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大概有一千字是重復的,請稍后,如果過了凌晨一點還能看到這段話,請重新下載)
聽著何萍的這番言語,顏玉不由后退了一步,然后看著遠方笑了笑。
“是啊,我還是有自己應該在的地方。”
“即使你們能夠拋下一切,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卻做不到呢。”
何萍靜靜望著顏玉:“殿下,我們已經走到了現在的這一步,已經沒有后退的余地了。”
“是啊,已經沒有后退的余地了。”顏玉點了點頭:“這是當初我與他立誓的時候就該知道的事情了。”
“那么就準備出發吧。”何萍站了起來。
顏玉靜靜站了起來:“準備出發吧。”
“希望接下來,可以在漢城相見。”
漢城的陷落幾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或許唯獨不在李松的預料之中,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在漢城留下了兩萬的守軍,并且糧草充足,就算說不能夠堅守個一年半載,但是最起碼一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吧。
但是最終,漢城守軍給他留下的答案是三天。
在東瀛軍隊正式集結之后,第一天漢城的守軍還敢出城嘗試與東瀛軍隊進行較量,但是隨即便被打出來了一大波潰敗,幾乎喪失了膽氣的漢城守軍開始徹底地閉門不出,卻發現東瀛軍隊開始慢慢地從營陣之中推出來了鐵炮。
這個時代的鐵炮并沒有后世力拔山兮氣蓋世,大炮開兮轟他娘的氣概,雖然說紅夷大炮已經開始在戰船上裝備了,但是那種鐵炮運輸不便,所以說東瀛軍隊送上岸的還是小號的鐵炮,并沒有能力直接轟開城墻,但是即使這樣,也足夠對漢城的守軍造成降維打擊。
并且那些鐵炮就算轟不開城墻,但是經過了長時間戰爭洗禮的東瀛軍隊,用這些鐵炮通過曲射直接殺傷城墻上的守軍以及攻擊漢城內部,依舊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在無法出城迎敵,持續守城又要接連遭受炮火打擊的雙重壓力下,最終,漢城守軍最終還是干凈利落地宣布了投降。
畢竟連國王都已經跑掉了,那么自己堅守下去還有什么用處呢?
而另一方面,剛剛抵達讓平的李松,也很快得到了漢城三天陷落的消息。
在憤怒的同時,李松一瞬間也感受到了后怕。
他已經從戰報中得知了那黑壓壓地幾乎將整個漢城團團圍住的東瀛軍團總數可能不下五萬。
五萬的數目雖然要比方別之前危言聳聽的二十萬要少上不少,但是考慮到如果這只是先鋒進攻漢城的數目,這五萬又變得非常可怕了。
整個高麗的軍隊真的就是面對東瀛的軍隊一觸即潰,幾乎形不成有力的抵抗,雖然說也有手下匯報說在南邊有些地方已經及時興起了義軍來抵抗這些來犯的東瀛軍隊,他們的戰斗力較之高麗軍隊竟然還是稍強的,但是怎奈數量實在太少了。
“聽說陛下已經得到消息了?”正在李松感到無盡惶恐與憤怒的時候,他的身后突然傳來了聲音。
李松回過頭來,發現站在身后的竟然是方別。
這個武功奇高的少年神出鬼沒的,如今李松已經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離開了漢城,此時就已經將方別視作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了。
“什么消息?”李松反口說道。
此時他下意識地,還是不想將這個消息告訴方別。
方別嘆了口氣:“讓平城中已經來了漢城的潰軍,他們手腳比劃著,將那些東瀛軍吹成了青面獠牙無惡不作的怪物,恨不得說他們口能噴火,跺腳飛天,畢竟自己丟了漢城,總不能說自己無能吧,總得敵人威猛無比才能夠讓自己保留幾分顏面。”
李松看方別一口就說了出來,不由望向少年:“所以說,你說該怎么辦吧。”
“我沒有想到,我李松一生勤政為民,到頭來居然是一個亡國之君。”
在得知漢城如此之快地淪陷之后,李松原本的熱血瞬間已經化作了一腔心灰意冷的死灰。
漢城之堅尚且只能抵抗三天,讓平城與漢城不過有三五天的路程,等到東瀛軍隊大軍前來,讓平城又能守幾天?
棄了讓平,接下來就只能跑到大周邊境,再往后就只能內附,自己這高麗國王,前腳還是一代賢王,轉眼之間就成了亡國之君,這樣的落差,讓李松如何能夠接受。
“陛下。”方別平淡看著李松說道:“之前不是說好的嗎?”
“如果高麗能夠自行守國衛民,那么當然萬事無憂。”
“但是倘若高麗做不到,就只能外請強援,共赴國難。”
“強援?”李松喃喃說道。
“是的,強援。”方別看著李松:“東瀛國再如何強大,比之大周又如何?”
“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真的大周軍隊東征而來,且不說我高麗國小民弱,難以供應大軍的糧秣物資,就算供應的起來,等到東瀛國被擊退,恐怕大周也會順水推舟,將高麗徹底吞并,到了那個時候,我一樣不也是亡國之君?”李松沉聲說道。
之所以遲遲不想向大周求援,其實說白了,就是這樣的顧慮。
方別看著李松:“我知道您自幼飽讀詩書,儒家經典倒背如流,不過南華經您看過嗎?”
李松點了點頭:“只要是神州先代圣賢所著書立傳的經典,我都略有涉及。”
“那不就完了嗎?”方別看著李松:“南華經中一篇叫做《惠子相梁》的故事。”
“故事里講到,惠子做了梁國的相國,他有個好朋友莊子想要去拜訪他,但是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要比你更加賢能,他來到梁國,恐怕是想要將你取而代之。”
“于是惠子聽了很害怕,就到處找莊子想要將他提前抓起來。”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莊子非但沒有跑,反而跑過去來見惠子,并且告訴他說,南方有鳥,其名鹓鶵。”
“其發于南海,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只貓頭鷹找到了一只死老鼠,正準備享用的時候,突然看到這樣一只鹓鶵在自己的身邊飛過。”
“于是貓頭鷹就很害怕,望著鹓鶵恐嚇道:嚇!”
“所以說,莊子望著惠子說道:你是打算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方別靜靜向李松講了這個他或許看過,但是已經忘掉了的故事。
李松一時間有些沉默不語。
他當然明白方別是什么意思。
他所念念不忘不肯割舍的高麗國,或許在大周看來,就像是一只毫不感興趣的腐鼠一樣。
但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想冒險,讓大周來到這只腐鼠的面前,哪怕說東邊已經來了又一只鳥,打算和他搶奪這只腐鼠。
“高麗乃是大周的世代不征之國,當初唐朝之滅高句麗,也沒有真的將其吞并,而是任其新羅百濟繼承其地盤,繼續在此繁衍生息,再如今已經近千年了。”方別看著李松勸告道:“大周太祖建國之初,追亡逐北,兵鋒之盛蕩清寰宇,但是最終也沒有動過高麗國的念頭,如今高麗國大難臨頭,危在旦夕,反而擔心大周有取而代之之心,未免太過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松逐漸有些被方別給說服了,他看著對方:“所以說…”
“所以說,在下愿意為大王請命。”方別看著李松說道:“我知道大王之前已經派出了告急的使團。”
“但是只有告急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大王愿意修書一封以為求援,我愿意星月兼程,為大王送上大周之燕京。”
“及早帶來天兵。”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松看著方別半晌,最終無奈地低下了頭。
“諾。”
“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真的大周軍隊東征而來,且不說我高麗國小民弱,難以供應大軍的糧秣物資,就算供應的起來,等到東瀛國被擊退,恐怕大周也會順水推舟,將高麗徹底吞并,到了那個時候,我一樣不也是亡國之君?”李松沉聲說道。
之所以遲遲不想向大周求援,其實說白了,就是這樣的顧慮。
方別看著李松:“我知道您自幼飽讀詩書,儒家經典倒背如流,不過南華經您看過嗎?”
李松點了點頭:“只要是神州先代圣賢所著書立傳的經典,我都略有涉及。”
“那不就完了嗎?”方別看著李松:“南華經中一篇叫做《惠子相梁》的故事。”
“故事里講到,惠子做了梁國的相國,他有個好朋友莊子想要去拜訪他,但是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要比你更加賢能,他來到梁國,恐怕是想要將你取而代之。”
“于是惠子聽了很害怕,就到處找莊子想要將他提前抓起來。”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莊子非但沒有跑,反而跑過去來見惠子,并且告訴他說,南方有鳥,其名鹓鶵。”
“其發于南海,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只貓頭鷹找到了一只死老鼠,正準備享用的時候,突然看到這樣一只鹓鶵在自己的身邊飛過。”
“于是貓頭鷹就很害怕,望著鹓鶵恐嚇道:嚇!”
“所以說,莊子望著惠子說道:你是打算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方別靜靜向李松講了這個他或許看過,但是已經忘掉了的故事。
李松一時間有些沉默不語。
他當然明白方別是什么意思。
他所念念不忘不肯割舍的高麗國,或許在大周看來,就像是一只毫不感興趣的腐鼠一樣。
但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想冒險,讓大周來到這只腐鼠的面前,哪怕說東邊已經來了又一只鳥,打算和他搶奪這只腐鼠。
“高麗乃是大周的世代不征之國,當初唐朝之滅高句麗,也沒有真的將其吞并,而是任其新羅百濟繼承其地盤,繼續在此繁衍生息,再如今已經近千年了。”方別看著李松勸告道:“大周太祖建國之初,追亡逐北,兵鋒之盛蕩清寰宇,但是最終也沒有動過高麗國的念頭,如今高麗國大難臨頭,危在旦夕,反而擔心大周有取而代之之心,未免太過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松逐漸有些被方別給說服了,他看著對方:“所以說…”
“所以說,在下愿意為大王請命。”方別看著李松說道:“我知道大王之前已經派出了告急的使團。”
“但是只有告急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大王愿意修書一封以為求援,我愿意星月兼程,為大王送上大周之燕京。”
“及早帶來天兵。”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松看著方別半晌,最終無奈地低下了頭。
“諾。”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莊子非但沒有跑,反而跑過去來見惠子,并且告訴他說,南方有鳥,其名鹓鶵。”
“其發于南海,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只貓頭鷹找到了一只死老鼠,正準備享用的時候,突然看到這樣一只鹓鶵在自己的身邊飛過。”
“于是貓頭鷹就很害怕,望著鹓鶵恐嚇道:嚇!”
“所以說,莊子望著惠子說道:你是打算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方別靜靜向李松講了這個他或許看過,但是已經忘掉了的故事。
李松一時間有些沉默不語。
他當然明白方別是什么意思。
他所念念不忘不肯割舍的高麗國,或許在大周看來,就像是一只毫不感興趣的腐鼠一樣。
但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想冒險,讓大周來到這只腐鼠的面前,哪怕說東邊已經來了又一只鳥,打算和他搶奪這只腐鼠。
“高麗乃是大周的世代不征之國,當初唐朝之滅高句麗,也沒有真的將其吞并,而是任其新羅百濟繼承其地盤,繼續在此繁衍生息,再如今已經近千年了。”方別看著李松勸告道:“大周太祖建國之初,追亡逐北,兵鋒之盛蕩清寰宇,但是最終也沒有動過高麗國的念頭,如今高麗國大難臨頭,危在旦夕,反而擔心大周有取而代之之心,未免太過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松逐漸有些被方別給說服了,他看著對方:“所以說…”
“所以說,在下愿意為大王請命。”方別看著李松說道:“我知道大王之前已經派出了告急的使團。”
“但是只有告急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大王愿意修書一封以為求援,我愿意星月兼程,為大王送上大周之燕京。”
“及早帶來天兵。”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松看著方別半晌,最終無奈地低下了頭。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