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五十九節 吹毛求疵的仿造

大熊貓文學    技藝天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我答應了須老先生一定把皿方罍帶回中華,就不會食言。”

  秦淮突然露出微微的笑意。

  “好好休息四天。”

  “不,我晚上就幫秦先生在附近租好作坊!”

  謝臨風想盡可能幫秦淮省時間。

  他對皿方罍有一股獨特的情懷,迫切的希望皿方罍能回到中華故土。

  皿方罍啊…

  不辭千難萬險跨越三千年歷史,重現于世間,這簡直是最大的浪漫!

  但假若他們這一代人不做出足夠的努力,導致皿方罍在如今的繁榮盛世都無法歸國,只能讓國寶遠隔重洋翹首以盼的話,那是多么刺痛人心的事情?

  想到這里,謝臨風先生眼里噙著淚水。

  “我痛恨一百年前那個羸弱的國家!

  也欣喜眼下日漸強盛的國家有機會把國寶迎接回來。

  對于外國人來說,他們只是鐘愛文物的種種紋飾、銘文,無非夸贊兩句中國的青銅技藝多么登峰造極。

  可對于中華家的人而言,這每一個字、每一個線條中蘊含的故事,都是在告訴我們后人——

  祖先曾經崇拜什么!

  信仰什么!

  靠什么活著!

  這些對中國人很重要!

  所以,我謝臨風寧愿少活二十年,也想迎它回家!”

  謝臨風先生一向挺直的腰桿緩緩弓起,九十度朝秦淮鞠躬。

  “須老先生請秦先生過來,一定是有不小把握的,盡管這樣,我還是會很擔心,懇求秦先生竭盡全力!為后世子孫計。”

  聽得謝先生一番語重心長掏心窩的話,隨行人員鼻尖都有些酸澀,眼中不知何時竟然溢出了熱淚。

  赤子之心,拳拳至此!

  “如你所愿,但事情欲速則不達不是嗎?”

  秦淮拍拍謝先生的肩膀。走進房內,他不是不著急,他只是必須沉著冷靜。因為接下來的仿造,容不得半點差錯。

  這將是秦淮最欺世的一次仿造。

  走進房內,秦淮簡單洗漱,然后拿起手機,商雅已經發了幾條短信了。

  這個晚上,秦淮一邊和商雅有一句沒一句的煲電話粥,一邊在圖紙上畫一些設計圖。

  商雅不在身邊口花花,卻也蠻不習慣的。

  第二天。

  秦淮進入作坊,黃蠟、鑄模泥、銅塊、錫、耐高溫材料等都準備齊全了。

  但凡秦淮要用到的材料一應俱全。

  可見謝臨風先生真是把這件事關心到每一個細節了。

  秦淮頷首,坐在工作椅上閉目回想,皿方罍的細節都浮現在腦海。

  秦淮對青銅器的解析都是專業的。

  所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秦淮解析的時候,皿方罍已經不是一個整體的皿方罍了。

  而是上百塊經過處理的、有規律的碎片。

  秦淮用紙巾把手指擦得干干凈凈。方才拿起雕刻刀開始剝刻。

  畫風漸轉。

  只見秦淮的五官都寫滿了認真之色。

  一刀一銼,一筆一線,身在其中,全神貫注。

  蠟是黃燦燦的顏色,不過在秦淮刀尖下,變成了琥珀般清澈透明的顏色,一絲絲的落在桌面。

  隨行工作人員在一旁觀看,看到秦淮的動作,頓感清涼入定,燥意全無。

  太賞心悅目了!

  此刻的秦淮,不著一絲人間煙火氣。

  時而如春風,時而如夏雨,時而如群山萬重,時而如芳草天涯,明明是簡單的雕刻,但卻似乎包容萬象。

  宛如一場雅俗共賞的藝術表演。

  讓人想起莊子在養生中的一篇古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秦淮的雕刻過程就非常藝術!宛如一首淡淡昆曲的水磨調。時光在一刀一刀的律動中緩緩流逝,身邊的氣場一片寧靜。

  商周的青銅器是中華家藝術最獨樹一幟的一面旗幟,也是世界青銅器文明的巔峰。

  它們不僅僅是一件器具,也是一座座蘊含東方建筑美學的宮殿。

  鐘鳴鼎食。

  定鼎江山。

  中華家的青銅器,具有一份獨特的美感,集王權、富貴、祭祀、信仰、軍工、精湛于一體。

  在造型階段,青銅器鑄造師最需要把握的一點便是器具的建筑美,猶如蓋一棟固若金湯的宮殿。

  基于這一點考慮,秦淮的雕刻過程有些怪異。

  并不是打粗胚,再雕刻紋飾、銘文,而是先以感覺雕刻出四根頂梁柱。

  四根頂梁柱,并不明顯,只有微微的弧度。

  但就是這細微的不明顯,讓巍峨厚重的的感覺撲面而來。

  如果說皿方罍整體宛如一位身披璀璨戰甲的將軍,那么這四根頂梁柱,則是盡顯將軍風骨!

  所謂畫人畫皮難畫骨。

  一般的青銅器鑄造師,哪怕有些頂尖的青銅鑄造師,都會被復雜精致的紋路所累。

  然而秦淮,并沒有局限在精美上,而是先畫骨。

  也只有秦淮這種專注于欺騙專家幾十年直覺的仿造師,才會從這么刁鉆的角度去鍛造一件青銅器。

  “這才剛開始雕刻,竟然就有了皿方罍的感覺。”

  謝臨風先生是懂青銅器的,否則不會被選為舉牌代表。

  他在湘省創辦了一家湘省藝術博物館,里面收藏有青銅器。

  秦淮全神貫注的雕刻眼前蠟模,先把神韻,骨氣展現,爾后才勾勒出云雷紋、夔龍紋等細節。

  此刻,秦淮的雕刻刀畫作一支畫筆,行云流水的鋪開了一幅來自遠古的畫卷。

  下午四點,皿方罍蠟膜宣布竣工。

  謝臨風看得目瞪口呆,黃燦燦的蠟模,配上商周時期流行的紋飾,皿方罍的神韻展露無疑,哪怕是現在,都有欺騙性了!

  謝臨風先生深呼吸一口氣,靜看秦淮途好石膏模。將蠟融化掉。

  為了保險起見,他堅持要求要熬夜守在模具身邊,以免出現意外。

  秦淮熬不過,只能讓謝先生留在小工作室里。

  第二天。

  第三天。

  秦淮白天鑄造,晚上熬夜謝先生看守青銅器,白天則睡一會,又繼續看秦淮鑄造,雖然黑眼圈很重,可絲毫不覺得疲憊。

  那份感情,秦淮找不到詞形容,后來才恍然驚覺:這就是民族精神。

  謝先生雖然渺小,但卻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第三天下午,秦淮進行最后的做舊。

  “我讓謝先生帶的湘省城外半斤黃土,拿給我罷。”

  謝先生連忙找出來。他不懂秦淮為什么要帶半斤黃土,疑惑的站在不遠處,揉了揉困倦的面容。

  “我早就考慮過仿造的問題,如果要展示仿造技藝,使用東瀛的土會有一股海腥味。

  那種腥味很淡,但既然是仿造,便應該用一個個細節堆疊,當每一個足以判斷它為仿作的細節都能以假亂真時,不管什么專家也要栽跟頭。”

  秦淮一邊調制銅銹和土,一邊向眾人解釋,這些細節時平常不會察覺的,只能靠直接,或者一點點心靈感應,秦淮欺騙的就是這一點點心靈感應。

  譬如一位學渣做選擇題,明明用排除法還剩下兩個答案,但總是選錯。

  這是一種定律。

  基本上很少有人能逃過這一定律的無情制裁。

  隨行人員和謝臨風先生七臉懵逼。

  秦淮這些天鼓搗的小細節太多了!

  多到令人發指!

  他們只能面面相覷,完全接不上話來,甚至連夸獎的話都不知道如何措辭。

  秦淮微微一笑,用牙刷在青銅器表面刷銹跡和泥土。

  銹跡和泥土粘在青銅器表面,會形成銹跡斑斑的痕跡,然后再用水洗刷掉泥土,銹跡便留存了下來。

  這是燕老先生的父親所創造的做舊法,可以涂出層次分明的銹跡,效果出眾,運用十分廣泛。

  不過秦淮刷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原皿方罍身上的擦痕,爾后開始模擬那些擦痕。

  總而言之,秦淮并未放過任何一處細節,哪怕細如毫毛,秦淮都吹毛求疵的仿制了出來…

大熊貓文學    技藝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