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772、顱內生殖細胞惡性腫瘤

大熊貓文學    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陳俊在自媒體上分享這則病例,給大家科普這個疾病的知識。

  椎管內腫瘤,是指發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內與脊髓臨近的各種組織的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的總稱。

  椎管腫瘤按部位可以分為:髓內腫瘤及髓外腫瘤。其中髓外腫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腫瘤及硬膜外腫瘤。本文中的阿姨所患的神經鞘瘤,就屬于髓外腫瘤。

  很多“談瘤色變”的患者,一聽說“腫瘤”二字,就十分驚恐,而事實上,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疾病不了解,以致于錯誤治療和延誤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約四分之三的椎管內腫瘤屬良性病變,如能早期做到腫瘤全切,其預后良好。對惡性腫瘤,經過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瘤并做充分的減壓、并輔以術后放療,也可獲得一定時期的緩解。

  椎管內腫瘤的臨床表現通常是這樣的。

  一是神經根性疼痛,疼痛部位較固定、常局限于一處并沿受累神經根分布區放射,性質如刀割針刺或燒灼樣,常呈間歇性發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噴嚏時加重或誘發。

  二是感覺障礙,表現為受損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

  三是運動障礙。頸髓病變可出現四肢肌力減弱;胸腰段損害表現為下肢無力、肌張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陽性等;腰骶段病變表現為馬尾神經受損體征、肌張力及腱反射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縮。

  四是直腸和膀胱功能障礙。表現為括約肌功能損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以上的癥狀中,神經根性疼痛和直腸膀胱功能障礙比較容易被誤以為其他疾病。

  尤其是腰背疼痛這一幾乎人人都可能發生的癥狀,在各種“養身”、“經絡”的市場教育下,往往會被以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進行調養和治療。比如陳俊這次接診的這位阿姨,就曾經試遍了艾灸、拔罐、針灸等方式。結果在實際病因不明確的前提下,徒增痛苦,還險些延誤了正常的治療。

  陳俊說道,醫學是循證的。當面對疾病時候,人人都有一顆想要治愈的心,而我們更希望大家在經過全面的檢查,明確疾病的診斷之后,再進行相關的治療。

  盲目地尋求治療方式不僅可能徒增痛苦,更有可能延誤病情。在疾病面前,唯有知己知彼,才能克敵制勝。

  有一些粉絲拜讀了陳俊的文章之后,會產生以下疑惑,那就是,“時值盛夏,艾灸正當時,那么是不是我們就不應該進行艾灸調理呢?”

  有類似疑惑的還不少,所以陳俊專門將其中一條提問上墻,并進行回復。陳俊解釋,艾灸對于腰肌勞損的引起的疼痛最有效。腰肌勞損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跟長期彎腰勞動有關,應用艾灸治療,可以改善腰肌局部的微循環,并且轉移疼痛,達到緩解腰背部疼痛的作用。但引起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有非常多,比如:輕度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椎間盤上的神經張力升高,引發疼痛;中重度腰椎間盤突出,韌帶增生等引起腰椎管狹窄,壓迫脊椎神經,引發肢體疼痛,并導致日常行走出現一定困難;椎管內腫瘤,壓迫脊椎神經,引發疼痛。

  因此,陳俊建議,當腰背部疼痛經針灸推拿等理療持續治療后,疼痛癥狀仍反復出現,沒有得到顯著緩解時,需要到大醫院找專業的脊柱神經醫師就診治療。尤其是在出現局部皮膚的麻木感,長距離行走困難時,往往提示腰椎管狹窄等疾病引起的脊椎神經壓迫,脊柱神經專科醫師會針對性為患者選擇磁共振掃描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在必要時應用微創技術開展治療。

  省一醫,急診科,劉璐診室。

  一名十六歲的少年在媽媽的帶領下,到劉璐這里看病。少年如同霜打了的茄子,面色晦暗,有氣無力,精神很差。少年的媽媽訴說,她兒子目前正在讀高一,平時非常活潑健康的,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喜歡喝很多水,尿也很多,還經常毫無緣由的嘔吐、頭痛。而且這個嘔吐有點奇怪,不像是吃壞東西的嘔吐,他吐的時候完全沒有前兆,胃里的東西會突然噴出來,有點嚇人,現在飯也不敢吃,人瘦了很多,我這個當媽媽的看了怪心疼的。

  現在雖然還沒開學,但是孩子白天在上補習班,帶病堅持學習,很拼,所以媽媽是晚上帶他過來看急診。另外就是,這補習班挺貴,請的都是名師,不去的話挺可惜的。

  劉璐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心說是身體重要還是學習重要啊?只是,在內卷如此嚴重的H城,這樣的孩子不是個例。

  “有吃過藥,或者在其他地方看過嗎?”劉璐問道。

  孩子媽媽就道:“在家附近的衛生站看過,配了點治療腸胃的藥,還掛過水,但是效果不大,所以衛生站的醫生建議來大醫院瞧瞧。”

  “他這個病…”劉璐陷入了沉思,總感覺這個病不尋常。

  “他頭痛嚴重嗎?”劉璐似乎抓住了重點。

  “嗯嗯,嚴重的,還痛得挺頻繁,有時候痛不欲生。”少年媽媽說道。

  劉璐就道:“要不先去拍個頭顱CT。”

  “啊?拍頭顱CT?需要嗎?”少年媽媽詫異。

  劉璐認真地道:“先拍一個看看。”

  “哦哦,好的。”少年媽媽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覺得,還是應該聽醫生的,這省一醫的醫生別看年輕,但人家都說挺厲害。

  于是,少年媽媽就帶著少年去了,結果,片子出來,劉璐皺起了眉頭,心說果然,被我猜中了!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醫生,我兒子沒事吧?”少年媽媽感覺到不對勁,連忙問道。

  “您兒子這個情況很嚴重,腦子里有一片陰影,可能是腫瘤。”劉璐小心翼翼組織著措辭,但是,話還未說完,少年媽媽就差點嚇跪下了!

  劉璐連忙將其扶起來,不過,少年還是比較淡定的,全程都比較淡然,只是看起來有些累。這種堅韌的性格,估計是平時拼學習拼出來的。

  “怎么會這樣呢?不就是吃壞了肚子嘔吐嗎?”少年媽媽倔強地說道,不敢接受這個事實。

  其實,她自己之前也說過,不像是吃壞肚子嘔吐,可是,這個時候她真希望是鬧肚子!肚子鬧毛病總好過腦袋鬧毛病啊。

  “這樣吧,我將你們轉到神經外科,由那邊的醫生接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別擔心,即便有什么事,我們的醫生都會竭盡全力進行救治的。”

  少年媽媽只好答應,只是臨去前還忍不住小聲嘀咕,這要是大病,耽擱了學習該怎么辦噢?

  劉璐聽見,不由無語,但想了想,還是安慰道:“大姐,孩子的身體更加重要,學習落下了,以后想辦法補上來就是了。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啊!”

  “嗯嗯,道理我都明白的。”少年媽媽有些失魂落魄地帶著兒子前去,劉璐叫了一名護士送他們。

  到了神經外科,陳俊剛好在值班,事實上,患者前腳走,后腳劉璐就馬上給陳俊打了個電話,簡單介紹了一下患者病情。

  陳俊接手后,連夜安排了相關檢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腦部磁共振,很快,就找到了導致少年嘔吐的病因:他的腦子里面有一團很不規則的腫瘤,長在側腦室的周圍。

  這也是之前劉璐安排的CT片子的結果吻合,只是CT片子沒有頭顱磁共振來得更加詳細。

  “你孩子腦子里長了一團惡性腫瘤,還不是一個。有一顆腫瘤已經播散到一個比較危險的部位,如果不處理,會很危險。”陳俊跟患者家屬仔細溝通,講解病情。

  側腦室就像腦子里的一個湖泊,湖泊里面是無顏色、清亮的腦脊液。而這些腫瘤就像沿湖而建的排污企業,不斷把整條河流都污染了,還污染了下游的土壤。其中一個腫瘤,已經播散到比較遠的地方,在患者腦子和脖子交界的地方扎根下來,正好堵住了腦脊液流通的通道。腦脊液是腦子里面的“水文系統”,起到保護腦子、滋養腦子、帶走代謝廢物等多種重要作用。如果這個水文系統的流動被堵住了,就發生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會危及生命。醫學上,這種現象叫“梗阻性腦積水”。

  “醫生,那怎么治療呢?要動手術嗎?”患者的父親問道。其實,一直到現在,患者媽媽仍舊是懵懵的,還沒有接受,而隨后聞訊趕來的孩子父親,則接受能力強一些,這個時候,就主要由孩子父親跟陳俊交流。

  不過,這對夫婦仍舊很自責,覺得這是平時他們做父母的疏忽大意了,沒有早點帶孩子來醫院。事實上,早在一兩個月前,孩子就說頭疼,當時大家以為他只是學習勞累過度,并沒有太在意,只是叮囑他早點休息,補充足夠的睡眠。還買了一些緩解疲勞的、補腦的保健品給孩子吃。

  哪里料到,居然是惡性腫瘤?孩子才這么一點大,今后該怎么辦啊?孩子的媽媽眼眶紅紅的,只是一直忍著沒有放聲大哭。

  陳俊說道:“不同的惡性腫瘤治療方式不一樣,您孩子的這個病情,治療關鍵是先解除腦脊液通路的梗阻問題,并取到病理標本確定惡性腫瘤類型。”

  “嗯嗯,一切聽醫生您的安排,麻煩盡快治療。”孩子父親央求道。

  陳俊道:“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的!”

  雖然孩子的父母有點悲觀絕望,畢竟,這是惡性腫瘤,聽到惡性腫瘤這個四個字,任誰都會產生一種恐懼和無奈。

  但是,陳俊知道,少年的生命通道并未關閉,因為根據惡性腫瘤的生長部位、癥狀、腦脊液播散特點等跡象分析,少年所患的惡性腫瘤很可能是一種叫做“生殖細胞瘤”的惡性腫瘤。

  “生殖細胞瘤是一種很特殊的惡性腫瘤,雖然它的生物學行為很惡性,生長很快,還會沿著腦脊液播散,但是它對放療和化療特別敏感,預后很好。”陳俊仔細給孩子父母解釋,并安慰他們。

  不過,安慰得再多其實也效用不大,還是要盡快用“療效”來說話。說一千句一萬句,不如孩子的病情好轉。

  在對惡性腫瘤性質有了大致的判斷后,陳俊初步擬定了治療方案,那就是:先進行化驗檢查,初步確定腫瘤的性質;再把位于腦脊液通路上的惡性腫瘤切除,緩解癥狀;最后根據腫瘤的病理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

  手術很順利,切除腫瘤對陳俊來說,算不上太困難。但是惡性腫瘤,是很頑固的,只要有一個細胞在,就會復發的,而且還會轉移。要不然,為什么稱之為癌呢?

  幾天后,病理結果確認了:果然如陳俊所料,患者腦子里面的惡性腫瘤就是生殖細胞瘤。

  緊接著,陳俊聯系了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神經外科、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個科室專家,都過來組成了臨時的腦腫瘤多學科團隊,共同為少年制定了最終的治療方案,也就是在放療的基礎上進行化療,這樣既可以進一步增加治療的效果,也會減少放療的劑量,從而減低放療對腦部的影響。

  這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由多學科團隊共同為一個患者服務的醫療模式,上世紀90年代產生于美國,在省一醫的很多領域,如惡性腦腫瘤、垂體腫瘤中,已經實施很長時間,并被很多醫生同行和患者認同了。

  多個學科的多位專家像一個“合體人”一樣,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為同一患者服務,和之前讓患者到不同科室之間來回跑、不同科室的醫生僅僅通過會診單,而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方式比起來,先進便捷很多。

  多學科診療模式,真正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任何一個體驗過的人,都感覺這種服務超級棒!

大熊貓文學    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