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銀行發出了金融危機警告?易知足聽的一愣,他是事先知道1873年這一規模大周期長的經濟危機,英格蘭銀行居然也能在這個時候能覺察到美利堅的金融危機?如今距離73年經濟危機的爆發至少還有大半年的時間!
再說了,美利堅目前的情況,還沒達到爆發金融危機的地步,最多只能說是出現了金融危機的苗頭,是不是英吉利本身出現了金融危機的苗頭?
看過電報,他半晌沒吭聲,英格蘭銀行并不是直接拒絕信用票據帖現,而是規定了嚴苛的再帖現條件,因為條件苛刻,大部分信用票據已經無法貼現,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再貼現率提高到了5。品書網手機端m.vodtW
看來,這不僅僅是針對美利堅,而是英吉利本身也出現了金融危機的苗頭!對于美利堅來說,這顯然是雪加霜。
美利堅戰后經濟的繁榮,是建立在大規模鐵路建設的基礎之的,是建立在歐洲資本大量涌入的基礎之的,流入美利堅的資金大都是采取融資的形式,通過信用票據來完成資金流動,一旦信用票據不能兌現,資金流動會受阻,歐洲資金的斷絕對于美利堅來說無異于是一場災難。
紐約證券交易所因此停業一天,只不過是率先反應而已,真正受影響的還是美利堅的銀行業,大多信用票據不能兌現將引發嚴重的信用危機,這對于銀行業而言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見他不吭聲,趙烈有些納悶,試探著道:“這會不會是爆發經濟危機的信號?”
“應該是。”易知足也有些不確定,畢竟從時間來看,似乎早了些,“著紐約支行密切關注華爾街的情況,隨時稟報。”頓了頓,他接著道:“對于倫敦經融城的情況也隨時稟報。”
待的趙烈離開,他點了支煙,緩步踱到窗邊,英格蘭銀行提高再貼現率,規定嚴苛的之體現條件,通俗的講是銀根緊縮,這說明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受到了威脅,果然是山雨欲來,黑云壓城!
英格蘭銀行緊縮銀根,無情的戳破了美利堅由鐵路建設狂潮所造成的經濟泡沫,之前被受投資者、投機者熱捧的證券、股票頓時成為雞肋,不過,沒有人意識到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危機正在逼近,不少人都還舍不得撤離。
因為大量的信用票據無法兌現,美利堅眾多的銀行陷入了焦頭爛額的處境,業務迅速萎縮,大大小小的銀行都如出一轍,都在忙碌著收貸!
兩個月后,英吉利的銀行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所有的銀行家腦子里都只剩下一個念頭,收貸!收貸!收貸!
金融危機的恐慌開始從英吉利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各國紛紛緊縮銀根,連德意志也不例外,德意志在普法戰爭獲得巨額戰爭賠款,隨即推行金本位,發行新貨幣——金馬克,為了奠定金馬克在歐洲貨幣市場的地位,德意志向歐洲各國放貸了大額的低息借貸,不過在金融危機的恐慌之下,也開始采取措施緊縮銀根。
整個世界都在緊縮銀根,唯一例外的只有大清帝國,在拋出五年計劃之后,四億銀元的刺激經濟計劃正式啟動,元銀行放出了大量的低息貸款,礦場、工廠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各省冒出,適宜于在冬季開工的農田水利工程在各省也相繼展開,緊隨其后的則是各省的城市改建工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證券市場和股市也是如此,世界各國證券市場和股市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都陷入低迷,大清廣州海兩地的證券市場和股市卻是牛氣沖天,股指一路攀升,不斷創出新高。
股指節節攀高,股市也火爆異常,交易大廳里被擠的水泄不通,坐在三樓辦公室的霍啟正都能隱隱聽到大廳里的喧嘩聲,“嘀鈴鈴”清脆的電話鈴聲響起,拿起電話,聽的是易知足的聲音,他不自覺的微微欠了欠身子,“大掌柜有何吩咐?”
“將元持有的債券以及所有能流通的股票全部拋售,我私人賬戶的也是如此。”話筒里傳來易知足異常清晰沉穩的聲音。
霍啟正卻是聽的心頭一跳,元持有的債券和股票可不是小數目,易知足這位大掌柜的私人賬戶的債券和股票數目同樣巨大,一旦全部拋出,勢必會對現在的行情造成打壓,略微沉吟,他才試探著道:“大掌柜,是慢拋還是急拋?”
他如此問自然是有講究的,慢拋是套現,急拋則是打壓股市,易知足回答的很直接,“先慢后急。”
這是既要套現,又要打壓。霍正沒多問,恭謹的道:“屬下明白。”
待的易知足放下電話,易正行才疑惑的道:“父親為何要打壓股市?”
踱回座位,易知足才緩聲道:“天下熙熙,皆為利往,資本更是如此,善于擇利而居,善于從高處往低處流動以追求更大的利潤,股指太高,不利于國際資本逐利而來。”
“套現呢?”趙烈有些擔心的道:“不會是加大資金投入罷?如今物價都已經開始揚.......。”
“物價漲不是什么壞事,尤其是農產品。”易知足笑道:“不過,套現的目的還真不是為了追加投入,而是另有用處。”
見他不愿意說,兩人也不好追問,易正行將話頭一轉,“吸納的國際資本數目過大,會不會有風險?”
“行之是擔心我們步美利堅后塵罷?”易知足不以為意的道:“放心,咱們不是美利堅,對于國際資本的流入.......那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頓了頓,他接著道:“要吸引國際資本,不僅要給股市降溫,也要開放更大的市場,跟恭王招呼一聲,開年之后,仿通商口岸例,放開兩廣、閩浙、兩江以及北方各省府縣,鼓勵地方招商引資。”
聽的這話,易正行、趙烈不由的面面相覷,目前大清開放的只是四個通商口岸,突然一下開放數省之地,這開放的步伐是不是邁的太快了?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