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任正飛也很細心地注意到了李亞東的態度,與他所想不同,對方身上沒有半點咄咄逼人的氣勢,好像真是過來參觀的一樣。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最好不過,眼下正值產品研發的關鍵階段,貿然搬家,勞民傷財不說,也影響研發進度。
當然,是與不是,僅憑一些臉面上的笑容,還無法斷定,城府這種東西,與年齡其實并沒有必然關系。
“小李同志,請坐請坐,見笑了,辦公室實在有點亂。”
任正飛將李亞東帶到自己的辦公室,其他人很識趣的沒有跟進來,秘書小周送進兩杯茶水后,也告辭離開,房間里就剩下他們二人。
“還好了,男人的辦公室嘛,都差不多,我的也一樣。”
李亞東笑意盈盈地打量著這間狹小的辦公室,一張有些年頭的辦公桌和書柜,外加一張灰色布藝沙發,除非之外沒有大件擺設,頭頂上沒有吊頂,裸·露的漆包線下懸掛著一只透明燈泡。
這或許是他見過的最寒酸的董事長辦公室。
里面最多的物品就是書,四開門的書柜里擺得滿滿當當,油漆工藝劣質的辦公桌上也堆放了很多。門類十分龐雜,從勵志類的心靈雞湯,到單是一個書名就很拗口的技術類讀物都有。
“老任,你是技術人員出身嗎?”李亞東好奇打聽。
他只知道任正飛當過兵,還真不清楚他是什么文化水平,而桌面上的有些書不是專業人士應該根本看不懂,就譬如他。
任正飛顯然注意到他的視線,轉身從辦公桌上抓過一本《通信技術原理解析》,笑著擺手道:“哪有啊,我是搞工程建設出身的,建房子還行,其實搞電子科技就是一個大文盲,像這種書剛開始拿在手上就像看天書一樣。可有什么辦法呢,誤打誤撞吃了這碗飯,想要把產品做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得學啊。”
“活到老,學到老。”李亞東有些感慨地說。
要知道眼前的老任同志,已經年近半百了。
“也沒那么夸張,生活所迫罷了。”任正飛呵呵一笑,他大概是一個并不吝嗇笑容的人,從見面到現在,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對了…”
終究沒能忍住,任正飛打算開門見山,將對方過來的目的弄清楚,省得自己總有些心神不寧,真要是壞事的話,反正躲也躲不過,不是嗎?
“小李同志,你這次特意過來?”
“哦,也不算特意。”李亞東笑著解釋道:“剛好今天過來視察后面的工地,無意之間發現你們華為公司居然建在這里,所以決定臨時過來看看。你們是電子科技業的老前輩,我們的薇創公司才剛剛起步,尋思著向老前輩取取經,還希望老任您不吝賜教啊。”
聽他這么一說后,任正飛頓時暗松口氣,看來確實是自己想岔了,商場兇險不假,但也并非每個人都擅長爾虞我詐,至少從目前的接觸下來,眼前這個年輕人給他的感官很不錯。
連忙擺手道:“不敢不敢,真論取經的話也是我向你取,我的公司跟你的集團一比,根本就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
“不能這么算的,在電子科技業,我確實是個純新手,而您則是老江湖,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李亞東笑著說,也算摸清了一些老任同志的謙虛性格,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直接進入主題。
“老任,剛才在你們公司逛了一圈后,有幾個細節令我很驚訝,必須得向您請教一下。”
“請教就不用,有什么話你直說就行。”任正飛見他收斂起笑容,自己也端坐好身體。
李亞東點點頭后,問道:“你們公司有多少技術人員?”
“光是技術人員的話,大概三百個左右。”
“這么多?!”
李亞東嚇了一跳,他還以為只有百來個呢,就是剛才看見的那些。
畢竟你得想想華為當前的規模,偏居于這樣的一個村鎮之上。
“有句話也不知犯沒犯忌諱,如果是的話,還請老任您多擔待點兒,我就是想問問,您是從哪里搞來的這么多技術人才?”
不怪李亞東這么關心這個,因為他自己的薇創科技,目前最缺的就是人才,他是真想向老任同志取取經。
“哦,我說什么呢,就這事兒啊,這有什么犯忌諱的?”任正飛顯得毫不在意地說,“招聘這些人嘛,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我們畢竟只是一家小公司,沒什么條件去吸引那些專家加盟,所以就退而求次,將主要目標集中在周邊的高等院校上。
“這幾年與幾所高校合作,錄取了不少專業對口的應屆畢業生,他們雖然經驗方面有所欠缺,但其實腦袋瓜兒還是非常靈活的,也有想法、有沖勁兒。事實也證明,只要你愿意相信他們、給到他們機會,他們也總會帶給你驚喜。
“實不相瞞,我們公司現在的核心產品研發團隊,就是由一個23歲的年輕小伙子帶隊的。”
聽他這么一說后,李亞東整個眼珠子都亮了,真是恨不得甩自己倆耳光,這么簡單的事情,他之前怎么就沒想到呢?
還一門心思的就想挖科研大牛。
而真正的大牛哪有那么多啊,就算有,人家到了這個級別,早已享受著優越的待遇,只怕也在一個機構里待出了感情,就譬如倪光藍,如果不是柳傳致使幺蛾子,他幾乎不可能挖過來。
正如老任同志所言,年輕人或許缺乏經驗,但有想法、有沖勁兒,這一點則是許多已經成名的專家所不具備的。
再說了,那些科研專家不也是從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成長起來的嗎?
他心里頓生一個主意——以老帶小。
薇創科技現在擁有電子科技各領域的高級科研專家25名,而這個級別的陣容,其實應該是不弱的,至少今天過來參觀完華為之后,他們目前肯定不具備這個條件。
讓這25名大牛,一人帶一群小徒弟,可做助手不說,小徒弟們肯定也會加速成長,其中勤學奮進的、頭腦靈活的,培養個幾年,想必足以獨擋一面,實在不行的,淘汰便是。
而這種方式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固定模式,后面又有各大高校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從此以后,何須再擔心技術人才不足?
一套可靠且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就這樣在李亞東的腦子里漸漸成型。
當然,遇到好的科研人才還是要挖的,但如此一來,卻能很好解決基盤不足的問題。
再一個,俗話說莫欺少年窮,悉心培養之下,誰又敢斷定小徒弟里面將來就不會誕生幾個彪悍人物?
李亞東心中竊笑,這一趟華為,真算沒白來。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