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78章 糧價飛漲

  整個廣州府城外跪滿了士民,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剛剛總角的小孩,婦孺農夫,猶如拜神佛一般拜著朱厚照。

  “吾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厚照沒想到盡管自己要讓這些士民站起來,但這些士民還是爭相恐后地來跪拜自己,他一時無可奈何,只能走了出來,站在馬車上,揮了打招呼。

  但朱厚照一看見錦衣衛與劉瑾等緊張得生怕自己被刺殺的樣子,也只好坐進了加了層鋼板的馬車里。

  坦白而言,能讓這么多人頂禮膜拜,的確也很滿足人的虛榮心,讓朱厚照的確感受到了身為上位者的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連帶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無比偉大起來,甚至已經忘記了他在前世其實就只是一名普通的絲。

  但朱厚照知道自己今日輕車簡從且微服出現在廣州府城外,能得這么多百姓跪拜,并不是因為自己真的在血統上在智力在權力上比他們高貴,而是因為自己給予這些庶民更多的利益,讓他們擁有了可以活得更好的機會,而在這個民智未開的時代,自己能讓他們活得更好,對于這些庶民而言,那就是自己給予他們的恩賜,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下跪的方式表達對自己的感激。

  朱厚照拼命地在心里告誡自己不要因此得意忘形,認為自己真的無比偉大,偉大到如神明的地步,自己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自己如果做錯一項政策,讓整個大明帝國的百姓利益受損,自己依然會被拉下神壇。

  雖說漢人崇尚中央集權,但也不是真的愚昧到任由上位者忽悠,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樣的話也是有的。

  所以,朱厚照不得不警戒自己。

  朱厚照雖然沒有因此而自滿,但待在朱厚照身邊的劉瑾、郭榮等人卻因為自己是皇帝近臣,跟著皇帝一起居高臨下看著這些跪拜的庶民,而感到與有榮焉起來,也在此情此景下,對皇帝朱厚照有一種奉若神明的感覺。

  等到了晌午,百姓們才陸陸續續散去,而朱厚照也才繼續前行,他不由得搖了搖頭:“這一下,知道朕出巡的人就更多了,劉瑾,你帶一隊人馬,先行進京,告訴沿途意圖迎駕官員,朕偶感風寒,不必求見,已提前回京!”

  朱厚照說著又吩咐道:“郭榮,你隨朕繼續秘密回京!”

  “遵旨!”劉瑾與郭榮齊聲回了一句。

  朱厚照也沒再多說什么,看了看越來越繁華的廣州城,感慨隨著兩廣開海以后的資本主義發展,兩廣地區的城鎮化已經越來越明顯,也不知道這些日漸增多的資產階級與市民工人階級對于大明的長治久安到底是禍是福。

  畢竟在大明的其他地區尤其是北方,還有很多大地主,甚至不少是皇親國戚,這些人吸附在大明庶民身上寄生了百年的權貴們,會不會與這些逐漸增多的資產階級與市民工人階級產生矛盾。

  朱厚照不敢去想,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想,他是大明的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但他又是最大的資本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該保自己的命還是該革自己的命,好在現在還可以通過對外掠奪轉移矛盾的方式來緩和大明內部可能會越來越劇烈的階級矛盾,不然,朱厚照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權貴與庶民兩個階層。

  南方的城鎮化發展得很快,手工業發展已經代替了農業發展,大量的農田被改稻為桑,以追求更高的利潤,而北方則依舊是莊園密布,大量從外地流入的人口也繼續成為大地主家的佃農。

  但偏偏讓朱厚照沒想到的是,出現糧荒和糧價飛漲的反而是北方。

  “陛下,京城來報,最近糧價漲到了每石一元七錢!保定、大名、河間一帶更是騰升至一元八錢!城中百姓依舊無糧可買,有舉家食粥甚至不得不逃去他鄉,皆言糧貴!”

  朱厚照剛過黃淮地界,便得到了來自東廠的奏報,一時不由得擰起了眉頭,心想據自己所知,歷史上萬歷時期吳中大饑,斗米一錢六分便讓世人驚異,如今這京畿糧價竟然漲到了一元七錢,縱容因為大明商品經濟發展導致農業產量猥瑣,北運之南糧減少,但也不至于如此高,市場不是有調節經濟的作用么,糧價在飛漲時,商人們為何不趁此機會大規模購糧來北方販賣?”

  朱厚照帶著一肚子的疑問,吩咐道:“派人去問問糧業局,如今我大明在境外屯田糧食進入我大明境內有多少,另外,著都察院嚴查市舶司違背禁令讓糧食外銷者,你們東廠也務必嚴查不查不糾的瀆職御史!”

  朱厚照說完后沒多久,待他進入山東臨清時,便看見臨清一段的運河岸邊停泊著大量船只,上面掛著一大大的“孔”字旗,朱厚照不由得感到好奇起來,忙吩咐著錦衣衛:“去問問,這些船的東家是誰,運的是什么?”

  沒多久,錦衣衛回來稟報道:“回陛下,臣已打聽明白,他們的東家是衍圣公孔家,運的是糧食,說是運到遼東換鹽引的!”

  朱厚照見這些船只吃水都很深,又延綿不下二里,也就能猜到這些船只如果運的是糧食的話,數量應當不少。

  朱厚照不由得心想這孔衍圣公作為曲阜最大的地主,甚至整個曲阜幾乎都成了他孔家的獨立王國,儼然如大明的一個“異姓藩王”,居然也會做這種鹽商之事。

  “去問問,山東最近糧價如何,是否風調雨順?”

  朱厚照吩咐道。

  過了幾日后,便有錦衣衛來報:“回稟陛下,山東一名生員說,今年山東大治,無旱無澇,糧食大產,糧價低至每斗八錢,各地鄉紳大戶以每斗十錢之高價收購,比官府收進常平倉的價格還高!以至于新糧多進入商人手中。”

  “沒想到山東鄉紳在疏解民困這方面挺積極的,只是這京畿、山東糧價為何懸殊如此之大?”

  朱厚照按照在心里發出了疑問。

  一路行進到通州后,朱厚照就改行走陸路進京,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利,他一去兩廣竟耽擱了近兩年,而在這個沒有無線電的時代,京城如今到底如何,朝堂到底如何,就算他有錦衣衛有密奏的大臣,但他也不能完全掌握到京城最近發生的事。

  所以,朱厚照一改陸路,就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到了京城。

  “娘親,我餓!”

  但朱厚照一到京城,就看見了一小女孩無女坐在門檻上靠著自己母親懷里的一幕,一時朱厚照有些不忍,便吩咐錦衣衛將隨身帶著的一袋米面給了這小女孩。

  也不待這小女孩謝恩,朱厚照就忙策馬趕回了宮里,卻在路上看見大明門一帶的糧鋪皆關了門,有百姓憤怒地聚集糧鋪外大喊開門,而也有的糧鋪雖然還開著,卻把糧價提高到了兩元一錢一石的高價。

  朱厚照回京后,則立即召見了內閣首輔劉宇,詢問京畿糧價高漲之事。

  “雖因去年京畿大旱,而致糧價飛漲,但也不應該這么高,臣料想必是有商家在囤積居奇,但請陛下勿憂,臣于去年,便知道會有此事發生,已著糧業局緊急調運兩百萬石糧食為漕糧進京,眼下估計已快到達通州!到時候定能疏解民困!”

  內閣首輔劉宇回道。

  朱厚照聽后不由得點了點頭:“如此便好,民以食為天,不可因為缺糧導致民變,可先用京城現存的糧食疏解一下民困,壓低一下糧價,或者動用國庫存銀從商人手里收購糧食,轉移民眾因為糧價飛漲而增加的負擔。”

  “陛下圣明,臣這就去辦!”

  內閣首輔劉宇說后,便也立即行文近衛軍,將近衛軍在京戍守部隊的屯糧調運一部分以平價售賣,同時也以直接動用國庫二十萬銀元購糧,使得糧價再次維持在了不漲的平穩狀態。

  朱厚照不得不承認,由于大明工業發展的過快,最近京師缺糧的現象是越來越頻繁,朱厚照還真擔心會因此出現大的變故,也更加讓他意識到在工業發展的同時,提高農業生產力也是很重要的事。

  朱厚照現在想到的是前年已由建昌侯張延齡從南美洲帶回來的番薯,因而他不由得把召見了嚴嵩與御馬監的張忠,問道:“番薯推廣的事進行的如何?”

  “回稟陛下,臣已經按照陛下您的吩咐,讓皇莊所有佃戶在地里種上番薯,因皇莊出錢獎勵推廣,佃戶們也都極為響應,現在整個京畿皇莊土地已全部種上番薯,正在陸續搶收中,存儲番薯之地窖已全部挖好!”

  負責御馬監太監張永回道。

  這里,嚴嵩也回道:“臣也已奉陛下旨意,在京畿百姓中推廣番薯種植,已有百萬畝地種上番薯,眼下也正在采收中。”

  “很好,立即統計一下,能收購多少番薯,能否解決京畿糧荒之事”,朱厚照在確定番薯這種高產糧食作物已經在大明開始大幅度推廣且眼下已經將會大規模豐收后,也略微放心了不少,而不再擔心會因為糧荒導致矛盾激化。

  但也因為,朱厚照現在對這番薯給予了厚望,在第二天,朱厚照還是帶著內閣重臣去了郊外皇莊,實地查看這些番薯的畝產。

  畢竟朱厚照也只是前世從小說里知道番薯產量很高而能解決饑荒問題而已,他作為一個在雜交水稻時代生活的現代人,對于番薯的印象只停留著農村人將此作為豬食的階段,也并不知道這些番薯能不能真的制造出一個“盛世”出來,也不知道能不能讓百姓們吃豬食解決糧荒問題。

  御馬監太監張忠也沒想到皇帝朱厚照會突然來皇莊,也至于他也沒來得及把其他地里的番薯拔出來,然后塞到皇帝陛下現在所看見的這幾畝地里,制造出畝產百石番薯這樣的祥瑞之象,也好讓皇帝高興。

  因而,現在張忠倒也有些緊張,他是真的擔心陛下所親自挖取的這畝番薯地所產番薯不高,那樣他很可能烏紗帽不保。

  “陛下,合計二十六石七斤六兩四錢”,在這畝番薯完全挖出來后,朱厚照讓御馬監的人稱量了一下,而這時候,內閣首輔劉宇倒先驚愕地說了起來:“什么!二十六石!”

  劉宇的確沒想到,因為在他的印象里,糧食畝產也就兩石左右,而如今這番薯畝產竟然高達二十六石,而且是在貧瘠山地也有如此高的產量,一時間,他有些沒法控制自己,而失控地把御馬監宦官手里的秤握在了自己手中,仔細看看。

  “也就是說這番薯畝產竟然有二十六石,如此,若全天下的地都種上番薯,豈不再無缺糧之憂?”

  王瓊這時候也說了一句,且旋即朝朱厚照拱手道:“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有此作物,百姓可無饑荒之憂也!”

  其他跟來的官員都跟著王瓊一起向朱厚照賀喜,甚至稱其為祥瑞,是自己這個皇帝帶給世間百姓的恩福。

  張忠也松了一口氣,心想沒想到這番薯還真這么高產。

  朱厚照只是笑笑,他已經習慣了官員們對自己的吹捧,當然,他心里也清楚或許對于這個時代的大明統治者而言,能有一種可以讓百姓們不餓死的高產糧食的確是可喜可賀的事,畢竟百姓們不餓死就不會造反,而天下就會長治久安,作為權貴士大夫就能依舊安享榮華。

  可只有朱厚照自己知道這些番薯果腹還可,但到底不是營養豐富的食物,比起氨基酸的含量,番薯的營養價值遠遠不如稻谷與小麥,所以,朱厚照可不想讓大明的百姓一直靠吃這種番薯解決饑餓問題,短時間內沒啥,但長此以往會導致中國人在身體素質與智力上下降。

  “此物僅能果腹,不宜為主食,農科還得在提高水稻產量與小麥產量上下功夫”,朱厚照雖然這么說,但依舊因為有番薯這種高產作物出現而高興的劉宇與王瓊等人則還是沒法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臉上仍舊帶著笑容,一個個精神抖擻地隨著朱厚照走在田埂上,看見在地里冒出頭的番薯比看見金銀財寶還要高興。

  嚴嵩倒是將朱厚照聽了進去,他最近一直在搞元素的研究,而且研究方向就是搞清楚農作物必需的元素到底是哪些,以此好通過工業生產出一些化肥出來。

  所以,嚴嵩此時不由得接過朱厚照的話道:“啟稟陛下!臣最近研究農作物必須之元素頗有所得,且臣也已經按照陛下之圣學知識加以補充更正后,制造出一種叫做碳酸氫銨的肥料,還利用陛下圣學所說之氨氣與二氧化碳合成了尿素,并已經可以用于小麥耕種試驗,陛下可移步農科所一觀。

  聽嚴嵩這么說,朱厚照還頗為驚訝,他倒也沒想到嚴嵩這兩年來進步這么大,把他自己本以為的錯誤知識都更正了不說,還真的制造出了兩種比較重要的肥料,雖然這和自己這個皇帝提供的一些資料參考有關系,但要真正實現這些肥料生產工藝化,也不容易。

  當然,嚴嵩在任南直隸巡撫期間就有生產研制原始磷肥的經驗,如今隨著大明鋼鐵工業與化學工業的發展,朱厚照覺得他能在兩年內能合成出這兩種肥料也不意外。

  朱厚照忙來到了農科所,而一到農科所,內閣首輔劉宇就先驚喜地道:“陛下,嚴侍郎的這片麥田小麥穗的確要比尋常麥穗飽滿許多,也要密集許多。”

  “這是最佳的一塊,也有失敗的,這施肥也有個講究,多了反而不好,少了又肥力不夠,陛下和閣老看這邊這幾塊麥田就明顯不行,已然枯死!”

  嚴嵩笑著說著又道:“而且成對比了一下去年試驗的一組與今年試驗的一組,發現肥料對土質影響較大,容易結塊,以后,如果我大明要推廣這種肥料,還得著手研制解決這些問題才行。”

  “朕現在不關心你這化肥最適合的潑灑量,也不關心你以后如何解決土質肥力因為施肥而下降的問題,你只告訴朕,這樣一畝麥田能增產多少?”朱厚照問道。

  “半石!”

  嚴嵩回道。

  “果真!”內閣首輔劉宇驚喜地問了一句。

  朱厚照也不由得有些驚訝,他知道肥料能促進糧食增產不假,但他也沒想到肥料能讓大明的糧食增產這么多,心想或許跟大明的土壤并未大規模使用化肥有關。

  而此時,王瓊則再次朝朱厚照拱手作揖道:“陛下,這真是大吉啊!有畝產二十多石之新糧,如今舊糧也能增產,這真正是盛世吉兆!盛世吉兆!”

  “這都是陛下之功!若非有陛下之圖治天下,也不會今日之盛況!”嚴嵩也附和著笑說道。

  雖然朱厚照這些官員一半是真的因為大明糧食可以增產而高興一半是在給自己說溢美之詞,但他也的確也很高興,忙說道:“傳旨,增設農部,由嚴嵩為農部尚書,向內閣負責!負責推廣番薯作物與肥料推廣!”

  “臣謝陛下!”

  嚴嵩忙興奮地拱手說道,京師大學的王守仁已經是兵部尚書、張璁是吏部尚書,夏言掛著兵部尚書的官銜總督南洋,而就他還是侍郎級,如今也升為尚書自然是高興不已。

  內閣等官員也忙附和道:“陛下英明!”

  而就在朱厚照與群臣商議著如何鼓勵百姓種植番薯與使用化肥和增加化肥產量時,東廠的谷大用匆匆跑了來:“陛下!京城大明門一帶剛剛發生騷亂,因糧鋪突然把米價上調至二元五錢,致使民眾怨憤,砸了糧鋪,毆傷四人,現在已經被刑部羈拿!”

  朱厚照不由得看向王瓊:“戶部不是已經把糧價穩住了嗎,怎么這些糧商還上調糧價?”

  朱厚照剛問后不久,戶部倉場侍郎宇文鐘急匆匆跑了來:“陛下!大事不好,通州糧業局所運來之兩百萬石糧食突然走水(失火),被燒了有大半!軍民救下不到五萬石頭,其余皆毀!”

  “什么!”

  內閣首輔劉宇等幾個文官聽到這個消息后差點沒暈過去,他們維持京城糧價指望的就是這兩百萬石糧食,如今幾乎全部毀于大火,他們不敢想象會發生怎樣的騷亂,到時候陛下會不會把自己這些閣臣推出去背鍋。

  而戶部倉場侍郎宇文鐘也知道這事很嚴重,忙匍匐在地:“臣守倉不力,請陛下治罪!”

  “先起來吧!現在治罪于你也沒什么意義”,朱厚照倒是出奇地冷靜。

  雖然他也沒想到重兵把守的兩百萬糧食會突然失火,但他知道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解決京城糧荒的問題,畢竟整個京城隨著工業發展常駐軍民已經近兩百萬人,如果不解決糧荒問題,真的會發生大的動亂!

  “傳旨,著京城近衛軍、工程兵立即協助皇莊繼續收購番薯,農部嚴嵩立即組織人手收購京畿百姓手里之繼續番薯”,朱厚照先下了指令,才問著張忠與嚴嵩:“預計能收多少石?”

  “回稟陛下,臣這里可收集一百萬石左右”,嚴嵩回道。

  “回稟陛下,皇莊可收集三百萬石左右”,張忠回道。

  “那就好,既然如此,我們京城所有人這段時間就吃幾個月番薯吧,還有建昌侯帶回來的土豆,也收起來,到時候當也作為臨時糧食果腹,統一交由戶部分配,但戶部還是要立即想辦法收購糧食,著糧業局重新運糧進京!

  戶部收購糧食的事由宇文鐘負責,這次朕準你戴罪立功,如果三個月內,你籌集不起兩百萬石糧食,朕就只能拿你的人頭安撫人心了!”

  朱厚照說著就轉身離開了農科所。

  宇文鐘面如死灰地走著,他不知道自己何時回來的,他只知道自己這下子完了,要在三月內籌集兩百萬石糧食,比在三月內籌集兩百萬銀元都難。

  “老爺,孔先生求見”,而就在宇文鐘一籌莫展時,其府里管家突然來稟報了一句。

  “孔先生,孔先生是誰?”宇文鐘問道。

  “他說他是山東商人,手里有兩百萬石新糧,正要打算運到遼東換鹽引,但聽說京城缺糧,所以來問問”,這管家說后,宇文鐘一下子就站了起來,他現在閉眼都是兩百萬石糧食,畢竟皇帝朱厚照給他下了通牒,如果他三月內不籌集足兩百萬石糧食,就只能拿他人頭去安撫民心。

  如今聽到一個商人說自己有兩百萬石糧食,宇文鐘就頓時地站了起來:“快快請他進來!”8)

大熊貓文學    正德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