們要完善一些其他的排查,包括糖尿病、中毒、感染、免疫、腫瘤和副腫瘤綜合征等其他病因。”

  “嗯嗯,我們都會盡力配合的!”患者和家屬眼睛開始亮起來,這不,看到了希望啊!

  患者的女兒回憶陳俊所說的話,仔細想了想,就問陳俊:“陳醫生,您說我媽媽缺乏維生素B12導致的?那是不是補充維生素B12就可以治愈了呢?”

  陳俊搖了搖頭,道:“沒那么簡單的。怎么說呢,其實,維生素B12是正常紅細胞生成、核酸及核糖體合成與髓鞘形成等生化代謝中必需的輔酶,對維持人體正常神經功能、機體造血功能等有著重要作用,但對健康人來說,正常的膳食來源就可獲得,如肉、蛋和乳制品。”

  “那我媽媽為什么會缺乏呢?是因為經常吃素?”

  “對!”陳俊點頭,說道,“由于您媽媽有吃素的習慣,維生素B12攝入不足可能是病因之一,但嚴重低于正常水平,還有可能是患者存在B12吸收障礙。”

  “吸收障礙?”患者的女兒狐疑。

  陳俊問道:“你媽媽平時是不是腸胃不太好?”

  “是的,我媽媽腸胃一直不太好。”患者的女兒看了一眼可憐的老母親,說道,“醫生,難道我媽媽手腳麻木跟她的胃病有關系?”

  “應該是有關系的,這樣吧,我再安排一個胃鏡和腸鏡檢查,看看她的消化系統情況怎么樣!”

  “好的好的!”患者的女兒說道。

  于是,陳俊將目光又轉移到了患者的消化系統,進一步為患者查找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結果,胃鏡顯示:患者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等問題,病因查到這,患者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偏食,導致維生素B12攝入和吸收不足,似乎已經真相大白了。

  “我媽媽有胃病10多年了,幽門螺桿菌也殺了多次,中藥和西藥都吃遍了,就是治不好,這次竟然神經系統都受牽連了?!”患者的女兒將情況講給媽媽聽之后,即便是患者自己,也很有些不敢相信。

  患者的女兒自然也覺得不可思議。

  陳俊沉吟片刻,之后又道:“經久不愈的胃病和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還有一種可能…馬上查一下患者的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

  患者和女兒都是一驚,咋還有其他幺蛾子?

  結果,果然是有幺蛾子。

  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部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均為陽性,同時胃泌素檢測也呈明顯升高趨勢,表明患者血液里存在著抗內因子及抗壁細胞抗體,泌酸功能受損,終于,導致患者這一系列問題的另一個兇手找到了——自身免疫性胃炎!

  陳俊告訴患者和其家屬:“自身免疫性胃炎在人群中發病率約0.95,是由體內含有抗內因子抗體及抗壁細胞抗體造成的。內因子是胃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在胃里與維生素B12結合,通俗地說,就是給維生素B12打上了一個可吸收的標記,然后小腸就能順利吸收維生素B12。而如果體內有抗內因子抗體,會嚴重抑制內因子的‘工作’,也就是說維生素B12成了‘三無產品’,那當然就沒法吸收了!”

  一般正常人體內沒有抗內因子抗體,抗內因子抗體可能由先天基因造成、也可能是受環境影響造成,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可能會造成體內產生抗內因子抗體,雖然患者半年前才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她之前并未做過相關檢查,不排除已多年感染,所以無法確定她體內的抗內因子抗體是因先天造成,還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導致。不過,陳俊想要提醒廣大粉絲們的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確實是造成胃部各類疾病的重要罪魁禍首,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預防!

  從四肢麻木開始回溯,環環相扣、抽絲剝繭,陳俊依靠一人之力,嗯,剛剛轉來神經內科的“新人”,終于找到了患者病發的源頭:長期吃素,導致維生素B12攝入不足;同時,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導致維生素B12吸收障礙;體內維生素B12長期缺乏最終導致周圍神經病、亞急性聯合變性、惡性貧血。

  這一診斷出來,尤其是精彩的過程出來,神經內科的同仁們不禁拍手叫絕,覺得陳俊的名頭真不是隨便吹噓的。這是名副其實。

  明確病因后,陳俊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給她配備了合理的飲食,積極補充維生素B12,雖然自身免疫性胃病無法根治,但通過有效治療可以緩解病情,經過對癥治療,患者肢體麻木無力的癥狀明顯改善,血液檢測中的血紅蛋白指標也有所上升,相信,好轉出院指日可待。

  陳俊在自媒體上撰文,分享這則病例,他告訴廣大粉絲們,維生素B12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參與制造骨髓紅細胞,維持機體造血功能的正常運轉,防止貧血;還會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維持我們人體的吸收和代謝,促進人體的生長和發育,以及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等,維生素B12的缺乏不僅會導致貧血、還會引發食欲不振、惡心、味覺退化等,甚至造成嚴重的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雖然維生素B12很重要,但我們身體對于它的需求量并不大,一般情況下,正常飲食是不會缺乏的,動物的內臟、牛肉、雞肉、魚肉等肉類,雞蛋、牛奶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所以對于長期吃素或長期酗酒的人群來說,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缺乏,要特別關注。另外如果有慢性胃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定要早期干預和治療。

  像這名六十多歲的阿姨,其實已經有多年手指發麻癥狀,但她一直沒有重視,導致疾病不斷發展,最終損害了周圍和中樞神經系統,如果盡早查出病因、對癥治療,病人的預后較好。

  所以,陳俊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發生四肢麻木、無力等癥狀,建議一定要盡快到正規醫院進行篩查,避免病情延誤,造成嚴重后果。

  神經方面的病沒有小病!

  五十三歲的李總,是Z省一座沿海城市的人,二十多歲開始白手起家,在生意場上敢拼敢打,敢冒險、能吃苦、常年忙于各種應酬,瀟灑了大半輩子,唯有一點做的不夠好,那就是,一直不太注重體檢。

  他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無論大病小病總是硬抗,當年是沒錢,但現在有錢了,又被自己的一套“理論”所“遮蔽”。他總喜歡這樣解釋健康問題:“毛病都是查出來的,少去檢查,自然身體沒有毛病。”

大熊貓文學    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