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397章:成立合資企業

  日常生活中如果留意過,一些酒柜、飲水機、車載冰箱等都是安安靜靜的“工作者”,它們沒有嗡嗡作響的壓縮機,就靠一塊熱電材料實現保溫保冷,在車載冰箱中,熱電材料就是利用電流產生吸熱效應的原理,從而發揮保冷功能。

  而熱電材料的另一個應用場景便是溫差發電,所以鈮鈷銻這種高溫熱電材料也是星際旅行的“干糧”,在曠遠持久的星際航行中,外太空探測器或宇宙飛船無法得到陽光的補給,就必須自帶“干糧”——核料,而在冰冷的宇宙深空之下,借助于高溫熱電材料,才能夠實現溫差發電。

  也難怪黎川會親自來到這里了,朱軍鐵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但對“南汽北送”工程的地熱能采掘至關重要,未來在他的私人空間計劃藍圖中,鈮鈷銻合金也是星際旅行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材料,走向深空還得需要這種新型高溫熱電材料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半赫斯勒合金這個名字來自于19世紀的一位采礦工程師康拉德赫斯勒。他偶然發現,將不含磁性的銅、錳以及錫以2:1:1的比例制成合金,合金就會產生磁性,被命名為赫斯勒合金。

  而以1:1:1的比例合成的合金則被稱之為半赫斯勒合金。

  許多的半赫斯勒合金都具有半導體特性,能表現出很好的熱電性能,穩定性和機械性能突出,是優質的熱電材料,而鈮鈷銻合金更是優秀熱電材料中的頂尖。

  溫差發電或許是深空探測領域目前唯一的供能方案了,可見鈮鈷銻合金在未來的重要性了。

  黎川在拿著手里的透明管看著內部的合金物質時,身邊的朱軍鐵教授不由得的道:“在半赫斯勒合金家族中,有一條明晰的分界線,外層電子數18的合金能夠形成穩定的立方晶體結構,表現出半導體特性;而外層電子數是17或者19的,則為金屬。熱電材料都是來自于18電子體系的半赫斯勒合金。”

  “1:1:1的鈮鈷銻合金外層電子數為19,大多數科學家將其標定為金屬,但這種金屬的‘個性’卻更趨向于半導體,雖然外界認為如此,但我堅信鈮鈷銻的外層電子數是真18,假19。”

  現在這個謎團已經揭開了,朱軍鐵教授制作出了外國科學家堅定認為不存在這種比例的合金。

  黎川把合金樣本遞交還給了工作人員,隨后朱軍鐵教授帶著他來到了實驗室里的另一個房間,這里有一臺先進的磁懸浮溶煉儀器設備。

  它就像是一個磁場驅動的攪拌器,利用磁場產生渦流,一邊將金屬原料融化并懸浮于容器當中,一邊持續“攪拌”,以達到最大程度的均質混合。

  正是利用這臺設備,朱軍鐵教授得到了超高純度的鈮鈷銻合金材料,而這個研究項目也因此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華盛科技孵化所的大力支持。

  出了實驗室,黎川和朱軍鐵等人商議了鈮鈷銻合金大規模量產的事宜,“南汽北送”工程的地熱能采掘,其機電設備都需要大量的鈮鈷銻合金材料,這事情也得趕快上馬才行。

  最后的商議結果是成立一家合資項目企業,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大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華盛科技孵化所共同出資400億元為注冊資金,而三方占股比均為30,朱軍鐵教授本來會有5的,這也是理應所得的。

  可他沒要并且直接上交國家了,說國家科研事業都需要錢,自己靠薪資福利完全夠用了,國家也不可能讓自己餓死,要那么多錢來干嘛。

  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無雙國士,令人欽佩,像他這樣淡泊名利的學者有太多了,他們唯一的訴求就是希望能置身于科學事業中,這就足以。

  最終,由朱軍鐵教授掛名技術部總監一職,盡快把量產鈮鈷銻合金材料的日程提上去。

  下午,黎川在浙大待了半天時間,這邊的事情商議結束,敲定了一些關鍵事宜之后,也就準備離去了。

  剛剛一出來便被一群早早聞訊趕來的瘋狂記者大軍包圍撲上來,好在隨行的有大量特工保鏢,并未影響到黎川。

  如今想要采訪到這位頂級名人大咖實在太難了,他幾乎都不路面,而且能夠有機會采訪到的都是官媒,也是在特定項目上,通常情況官媒也采訪不到。

  “黎先生,請問大西北改造工程將會對我國的環境問題產生什么影響?”

  “黎先生,就全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占領各大工廠車間而導致人們失業率普遍飆升問題,您有什么回應呢?”

  “黎先生,就國內外不少聲音呼吁應該全力禁止機器人搶奪人類工作的問題您有何回應呢?”

  “黎先生請問…”

  瘋狂的記者大軍圍上來便是一股腦的問題接踵而至,黎川的耳朵只感覺被嘰嘰喳喳的問題聲所淹沒了一般,好在隨行的安保大隊用身軀當肉墻阻隔著這幫瘋狂的記者,在中間形成了一條暢通道路。

  黎川聽到大多數記者都在問關于智能化機器人的問題,本來是想要直接就走,他的時間是真的寶貴,但聽到主流聲音都是這樣,還是選擇主動停了下來。

  現場的記者群看到他停下了腳步不由得眼前一亮,這是要接受采訪?

  身邊的特工保鏢見狀立即有意識的作出應變調整,隨行的徐慶云等人員紛紛手點耳廓上的耳麥通訊器進行安保交流布置等。

  此時,隨著黎川停下步伐,現場的記者們非常有默契的都停下了七嘴八舌的提問,紛紛把麥克風往黎川的方向遞過去,后者環顧眾人,想到之前絕大多數主流的聲音,得需要給出一些回應,在心中思考了片刻,然后道:

  “我現在時常聽到過完年后都會有媒體報道說企業招工難,尤其是沿海加工制造業基地,最近這十多年來年年面對招工難的問題。”

  “回想二三十年前,那個時候的70后、75后們想想要進個像樣子的工廠工地都還得托熟人介紹才行,而現在呢,早就反過來了,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年輕人想要進工廠當工人,老板們為了招人沒少掉頭發,包括最為火熱的建筑業,近年來也出現了這種狀況!”

  說到這里,黎川面向一種新聞媒體工作者毫不客氣的道:“諸多新聞媒體總在報道用工荒,但卻從來不去做一線的問卷調查,從來不去深度采訪那些一線的工人們,你們不去一線采訪,不去一線調查怎么知道用工荒的真正原因呢?又怎么會知道不進工廠的年輕人到底去了哪里了呢?”

  還有這么騷的操作么?現場的媒體人紛紛懵圈,黎老板你咋就把火力對準了我們了?

大熊貓文學    超級科技巨子