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有了更有效的指揮之后,面對魔物大軍的優勢就更大了,而接下來每一輪強化,強化的幾乎都是指揮能力,一開始還只能是承影自己一個人進行大局方面的指揮,大部分的行為都無法進行細致化的控制,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在戰車之中多了一些專門用來傳遞信息的車輛。
這些戰車的制作精度明顯要更高,而且是受到嚴密保護,可以反復使用的。他們的作用就是在戰場上收集信息,傳遞命令。可以讓軍團在更遠的距離之上戰斗。
這樣一來,指揮者就算是不離開基地,也可以在安全的基地內部指揮軍隊作戰。而這樣一來也可以下達更加細致的命令。
如此一來,在戰斗之中所能夠采取的變化也就更多寶貴的擁有智慧的指揮官。也就更不容易出現傷亡。雖然在這個世界死掉也是可以復活的。但死的次數太多的話,甚至會影響下一次輪回之中將記憶帶過去。
有些人就是因為在戰場上死亡的次數太多了,記憶直接就徹底清零掉了,那種情況下,下一次輪回之中誕生的,他雖然依舊看起來沒什么區別,但已經是完全的另外一個人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梅林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戰場上一旦出現活人的話,就會成為攻擊的焦點所在。而且會盡可能的想方設法的把這個活人抓回去。
抓回去之后不只是沙子,還要進行折磨。梅林在一次次戰爭之中也在總結人類一方的弱點,而他總結出來的弱點就是人類雖然能夠在這個夢境世界中一次次復活,而且這種復活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但這種復活取決的其實是一個人的求生欲。也就是說除非是這個人活到了不想活的程度,否則是不會死的。
而想要讓一個人活到不想活的程度,最好的辦法并不是殺死他,而是不斷的折磨他,讓他覺得活著比死亡還要更加痛苦。
所以對于戰士們來說,在戰場上面對死亡的危險其實和真正的死亡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一旦被抓住的話,面對的很可能是比死亡還要更加可怕的折磨。最終徹底放棄生的希望,在這個世界之中煙消云散。
所以戰場上的無人化操作是必然要進行推進的,而有了傳遞指令的信息車之后,戰場之中的一切傳遞的速度就變得大幅度提升了。
特別是命令再傳遞出去之后,可以立刻得到命令的反饋,部分車輛上安裝的攝像頭和音頻提取設備,可以將戰場中的景象精確的反饋,這樣一來,在后方的人就可以像是進行即時戰略游戲一樣,控制著自己手中的軍團,在戰場上發揮出遠遠超出他們本身的戰斗力。
各兵種密切配合之下,在這條戰線之上的魔物已經潰不成軍,而他們則是將軍團朝著兩側分開,就好像是從泉水之中噴出來的噴泉一般,在消滅了正對著自己的敵人的母巢之后,開始朝著兩側擴展。
去進攻周圍母巢,如果能夠成功打下來的話,自己周邊的戰友的壓力也能夠大幅度減輕。同時這也是給后方減輕壓力。增加整場戰斗的上算。道理其實很簡單。前線的他們是需要考慮戰斗的。但后方的人是并不需要的。他們所有的任務就是利用這一次輪回之中能夠搜集到的所有資源。以最快的速度攀登科技樹。
將這已經發展到經典物理學極限的科技。與這個世界特有的世界規則相互結合。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最終將這些技術反饋給前線的人。并且會一并連生產線一起打包送過去。
而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戰爭的開始。那個時候已經摸清楚了。各種設備的性能的情況下,摸清楚了這個世界的規則的情況下,所制作出來的武器的威力。就遠遠不是這個時代的武器能夠比的了,狂轟亂炸之下,不只是火力,操控性都會有著近乎史詩級一般的提升。
而想要實現這一切的必要條件就是后方足夠的安定,在前期有一個安穩的研究環境。
在之前的幾次輪回之中,這樣安穩的研究環境很快就會被打破,邊境長城上的防衛人員開局的時候就要面對巨大的壓力。魔物在初期的時候,面對機械化軍團是有相當大的優勢。大家都是廉價量產的炮灰,正面戰斗力都是戰斗力只有五的渣渣。那比拼的就是數量了,而機械化軍團在數量方面和魔物是難以相媲美的。所以靠著邊境長城一開始的初始防御攻勢還能夠防御一段時間。
但隨著魔物的數量越來越多,尸體填滿了城墻腳下。用自己的尸體鋪成了一道可以直接沖鋒到城墻之上的斜坡。戰斗就無法繼續下去了,大一段城墻也就算是被打破了,這個時候為了繼續維持文明的發展,繼續在這個世界提升科技數。就必須要派出后方的人員去堵上這個漏洞。但在長城已經失去了防御力的情況下,這樣的漏洞又哪里那么容易堵住?
一次又一次的崩盤,其實都是從前期的劣勢開始的,就算是做出了一系列的準備,在前期也是很難打得過梅林的。
而梅林后勤的發展速度也并不比人類這邊慢多少,在前期的戰斗之中,往往人類這一邊會失去大量的土地,直到某些關鍵性的技術被開發出來之后才能穩住自己的防線,而這個時候整片大陸上大半的陸地和資源產地恐怕都已經被對手占據了。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后續的技術發展可以稍稍超出對手,想要逆風翻盤也是幾乎不可能了。
所以這初期的防御戰其實是相當關鍵的。大家都在思考著如何堅持更長的時間,卻沒想到他們之中竟然有個人直接殺到了對方老巢面前殺了個七進七出,把對方的老巢甚至都給干碎了。
現在更是在幫隊友們清理敵人的母巢。如果這樣一支無敵的軍隊還能繼續存在下去的話,那么防御戰士就是有可能勝利的。理論上只要能夠等來后勤增援的足夠多的物資,他們是可以在城墻下開啟一面更加強力的大護盾的。
大護盾的效果不只是擁有強大的防御力,還擁有強制推進的效果。簡而言之就是在大量的蘑菇瀕臨城下,并且在城墻之下戰死之后,正常情況下是會尸體不斷的堆積。用不知道有多少的龐大數量,堆積出一個可以直接沖到城墻上的斜坡。這種人海戰術對于城市來說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
特別是對于邊境長城這種超長的防線來說,一旦這樣的斜坡搭成的話,整座城墻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在這個過程中想要修繕城墻的難度可想而知,那可不是你想修就能夠修得上的,魔物會,不斷的侵擾。本身被打到這個程度的城墻就證明了這一段區域的守衛力量本身就是偏弱的。一般到了這個程度之后都是像雪崩一樣徹底崩潰掉。然后這一段城墻徹底報廢。
但如果換了全新一種的回收裝置的話,換上全新的護盾的話,護盾就可以在城墻之下被堆滿了之后直接將整個護盾向前頂。直接向前推的情況下,理論上敵人是有可能全部爆炸的。
就好像是在量產版的戰車之上,可以安放自毀的炸彈,這些東西也都是可以的。梅林雖然不至于能夠微操每一出戰場,但往往這種特殊的戰爭兵器出現之后還是能引起他的注意。并且通過觀察,找到有護盾在進行推進的地方。然后對這些護盾進行炸毀。
所以就算升起了護盾之后,地面部隊也必須有足夠強力。爭取出足夠的時間讓護盾推進,將城墻下方的尸體運走。
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科技術方面的賽跑。必須要在攀登科技樹的過程中跑贏梅林,并且頂住前期的壓力。
其最大的壓力其實還不是魔物大軍,最大的壓力是梅林本人。不論是前期還是后期,梅林本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幾乎是無敵的,他在外界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魔力,也就意味著他在這個世界之中可以近乎隨意的修改現實,唯一受到的限制大概就是他魔力傳輸進來的量的效率了,近乎無窮無盡的魔力的輸出上限并不是無窮無盡的。
最多是可以讓它一直保持在最高的輸出層面上,即便如此,他修改現實的力量也非常強大,如果親自來到前線的話,往往能夠直接破壞掉一整段的邊境長城。
而且前期人類一方的科技還沒有發展起來,個體的魔法還沒有掌握。個體實力與梅林之間的差距是最大的,這種時候往往是最容易慘敗死亡的,防現在對方的肆虐之下,總是處在岌岌可危之中。
不過這種行為對于梅林來說同樣也是相當危險的。在自己還沒有做好完全準備的情況下,親自出現的前線,是有可能被殺死的,他之前就差點被殺死了,甚至是曾經被殺死過,只不過這里是夢境的世界,死亡一次并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
就像是人類這一邊死者是可以通過自己復活的,他也可以自己復活的,雖然剛剛復活會短暫的虛弱,但是和其他人一樣,只要求生的意志沒有徹底消失,他就不會徹底死去。
所以即便存在一定危險性,前期他也一定會選擇邊境長城的一處進行突破。
而這一次他會選擇哪里,似乎已經再明顯不過了,承影在這一次的輪回之中,表現的實在是太突出了,就好像是一個最頂級的指揮官,即便是拿到了一手爛牌,面對著絕境一般的處境,依舊硬生生的盤活了起來,甚至把手中的牌盤成了一手大牌,連帶幫隊友們都解決了前排的大麻煩,甚至是把自己的模板借給隊友,讓隊友們也能夠像他一樣精確的操控手頭的部隊。這滾雪球的趨勢正在朝著整條邊境長城的戰線上蔓延。一開始還只是他自己負責的這幾十里,很快就蔓延到了上千里的范圍。魔物的老巢被紛紛逆推,這也是人類參與到這場超級拉鋸戰之中之后,第一次在開局的時候如此輕松,當然,像這樣的變革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曾經也出現過一次又一次類似的變革,在這些變革過后,這場無止境的戰爭總會朝著人類這邊傾斜一點,就是這樣一點點傾斜,才讓戰爭的天平從一開始的毫無希望,變成了現在幾乎可以勢均力敵的對抗的程度。
而可以預見的未來,這樣的改變還會越來越多,但至少眼前這次,帶來改變的人會成為重點攻擊的目標,對方也會成為梅林不死不休的敵人。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做出這樣的變革的危險。如果讓自己在戰場上表現的太突出,很大概率就會被梅林注意到,然后就會成為集火的目標,這樣的人往往都擁有相當強的創造力,而且這些人徹底扼殺,對于梅林來說往往就有巨大的意義,殺死了這些人之后,人類未來就難以出現先進的發明了。
至少出現新的先進發明的概率會有所降低,而這也推生出了這個世界另外一種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某些人在剛剛重生沒有保留任何記憶的情況下,就被人找上門來,并且莫名其妙的被委以重任,處在一種如同是小說主角一般的待遇之中。
這種人自己可能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如果是經歷了輪回的人就會知道,像這樣的人往往就是在上一次輪回之中對整個輪回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是改變了人類的戰局和整個未來,但卻被梅林徹底盯上,不死不休的追殺最終被殺死的人。
被一次次殺死,最終徹底死亡之后,下一次輪回之中,他的靈魂就是全新的了,是全新創造出來的,但和原本的是一模一樣,也就意味著他擁有著極高的天賦,雖然已經忘掉了一次又一次輪回之中的積累,但只要不斷學習,就能把這些積累重新找回來。如此會被委以重任,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