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們快看!船走了、船走了!…”
面對數以千計的敵人,習珍部僅剩的幾十名士卒圍聚一起,結成圓陣,苦苦支撐,雖然知道希望不大,但內心仍然希冀蔡瑁能夠派人將他們救出重圍,可最終等來的卻是蔡瑁的“背棄”。
“軍師何以棄我等而去?!…”習珍部士卒不禁發出絕望的吶喊。
習珍面色不改,他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本就沒奢望蔡瑁會來救自己等人,自然也就談不上失望。
他雙眼死死盯著對面敵陣中一個騎乘紅馬,衣甲精美,位居中央,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的人,如果他沒猜錯的話,此人十有八九便是大名鼎鼎的劉景劉仲達了。
作為襄陽習氏子弟,習珍對劉景之名可謂是如雷貫耳。他的弟弟習宏,族弟習楨、習承業,都非常喜歡劉景的書法、詩文。
事實上不止習氏族內,襄陽士族子弟,皆以擁有劉景的字帖為榮,這已經形成了一種風尚。
習珍雖身在軍旅,不過他到底是大家族出身,擁有不俗的文化,十分敬佩劉景的文才。
劉景并非單純的文士,亦胸有韜略,當年其北上襄陽,自荊州牧劉表以下,無不為之傾倒,劉表甘愿為他打破俗規舊例,未滿弱冠而舉為“茂才”,這是本朝百余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如今看來,劉表果有先見之明。
習珍內心隱隱有所預感,劉表日后必會因沒能將劉景收入麾下,而感到追悔莫及。
在眾多甲士的擁簇下,劉景策馬來到己方陣前,望著眼前這數十名被蔡瑁拋棄的殘兵敗將,眼中流露出一抹欣賞之意。
古語云:“不以成敗論英雄。”他們雖然敗了,但劉景卻不會小覷他們。事實上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雙方若調換位置,劉景未必就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劉景深吸了一口氣,揚聲說道:“在下長沙劉仲達,諸君且聽我一言:諸君為州里跋涉千里,深入江南,舍身奮戰,皆是有功之臣。然而今日蔡德珪身為主帥,卻棄諸君于不顧,倉皇逃跑,在下頗為諸君感到不值。”
“劉仲達…”習珍部士卒聞言,注意力轉到劉景身上,與左右同袍小聲談論起來。
劉景在荊州士子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士卒中則要差一些,不過這也是相對而言。畢竟,要談論如今荊州年輕一代最出眾的人物,絕對繞不開劉景這個荊州士之冠冕。
況且,荊州軍南下長沙已有半年,平日與長沙人的接觸中,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劉景的一番話深深觸動了眾人,他們作戰不可謂不努力,最后更是為掩護蔡和部撤退,主動留下斷后,結果卻遭蔡瑁背棄,心里充滿了憤怒與沮喪之意。
劉景繼續道:“諸君戰至最后一刻,已是竭盡心力,而今又被蔡瑁拋棄,已沒有再戰下去的必要了。在下之名,諸君或許有所耳聞,在下保證,只要諸君棄刃投降,在下必會善待諸君。”
習珍部士卒不由面面相覷,劉景素以“仁善”著稱于世,他說的話肯定不會有假,既然有生的機會,誰又愿意死呢?隨后眾人目光齊刷刷望向中央的習珍。
看著一雙雙飽含期待的眼睛,習珍長嘆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乃是人臣的本分。我受將軍之遣,跨江討伐不服,今日戰敗于此,唯有一死以謝罪。諸君不必學我,劉仲達乃仁義君子,言出必踐,諸君可出降之。”說罷,便橫劍于頸,準備自裁。
“校尉萬萬不可…”左右親衛不由大驚失色,死死按住習珍,并趁機強行奪下他的佩劍。
習珍未能如愿,面露慍怒道:“大丈夫死于戰場,馬革裹尸,乃幸事耳,諸君何必阻攔于我?”
習珍自殺的舉動著實嚇了劉景一跳,他沒想到此人竟是如此剛烈,出言道:“足下何至于此?古往今來,哪有百戰百勝的將軍?昔年鄧禹敗于赤眉,僅以身免;吳漢敗于蜀地,拽馬尾得生,云臺二十八將,若是都像足下一般,動輒伏劍自裁,怕是沒有幾人能夠幸存。”
見習珍陷入沉默,不再尋死覓活,劉景又問道:“我觀足下乃忠義之士,帶兵有方,絕非無名之輩,未敢請教足下大名?”
習珍遲疑了一下,回道:“在下襄陽習伯圭。”
“哦?”劉景對習伯圭這個名字十分陌生,習姓則是襄陽大姓,劉景問道:“足下可是出自于襄陽侯一脈?”
“正是。”習珍正色道。
劉景常與諸葛亮、潘濬等人通信,曾聞襄陽習氏習楨、習承業之名。在他的印象中,蔡、蒯、黃、馬、楊、向等襄陽大姓,在三國時代都出過不止一位杰出人物。而習氏卻好像沒出過什么名人,也可能是他孤陋寡聞,或者忘記了。
習珍固然是一個“無名之輩”,劉景對他卻沒有絲毫輕視,劉景如今身邊就聚集著一群歷史上默默無聞,卻頗有才能的人才。
沒能名留青史,不代表他們沒有才能,有時候,他們缺的僅僅是一個機遇,或一點運氣。
劉景道:“足下出身士族,卻投身軍旅,想來必是心懷遠大抱負,如此就更應該保留有用之軀,以期未來能夠有所成就。”
習珍再一次陷入沉默,內心卻是被劉景的話深深觸動了。
劉景又勸道:“劉荊州與張長沙勝負一時難定,足下不妨先隨我回酃縣,待日后荊州紛擾平息之時,足下即可去留自便。”
習珍暗嘆一聲,劉表儒人,不喜武臣,對他其實并無多大恩惠,他剛才之所以要自殺,更多是為了保留名節,聽了劉景一席話,他已經徹底熄了盡忠之念。
劉景開出的條件之佳,大大超出了習珍的想象,他實在想不出拒絕的理由,道:“足下胸懷廣大,待人以誠,下及至賤,在下感激不盡,愿率眾歸降。”
“善。”劉景撫掌道。
習珍當即令部曲棄置兵器,降于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