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大軍東進,打著兵至東平府,問罪董平,為十八里鋪百姓討還公道的旗號。五千人一路向東,那沿途的東阿、平陰、長清幾縣是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一聲。一個個緊閉城門,叫陸謙一路恍入了無人之境,二百里道路,不及五日,大軍就殺到了歷城腳下。
且不提那東平知府程萬里是如何的焦頭爛額,便董平心里也直想嘔血。
話說他當日叫人縱火十八里鋪,那確確實實是打著絆腳梁山軍的意思,誰叫后者打著“仁義”的幌子,叫董平心里就起了這念想。
只因董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許已經想到了那般做的后果,卻也不以為然。
可卻萬萬沒有想到,那梁山泊不僅僅在十八里鋪假仁假義一番,現在竟還打著如此旗號殺奔東平府來了。叫董平都已經想到,這番事兒傳揚開來后,自己要擔負怎樣的惡名。
“英勇雙槍將,風流萬戶侯”是一去不復還了,怕更多是滿滿罵名惡名了。更重要的是,官場士紳上也會小看了自己!
卻是要開罪了大批的人。誰叫梁山軍是自己惹來的呢?這大軍一路東進,叫本府官員士紳遭了多大的損失啊。
如果可以,董平現在就恨不得一把將陸謙攥碎了,粉身碎骨,挫骨揚灰。這賊廝是純粹在拿自己來刷名聲,真真可恨至極。
城頭上,程萬里伴著董平遙望梁山軍大營。前者面色如土,后者亦膽顫心驚。董平與梁山泊已經切切實實交過一回手了,膽氣大挫,更識得梁山泊的厲害。那梁山要武將有武將,要精兵有精兵,根本就非是東平府一地可比。只慶幸他還有高高的城墻可以固守,不然董平早逃之夭夭了。
陸謙派魯智深在外叫陣,選軍中嗓門大者高聲叫罵董平。那不及一天,滿東平府城就盡知道,梁山泊此番大舉進發原因何在了。那不僅城中百姓有暗罵董平的,就是一應大小官吏,軍中士卒都有暗罵董平者。其后者中不乏當日十八里鋪幸運逃脫的東平府軍。
人就是這般的善‘忘恩負義’!
豈不知道別人罵的董平,偏偏他們這些軍漢罵不得。
董平不敢應戰,陸謙也不會白白在城下耗著,叫鄧飛、焦挺領兵掃蕩周邊村鎮,凡是有罪大惡極作惡多端者,盡數鏟除了。于此同時還立起了梁山泊法庭的招牌,后者隸屬考功司轄下。只叫人有冤申冤,惡者必處。
這全然不是強盜草寇的作為。
法庭的招牌一豎立起來,那不知道在東平府境內掀起了多大的風浪。城內的程萬里聞聽后都呆了半響,回過神后就只說要上書東京,這等‘異端亂法者’,必要斬盡殺絕。
這事兒太沖擊他的神經了。梁山泊往日打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號,程萬里也不覺得有甚了不起。那最多就是一綠林好漢的升級版。但現在他的感覺就不一樣了。這梁山泊就是個異端怪胎,雖然不是光明正大的稱王建制,可以私法替公法,攪亂視聽,蠱惑人心,比之早早稱王稱帝的草頭王更有害處。
陸謙還有的是時間在東平好。那水泊里有林沖呢,后者料理了十八里鋪的事兒后,就迅速返回了梁山泊。有生性謹慎的豹子頭坐鎮山寨,后路穩得一逼,陸謙根本不需要關心后路的安危。
他引五千兵馬在這兒,倒不是一定要斬了董平,但東平府他卻是絕對要壓榨一大筆的。這些錢財他還要大張旗鼓的‘還’給十八里鋪。可以說是邀買名聲之極了。
同時呢,卻還是要看看這偌大的齊魯地,還有沒有沒精兵猛將。想要救援東平的,只管來送死。
次日,陸謙就讓新兵堆筑土山。在東平府城的南城外。
作為一個與水有緣的城市,東平府城的北門只通水路,別忘了大明湖畔的容嬤嬤,那大明湖就在北城,為當地眾多泉水匯流而成。
而西門呢,門外河流交錯,再加上東平府城的護城河,還是不去理會的好。
剩下的南門與東門都是筑有甕城,護城河寬度長達二十米,直通濟水進而通往大海。不僅具備重要的戰略防御功能,運輸也是它的一大功用;此外,護城河還能夠排澇。
要攻取如此一座大城,如果不是有人反叛,賺開城門,那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別的都不說,只是那護城河就能叫人頭痛。
但陸謙不急,他有的是時間。
而且就在他大軍開赴東平的前幾日,楊林、時遷引著幾十人,已經改頭換面的進了東平府。
那時候這兒還沒戒嚴,幾十號人雖然多,分做幾個批次,或是運貨來的,或是做那挑夫,或是做耍蛇賣藝的,再不就是那乞兒,毫無難度的就混進了城里。
就是楊林、時遷兩個拴縛了包裹,藏好銀兩,換上八搭麻鞋,提條樸刀,做趕路的模樣,誰也識不透他們是梁山泊的好漢。
時遷的畫像倒是從淮南傳到了齊魯來,卻先是走樣兒了五分。他再用荷葉水抹臉,抹得臉色黃黃地,左頰上貼個大膏藥,把真面目再隱去一半。任誰也瞧不出他來。
楊林在齊魯也是行走過的,與鄒淵鄒潤叔侄還有過不錯的交情,這東平府自是來過。熟門熟路的進了城來,不暇細看,同時遷只向冷落處所走,尋個清凈的客店歇下,再去聯絡人手。
當晚,二人商議一番,卻是楊林定下主張:一干人不要輕舉妄動,小心探訪府城事物再說。
第二日東平府城里還半點緊張氣息都無,兩人在城內逛了大半天,走到西關一條街上,時遷厭倦了,拉楊林走入一家酒店,叫了兩角酒,切一盤牛肉,一大盤饅頭,待吃飽了再走。楊林正吃,只見外面走入一人,不甚高身材,二十四五年紀,顴高面赤,全身做公的打扮。進點內揀個座子坐了,便叫酒來。楊林一見此人,覺得好生面善,暗里一驚,便欲起身就走。怎奈那公人就坐在店口處,如此走了也免不了照面。
正愁時候,就見那人正在偷脧他,心中更是打鼓。
時遷也是個精細的人物,當下便小聲詢問道:“那公人怕是認出了哥哥。但幸哥哥沒上官府的紅名薄,只要穩住。”只是一個公人罷了,怕他鳥的。
當下便高聲催促楊林:“快吃,我們有事,且去勾當了再說。”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